中国的抗日战争,是速决战、闪电战,还是持久战、长期战?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判断,对于战争的指导者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战争的战略制定、战术采用、战争准备、战力运用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毛泽东早在全面抗战发生一年多以前,便令人信服地作出了科学的预见和判断。
刚刚结束长征不久,1935年12月23日,住到瓦窑堡才10天的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关于军事问题的报告,专门讲了“在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形势之下”,“党的军事策略即战略方针”问题。提出了“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的总任务,提出了“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游击战争”等军事策略,并提出了“作战指挥上的基本原则”,讲了不论防御时或进攻时的十条“一般原则”。其第五条为:“战略的持久战,战役的速决战;反对战役持久战,反对‘拼消耗’。”(《文集》一,第376—381页)这是毛泽东现在见诸文字的档案中,首次明确地提出“持久战”这一概念。要注意的是,这里已经不是预见,而是已经把它确定为在日本侵华事件下指导全党的军事战略方针。可以想见,毛泽东预见和萌生抗日的持久战思想应该要更早于这个时间。
1936年7月16日,毛泽东在会见斯诺时,斯诺问:中国的抗日战争“要延长多久呢?”毛泽东回答:“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如果中国抗日统一战线有力地发展起来”,如果“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能给中国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的革命起来得快,则这次战争将迅速结束”;“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文集》一,第401页)这实际上已经估计到如果支持中国“迅速”胜利的三方面条件,即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外国的必要援助、日本国内的革命,不能很快实现,则中国抗战就要“延长”,就会“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就会是一场持久的战争。
1937年3月1日,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话时,史问:“如果没有国际帮助”,中国是否“已足以发动一个胜利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回答:“没有友军,中国也是必须抗战的,而且以中国的资源与自然条件,是能够支持长期作战的。”(《文集》一,第487页)这里说到了“长期作战”,说明毛泽东设想的中国抗战,是一场长期作战的持久战。
以上是全面抗战爆发前毛泽东对中国抗战持久性的基本预见。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又多次作出过同样的预见。
全面抗战爆发一个多月后,1937年9月1日,毛泽东在《中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与任务》报告大纲中,在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后,明确地说:“结论,是持久战。”(《文集》二,第9页)这是毛泽东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第一次对中国抗战持久性所作的结论性判断和极为明确肯定的预见。
1938年3月3日,毛泽东在对陕北公学毕业生的讲话中,又多次提到持久战。其中有一段说:“中日战争不会几天就完结的,国共两党现在力量还不大,日本力量比我们大……这点也规定了中日战争的长期性与持久性。”(《文集》二,第108页)可见,毛泽东对抗战持久性的预见,是从中日两国力量对比的分析中得出的,而不是凭空想象的。
3月12日,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日本差不多在任何一省都只能作部分的占领,日本的兵力不够分配……中国有广大的军队与人民,中国又实行着统一战线的良好政策,就此决定了持久战。”(《文集》二,第114页)这又进一步地从中日两国国情的分析对比中,预见了中国抗战是持久战。
4月9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对抗大第四期第三大队毕业学员们的讲话中,又一次预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解决的。”(《文集》二,第119页)
在以上所作多次预见、判断的基础上,1938年5月,毛泽东专门写作了《论持久战》这一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抗战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为什么要着重研究持久战等问题,使持久战的思想传遍全党、传遍全国、传向世界,更加深入人心,使许多人对中国抗战的持久性有了正确的认识。
毛泽东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对中国抗战持久性的预见表明,毛泽东对中国抗战持久性的认识是清醒的、正确的,后来的战争发展证实了毛泽东这些预见的科学性。中国的全面抗战在打了8年之后,日本才宣布投降。持续8年的全面抗战,还不是名副其实的“持久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