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公共信息化环境发展状况

数字技术是数字贸易能够顺利进行的核心,解决的是数字贸易能否实现的问题,属于技术性问题。而公共信息化则是数字贸易的载体,为数字贸易的实现提供媒介。那么,公共信息化有哪些表现呢?目前中国数字公共信息化发展程度如何?这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一)公共信息化内涵

公共信息化属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依靠国家力量,为全社会提供的一种信息化平台。利用该平台,数字技术才能够在各领域得到应用。因此,公共信息化充当了数字经济包括数字贸易的中介和桥梁。公共信息化具有外溢性和正的外部效应,通过互联网将信息无差别传输给每个人,而且这种信息不存在竞争性和排他性。此外,公共信息能够缩小人们的地理空间、突破空间束缚,增强人们之间的互动性,提高人们生活的便捷性、降低生活成本,有助于区域经济集聚、人才集聚和生产要素集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公共信息化与本书主题数字贸易有着密切关联性,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公共信息化,数字贸易将无法实现。因为,无论是交易方式数字化还是交易对象数字化,都以数字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信息为平台和中介。所以,公共信息化建设对数字贸易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公共信息化环境衡量

如何衡量公共信息化是分析公共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前提,也是分析公共信息化存在问题以及提出对策的前提。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的发展,不少学者对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产生了浓厚兴趣,其中不少文献对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进行了测度,涉及公共信息化环境的衡量也颇多。比如,姚战琪用互联网接入端口数量和光缆线直线长度两个指标作为公共信息化的衡量指标。 沈洋等使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电话普及率、邮路总长度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等十个具体指标对公共信息化环境展开了测度。 彭硕毅和张营营选取互联网接入端口数、IPV4地址数、移动电话交换机数量、光缆线路长度四项指标表征各省的公共信息化建设水平。 还有不少学者对公共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测度评析。综合起来,可以发现,学界基本上从互联网、移动电话、邮政和邮路几个方面对公共信息化建设予以衡量。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界在公共信息化指标的选择上无显著差异,因此,所得结论也基本一致,即中国公共信息化建设水平趋强,发展环境良好。

(三)公共信息化相关政策

从全局性战略看,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这是首个国家层面的数字经济整体战略,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包括公共信息化建设。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鼓励企业向数字服务和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支持企业不断提升贸易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建设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2021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该文件涉及公共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从行业领域看,围绕农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贸易数字化等领域,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具有引领作用的指导性文件,对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

从地方层面看,各省纷纷出台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的政策和文件,仅2021年一年的时间,我国各省市共出台了216个数字经济相关政策。例如,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的若干意见》、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江苏省印发的《江苏省推进数字贸易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指引1.0》,等等。这些政策性文件均对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给予发展意见和发展指导。

(四)中国公共信息化建设现状

2022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报告》对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公共信息化建设现状给予了总结,指出2021年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领先全球。在信息通信网络方面,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5G网络,特别是5G网络建设领先全球,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市以及98%以上的县城和80%以上的乡镇。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服务数据流通、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提速发展,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开启。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了7600万台,工业App超过59万个,平台服务的工业企业达160万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广泛应用在4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日益凸显。

遵循国内机构和学界的做法,本节接下来将从互联网、移动(固定)电话、邮政和邮路四个方面对中国公共信息化建设现状给予评析。

1.互联网公共信息化建设

图3-3为2012—2021年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和互联网普及率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发现,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和互联网普及率两个指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互联网宽带用户数从2012年的32018万户持续上升至2021年的101785万户,年均增长率13.7%,从2012年到2016年,短短4年时间,用户数翻了一番。2012年互联网普及率不及50.0%,仅为42.1%,而10年之后,互联网普及率却高达73.0%,提升趋势显著。这说明互联网在我国已经得到普及,并且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互联网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贸易实现的中介和桥梁,为推动中国数字化应用搭建了“信息高速公路”。

图3-3 2012—2021年中国互联网宽带用户数和互联网普及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历史统计指标整理得到。

2.移动、固定电话公共信息化建设

图3-4描述了近十年中国移动电话普及率、移动电话用户数和固定电话用户数发展情况。根据此图,2012年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3%,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90%和94%,2015年有所下降,普及率为92%,之后呈持续增长态势,2017年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突破100%,2018年之后一直保持在110%以上。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有下降趋势,从2012年的27815万户递减到2021年的18191万户,减少了9745万户,但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却在大幅增加,从2012年的111216万户递增到2021年的164283万户,增加了53067万户。综合来看,中国的互联普及率以及移动电话用户数大幅增加,这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平台。

图3-4 2012—2021年中国移动、固定电话用户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历年统计指标整理得到。

3.邮电业务总量

邮电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包括邮件寄递、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政报刊发行和电子信函等;电信业务为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也得到广泛开发。邮电业务是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图3-5显示了2012—2021年中国邮电业务总量的发展趋势,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国邮政业务总量增加趋势明显,十年间,增加了196738.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4.18%。这十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2012年到2017年,邮电业务量增长平缓,年均增长率为19.99%;第二个阶段从2018—2021年,年均增长率为39.51%。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邮电业务总量不减反增,表现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的较强韧性。

图3-5 2012—2021年中国邮政业务总量(可比价格)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4.邮路总长度与光缆线路总长度

邮路是邮政通信网中的连线和邮政运输的前提。光缆主要作用为光信号传输,可以满足光学、机械和环境性能的规范,通常放置在包着护套的一根或多根光纤里面,能够独自或成组的制成通信线缆组件,是由光导纤维、塑料护套、塑料外层制成的,是进行光信号输送的一类通信道路。邮路和光缆是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础”,为数字贸易提供基础。从图3-6可以看到,无论是邮路总长度还是光缆线路总长度,均呈显著的增长趋势,其中,光缆线路总长度增长最为明显,从2012年的1479万公里增长至2021年的5481万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5.67%,高于邮路总长度8.22%的年均增长率。邮路总长度和光缆线路总长度持续平稳增长,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进而推动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公共信息化环境。

图3-6 2012—2021年中国邮路总长度和光缆线路总长度

数据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历年统计指标整理得到。

(五)小结

公共信息化是数字基础的重要内容,推动公共信息化发展即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近些年,中国公共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瞩目成就,在互联网、邮电、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和光缆线路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这为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前提。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的公共信息化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数字贸易的发展提供外在动力。但目前,中国公共信息化建设还未实现乡镇和县城全覆盖,并且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国的公共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l4jrtcnvMIh5iyitmTi8yt4713OFW41bQ/PWKDjd2RTfY1g8p6YQe95+u5EYtt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