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产业的工业化提高了结婚率

水无田: 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薪酬差距问题,社会学者、芝加哥大学的山口一男教授曾指出:在日本,若将高中毕业的男性和大学毕业的女性做比较,那么高中毕业的男性更容易晋升并做到管理层。倘若一种与生俱来的性别属性,竟然能如此影响后天所获得的社会地位,我想这社会也和封建社会没区别了。反过来讲,由于男性在社会地位方面具备有利条件,所以在高度成长时期的日本,男性高中毕业生和工厂劳动者才有可能轻松备齐私家车和自家住宅,而且供养得了全职主妇。

上野: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结婚率是上升的。累计结婚率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达到巅峰。当时男性的累计结婚率差不多达到了97%,女性的是98%。这个数值算是达到日本最高纪录了,从那之后就出现了下降。我将这种现象称为“瞬时最大风速”。当时是“全民结婚社会”,或简称“皆婚社会”,属于非常异常的“热衷结婚”时代。

水无田: “瞬时风速结婚率”……的确,日本当时的高结婚率属于发达国家中极为异常的存在。

上野: 结婚率上升的原因,正是您刚才讲到的工业化。因为工业化,从农家家庭脱离出来的二儿子、三儿子才能自立门户,这就促使了结婚率的上升。同一时代的出生率始终维持低下对吧?明明出生率低下,可孩子的出生数量却增加了,这也是结婚率上升的缘故吧?

水无田: 您说得对。一家的二儿子、三儿子无法分得父母的财产,因为工业化的出现,他们也能从事稳定的工作,“获取”女性。这种国民生活的平均化,或者说,为了能让所有男性都能平等结婚而出现的“皆婚社会”,就出现于高度成长时期。 S0n3GjOLfGBGTdacLfuWW4VhyOHAKJkDZmhB8s0R5LCo8k0G/uLF+5B86M2xrA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