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张廷玉:清朝太庙的唯一汉臣

雍正皇帝一生里有过很多大臣。但是在中央,陪伴雍正帝走完整个13年执政周期的,其实只有张廷玉一人。最终,雍正帝也在遗诏中宣布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然而,雍正帝身为清朝皇帝,让张廷玉这一位汉臣配享太庙,这在当年还是引发了一些争议。只能说,或许在雍正眼里,张廷玉才是一位大臣最应该有的样子。

张廷玉身为汉臣,死后能进清朝太庙,继而受享皇家香火这件事,说起来还是挺奇怪的。首先,在清朝配享太庙的王公大臣一共有26人,其中23人是满人,2人是蒙古贵族,进太庙的汉人,就只有张廷玉。不仅如此,在26人中,有23人都是战功赫赫的。剩下的3人,一个是雍正挚爱的亲弟、雍正朝的“常务副皇帝”老十三怡亲王允祥,另一个是晚清时皇族的“大咖”、洋务运动的主心骨恭亲王奕䜣,最后一个,就是张廷玉。

所以,张廷玉配享太庙这件事,从民族上讲,他是汉臣,很特殊;从功绩上讲,他是文官,没有战功,仍旧很特殊。

张廷玉纵横官场,跨越了康雍乾三朝,他到底凭什么进太庙?又为什么说他的结局不算善终呢?

一、勤学苦干地崛起

张廷玉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他父亲张英不但是当时的文华殿大学士,而且曾被康熙指定为皇四子胤禛的汉学老师。因此,张廷玉从小耳濡目染,他所接受的教育,其实都是皇家水平的。此外,张廷玉自己的科举之路,也可以说非常顺利。

张廷玉16岁中秀才,25岁中举人,29岁中进士。康熙三十九年(1700),29岁的张廷玉在考中进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学习的日子里,与周围人都钻研四书五经不同,张廷玉对满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研究清书,几忘寝食。

到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的翰林院散馆考试时,张廷玉凭借着自己御试满文“一等第一”的成绩,升任翰林院检讨。一个汉人,考了满文考试的“一等第一”,张廷玉的学习能力可见一斑。并且,张廷玉也因此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注意。

仅仅一年后,康熙四十三年(1704),张廷玉就被安排去南书房 值班,这里是康熙朝的决策中心;同年,他还兼任了康熙的日讲起居注官 ,负责服侍康熙并记录康熙的日常言行。都是康熙钦点的。康熙能看中张廷玉这个翰林院小官,极可能是因为以下两点:一是因为张廷玉苦学满文,这会让身为满族皇帝的康熙有极大的好感;二则是因为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在康熙朝始终以老成持重著称,很受康熙器重。两点叠加,才让年纪轻轻的张廷玉早早进入南书房,常伴御前。

久居权力中心的张廷玉后来的仕途也是扎扎实实地一步一脚印:康熙五十一年(1712),升任翰林院修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康熙五十五年(1716),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五十九年(1720),转任刑部左侍郎,这一年,张廷玉49岁。

张廷玉的为官风格虽然在大体上和他的父亲张英如出一辙,始终秉承着谨小慎微的原则,但张廷玉也时常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的魄力与决断。

比如,康熙六十年(1721),当时在山东有盐贩和生员以“宗教”的名义聚众闹事,而当地官员为了邀功,将犯人的活动夸张地定性为“谋反”,做成了一桩株连了150多人的大案。于是,张廷玉以刑部左侍郎的身份,代表中央巡视山东,确认案情。彼时的张廷玉“穷日夜之力,捡阅卷案” ,最终扛着“包庇汉人谋反”的政治压力,将案件改判为“盗窃罪”而结案,并把判死刑的人数压到了7个,成功平息了当地民怨。

对于这个结果,康熙也很满意,当年就将张廷玉从刑部侍郎平调为吏部侍郎,又因为时任吏部尚书的富宁安 在新疆驻兵,张廷玉就成了吏部实际的控制者。就任后,张廷玉开始整顿风气、打击贪腐。取得的效果很理想,时人称张廷玉为“伏虎侍郎”。“打老虎”的反腐先锋,也成了张廷玉在康熙朝的最终形象。

转年,康熙驾崩,雍正上位,张廷玉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二阶段。

二、君臣相伴的典范

在康熙驾崩后的第二个月,51岁的张廷玉就被雍正委派了两个官职:一、礼部尚书;二、《圣祖仁皇帝实录》副总裁官。也许有人会觉得礼部尚书是从一品、正部级官位,显然是更重要的,但其实,后者这编纂《圣祖仁皇帝实录》的官职才是关键所在。

因为,康熙作为清朝政权的实际巩固者与版图的实际确立者,与清朝历代君主的实录册相比,《圣祖仁皇帝实录》的内容实在是太简洁了,而且对比原始档案,《圣祖仁皇帝实录》明显有着非常多的删改痕迹。目前学界几乎公认,这多半是雍正授意的,为了掩盖“九子夺嫡”的部分真相,从而对政敌的负面评价添油加醋,对自己的阵营则尽量维护。

举个冷门的例子:康熙一废太子时,曾有一篇罗列胤礽罪行的口谕长文,这一记录就在《圣祖仁皇帝实录》里被删改了。而如果查阅当时的大臣回奏的满文记录,却能发现其中有一条极为关键的信息,那就是老二年轻时曾经暴打过老四,以致把老四踢到昏死,直接从台阶上滚下去了。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黑历史的前提下,雍正将讳莫如深的宫廷档案交给张廷玉去修纂,足见他们君臣二人之间早已存在的信任与默契。

在张廷玉出色地完成任务后,君臣关系开始持续升温。其实,这放在今天也一样,下属替领导做多少件公开的好事,都不如替领导做一件私密的坏事。

于是,在雍正朝的前6年,张廷玉的工作履历看起来很有意思。他几乎主管过清廷所有的核心部门:雍正元年(1723),52岁的张廷玉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监察全国各省和在京百官;同年,又改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兼任户部尚书,握住了全国的钱袋子;雍正三年(1725)升大学士;雍正六年(1728)兼任吏部尚书,这一年,张廷玉57岁,说他一句“门生故吏遍布朝堂”,毫不夸张。但雍正始终很放心,因为张廷玉他既不结党,也不营私。

先说不结党。除了雍正的口谕和奏折,张廷玉从没以私人名义给任何一位官员写过哪怕一封信,

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用一句话来形容,张廷玉的为官之道就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黄庭坚《赠送张叔和》)。

再说不营私。张廷玉几乎不收礼,

凡馈礼值百金,辄峻却之。

礼物但凡贵重一点,就严词拒绝。张廷玉的生活之清苦,甚至连雍正都看不下去了,有一次决定赏他两万两白银以补贴家用,张廷玉一开始拒绝了,表示臣不需要。后雍正坚持才收下,但他又拿出部分钱给老家的人和族人用。

张廷玉除了用清廉自守换得了雍正的绝对信任之外,他也靠自己的勤政和付出,成了雍正离不开的“贴身秘书”。根据《清史列传·大臣画一传档正编十一·张廷玉》的记载,雍正的口谕需要张廷玉拟旨时,后者使“述旨信无二,万言顷刻成”,简直如语音输入一般又准确又快。

如果说康熙是真正奠定清朝统一版图的皇帝,那么雍正就是正式确立清朝国家制度的皇帝。像是军机处的设立,以及那些为清朝强行续命的改革,如“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甚至是“改土归流”,这些制度与政策能成功推行,除了依赖雍正本人近乎偏执的勤政之外,也离不开雍正破格选拔重用的一系列重臣。而这些重臣,如果说在地方的代表是非科举出身、忠心耿耿的李卫与田文镜,那在中央的代表,就只能是清廉能干、勤勉当差的张廷玉了。雍正几乎所有的制度建设与改革政策,都是由张廷玉草拟的。换句话说,雍正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张廷玉是改革内容的宣讲者。就像雍正在遗诏中对张廷玉的评价:

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清世宗实录》卷一五九,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而雍正对张廷玉的喜爱与依赖,几乎到了他自己想想就很开心的地步。比如,张廷玉曾有几日病了,没上班,直到老张身体好了后,雍正才突然和身边的人说:

朕股肱不快,数日始愈。

朕的这胳膊和大腿啊,其实已经疼了好几天了,直到最近才感觉好了一些。此话一出,周围的侍从就很慌张,皇上胳膊和大腿疼?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怎么都不知道啊!接着就是阵阵赔礼道歉,请罪道是自己没有伺候好圣上。但雍正却哈哈一笑说:

张廷玉有疾,岂非朕股肱耶?

而此种依赖在雍正八年(1730)以后,更上一层楼。那一年,雍正帝最得力的助手,老十三怡亲王允祥去世了,此后,除了必须由满人出面的事情,张廷玉几乎扮演了允祥生前的所有角色。雍正身体抱恙时,就曾指定由张廷玉来办理一切事务。而谨小慎微、勤勤恳恳地服侍了雍正半辈子,几乎所有事上都和雍正坚定地站在一起的张廷玉,也换来了他的巨大回报。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驾崩前留下了遗旨,着张廷玉配享太庙。

在清朝,这对一个汉臣而言,是无上的光荣,这意味着此后历任清朝皇帝祭祀祖先时,还要一起拜一拜张廷玉。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临终前的好意,却让张廷玉在晚年备受折磨。

三、配享太庙的风波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清世宗雍正皇帝驾崩。皇四子弘历继位,成了我们熟悉的乾隆皇帝。

说起来,乾隆最初对张廷玉还是不错的。不但在继位之初就给张廷玉加封了伯爵,让张廷玉成了自满洲入关以来,第一个获封伯爵的汉臣,乾隆还公开承诺会继续保留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而张廷玉对乾隆也很忠诚,在乾隆推行各项政策时,自己都表示支持;而等到乾隆想安排讷亲、傅恒等新人取代自己在军机处的位置时,老张也同样很知进退,选择了接受。

但这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个尴尬的问题——虽然说,让张廷玉配享太庙这是白纸黑字写在雍正的遗诏中的,但真要较起真来,这纯粹是雍正仗着自己的个人喜好胡来,朝堂上对此的非议始终是很多的。

道理很简单,在张廷玉进太庙之前,清朝太庙里一共有19位大臣,其中18位都是立有军功的。包括乾隆朝早期两个有资格进太庙的,一个是主持西南各省“改土归流”的鄂尔泰,一个是镇守西北的“超勇亲王”策凌,两个人都战功赫赫。而那时,太庙里唯一一个没有军功的,还是雍正的亲弟弟,老十三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只是一个汉臣,能跟允祥比吗?显然是不能的。以至于在乾隆即位后不久,就有人对张廷玉进太庙这件事提反对意见,比如吏部尚书史贻直 ,就带头反对过。乾隆自己说:

史贻直久曾于朕前奏,张廷玉将来不应配享太庙。(《清高宗实录》卷三五四,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而乾隆对此的反应是:

而彼时,朕即不听其言也。(《清高宗实录》卷三五四,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可见,在早期,面对其他大臣对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质疑时,乾隆还是一度选择保护张廷玉。只不过,“章总”(因喜好在字画上盖章,乾隆被戏称为“章总”)也是太过在意张廷玉配享太庙这件事了。

乾隆十三年(1748),77岁的张廷玉提出要告老还乡时,乾隆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清高宗实录》卷三〇七,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九日)

张师傅,您将来可是要进太庙、在京城享受皇家香火的人,您怎么能回家养老呢?这一年,乾隆38岁。这句话听着像是乾隆在刁难张廷玉,但也能听出来乾隆对张廷玉的承诺仍在,至少乾隆此时还是认为张廷玉是能配享太庙的。那在这里,乾隆的话或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以你张廷玉的功劳,配享太庙本来就有很大争议了,倒不如留在京城,死在京城,一辈子鞠躬尽瘁,这样,你进太庙也更名正言顺一些。

此时的乾隆,其实是在对张廷玉释放善意的。

我们再来看一份比较冷门的史料,就是乾隆十四年(1749)十一月十六日,宫廷御医刘裕铎的一份对张廷玉的诊断报告:

奉旨看得大学士张廷玉,系心脾虚弱,胃经微受客寒,以致腹胁作胀,夜间少寐。

很明显,这是乾隆派御医给张廷玉看病去了。那时的张廷玉不但肠胃不好,还经常失眠。之前一直拒绝张廷玉告老还乡的乾隆,在收到这份报告后不久,就批准了张廷玉的退休请求。而且,乾隆还专门召集百官开了一次大会,以表彰张廷玉过往的付出,同时,乾隆在会上还对他们君臣的未来展开了美好的畅想:

至朕五十正寿,大学士亦将九十。轻舟北来,扶鸠入觐,成堂廉盛事。(《清高宗实录》卷三五三,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待朕50岁生日时,张师傅您那会儿也快90岁了,到时咱们君臣再会,必定会是一桩佳话呀!

故事到了这儿,是不是看上去一切都特别美好?可接下来就出事了。

张廷玉自己先犯嘀咕了,他想起去年申请退休时,乾隆不但没答应,还说配享太庙的大臣就不该告老还乡。于是,张廷玉就开始担心,如今圣上倒是允许自己告老还乡了,那会不会就不让自己配享太庙了呢?接着,张廷玉就突然跑进宫中,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非要乾隆给他写个字据,承诺哪怕自己告老还乡了,在他死后也仍然能配享太庙。

一个大臣,要当朝天子给自己立字据,这太过分了,有失体统。

乾隆考虑到多年的感情,还真就硬着头皮答应张廷玉了。你不是要字据吗?行,那朕就写首诗给你当字据:

造膝陈情乞一辞,

动予矜恻动予悲。

先皇遗诏惟钦此,

去国馀思或过之。

放心吧老张,父皇在遗诏里说好的事,朕一准儿答应你。

其实这时候,乾隆已经有些动怒了,可如果一切到此为止,余地是尚且还有的。但在此之后,意外却接踵而来。

领到字据后的张廷玉先是无比开心,熬夜写了一宿的谢恩折子。可转天这78岁的老头却怎么也起不来床了,既然自己无法亲自到宫中谢恩,张廷玉就让二儿子 替自己进宫谢恩。终于,乾隆在应付完张廷玉的二儿子后,转头就天威震怒——要恩典时,亲自来,拿了恩典,就派儿子来打发,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章总”此时会生气,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老张你想要退休,人家不但批准了,甚至还开大会来表彰你这一生的功绩;你要立字据,人家也给你立了,让你吃了定心丸。可在人家都做到位之后,你却派儿子去答对,你到底懂不懂感恩呢?

可更大的意外还在后面。张廷玉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有问题,于是,转天一早就飞奔进宫,亲自去谢恩,但却谢出了大罪过。乾隆说,昨天朕骂你的时候,你儿子早已经走了,你怎么知道朕生气了?你是不是在朕身边安插了眼线?于是,乾隆越想越气,最后便以“结党”为名,革除了张廷玉的伯爵之位。

可即便如此,乾隆还是保留了底线,他并没有废掉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

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张廷玉刚收拾完家当,准备回老家,结果却碰上了乾隆的皇长子永璜意外病逝。皇室发丧,张廷玉动身不成了。永璜的丧期是三月二十三日结束的,张廷玉在三月二十五日就去找乾隆了,问道,既然皇长子的丧期已经结束了,臣这会儿是不是就能撤了呢?此时的乾隆还沉浸在巨大的丧子之痛中,张廷玉来了这么一出,乾隆终于无法再忍了,他正式组织群臣讨论,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这不就是你一直心心念念的吗?你还让朕给你立字据?那这回,朕还真不给你了。

直到张廷玉死后,乾隆才恢复了他配享太庙的待遇,以表示自己对雍正遗诏的尊重。只是,此时的张廷玉,他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而张廷玉的晚年,则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带着无限的遗憾去世的。

可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吗?没有。

张廷玉去世30年后,乾隆五十年(1785)时,乾隆74岁了。他在翻阅档案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篇自己年纪轻轻刚即位不久时张廷玉所写的文章《三老五更议》。张廷玉在文中既讲了臣子该如何恪守本分,又讲了君主该如何保持威仪。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乾隆,读着读着,可能是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对张廷玉所做的事,忽然感慨道:

夫廷玉既有此卓识,何未见及朕之必不动于浮言,遵皇考遗旨,令彼配享太庙?而临休致归里时,乃有求入庙之请。此所谓老衰而戒之在得乎?朕又以廷玉之戒为戒,且为廷玉惜之。(《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二四,乾隆五十年二月初七日)

唉,张廷玉当初为什么就不相信朕一定会让他配享太庙呢?临了,还非要朕给他写个字据,最后平白无故牵扯出那么多的事来。

此时的“章总”是在猫哭耗子假慈悲吗?还真不是。

因为在此之后,乾隆对张廷玉的后人都是照顾有加的。像是张廷玉的小儿子张若渟,当初没考上科举,最后靠纳捐买的官,所以仕途一直不顺。于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乾隆就下旨说:

张若渟虽非科甲,但尚谨慎,且系大学士张廷玉之子,特加擢用,以示朕眷念旧臣之意。(《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四一,乾隆五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张若渟这小伙子虽然科举没考上,但他毕竟是张廷玉的儿子,还是要好好培养的,朕也是个念旧情的人。于是,在那年,张若渟就从内阁学士升为工部侍郎。在嘉庆朝时,张若渟还升为了兵部尚书。不管是出于怀念,还是出于愧疚,如果不是因为对张廷玉还存有感情,乾隆是没必要特别优待张若渟的。

不仅如此,乾隆对张廷玉的孙子张曾谊也很关照。当时,张曾谊在乾隆的关照下,短短几年时间,就从山西平阳府知府升为了浙江按察使。而且,70多岁的乾隆还专门召见过张曾谊,并嘱咐他说:

汝曾祖英,汝祖廷玉皆为贤相,汝家世受国恩,非他臣可比。……汝好好居官,还要大用。

你爷爷张廷玉当年是非常优秀的大臣,你们家和其他人家是不一样的,你要以你爷爷为榜样,好好努力,做个好官,将来朕还要重用你的。

也许在脾气上来的时候,乾隆真的就是个不讲情面的政治动物,他对晚年的张廷玉的各种折腾,也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吹毛求疵。可看他自己晚年对张家后人的重用与栽培,我们其实也很难说他是个不念旧情的冷酷之人。只能说,人生在世,年纪越大,才越能感受到自己年轻时所做过的每个选择背后的得与失吧。 0/JZqaDkegUlDdC/Fn24Z/ON+9yQ69Qx6b0dJ1pXVyABwPNCPNJ4fxFKcHMqcY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