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治国用人:清世宗的偏爱与憎恶

年羹尧:外戚名将的膨胀与毁灭

雍正皇帝当皇子时虽然一直以孤臣形象示人,但他在朝中同样有着自己的政治亲信,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年羹尧。雍正帝继位之初,便靠年羹尧成功稳住了远在西北的“大将军王”皇十四子允禵;之后,雍正帝同样靠年羹尧平定了青海叛乱,稳住了西北。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雍正帝一度感慨要与年羹尧“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只可惜,雍正帝与年羹尧之间“千古君臣”的新榜样,非但没能成形,反倒是让皇帝“鸟尽弓藏”,臣子“恃宠而骄”这万世不变的戏码再度上演。

年羹尧是我们最熟悉的雍正朝武将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20世纪末的影视剧《雍正王朝》的热播;另一方面是因为年羹尧的人生经历的确很传奇——46岁平定青海,达到人生顶峰,可过了不到两年,他就被雍正帝以92条大罪赐死。

那么,年羹尧的一生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呢?

一、世代为官的开局

年羹尧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家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

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是进士出身,官至和州知州;他的父亲年遐龄是笔帖式 出身,官至工部左侍郎、湖广巡抚。年羹尧的父祖两代人都是通过读书、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不仅学问好,官场经验也丰富。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年羹尧也开启了自己的读书、科考之路。

这里我们要指出,影视剧《雍正王朝》把年羹尧设定为皇四子胤禛府里的包衣奴才,这其实是虚构的。年羹尧早年间在康熙朝的崛起,完全是靠他自己在学业上的卓越天分与勤勉。

年羹尧自幼开始读书,21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年羹尧如此的科举成绩,放在康熙朝而言,绝对称得上读书的天才。因为,在那时,哪怕是以博闻强记著称的张廷玉,也直到29岁才考中了进士,获得功名时的年纪比年羹尧获得功名时大了整整7岁。

因此,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22岁便中进士的年羹尧,可以说是当时官场中相当闪耀的一位青年才俊。而年羹尧的优秀,也很快就吸引了当时朝中一位重臣的关注,这个人就是前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时任内大臣的纳兰明珠。

明珠当时一眼就相中了年羹尧,还把年羹尧招为自己的孙女婿,明珠也就这样成了年羹尧的太岳丈。这里还要再多说一句,年羹尧娶了明珠的孙女,这个孙女的父亲也很有名,他就是康熙朝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没错,那位写出过金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的纳兰性德,其实是年羹尧的岳父。

如此来看,初入官场的年羹尧,他拿到了梦幻般的开局:父亲年遐龄官居湖广巡抚,是一方封疆大吏;他的姻亲家族,又是赫赫有名的明珠家族;更关键的是,年羹尧自己不但科举成绩优秀,而且做事还勤勉扎实,他深得康熙喜爱,屡屡受到破格提拔,升官就跟坐火箭一样,这在年羹尧的履历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年羹尧的履历:22岁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25岁通过考试,升任翰林院检讨;30岁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31岁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刚过了而立之年的年羹尧,俨然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新星。而就在年羹尧就任礼部侍郎的同一年,他还代表中央出使了朝鲜,又因为在外交事务中展示出了不俗的能力,在回京后不久,他就被康熙外派到四川任巡抚,负责整顿当地民政,成了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然而直到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他与皇四子胤禛,也就是未来的雍正帝,其实仍然没能建立任何政治关联。可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就让这两个人迅速走到了一起。

二、命运转折的巅峰

康熙四十八年(1709),就在31岁的年羹尧就任四川巡抚的这一年,康熙大封皇子,皇四子胤禛就此被晋升为亲王。

康熙四十八年第二次大封皇子

册封皇三子多罗贝勒允(胤)祉为和硕诚亲王。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禛为和硕雍亲王。皇五子多罗贝勒允(胤)祺为和硕恒亲王。皇七子多罗贝勒允(胤)祐为多罗淳郡王。皇十子允(胤)䄉为多罗敦郡王。皇九子允(胤)禟、皇十二子允(胤)祹、皇十四子允(胤)禵俱为固山贝子。(《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九,康熙四十八年十月二十一日)

此次晋升后,年羹尧所在的汉军镶白旗,也被划归到胤禛的属部。年羹尧就此和皇四子胤禛形成了一种主属关系,这也是“年羹尧是胤禛门人”这一坊间传闻的由来。

但实际上,年羹尧此时已经是封疆大吏了,所以,年羹尧起初并没有太在意自己和雍亲王胤禛之间的主属关系,他甚至压根没把胤禛当回事。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胤禛曾写信训斥过年羹尧,其中有两句话,内容相当值得玩味,一是:

妃母千秋大庆、阿哥完婚之喜,而汝从无一字前来称贺。

我妈过寿,我儿子结婚,你年羹尧不说随礼,居然连封祝贺信都没写!二是:

汝父称奴才,汝兄称奴才,……而汝独不然者,……又何必称我为主!

年羹尧,你爸、你哥见到我都要自称“奴才”,你居然从来都只是以职位自称,你眼里到底有没有我这个主子?

年羹尧对胤禛这么不上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他属于业务骨干,从来都是靠本事吃饭的,为人很骄傲,就不想在这方面动脑子;二、年羹尧真正的大靠山,从来就不是胤禛,而是康熙。

举个例子,年羹尧就任四川巡抚后,他本来是主管民政的,具体的军务应该归四川提督来管辖。但刚好当时的新提督康泰 水平不济,年羹尧就直接插手了四川军务。可这是绝对的越权,但康熙却表示支持。这还不算完,康熙五十七年(1718),老十四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深入西藏作战。年羹尧当时属实露了一把脸,既打前哨侦察敌情,又搞后勤押运粮草,为战争早期的胜利立下大功。而后,年羹尧居然敢直接挟功要官,他给康熙上奏,说:仗是打胜了,但四川军务问题还很多,我身为四川巡抚,名不正、言不顺,整顿起来很是不方便,您能不能给我一个总督的虚衔?我整顿一年之后,退下来便是。

伏祈圣主暂加臣以总督虚衔,……令臣节制各镇。一年以后,营伍必当改观。俟兵马事竣,臣即奏缴虚衔,不敢久于忝窃。

这还了得?地方大员敢这么跟皇帝聊天,年羹尧算是相当出格了。结果康熙当即就升年羹尧为四川总督,待一年之后,这还退什么退啊?康熙六十年(1721),年羹尧升任川陕总督,全权负责“大将军王”老十四的军事后勤问题。于是,年羹尧在43岁时,就成为清朝当时颇有权势的封疆大吏之一了。

因此,一方面,年羹尧自己的能力很强,办事可靠;另一方面,他深受现任皇帝康熙的赏识和信任。他实在没有必要在夺嫡形势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和皇四子胤禛产生过分紧密的联系。

可此后事态的发展,让年羹尧在康熙朝晚年的夺嫡政局中显得越发重要。

一是在康熙的安排下,雍亲王胤禛娶了年羹尧的妹妹做侧福晋,年羹尧摇身一变,成了皇四子胤禛的大舅哥。

二是年羹尧的太岳丈明珠其孙子永福娶了皇九子胤禟的女儿,相当于胤禟成了年羹尧老婆的兄弟的老婆的爸爸。这个亲戚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胤禟是年羹尧的姻伯父,年羹尧是胤禟的姻侄。虽然亲戚关系有些远,但两个人毕竟是产生了联系。

三是除了同老四、老九有姻亲关系之外,此时的年羹尧还是皇十四子胤禵在西北军事上的后勤助手。

此外,很多人都不曾了解,年羹尧其实也曾和老三胤祉有过联系。

那么问题来了,在如此多的关系中,年羹尧为什么会最终倒向老四呢?原因有二:一,康熙五十八年,胤禛以八旗主仆关系的名义,借口年羹尧父亲年遐龄年事已高,让远在四川的年羹尧把10岁以上的年家子侄全部送回京城去照顾年遐龄,等于扣留了一拨人质。

自今以后凡汝子十岁以上者,俱着令来京侍奉汝父!

二,康熙突然驾崩后,雍正借隆科多的力量,兵围畅春园,顺利登基,成了合法皇帝。年羹尧自此顺水推舟,也更轻松。至于雍正到底是怎么登基的,待后文详述。

话说回来,就在雍正登基的同一年,年羹尧在西北完美地搞定了时为“大将军王”的皇十四子允禵,让后者把大将军印交了出来,这也成了年羹尧对雍正新皇登基的投名状。雍正自然也是投桃报李,给年羹尧封爵。雍正元年(1723)二月,年羹尧被封为二等轻车都尉,三月提升为三等公,十月又升为二等公。

年羹尧一时间化身炙手可热的大贵族,背后,其实还体现了新皇帝在军事上的重要考量。

当时,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叛乱,要选派一位大将去镇压。按满洲惯例,逢大战必由皇室宗亲挂帅出征。但雍正刚即位,根基不稳,皇室宗亲包括老十四在内,多是夺嫡时的政敌。因此,在雍正看来,还是自己的大舅哥年羹尧,从军事能力到政治可靠度,都更为靠谱。于是,一番包装下,年羹尧就以外戚贵族的身份,拜大将军领兵出征。

年羹尧的业务能力绝对在线,打仗完全不是电视剧中演的那样一拖再拖。年羹尧十月拜将,当月便孤军进驻西宁,以自身为诱饵,指挥各地军队合围叛军。十二月,反包围完成,开始猛攻。转年二月,大军杀到青海湖。三月,追击到柴达木盆地,彻底打爆罗卜藏丹津。只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年羹尧就荡平了青海。连当时清朝的官方颂文都说是:

成功之速,为史册所未有。

军事上的巨大成功,彻底稳住了雍正的皇位,46岁的年羹尧也被加封为一等公,在爵位这一块,算是封到顶了。这段时间,也是雍正和年羹尧的绝对蜜月期。雍正和年羹尧说的话,肉麻得无以复加。比如年羹尧孤守西宁时,雍正给奏章的朱批是:“好心疼!”(原话。)年羹尧胜利之后,雍正写的是:

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令天下后世钦慕流涎就是矣。

咱们君臣二人啊,那是千古的榜样,让后世人流着哈喇子羡慕去吧。另外还有什么“朕之恩人”之类的吹捧,暂不一一列举了。

三、恃功膨胀的毁灭

年羹尧刚平叛成功的时候,也想过自己功高震主的问题。比如青海刚刚平定之际,年羹尧就在善后事务的奏折中专门和雍正强调:

今军务已竣,臣无兼领大将军印信,久驻西宁之理。

可见,年羹尧在平定青海,立下大功之后,心里是有功成身退的念头的。那么,既然有这份心,年羹尧为什么还是没能善终呢?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雍正过于热情了,他不但继续保留了年羹尧的职位,让年羹尧继续经营西北,雍正甚至经常绕过中央六部,主动去找年羹尧商量各种中央决策。

坦白来说,我们应该相信那时的雍正是真诚的,他真是想和年羹尧做千古君臣的典范,他对年羹尧的吹捧与信任,就是想换来年羹尧的忠诚能干。可皇上这么热情,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年羹尧,会不会膨胀?皇上不但吹捧你是自己的恩人,还什么事情都同你商量、哄着你,时间久了,绝大多数人都会渐渐迷失分寸,膨胀起来。而年羹尧接下来出现的三个问题,则让雍正真正对他起了杀心。

第一,政治站队出问题。雍正上台后,他把夺嫡时的政敌老九允禟打发到了年羹尧的帐下从军,这原本是想让年羹尧监视允禟,可年羹尧考虑到自己和允禟之间毕竟还有一层姻亲关系,而允禟又是个政治上的失败王爷,所以年羹尧就没把这项监视的任务当回事。年羹尧非但没按时向雍正汇报允禟在西北的动态,反而放任允禟在当地做起了买卖,且允禟的生意越做越大,以至于发展起来后,当地人还赞扬允禟是“贤王”。最终,因为年羹尧的不在意,愣是气得雍正又派了个人去重新看管允禟。那此时雍正对年羹尧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朕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

第二,班子团结出问题。年羹尧在取得军事胜利后,曾向雍正举荐了大量官员。这里面有合理的、立下军功的将士,但也有不合理的、花钱贿赂年羹尧的官员,年羹尧则照单全收,而处于君臣蜜月期的雍正也是照单全准。但时任吏部尚书的隆科多就受不了了——一来,这违背了吏部的正常运转,隆科多相当于被年羹尧架空分权了;二来,年羹尧举荐的人也确实太多。因此,二人的矛盾也越积越深。

可雍正夹在中间就为难了,这边的年羹尧是自己军事的支柱,那边的隆科多也是让自己顺利登基的功臣。最后,雍正夹在两人中间来回和稀泥,甚至还提出要把年羹尧的一个儿子过继给隆科多,让两边亲一亲。

无奈摁下葫芦起了瓢,年羹尧和雍正最信赖的兄弟老十三怡亲王允祥又闹出了矛盾。雍正朝初期,怡亲王允祥正在负责追缴各省的财政亏空,而年羹尧以西边打仗为由,拒不缴纳,请求雍正帮忙豁免。雍正答应了之后,仍旧夹在中间和稀泥。他没事就给年羹尧寄点小玩意儿,说这都是十三爷赏的。可年羹尧并不领情,甚至后来在回京时,他还对老十三的府第出言不逊,说了些类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混账话 。和影视剧《雍正王朝》二人熟识的设定不一样,实际上,年羹尧和老十三两个人之间,就没有什么交情,雍正夹在中间可太难受了,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年羹尧,怎么就总是让朕这么为难呢?

第三,自我定位出问题。年羹尧得胜还朝回到京城时,实在太忘乎所以了。巡抚见了要下跪,王公见了要问好,他甚至不下马。按年羹尧的说法,这是上任“大将军王”的惯例。可你的上任是谁啊?人家老十四那是皇子!最关键的是,别人越捧,年羹尧越飘,他不但炫耀功绩,还插手中央各方事务。一时间谣言满天飞,说年羹尧就是“隐形皇帝”,他想干什么皇上都得准奏。这话还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雍正还得专门出来,当着年羹尧和文武百官的面去辟谣。雍正说:

朕岂冲幼之君,必待年羹尧为之指点,又岂年羹尧强为陈奏而有是举乎?

还说:

年羹尧之才为大将军、总督则有余,安能具天子之聪明才智乎?

其实这话已经够狠了,但年羹尧还是没在意,在雍正面前照样大大咧咧地叉开腿坐着,没个恭敬的样子。虽然没有影视剧中“卸甲”的剧情那般僭越,但也非常过分。(影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让年羹尧的部下卸甲,但各部下直到年羹尧点头后才遵命。)雍正的心情我们可想而知:朕对你好到如此程度,你倒真是丝毫面子也不给朕留啊!

于是,一场三步走的“倒年”活动就此开始:

第一步,放风。先逐渐放风,表达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告诉大家年羹尧即将失宠。再私下通过密折诱导各省的官员参奏年羹尧。

第二步,罗织。雍正开始正式地公开表达对年羹尧的不满,闻风而来的大臣就特别“懂事”,纷纷上奏弹劾年羹尧。

第三步,换人。雍正秘密策反了年羹尧手下的大将岳钟琪,架空年羹尧,随后一道圣旨就让年羹尧去当杭州将军。接着便把年羹尧的官职、爵位,从一等公一步步削到庶民。之后将年羹尧锁拿进京,以92条大罪赐年羹尧自尽。雍正三年末(1726年初),年羹尧被赐死,时年47岁。

话说回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被贬为庶民的年羹尧,就一定要死吗?其实不一定。年羹尧的贪腐问题的确严重,操作各种权钱交易,但这其实在康熙晚年间属于常态,只不过雍正决心在新朝整顿吏治,年羹尧的贪腐就显得大逆不道了。但即便如此,如果年羹尧不曾是雍正的宠臣,也不一定会死,正是因为雍正早期对年羹尧吹捧过度,满朝皆知,最后却在政治站队、班子团结等一系列问题上,惨遭年羹尧“啪啪”打脸。于是,在这位“好面子”的雍正皇帝眼里,年羹尧所面临的也自然是必死之局了。

年羹尧这一辈子,活到47岁,风光了几十年,最后一年突然陨落,但仍是相当充满传奇性的。如果我们的生命中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一边是平平安安地度过漫长人生,一边是像年羹尧一样大起大落,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在封建社会,当下属的,不管功劳再大、领导再喜欢自己,还是得恪守人臣本分,才能善终。正如孔子说的那样,中国自古就“事君数,斯辱矣”(《论语·里仁》)。臣子和君主走得太近,日后倘若翻脸,前者的下场是会比旁人更加悲惨的。 fXf22qj5bM1rTnO3aIbWEItHIUcA3lcwVdis3kWG8tdTrIB6wDOkqGksAEkouA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