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当今时代改变世界的哲学如何可能?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话的落脚点是“改变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像马克思这样如此鲜明地提出了自己改变世界的追求,如果不是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之后确实改变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我们很容易认定马克思是异想天开(与他同时代的人应该会有如此判断)。继承马克思的哲学追求,主张哲学要改变世界,难免会给人以哗众取宠的感觉,也会让研究者本人“压力山大”。但如果没有这种追求,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给今天的哲学研究留下的启示在哪里?难道是仅仅用来感叹马克思的哲学抱负、感受马克思作为哲学家的伟大吗?更进一步的问题是,靠一种哲学改变世界谈何容易,今天的哲学研究应如何追求“改变世界”?这个问题应该作为第四个争论性的话题,可惜这个话题很少被作为问题提出。

我们应首先强调,改变世界的哲学,当然要求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改变人类社会的走向,但如果只对“改变世界”作出如此理解,指望今天的哲学研究者像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那样,肯定是有问题的。在今天的哲学研究中,“改变世界”归根结底应该理解为改变我们的活动、我们的关系、我们的观念,这无疑是今天的哲学研究发挥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变世界”的哲学要面对文本,但其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借助于文本认清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它要求哲学工作者作为参与历史活动的主体,积极介入世界、时代、社会之中,实现哲学与生活、与现实的互动。法国学者洛克曼曾指出,马克思的这一条著名评论“公正地指明了大多数哲学家的消极姿态,这些哲学家如果不是确实对其他人漠不关心的话,就是满足于站在历史的长河之外袖手旁观”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马克思已经“公正地”指明了这一点,他也用自己的哲学研究打破了这一点,但今天还是有哲学工作者满足于“站在历史的长河之外袖手旁观”。我们很容易看到哲学工作者的工作是远离现实、远离社会的,他们给自己的安慰或理由无外乎是“各司其能、各尽其责”:学者就应该干好学者的事,学问就应该是在象牙塔中的,一旦关注现实就不再是纯粹的学问;真正的学问不能与社会、政治牵扯上关系,一旦扯上就没办法保证客观中立,就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当哲学成为一门学科,而占据主导地位的研究却是哲学文本研究、哲学史研究,除了讲讲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之外,很少直接谈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那么这样的研究者最终就免不了成为这个时代的旁观者。

“改变世界”的哲学,不仅要求积极介入“世界”之中,还要求相信“世界”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而改变的。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成长,有时难免得出“不是我不想改变而是我实在改变不了”“改变不了这个时代就适应这个时代”的想法。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是积极的、努力的,是想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环境的,但外在的环境、体制等决定性因素很难改变甚至根本无法改变,而且总有人起阻碍作用。这种想法显然就把不能改变世界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环境、归结为其他人,认为是环境、体制决定了无法改变,都是环境、体制的错,与自己无关。在新唯物主义如何对待环境(包括教育)与人的关系的问题上,《提纲》第三条作出了经典的论述: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也就是说,只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强调一部分人的决定作用,只是以前的唯物主义的机械化理解。实际上,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我们既不能忽视外界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也不能忽视人的自我改变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每个人,尤其是哲学工作者应该在积极追求变革的实践中,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统一,相信在自我改变的同时就能推动环境的改变、体制的改变,推动环境的改变、体制的改变也需要自己的改变和进步。

改变世界的哲学,还要防止因对社会的批判而导致阻碍世界改变的情况出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按照这个角度来理解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就是要追求革命化的行动,进行现存事物的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的哲学注重批判、革命、实践等特质,我们当然应该承袭,但不能因此把所有的批判都认为是用哲学在改变世界,并使其合理化、正当化,也不能把哲学改变世界的“改变”仅仅落脚为去行动、去批判甚至去摧毁。总有观念认为,从事哲学研究,想要服务于社会,就必须大胆批判而且也必须公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是哲学家的本分,至于结局是好是坏,那不是自己的事情。实际上,这并不是改变世界的哲学的正确态度。

“改变世界”的“改变”不等同为去行动、去批判,应该理解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进其变化发展。“改变”必须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改变,改变世界的合理性、针对性在于世界本身是变化发展的,“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本来是或者应该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强调 “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之所以相信革命而不再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其他人一样大讲特讲批判,不仅仅是因为革命本身是“武器的批判”、是实践行动,还因为它是具有建设性的批判,是通往新社会的正确建构路径。就此而言,当今时代改变世界的哲学追求不能沉浸于哲学命题中、自乐于哲学批判中、徜徉于哲学理想中,要参与到“世界”中,进行调查研究、洞察现实社会,坚持时代第一、问题第一,作建设性的批判、建构性的努力。

延伸阅读

(1)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法]埃蒂安·巴里巴尔:《马克思的哲学》,王吉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法]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杨学功、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深度思考

(1)哲学解释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功能有何异同?

(2)如何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3)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践行改变世界的哲学? w1oD1o4ASnhac7mE/0wZeg3SRx2zb/F7D7ia+EKGJhYgh/h3DhM8MLs/moS0zK0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