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如何看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关于这句话的第三个争论是:马克思是如何看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的?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是补充性的关系,即马克思实际上是主张哲学应该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改变世界是解释世界的再进一步。理由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解释世界的作用,他只是认为仅解释世界是不够的,必须走向改变世界。阿伦特就曾指出:“根据马克思的思想要旨,这个命题更确切地说的是:哲学家们已经把世界解释够了;现在到了改变世界的时候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是替代性的关系,即马克思的哲学主张改变世界,以替代解释世界的哲学。其最重要的理由是:整个《提纲》本身正是马克思为了告别一切旧哲学、建构一种全新的哲学而写的,从哲学观的高度去领会马克思新哲学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就应该认定他是主张用改变世界来代替解释世界的。如果坚持补充论,就遮蔽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和意涵,是对马克思整个《提纲》总体命意的曲解和误读。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实际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海德格尔在他的哲学讨论班中曾提出了关于两者关系的问题:“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是否存在着真正的对立?难道对世界每一个解释不都已经是对世界的改变了吗?对世界的每一个解释不都预设了:解释是一种真正的思之事业吗?另一方面,对世界的每一个改变不都把一种理论前见(Vorblick)预设为工具吗?” 从这种问法中可以看出,不存在补充还是替代的问题,哲学所进行的解释世界本身就是其改变世界的方式。对世界的解释就是对世界的改变,对世界的改变一定同时包含着对世界的解释。

面对这个争论,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马克思本人究竟是如何看待哲学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的?另一个是今天应该如何看哲学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我们既要还原马克思在特定语境下对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也应该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对两者的关系问题给出这个时代的回答。

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已经相对明显,马克思确实要凸显他的新世界观、新哲学观,因此他要提出一种旨在改变世界的哲学,以改变他不满意的、只能起到解释世界的作用的哲学。如果不把这句话与前面的十条割裂开来,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解释世界,根本上就是用感性的直观的方式(从前的唯物主义)、抽象的思维的方式(能动的唯心主义)对待世界的方法论;改变世界则是新唯物主义的以革命的、实践的活动对待世界的方法论。这是两种不同的致思路径,两种不同的哲学方法论。马克思确实不是在讲两者的关系,而是在讲新唯物主义与其他世界观的区分。

但在今天,如果只是强调马克思的哲学是作为改变世界的哲学,把其他哲学都看作、都说成是解释世界的哲学,把解释世界的哲学一概认为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那显然是有问题的。如果认为只要坚持马克思的哲学观,就应该时刻想着改变世界,就不应该强调解释世界,那显然也是有问题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要重新厘定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一方面,改变世界的哲学离不开解释世界,能够改变世界的哲学一定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正确解释的前提基础上的。解释世界本身就应该是改变世界的一部分,主张哲学要发挥改变世界的作用,不能否定哲学解释世界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改变世界的哲学,少不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世界的科学解释或合理解释,可以通过改变民众的观念进而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哲学,需要借助于解释世界的方法,需要感性的直观,需要抽象的思维,不能把改变世界仅仅理解为“什么都不想只要去行动就够了”,不能因为马克思对之前的哲学进行批判就认为应该完全否定它们的一切,而不去借鉴吸收其合理的部分。

但应该看到的是,并不是所有解释世界的哲学都是改变世界所需要的,改变世界有的时候需要改变一些对世界的解释有问题的哲学。一些对世界的解释可能无益于改变世界甚至会阻碍改变世界,为了改变世界有时也需要否定或压制某种或多种对世界的解释。解释世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把合理的部分进行合理化说明、把不合理的进行不合理化说明;一种是把合理的部分进行合理化说明、把不合理的部分也进行合理化说明。如果只想着去给世界(不管世界本身如何)一个合理的解释,把不合理的世界强行解释成合理的,遮蔽人们对真实问题的认知,为了维系不合理、不正当的统治秩序,阻碍人们变革世界的观念。这种哲学,就会成为颠倒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它也就成了改变世界的对立面。

改变世界的哲学,严格来说,需要的是“认识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在德文中,“interpretieren”(解释)是用语言去解说,而“erkennen”(认识)则是看清楚、识别出的意思。给世界一个解释、用语言去解说现存世界的“解释世界”,与让人们去看清楚世界的“认识世界”,是明显不同的。马克思将解释世界置于改变世界的对立面,并没有将认识世界置于其对立面,应该是有讲究的。如果改变世界的哲学需要解释世界的话,那它需要的是看清楚、识别出世界真面目的解释世界,也就是对世界的科学认识。

另一方面,解释世界的哲学也离不开改变世界,只有在改变世界中才能对世界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解释或认识。人的思维和观念本身就是人的生活环境、人的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只有面向社会现实,在实践活动中才可能正确地解释世界。以为只靠文本的返本开新,靠某种理论的逻辑推演,基于理想的批判、大胆的设想,就能对自己所处的世界作出正确的解释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离开实践活动的解释世界是不靠谱的,要么就是维系不合理的统治,要么就是很有批判性但推动不了社会进步,要么就是喊口号、留下垃圾文字。就此而言,先解释世界再去改变世界的想法也是有问题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解释世界,在世界的不断变化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解释、发展自己的理论。

总体而言,所有改变世界的哲学都必然包含着解释世界,但并不是所有解释世界的哲学都要求改变世界,都能够改变世界。从马克思的哲学的角度讲,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改变世界。我们应该赞同毛泽东所作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改变世界从根本上说属于实践活动,解释世界属于理论活动或认识活动。我们要追求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两者能够完全相统一那当然好,但有的时候两者是很难统一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应该坚持的是“实践第一”。哲学工作者容易犯的错误是强调“理论第一”,以解释世界的权威要求改变世界,自以为把握了世界的真实面目而要求据此改变世界,对未能遵循的就批判为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有可能陷入到解释世界的窠臼中而未能到达改变世界的正路。 M0CV/AH11HIy6qmKjUdhbrWoBe326gy+POM5Vo/HiIjpnWPtrHEp2IABE/VslpU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