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为何人会被看作“抽象的个人”?

马克思进入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无疑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并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费尔巴哈在这个问题上批判了黑格尔,认为他的“旧哲学”把人翻译成自我意识,而“旧哲学的自我意识是与人分离的,乃是一种无实在性的抽象” 。他从“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 出发,将人的肉体、感性、感觉排除出人的本质,因此必然是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的、思辨的理解。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评,马克思显然是认同的。马克思也曾经指出, “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 。把自我意识设定成了人,人成为自我意识的人,而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这样,自我意识就成为主体,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倒成为主体的谓词。马克思因此批判黑格尔 “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既定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历史” 。而一旦以抽象之人为前提,历史活动就不再是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而变成某种理念、某种精神的抽象思辨,其后果就是理论逐渐走向神秘主义,丧失对现实矛盾的批判力和解决能力。

在反对黑格尔对人的抽象化理解以重新定义人的本质的过程中,费尔巴哈作了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他专注于人的自然本性,从生物学和生理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的自然的感性特征,从而颠覆黑格尔设定的自我意识和绝对精神这类抽象的实体。他强调,新哲学的出发点是“我是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 ,人作为自然界存在的一部分,感性的人、生活中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有自然欲望的,有对“安逸的爱好、怠惰、虚荣和利己心” 。另一方面,他从人作为比其他动物高级的物种出发,指出动物将个体当作对象,有自我感,但不能将自己的类当作对象,而人不仅把个体性当作对象,也把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人作为类的东西,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 实现了三者统一的人,就是拥有了类本质的人。

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在反对黑格尔将人的本质等同为自我意识之后,自己推出的则是理性、意志与爱。在他看来,这种认定既避免了只从思维去理解人的本质,又不会将人降级为动物。只是,这种理性、意志与爱,与自我意识又有什么差别呢?理性、意志加上爱的组合,就可以代替黑格尔人的本质的设定吗?实际上,在费尔巴哈看来,还确实如此,这个“爱”对他来说是属于感性的,是属人的,而且比起理性、意志,比起自我意识,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所以,他特别强调“爱”,硬生生地将自己的感性哲学定性为爱的哲学。

这种对人的本质的界定,马克思看到的问题在于,一是它从单个的或孤立的个体出发,把人先看成一个个孤立的、单个的个体,先天性地设定人生而为个体;二是接下来设定每个人作为人,都应该有理性、意志与爱,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来设定人,这些属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身上是不可见或难以见到的,因此也就同时把孤立的个人当成抽象的个人,当成永恒不变的应该拥有理性、意志与爱的人;三是在与其他物种即人与动物的比较中设定,把人与人的关系或联系只是理解为他们都是作为人这个物种所具有的共同性或普遍性。也就是, “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在这种理解中,人的本质似乎是每个人先天拥有的,它与每个人的活动、每个人的关系、每个人的观念无关,它只是被哲学家抽象出来的,并被植入给所有人的某种属性,或者是自然的属性,或者是精神的属性。现实社会再变化,这种人的本质都被认为是不会改变的,是永恒的、固定的,因此也必然是抽象的。

总体上来看,费尔巴哈只是从个体性出发而没有从关系性出发,从自然性出发而没有从社会性出发,从固有的抽象物(其实也就是永恒性)出发而没有从历史性出发去看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因此设定的人,是孤立的、抽象的、自然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知识链接
★类、类生活、类本质★

类、类生活、类本质是费尔巴哈使用的术语,表示人的概念、真正人的生活的概念。他认为,真正人的生活以友谊和善良的关系即以爱为前提,类本质使每个具体的个人能够在无限多的不同个人中实现自己。虽然人们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相对关系和对立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产生于阶级社会的历史的现实条件,即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而是人的真正本质即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结果,是人同大自然本身预先决定了的和谐的类生活人为地但绝非不可避免地相脱离的结果。

为什么人会被哲学家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人?这与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存在关系。以感性直观方式来看人,就容易把人看作孤立的或单个的个人,正如以唯心主义抽象的思维来看人,就容易把人看作抽象的个人一样。费尔巴哈把人只是看作“感性对象”,而不是看作“感性活动”,这意味着人不是抽象理念而是可以直观的客体对象,也意味着人会被以孤立的单个的人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人思考问题、做事情,当然都是从个人出发的,也因此容易认同基于个体以及个体自由的理论。但从每个人的自然生命来看,从人所在的社会看,从人类历史的进程看,每个人都不是完全独立的,都不是生而自由的,而且离开他人、离开社会,甚至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把人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人,根本上还是因为撇开历史的进程,对人的社会形式的忽略。若脱离一定的社会谈论个人,那就必然是孤立的、抽象的个人。当然,人被看作孤立的、抽象的个人,也是与历史的、社会的背景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已经使个人的独立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使人可以摆脱依附关系而存在。为了推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的启蒙思想家不断强调个体的人权、自由权,使人生而自由、生而为个人的观念深入人心。独立的个人因此是历史的生成,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哲学家、思想家建构的产物,是现代性政治意识形态建构的结果。

尽管如此,这种抽象的个人建构的积极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它从价值观念上最终摧毁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对每个人自由权利的保障,带来了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只是,过于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个人的意志,带来的是在每个人的人权、公民权的名义下利己主义的私人的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阶级之间相对立的问题。就这个意义上来说,黑格尔以自由意志、费尔巴哈以爱来规定人,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理论回应。给日常生活中的人提出人之为人应该如何的要求,应该算是哲学家力求改变世界的积极努力,当然不以实践的方式改变社会关系而只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要求进行呼吁,最终是无法改变世界的。 xJdDgUcdAL57ZmO1hjJF/7FRNGeoyNdF65WrNvU/tqu5QXYwkm3RrZEMaDgVbv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