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杭州无疑是一座被眷顾的城,美貌与才华齐飞,经年注释着“梦里江南”的模样。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这里,西湖文化、西溪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等结丝成绸,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英雄豪杰、能工巧匠、渔樵耕读、五行八作,怀着对杭州的无限眷恋,精心描绘“人间天堂”画卷。

“江南”和“天堂”究竟是什么样子?白居易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讲“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杨孟瑛堆筑了包含环碧、流金、卧龙等六桥的杨公堤,“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苍水的清白人间,安民纳土的钱镠轻声劝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马可·波罗不禁感叹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斑斓美丽的杭州,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论断。但有一种色彩,坚定而持久,常隐于桨声灯影后,藏在青山绿水间,却跨越历史风烟,始终未曾褪却,历尽倥偬,历久弥坚。

那就是中国红!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喜庆、火热、幸福、豪放、斗志、轰轰烈烈、激情澎湃……当然,还有革命。

在杭州生活久了,你或许为她婀娜的身姿陶醉,却可能不知道,精致可人的面容背后,红色的精神根脉贯通挺立的脊梁,塑造着杭州的城市性格——柔美婉约,坚定从容。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进犯,中华大地狼烟四起。1935年,苦闷惆怅、救国无门的续范亭在中山陵前剖腹明志,冀以一死唤醒国人奋起杀敌,幸而遇救,后在西湖边栖霞岭的香山精舍养伤。

伤愈后,续范亭应杨虎城之邀赶赴西北共同抗日,行前写下“尽此一报”四个大字,请人雕刻于香山洞内。这是续范亭将军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响亮誓言。

续范亭将军去世后,根据其生前意愿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泽东主席称其“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香山洞旁,不远处就是岳飞的“左膀右臂”——抗金名将牛皋的墓。续范亭与牛皋这两位英雄虽相隔千年,但同是丹心碧血,名留青史。

1937年12月23日,日本人的炮声已经逼近西湖。41岁的茅以升颤抖双手写下八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满眼含泪传达了炸掉钱塘江大桥的指令。

抗战胜利后,1946年茅以升又亲自主持修复了钱塘江大桥——这位中国著名的爱国桥梁专家,践行了自己的铿锵誓言。

如今,近百年过去,这座被称为“桥坚强”的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仍旧车流不息,横卧江上,俯瞰钱塘江的潮起潮涌。

当年曾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苏轼,可曾想到多年以后,江上会有如此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的故事?

……

西湖、西溪是杭州历史文化的窗口,浸透江南韵味,凝结世代匠心。“生态绿”是西湖、西溪的靓妆,“精神红”是西湖、西溪的底色;山水之间,大量的红色历史陈迹,蕴藏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湖申遗成功10周年和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启动1周年。开展“西湖西溪红十景”评选,旨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透过杭州“双西”的变化发展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无穷魅力。

2021年3月24日起,西湖西溪景区公开征集景区范围内的红色资源,得到了市民、游客的广泛支持和参与,通过“点、线、面、块”结合串联成20组31处红色景点,多角度阐述西湖西溪百年红色历史。

4月29日,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西湖西溪红十景”评选,对“西湖西溪红十景”20组候选景点进行公众投票,并公开招募“体验官”。

5月8日,100名幸运代表走读候选景点。整个5月,千余名市民体验“初心专线”“西溪红色专线”等十条专线,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21年6月29日,“西湖西溪红十景”正式发布,分别为:云居高节、北山薪火、白塔丹心、烟霞青史、一桥飞虹、五四宪晖、洪园润泽、梅坞情长、湖山撷萃、绿堤春语。

“西湖西溪红十景”梳理了自1921年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阶段光辉历程中的代表性景点。它们散落在西湖、西溪的青山绿水间,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杭城珍贵的红色资源,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整个评选环节,浙江大学、省委党校、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的专家,民间历史研究者,社会代表等组成了实力雄厚的“西湖西溪红十景”专家评审团队。

和“西湖十景”一样,“西湖西溪红十景”的每一景都是四字雅称,景名以“以景(组合)说史”“四字题名”为原则,邀请专家拟题,再经评审组在公众意见基础上反复讨论而成。

回望历史,从南宋“西湖十景”到1985年“西湖新十景”,再到西湖免费开放后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西溪在2008年也曾评出“三堤十景”……如果说以往的十景评选提炼的是经典的景观文化遗产,那么“西湖西溪红十景”的评选,就是品读正道沧桑、寻找红色根脉的过程,就是和群众一起雕琢百年来的“人民英雄群像”的过程,就是领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初心使命的过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美丽画卷已翻至崭新一页,在“生态绿”与“精神红”的融合、引领下,“双西红”的宝贵精神财富将被传播得更久更远,为新时代西湖西溪景区保护、建设、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成为赓续红色基因、厚植文化底蕴的精彩华章。 QFhK9viexJ3HP09zdmiQbBFJ5w+ivqI2k7Zaqj/czkZYEtjLvYF53gXf5dXlzYI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