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村主任老霍

三十年前我下派到农村,是最年轻的副乡长,三十年后的今天我驻村,是最年长的扶贫队员。无论是乡长还是队员,都因了一份乡土情怀,我离不开泥土。说出来不怕笑话,除非万不得已,我从来不坐飞机,不是因为我惜命,而是因为我不想离开地面,双脚站在大地上,脚下有根,才觉得扎实。也因此,我的创作都是围绕乡土,北京评论家郑润良先生说我是最土的作家,我并不反感。因了这份情怀,长期和乡村打交道,也长期和村干部接触,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村干部们尤其是村主任这个层面,普遍有一种小狡黠,又因为文化不是很高,那狡黠就隐藏不住,总是挂在脸上。老实说,我对这个层面并无好感。包括村主任老霍。

刚驻村时我不怎么和他搭话,凭我领导岗位多年的资历,凭我多年行走乡村的经验。他也看出我的冷漠,总是打发别的村干部陪我。我不需要陪护,我喜欢独处,这是职业习性,安静下来才能思考或者写作。问题是我不是来思考和写作的,扶贫需要走村串户,没有村干部陪着,你一个人,谁家院里有没有狗都不知道。不情愿,也只好接受。但冷漠还是挂在了脸上。村干部们包括老霍,当然能看出冷暖。

到了春天,我打起了村部院子的主意。

村部院子分两部分,西侧是土,一亩地左右,占去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东侧铺了沙子,供人行走,沙子和土之间用一溜砖头隔开。后来砖头换成了砖墙,不高,可以摆花盆,也可以坐上去休息。那溜花墙是我的产品,从购置原材料到加工成型。因为花墙,我俨然成了院子的主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想方设法打扮。总想在院子里做点文章,比如插上几面彩旗,拉起一溜彩灯,让村部多些色彩。当然这些想法刚实施就夭折了,原因很简单,我对农村很“盲”,尽管长期和泥土打交道。

比如彩旗,我自掏钱囊购置回来,村主任老霍并没有说什么,刚插上没几天,院子里就多了两只鸽子尸体。村干部告诉我,鸽子主人家都插着旗帜,那是鸽子回家的航标,村部院子多了彩旗,误把鸽子引进村部,被黄皮子逮个正着(村部院子里黄皮子多),老霍已经去鸽子主人家赔礼。还有彩灯,从市里购买了三十米长的七彩灯,挂在村部门口的大树上,像圣诞树,还有文化广场的栅栏上也挂了一溜,五颜六色地亮了一宿,早晨起来,发现一个村民坐在灯下打盹,问原因,是老霍打发来看护的。看护什么?难道这么几个小彩灯还有人偷?村民却摇头,没有人偷盗,是防备小孩子好奇,伸手触摸而触电。

好吧!那就脚踏实地种园子。把村部院子西侧的土翻开,扬了化肥,有的打垄,有的修成池子。秧苗到镇上早市购置,茄子、豆角、辣椒、西红柿,还要有土豆,最好能种两垄地瓜,还原一下小时候父母营造的田园风光。一亩地的面积,劳动量自然大,自诩乡土情结重,累得满头大汗,也要忍着。两天时间,还没种出一角。正琢磨着土豆苗地瓜苗到哪里去买,单位来电话,领导班子中心组理论学习,据说要拍照,要录音。也好,回市里,兴许早市能买到别的菜种,土豆苗和地瓜苗。

城里的早市也没有土豆苗和地瓜苗,栽植土豆都是把土豆要发牙的部分剜下来埋进地下,不需要培植土豆苗。栽植地瓜要麻烦一些,需要把地瓜放在炕头或者温室,埋上土,浇足水,等地瓜苗长出半尺高,采下来栽植进大田,可能是因为种植的少,早市也没有出现。没有就没有吧!可以种别的,比如大葱,比如菠菜。回到村上,正准备撸胳膊打理剩下的“半亩方塘”,却发现老霍正领着一伙人种园子,不是蔬菜,而是最普通的玉米。会计老王见我诧异,小声告诉我,大半亩地苞米能产出八百元,够你驻村买煤取暖了。

哎,到了这个时候,我还有什么资格在老霍这层村干部面前论“好感”啊? JqyV1sIKwv/fA89kVywvvtpica78vTgjt/mNSjWHVYEtTT0V3UyuXG4GOu35hn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