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22个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2018年,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十部委联合发布的《通知》中的指令,全国部分地区正在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试点城市的具体工作方针和工作机制也会陆续成型,并日益完善,接下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将会如火如荼地开展下去。

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地区相关工作的积极开展,都在昭示着心理学的春天要来了。目前是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工作的机遇期,同时也是挑战期。我们作为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人员,在把握这个大好机遇的同时,也要在工作中做出一些调整,以更好地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

那么,当下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存在着哪些需要调整的问题或者现象呢?本书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不匹配。心理学人才以高校培养为主,高校培养出来的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方向主要是教师和科研,从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比例鲜少。高校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咨询治疗等方面,比较注重学科本身的探索和发展,但是不太重视实践和应用的方面,故学生对社会心理服务也不会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对于用心理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就更加不擅长了。

其次,急需本土化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心理学起源于西方,目前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是沿用西方的科学体系。中西方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大相径庭,若一味照搬外国的科学研究体系和服务模式,而不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那么,这样的心理学并不是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学,也并不利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不聚焦解决当下社会建设的主要矛盾,不落地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不融入黎民百姓的生活和工作,这样的心理学的服务价值便得不到凸显。所以,要进行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服务,就需要探索出本土化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

再次,社会心理服务的人才培养问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三类专家,一类是理论研究者,第二类是应用研究者,第三类就是具体的服务实践者。理论研究者,主要负责研究基础性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做大方向的基础建设和引领。应用研究者则是致力于理念、思想和技术的运用,这些运用更多地偏向于研究性质和项目形式。最后,服务实践者是运用理念和技术对有需要的机构和个体进行服务,以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和矛盾。在现阶段,中国的心理学发展道路上最需要的是哪一类人呢?最需要的是服务者。可目前的形势是我们的社会服务人员严重不足,且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与国情、社情缺乏整合。比如,我们在学校里工作到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还是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的身份?如果我们在这些问题上还存在模糊定义的话,其实是不利于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的。

最后,社会心理服务的技术问题。正是由于我们一贯沿用西方的科学体系,我们大多数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都是从西方体系中照搬过来的,没有进行消化和转变就直接用于本土的研究和实践中,没有建立符合中国人心理特点的特色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没有把符合中国文化特色和规律的心理智慧开发出来。从西方照搬的技术,明显有“水土不服”的负作用,所以,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社会心理服务技术迫在眉睫。

其实笔者在过去20多年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也参与过大量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多角度的理论思考和多情境的基层实践,使得笔者对这一领域也有些许自己的理解和心得,想系统地分享给大家,这也是著立此书的用意所在。本书旨在以当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大背景,将笔者多年来对心理学服务社会的一些思想剖析、理论梳理和技术探索阐述出来,希望能够为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提供参考,促进社会心理服务更好地推进。笔者不敢奢望这本书能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书或者指导书,只是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获,这样就很满足了。 //y2mhaOsOWLjtM5Dd5GVeNYqmjRl7taONCZIoo01luLHcJWEks+ovgDwcnxuMF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