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心理学本土化的未来展望

在心理学的发展之路上,不管是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者与领导者,具体执行的一线服务者,还是学者或是研究者,我们都需要对心理学未来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有一个了解。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目前心理学的发展沿用西方的科学体系。如果要做中国人的社会心理服务,就需要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学。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一味地沿用外国的科学体系,而不考虑中国的国情,这样的心理学并不是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学,这样的心理学也并不适用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学服务是中国人运用心理学来服务中国人。我们需要中国本土化的东西来服务本国人。

一、中国牌的心理学家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心理学界的学者关于本土化心理学的观点。周先庚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是汉字心理学研究的先行者,也是我国实验与应用心理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我国军事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人物。其主攻汉字心理的实验研究,成果接连发表于《美国心理学》等各大杂志。周先庚先生一贯重视心理学的应用性,认为实验心理学应该属于应用性质的实验心理学,强调为生活实践服务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强调在选择心理学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其理论意义,还要注重该课题的应用价值。

周先庚先生硕博攻读期间研究的课题,属于汉字知觉与阅读心理学的研究,之后,其受白话运动的影响而发表汉字横竖排的相关论文,最后在西方心理学的启发下找到了一种科学的排版方式,解决了相关的专业问题,也推动了我国汉字研究的发展。

周先生致力于实验心理学及其应用研究,创办了汉字的实验研究,这有利于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而后发明了“四门速示器”。1931~1937年,周先生受任教育心理学研究会会长,之后进行年龄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得出“周先庚曲线”,这是一条7~70岁被试者识字能力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先生继续进行实验心理、应用心理相关的工作,并首次引进皮肤电反射研究方法,进行我国最早的皮肤电测谎器的研制,开设了情绪心理学的相关课程,之后于第11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上宣读了《关于一个实验情绪的新方法》的论文。

周先庚先生的本土化意识是比较强的,旨在打造中国本土心理学。他会从国情需要出发去研究具体的问题,且积极地将中国的研究成果展示给西方的心理学界,不卑不亢,孜孜不倦,娓娓道来,为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牌”心理学。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心理学家是杨国枢先生,他是中国心理学界的杰出学者,也是一位台湾的心理学家,其投身于中国心理学知识的推广与创新,认为要想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与行为特征,就离不开人们各自的文化背景,他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创立和推动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他也提议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心理学研究理论和实践,其观点也表明,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土来进行研究,照搬照抄西方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模式和方法来研究国内同类型的问题,则不可能做出更杰出的研究成果。

1982年,《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这本杨国枢先生与文崇先生合作编辑的集大成的著作出版。此书提出了社科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土的文化和实践,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需要切合实际的科学的实证研究,不要盲从和复制西方的相关研究,不同的社会和制度背景下,我们所进行的问题探索的意义是不同的。

杨国枢提出有多少种文化,就有多少种心理学,这个不断深挖的探索状况会一直持续以致逐步整合。从小区域到大区域,最后把各种本土心理学中的中心理论和行为法则的相同性及差异性在较高层次上整合在一起。这是他的理想,就是把心理学这门学科变成全球的,真正的人类心理学,而非一个以美国心理学为主导的人类心理学。

杨国枢他们在回到台湾以后,发现用西方人的研究方法,或者基于西方人的心理而研究出来的心理学方法,再去研究中国人是不行的,他们必须要走出一条路来,所以开始做本土化的探索。

杨国枢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理论有其特殊的见解: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要多以有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或模式(如孝道、关系、缘分、面子、人情等)作为切入点,这些主题最能反映中国社会与文化因素的特点,这也是西方心理学研究中不存在的,能避免套用西方的理论和范式,能较容易地创造出“土生土长”的新概念、新理论及新方法。故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焦点一般都在对“中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的研究上。

二、中国人的人性与文化发展

中国人的人心和人性是有其文化性的。人文文化决定文化心理,那么服务中国人就要匹配中国人的心理学。中国的文化非常具有坚韧性、包容性和延续性。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传入,传入的文化都和中国的文化融合到一起。中国文化的延续性,体现在它不中断,具有包容性,可以允许外来的文化进入。这种进入,除了清末西方的坚船利炮强行入侵,其他时候我们基本上都是主动接纳的,或者是欢迎的,所以我国对外来文化融入的包容性很强。

公元1世纪到9世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家要看到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性,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以道家和儒家为主,道家讲究自然和谐,儒家讲究伦理关系,一个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一个是人和他人的关系,但这中间缺少一个人与自己的关系。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抓住与自己的关系,就是认识自己这颗心。印度佛教传入的过程中,与中国本土化慢慢融合,慢慢地有冲突,有排斥有交融,慢慢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佛教的本土化,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禅宗。

在最早期,佛经由不专业的人翻译。因为儒家的文化不太包容它。它跟我们是异质文化,不是同类,我们讲人与人的关系,它老讲人性。它为了在中国能传下去,就在翻译经文的时候,改变了一些意思,变成我们儒家的这种伦理。如经典的孝慈、仁义礼智信之类。有一段时间是这样,后来佛教慢慢主流化,随后又有灭佛现象,就这样子几经辗转,最后佛教保留下来。

明中叶的时候西方自然科学传入。一开始我们自诩天朝大国洋洋得意,认为国力强盛,领先世界。然后一些西方国家发生了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革命是什么?就是自己首先更新,然后推动外部的更新。西方有一批先进分子已经开始自己主动革新自己,把封建王国都推翻了,开始社会变革。西方都开始搞工业了,我们还沉浸在封建社会的自大之中,所以后来闭关锁国之门被打开得很惨痛。

我有时候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是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文化,但又是一种撞了南墙还可以回头的文化。有的文化是撞了南墙就回不来了,就撞死了。咱们的文化是撞了南墙撞不死,它一定有内核的东西保留下来,它有弹性,有柔韧性。撞了南墙再回来,就是外来的文化把你打得疼得不得了,这个时候你觉醒了,慢慢地一步一步站起来,所以中国又强大起来了,这样重复进行。所以不间断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我特别看好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相融合,我非常有信心。

中国文化很有包容性,佛教和中国的儒家、道家结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三足鼎立,形成了一股力量。曾经中国共产党是由共产国际领导,后来慢慢地开始提出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完全融合了中国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三、儒释道三教融合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互相融合与斗争,互相吸收借鉴,共同发展,形成了现在的儒释道文化。人们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中国的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也称儒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共称为诸子百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比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化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向善,让人们拥有耻辱之心,而无奸邪之心。“仁”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包括恕、礼、孝、忠、知、惠等内容。

如果人们能做到内心克己复礼,就能做到无欲则刚的道德仁义,此心就体现了恪守道义,以万民之心为己心,以社会安定为己任的奉献精神。

道家学说同样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道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对“道”的具体阐述。

道家的思想价值观是清静无为,如果人们能做到内心清净寡欲、无欲无求,就能做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此清静无为就是懂得顺势而为,与天地同体的道德心,这也是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追求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认为自然界有它自身的一套平衡系统,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释家是佛教的别称,起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它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老百姓找到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它的核心理念是“博爱,禁欲”。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行为过程称为修行。

佛家的思想价值观是无得心,心无所得,无我无私,奉行诸善,利乐众生,具有平等思想和慈悲思想。佛家文化偏向于唯心主义,相由心生,强调心灵的纯净。心灵纯净,那么所看的世界也变得纯净。

在个人修养方面,三教的说法不同,但是与人为善的精神是一样的。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主张“养生,遁世,穷万物”,佛教主张“见性,救世,通万有”。

无论是儒家提出的“中庸之道”,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还是释家提出的“众生平等”,追求的都是“和谐”的思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思想是净化人们心灵的和谐思想,让人们面对世间万物更加坦然。经过长期演化,儒释道三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同化,慢慢地形成“三教一体”的局面。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它们三者在一起互相矛盾争斗,同时又在不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发展。从生硬地捏合到有机地融合,不同的思想都得到丰富与提高。

四、三次文化的融合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是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还有一个特点是包容性。她有宽阔的胸怀,能融化吸收发展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也使自身吸收了新鲜血液,变得更加强大!

李良玉在《新文化的起源》中提到,中国文化出现了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整理与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的内部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文化交流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这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深入,特别是唐代的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且对宋明理学与明代心学产生深刻影响。明代中期以后,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三次的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在这三次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第一次是中国本土文化的内部融合,第二次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三次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三次不同的融合让中华文化更加源远流长。在融合和交流过程中,一些先进的思想与技术不断融汇,不断地得到发展。

五、服务中国人需要中国牌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服务中国人的心理学就需要中国牌的心理学。中国人的心理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心理学。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是盲目地照搬西方国家的理论与模式,还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理论、研究工具加以融合,然后再将其运用到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之中,还是根据中国本土的心理学文化本性,对中国原有的心理学思想进行创造性的建构,这需要中国的心理学家不断地进行探索。

钱穆认为“西方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中国心理学则属人文科学”。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也存在差异,西方心理学偏重于研究与实证,中国的心理学偏重于内证。这是因为中国人谈论的“心”与外国人讨论的“心”是不同的,中国文化中的心是一个抽象名词,心的构成和所属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心与心的相通,这不仅是与自己的心相通,甚至包括与他人的心相通,还包括心与物的沟通。研究这种相通之学的学问就是中国的心理学。

钟年先生提出“要迈向人民的心理学”。当心理学迈向人民,心理学既是现实的也是理论的,既是社会科学的也是自然科学的,既是生活的也不排斥实验室研究,既是综合的也是分科的。

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学的发展需要中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对于中国本土观念、现象与行为的经验分析是本土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本土心理学家使用理论概括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用中西相结合的视角对一系列的本土概念和本土现象进行操作化测量和实证调查,提出一系列发展中国理论的构想。

六、中国牌心理学的研究与探索任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其背后的核心还是中国文化和马列主义。也就是说它也是洋为中用,我们文化的优点就是特别有吸纳能力,可以做到洋为中用。如果站在整个心理学行业的发展角度,肯定不行,我们要站在社会心理服务的视角下探索中国牌心理学。那么服务模式一定要探索出一系列能够满足中国人心理需要、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国人幸福宗旨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这是中国牌的心理学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出一系列专业的心理技术和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治理,需要进行改革。其实,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学了原来的西方人培养学生的方式,它没有站在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中国需要服务、需要解决问题的角度去培养。因为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还是要站在以政府为主导,以民间和社会为配合的情况下进行。而西方国家的体制是更加自由和商业的,更多的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我国更多的是由市场决定政府引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人才培养就应该更多地站在政府需要什么人才,社会需要什么人才这个基础上,而不是培养出来以后让他们自由发展,在其转行。

其实这些不是中国化,需要改革,其背后还是西化的,没有站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去考虑人才分配。虽然现在早已不是分配制,但还有半分配制的效果,因为好多岗位还都是政府在主导安排。中国牌的心理学之路还是一直在探索。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还是在不断地继续前进,中国本土的心理学家还是要不断地更全面地描绘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提供一套有架构的体系来解释这种现象,这套体系要基于中国本土的文化本性以及蕴藏的心理学思想去建构。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报》编委会.沉痛悼念周先庚教授[J].心理学报,1996,28(3):336-336.

2.纪念周先庚先生诞辰100周年[J].心理学报,2003(6):142.

3.杨国枢.我们为什么要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M].杨国枢.主编.本土心理学研究:第一卷.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6-88.

4.奚彦辉.中国人文化成思想的本土心理学探究[D].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吕小康.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源起、流变与展望[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47-156.

6.钟年.迈向人民的心理学[C].“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7.汪凤炎,郑红.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目的、含义与做法[J].心理科学,2001,24(2).

8.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5-15.

10.杨玉芳.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03,17(3):141-145. 5DUhmSKB0GI+F0Q5YAdI6Na+MMPVNOUs7qO0ANdi2NsbgGBY3/fTZyq7Jbtv8w/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