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很多人所做的读书笔记,根本起不到帮助当下的理解和以后的记忆这两个作用。高效的读书笔记至少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重点醒目。 一个常见误区是贪多求全、什么都记。真正重要的东西,一定会被不同的作者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书里反复陈述,就算这次你漏掉了,也一定会在以后的阅读中遇到。没有一本书是一座孤岛,大家不要有“漏掉什么,就会蒙受不可挽回的损失”的包袱。什么是重点呢?重点首先是新知,是这本书区别于其他书的、体现这本书独特价值的内容。如果大家不聚焦新知,很容易长期在类似的主题、阅读的舒适区打转,最终导致思想的精进速度非常慢。其次,重点是对我们最有启发、最有帮助的内容,而不必是作者和编辑认为的重点,也不必是其他读者认为的重点。根据这两个原则,大家可以大胆地“断舍离”,让重点醒目。
第二,提炼底层框架。 大家在阅读时不能完全迷失在细节中,要学会俯瞰全局,既见树木,又见树林,要学会提炼底层框架和底层逻辑,对一本书有一个系统性的把握。
第三,具有一个好用的索引系统。 当大家需要查找某些内容时,这份读书笔记可以快速帮我们定位到相关的内容。
第四,保留阅读过程中被触发的有价值的思考和鲜活的感受。 很多人迷恋干货,导致读书笔记太简略,只有几个关键词和核心论点句,这对复习的帮助很小。好的读书笔记可以让大家不重读原书,就能快速回顾书籍要点和个人思考要点。大家仿佛穿越到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想起这本书带来的情绪激荡和思维激荡。
第五,把读书收获固化,也能让阅读输出变顺畅。 好的读书笔记可以让大家读完一本书后非常清楚自己的收获是什么,而不是处在好像有收获,但说不出来的朦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