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 作羹,漉 以为汁。

在釜 下燃,豆在釜中泣。

自同根生,相煎 何太急?

作者简介

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并称“三曹”,是三人中文学成就最高者。他的诗歌雄奇有力,辞藻优美,优雅大方,情理交融。其独特的诗歌风格促成汉末乐府民歌向文人诗歌的转变。

注释

❶持:用来。❷漉:过滤。❸菽:豆子。❹萁:去掉豆子以后剩下的茎。❺釜:锅。❻本:原来,原本是。❼煎:煎熬、迫害。

译文

锅里在煮豆子,煮好以后就要把豆子的残渣滤净,用剩下的豆汁做成羹。锅下燃烧的是豆秸,而豆子则在锅里小声地哭泣。大家原本是同根同源的,为什么豆秸要如此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赏析

这首诗歌相传是三国时期曹丕继位以后,对当年与自己争夺位子的弟弟曹植心怀不满,逼迫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的诗歌。这个说法流传广远,但并没有真实可靠的历史依据。

豆子与豆萁本就是一同收获的,在煮豆子的时候,用豆萁来做燃料,非常节约。但是,诗人在第二句中,就将豆子拟人化了。豆秸在锅下燃烧,而豆子在锅里哭泣,不仅让人心生好奇。接下来,诗人给出了答案,豆子与豆萁本是同根而生,为什么逼迫对方要如此急切呢?同根而生,也就是亲兄弟、家人,本应该是互相爱护的,结果却变成了互相迫害。这难道就是应该的吗?诗人发出了疑问、质问,不仅想要得到一个答案,更是表现了内心的悲愤之情。诗歌用拟人的手法控诉兄弟对自己的迫害,形容十分巧妙,比喻生动,意义深远。

釜是汉朝时期的锅,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各种炊具大不相同。釜的底部是圆形的,也就是说釜是很难平稳地放在地上的,必须要放在炉灶上,或者是用架子支撑起来才能正常使用。与釜功能相近的器皿还有鼎,如今我们所用的锅,就是鼎和釜不断演化而来的。 WFm6Tlb6XyETA2fFUVZAb0gZ/ms635rDM++ck/OKLz2j5oFqttkJRJ5sSXFxop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