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志气、骨气、底气

“志气、骨气、底气”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的“三气”。他曾多次激励当代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树贵有皮,人贵有气。志气、骨气、底气,“三气”一以贯之,缺一不可。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没有志气,骨气与底气就无从说起;没有底气,志气与骨气就立足不稳;没有骨气,志气与底气也很难持久。不论对一个人、一个团体、一支军队,还是一个国家来说,如果能始终坚持做到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三气”合一,聚气凝神,就能相得益彰,力量倍增,无往而不胜。

志气,指积极上进,不甘落后,力求达到一定目的的决心和勇气。分开来讲,决心朝着一定目标前进是“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反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气,是有理想、有信心的表现,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有无志气。南朝宋宗悫立志“乘长风破万里浪”;诸葛亮“志当存高远”,自比管仲乐毅;马克思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开始,便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志向;读书求学的周恩来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近平同志回忆在陕北农村插队时的情景时曾说:“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 非凡的志气为他们明确目标,提供动力,强化精神,他们最后都成了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作出了一番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也成为我们学习效法的楷模与标杆。

骨气,一种刚强不屈的人格和操守。可用孟子名言来高度概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毛泽东在《八连颂》里说:“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 这是对骨气的又一种生动而具体的解读。

骨气要靠理想信仰做基础,拼搏奉献为支撑,奋斗牺牲为代价,事功业绩为底气,没有这几样东西,骨气就是一句空话。苏武牧羊十九载,不改气节,不辱使命;陶渊明宁折不弯,“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宁死不屈,以诗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长征途中,红军官兵“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钱学森、邓稼先等科技人员打破外国封锁,不怕被“卡脖子”,终于造出了中国的“争气弹”……他们都是铁骨铮铮的英雄,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高风亮节与钢筋铁骨,要像他们那样勇于担当,无惧挑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骨气充盈,精神刚健,写下新时代的正气歌、骨气篇。

底气,即做人做事的基本信心和力量。信心是底气的精神支柱。我们的信心就来源于“四个自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来源于14亿多中国人民的戮力同心,共襄盛举。

实力是底气的本钱担当。底气要靠一砖一石的耐心积累,长年累月的艰苦奋斗,靠朝乾夕惕的敬业精神,强大雄厚的殷实家底。要做到这些,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离不开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也离不开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一个有底气的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不怒自威,不言自重;一个有底气的民族,不怕狂风暴雨,天崩地裂,敢于战天斗地,决胜一切领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志气,让我们高瞻远瞩,心胸开阔;骨气,让我们堂堂正正,自强不息;底气,让我们精神振奋,傲然立于天地之间。 U9ocdcCTVPFCZgu6pnCbNCzfSYtZMXADKfbBWIywAKvFqXFyFD2ccQdXM8uSEh4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