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把握孩子成长每一阶段的教育重心

孩子的成长是分几个阶段的,在每一个阶段,父母的教育重心是不一样的。

1.幼儿园

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的教育重心是帮他养成生活习惯、形成个人修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教养需要父母来培养。教孩子怎么拿筷子、怎么穿衣服、怎么系鞋带、怎么走路、怎么与人对话……都是父母的责任。

2.小学

对于上小学的孩子,父母要重点培养他的推理能力和阅读能力。推理能力是一种思考力,阅读能力是一种学习力。很多人一定会说,在这个阶段,辅导班的作用不就体现出来了吗?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辅导班多半是告诉孩子怎么做作业、怎么提高考试分数的,至于应该怎么思考,辅导班其实是不教的。因为辅导班给的都是标准答案,孩子只要学会标准答案,就很难形成思考力。

你可以问问你的孩子:蚂蚁为什么要把东西搬到洞里去?如果蚂蚁饿了,为什么不当场吃掉食物?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类似的问题还有:大家好像都知道蚂蚁喜欢吃甜食,那你认为它吃咸的东西吗?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查资料,才能激发他的思考力。

阅读能力不在于读多少书,而在于要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怎么可以把书读透,怎么形成自己的心得,怎么把书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学习力。

3.中学

孩子上了初中,父母可以重点关注对他们自制力和领导力的培养。自制力是一种性格特质,领导力是一种个人魅力。

现在有一些辅导班号称提供情商培养课程,其实,它们很难通过短时间的课程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让自己不受情绪影响,或者如何让自己表现得有风度、有教养,平易近人。因为性格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受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来自家庭,来自父母。

至于领导力,主要看孩子的社交能力。请想一想,你们小区里最受欢迎的孩子是谁?是不是基本上他说什么,别的孩子都愿意跟随?这样的孩子就比较具有人格魅力。那么,你的孩子如何?他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吗?敢于做少数派吗?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同时尽量去影响别人,而不是总受人影响,总是随大流。

上面我们讲述了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教养重点。其实严格来讲,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区分不了这么清晰,这些教养内容存在于每一个阶段中。比如,小学生也需要增强自制力,中学生的个人修养也很重要。我们之所以分阶段讲解,是想强调父母可以在兼顾各项内容的时候有所侧重。 dOSdPRi9H8Yzlddh0rrqRrPn0L/S8mnL+QO116pWyKxc5AKoKxoM4DPUBaZ5+47h



小鬼当家,方知父母心

有的孩子嫌弃父母,从来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还对父母挑三拣四,认为自己的要求没有被满足。他们听不进去父母说的话,反而有自己的一套道理,甚至是歪理。初中的孩子尤其容易这样。孩子到了十二岁至十五岁这个阶段,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是“青春期”,父母们光和他们讲道理,是很难讲得通的。

我大女儿在上初中的时候,总爱挑她妈妈的理。我和我太太商量了一下,决定干脆让女儿当当妈妈,来体会一下当妈妈的辛苦。正好周末小女儿去了爷爷奶奶那儿,家里就我们三个人,是个好时机。

于是我对大女儿说:“明天是星期天,我们都在家。这段时间,你总是挑妈妈的毛病,一直说妈妈做得不好。我想,你这么有想法,一定做得比妈妈好。不如让你做一天妈妈,给我们示范一下如何做个好妈妈,让我们学习学习。”

她笑一笑,说:“爸爸,你别开玩笑了。”

我说:“不,我没有开玩笑。从明天早晨开始,你就是妈妈,我当哥哥,妈妈当妹妹。我们来看看你当妈妈是怎么做的,我们跟你学习。”

她不置可否地说了句:“我看还是算了吧!”

但我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给她好好上一课。

第二天一大早,我六点就起床了。平时我和我太太都是六点起床,准备好一切再去叫女儿。那天女儿也和往常一样,还在睡觉。我决定按照我的想法开始角色扮演,于是敲门进了她的卧室,说:“起床了,妈!你怎么还没准备早餐?”女儿睡得迷迷糊糊,说:“爸爸再让我睡一会儿吧。”我毫不客气地说:“妈妈,你不能再睡了,已经很晚了,我和妹妹都饿了,请你赶紧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女儿没办法,只好起床了。

我事先给她写好了纸条,上面有我们今天要吃的早餐。我对她说:“你去买早餐,我要咸豆浆、烧饼夹油条,妹妹要甜豆浆、烧饼夹鸡蛋。”

她问:“到哪里去买呀?”

我说:“出了我们小区,向右拐再一直前进大概100米,路边有个豆浆店,就在那里买,快去啊。”

我催着她出门,她却说:“我要先去洗脸。”

我说:“你今天起晚了,往常这时候妈妈已经把早饭买回来了。别洗脸了,先去买吧。快去呀,妈!”

女儿没办法,只好就这样出了门。她把早饭买回来后,往桌上一摆,自己洗漱去了。我说:“妈妈都是后吃的,我和妹妹先吃了,不等你了啊。”其实早饭里有她的一份,但我跟我太太设计好了,默契地将早饭都吃光了。

等她洗漱完过来,发现早饭被吃光了,她沮丧地问:“怎么不给我留一点?”我说:“我们吃光了,妈妈自己找别的当早饭吧,或者再去买一份。妈妈别忘了洗碗,我们要去看电视了。”

女儿平常也是这么干的,说早晨时间短,让我们早点儿把早饭准备好,她吃完就要去上学,每次都不帮忙收拾。所以,我和我太太这也算有样学样。

这一下子,女儿也懒得再出门买一份早饭,她默默地在厨房洗了碗,就坐到沙发上准备休息。

我又说:“妈,中午我要吃水饺,妹妹要吃打卤面。开始准备吧。”

她不情愿地问:“我该怎么去弄水饺啊?”

我说:“来,我给你写好了单子。我要吃韭菜馅的饺子,妹妹的面要西红柿鸡蛋的卤,食材都写在这上面了,你快去买菜吧。”我给了她一个买菜的篮子,又把钱给了她。

结果她出门后很长时间都没回来,我太太很担心,赶紧去菜市场找她。原来她半天没找到韭菜在哪儿。终于把菜都买齐了,她回家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包饺子、做打卤面。她从小到大都没做过饭,我太太不忍心,在一旁指导她,给她打下手。她们折腾了三四个小时,快下午两点了我们才吃上饭。吃完饭后她收拾好碗筷,已经三点过了。她喘了口气,又要去沙发上躺着,我马上说:“妈,都下午了,家里还没打扫,衣服也没洗,赶快洗衣服啊,我跟妹妹明天要穿呢。还有,别忘了准备晚饭。”

这一次她受不了了,眼泪都掉出来了。她说:“爸爸,可不可以不要再演了?”

这时候,我严肃地对她说:“你妈妈把你养到这么大,从来没有因为你调皮、挑三拣四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也没有埋怨过一件事情,反倒是你经常抱怨妈妈做得不合你心意。今天才让你当一天妈妈,你就受不了了。你妈妈辛苦了十五年,你知道吗?去跟你妈妈道歉。”她说:“以前真的不知道,妈妈这么不好做,今天我明白了。”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抱怨过妈妈。

这种做法,在管理学上叫作“角色扮演”,其实就是换位思考。光跟孩子说妈妈有多操劳,爸爸有多辛苦,他体会不到,让他去扮演妈妈或爸爸,亲身实践一下,他的感受就会完全不同。

孩子有的时候不能够理解父母,是因为他没有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样他站得不高,也看得不远。

有一次,两个女儿跑来跟我“告状”。大女儿说:“爸爸,我想买……,妈妈说过一段时间再买。”小女儿说:“爸爸,我想买……,同学都有,妈妈却说没什么必要。”

我听明白了她们的意思,说:“女儿们,你们其实是想说,妈妈什么东西都不愿意给你们买,对不对?这样的事情好像经常发生,其实妈妈也跟我说过了。我和妈妈想了一下,总这样也不好,你们老是觉得我们抠门。这样吧,下个月,你俩来当家。爸爸妈妈把钱交给你们,你们来管预算支配,你们说买什么就买什么,你们说吃什么就吃什么。反正一个月就这些钱,买菜、买衣服、买你们的学习用品和玩具,以及交水费、电费、电话费等,各种费用都从这里面出。你们先想一想,做个预算,下个月就由你们来管理支出。”

两个孩子很高兴,终于可以自己支配钱了。第二个月一开始,她们就立马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买生活用品也没有计划,看到什么买什么,想用什么买什么,一个星期就几乎把生活费花掉了一半。

我和我太太也不干涉她们,任由她们自己决定。刚开始她们还没意识到问题,总觉得手里还有钱,结果到了月中,钱已经快花光了。这时候,她们开始发愁了。

我说:“女儿们,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我们全家得勒紧裤腰带了,别说姐姐要买裙子妹妹要买本子,我们家下半个月恐怕连饭都吃不上了。”

两个孩子再也没有了刚开始时的气势,沮丧地对我说:“爸爸,对不起。”

我说:“要是一直让你们两个管家,我和妈妈大概都饿死了。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以后不要总是想要这个、想要那个。你们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总觉得买个东西花不了多少。结果呢?今天买衣服,明天看电影,没有规划,多少钱都不够花的。你们这还只是管家里的开支,还没操心如何挣钱呢。女儿啊,养家可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容易。”

从那以后,她们在这方面就懂事多了。该买什么,大家商量着买,不太必要的东西,我们不买,她们也很少抱怨了。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抱怨,嫌你做得不好,你可以试试让他来当家,让他来照顾你,让他站在当家的制高点,来体会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不要总是和他吵,给他讲道理,让他自己亲身体会,效果更好。 Vawiw45lYKlaNr83CLdCWsHh0m7h5WKe2REE30uPexu5Rt1fyPzg64paho2bmFla



适当管教,让孩子远离叛逆期

孩子叛逆,是让很多父母都倍感棘手的问题。所谓叛逆,不是说孩子坏得像流氓无赖那样,但至少是常常不听话,总爱与父母对着干,或者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甚至闹自杀。我的看法是,孩子叛逆,多半是因为父母管教太严。我不是说父母不要管教孩子,而是不要做无谓的管教。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会让孩子感觉他就像在坐牢,但凡他翅膀硬了一点,觉得自己能独立一点了,或者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意思了,他马上就会做出叛逆的言行。

那么,父母该怎样预防孩子变得叛逆,又该如何与已经有叛逆心理的孩子进行沟通呢?

1.不要凡事都替孩子做主

父母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主,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并承担后果,这对他是一种磨炼,也能让他感到自己得到了信任。父母管得太严,凡事都包办代替,甚至不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声音,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像一个人,从而产生挫败感,进而生出沮丧、愤怒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集中爆发,让看似听话乖巧的孩子做出不符合父母预期的事。在父母看来,孩子的这些言行就是叛逆的表现。其实,人都不喜欢受制于人。长期被控制,孩子必定反弹。所以,父母不应该责怪孩子变了,而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太多了。

2.注重以身作则

父母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地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想让孩子做到什么事,自己首先得做到。如果你每天下班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那你怎么要求孩子回家后认真做作业、复习功课呢?或许你没办法教授孩子具体的学科知识,但是你得做出表率,让孩子养成有利于学习的习惯。

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做到,那么孩子不会崇拜你,甚至会鄙视你,你说的话在孩子那里就会没有一点分量。在这种情况下,你再想管教他,他肯定不听你的,会和你对着干。

所以,为人父母,我们自己也要学习、要进步,给孩子做个榜样。

3.定期和孩子沟通

周末吃饭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沟通一下,因为这时候氛围比较轻松。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让他讲一讲他这一周遇到的事情、有什么样的情绪等,好的坏的,都可以讲,甚至要鼓励他多讲讲他的痛苦、无奈、委屈。孩子叛逆,大多数都是从小小的压抑积累起来的,如果亲子之间没有沟通,孩子没有释放情绪的渠道,那么他就容易变得叛逆。

这里我再讲一下沟通的时间问题。我太太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跟孩子们沟通。很多家庭不是这样的,爸爸一回家先看手机,妈妈一回家先下厨房。吃完了饭,妈妈洗碗,爸爸玩游戏,孩子自己闷头做作业。到晚上九点半了,想起来要和孩子聊上几句,可那时候孩子都该睡觉了。父母一定要把和孩子的沟通摆在前面,先和孩子沟通,等孩子上床睡觉了,再去做其他事情。

4.做到换位思考

这里讲的换位思考,其实就是不要总把孩子和别人比较。考试完了,知道了孩子的分数,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这次哪里进步了,哪里还需要改进,而不是说:“你怎么才考这么一点分?你看看×××,人家成绩为什么这么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回来对你说:“爸爸,×××的爸爸在公司是大领导,为什么你就是个普通员工?”你怎么想?

如果孩子考得不错,考进了班级前十名甚至前三名,那么父母必须给予鼓励。有的父母会泼冷水,说“怎么没考到第一名”之类的。理智地想一想,这样真的合适吗?能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吗?

除了不比较成绩,在其他事情上父母也应该多注意。比如,孩子对你说:“爸,这次夏令营很多同学都报名了。上次我就没去,很多同学都问我为什么不去,这次我也想去。”如果你确实有合理的理由不让孩子去,那么你们可以好好沟通一下,而不是你直接生硬地回绝他:“不要跟我讲夏令营。什么露营啊?你给我好好读书!”你这样就没有换位思考,没有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如何和同学说明,他会不会为难。

5.尊重孩子的隐私

我两个女儿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她们的日记本就摆在书桌上,我和我太太从来没有翻过。我们也从来不翻看女儿的信件、手机。哪怕她们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觉得她们可能交男朋友了,都没想过去偷偷看一下她们的私人信息。

不管孩子多大,他都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自由,父母应该尊重他,给他私人的空间。

6.不要质问孩子是否有恋爱对象

不少父母都很担心孩子早恋,其实,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事。对于这种现象,宜疏不宜堵。父母越是反对,越是管得严,孩子反而越容易做出出格的事情。

比如,女儿和某个男同学走得比较近,妈妈就着急了,非要让女儿“坦白”两人的关系、平时都干什么……甚至闹到学校,让女儿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这样做,女儿就容易和妈妈离心离德,以后有什么事都倾向于瞒着妈妈。这不就适得其反了吗?

我小女儿长得漂亮,读初中的时候就有男同学向她表白。她回到家像聊天一样跟我太太聊这件事,我太太也没有大惊小怪地说:“你怎么初中就谈恋爱呢?多影响学习!可别干出什么丢脸的事!”如果我太太这样说,那我女儿今后肯定再也不会回家讲学校里的事。我太太很淡定地听女儿说完,引导她去想,在初中谈恋爱会有什么后果。女儿想了很多,母女俩深入交流了大半天,最后女儿自己说:“我不会在中学的时候谈恋爱的。”而且,后来女儿长大了,每次谈恋爱,都会和我太太说,就像聊家常一样。她从不在这方面让我们操心。

在我们家,女儿们有什么事都可以摊开来说,因为她们知道我们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做出批评,也不会强行要求她们按我们的想法去做,只会就事论事地点评她们这件事做得如何,并适当给一些建议。我们告诉女儿们:你们有发表意见的自由,爸爸和妈妈都是听众,我们是一家人。所以,女儿在我们面前没有秘密,没有小心思。

总结一下,我的两个女儿都没有过叛逆的举止,是因为我和我太太很注意管教的方式。我们管教女儿,比较民主;我们管教女儿,很尊重她们的隐私;我们管教女儿,会给她们沟通的机会;我们管教女儿,会换位思考,从她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管教女儿,不会去质问她们有关恋爱的问题。我们夫妻二人也不断地学习,追求进步,所以女儿们永远不会认为爸爸妈妈没有资格教育她们。 Vawiw45lYKlaNr83CLdCWsHh0m7h5WKe2REE30uPexu5Rt1fyPzg64paho2bmF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