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吴泽

1991年,我在招考先秦史博士研究生时,考生中有一位来自中国文学系,他就是本书的作者田兆元。当时,我想他是学中文的,为什么要攻读古代史学呢?跟他面谈后,方知他原来对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兴趣很大,而且已有研究成果发表。谈话时,他提起我在20世纪40年代写作的《中国原始社会史》和《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说我在书中曾多处以地下出土文物与古籍文献中有关神话比较立论,还引用了《山海经》等古籍中有关“大人国”“小人国”“女子国”和古之人“感天而生”“知母不知父”之类记载,作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等原始神话的阐释。他还提到我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发表的一些有关土地、城隍等社神与社祀制度的论文,他从中认识到,研究中国社会历史,不能忽视神话这一宝贵的题材。研究历史要研究神话史,研究好神话史,有助于深入揭示社会历史的总体发展规律。因此,他希望跟我攻读中国古代史学。

田君入学以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三年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上古神话史》,又经过三年修改补充,扩展成这本《神话与中国社会》(本书的初版书名)。他在写作这本书时,确是体现了他一己的理论素养。首先,作者认为神话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但神话不是消极地反映社会生活,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认为,神话本身就是历史,一部神话史就融含着一部民族关系史、国家政治史和民众的精神发展史。基于这种认识,通过神话考察中国社会与民族文化的变迁就成为可能。其次,作者在分析神话与神话史的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神话史。他围绕神与二元对立、神话的矛盾法则、主流神话、神话史的凝固性与开放性、神话冲突的内涵等范畴予以讨论,因而对纷繁的神话史实能做到纲举目张,分析能鞭辟入里,这些都足见作者理论功底之深厚。

这是一本论述原始社会到近代社会前的中国神话与社会矛盾发展的专著。在广泛的神话与社会生活关系中,作者重点论述了神话与民族关系、神话与政治矛盾、神话与宗教冲突,以及神话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变迁等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如神话在北方民族融合中的作用,向来就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作者指出:匈奴、鲜卑等北方民族最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其标志为认同儒典中的祭礼系列及《史记》中的古史谱系。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统一体,不是血缘种族集团。作者的这一论证,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又如汉儒与皇权的关系,虽论者纷纭,然多一言以蔽之,把儒生说成是皇家的帮闲。作者分析两汉谶纬后指出:西汉的儒生炮制谶纬是要搞垮汉王室,东汉的儒生炮制谶纬是在护卫汉王室,两者价值取向根本不同。这就告诉我们,西汉的谶纬是在神秘学说支持下的一场政治斗争。西汉王权的倒台,固然由于社会矛盾尖锐所致,但也与儒生的神话打击密切相关。这些阐论都有所创新,且很有说服力。至于上古神话的一些假说,如各类S纹与神的关系,神话中所见的上古氏族联盟等问题,可能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作为一家之言,也是有其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的。

当前的神话、神话史研究中,还有许多新天地需要我们去开拓,希望田君在理论上能进一步立足于我们中华文化的实际,建立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神话学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参考西方神话学理论时,不随从附和,要明辨是非,汲取精华,走自己的路。还有,神话研究既要能苦坐书斋,又要能走到民间去,多多考察,采撷更多鲜活的神话和神话史的材料。如宗教神话至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很有影响,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尊重事实,尊重史实,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

过去我在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期间,在引用文献史料时,经常涉及有关神话和神话史的资料,引起我对神话和神话史研究的莫大兴趣。因此,今天当我看到田君在神话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就时,感到分外欣慰。在此我殷切地希望田君今后继续努力,在神话学研究领域里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是为序。

1997年10月27日
于沪西丽娃河畔怡然斋 traNAHdj9r+dCjuFR4TvilljCQQ8swhQjuK0XyrbqbPJ4yFYkV0NWDFllYPLSp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