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避暑行宫。2022年9月8日,她在睡梦中安详去世,享年96岁。她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为她的国家服务了整整70年。她的葬礼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这也是她举办登基典礼和婚礼的地方。
虽然废除皇室的呼声不绝于耳,但伊丽莎白二世一生都深受英国民众的爱戴。在“二战”后70年来的风云变幻和动荡中,在党派政治的角逐和15位首相走马灯式的更替中,她成为国民的老祖母,国家稳定和文化凝聚力的化身,给人们带来安抚和信心。她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事关国家声誉和民心向背,所以处事非常谨慎稳重,兢兢业业地工作。她每年要参加超过340场活动,阅读大量文件,在去世的前两天,还任命了特拉斯成为新首相。她每年的圣诞致辞和在新冠疫情中的致辞总是温暖和满怀希望的。在她登基60年时,民调显示其支持率高达80%。
但是,“Heavy is the head who wears the crown”,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70年她遇到过很多困难甚至艰难,比如,三个子女先后离婚,闹得满城风雨;儿媳黛安娜去世,报纸用大字标题“告诉我们你在乎”敲打女王;孙子哈利和孙媳梅根投诉王室不公平对待;等等。因为身份特殊,除了身边少数几个人,她恐怕很难找到可以倾诉的人。我想她一定会有委屈和不平吧:孩子们怎么就不能让我省心一点呢?为什么要把私生活抖落到外面去?我这么努力工作,就换来冷嘲热讽?但她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她捕捉到民众的情绪,并且做出回应,找到让王室与时俱进的办法。在大众面前,她的态度永远是“不解释,不抱怨”。一是解释了也不会得到太多理解和同情;二是抱怨于事无补,改变不了什么,毕竟王室有这么多特权,媒体和大众巴不得吃瓜看热闹呢。这种隐忍的背后,是自尊和责任,也有某种无奈吧。
高处不胜寒。看到这样一段话:“除了生病以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而非真实存在。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就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却是我自找的生活,我没有心事可讲,我的心酸都不可告人。”伊丽莎白二世在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承诺了自己的使命后,她的心事注定要靠自己消化了。
不抱怨,太难做到了。你知道吗,负面情绪比正面情绪的传染性更强。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发现,一个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喋喋不休地抱怨,一整屋的人就都开始情绪低落;而如果其中有一个人很快乐,他却不一定能让全屋的人都高兴起来。对于抱怨,我们都是易感人群。
《不抱怨的世界》( A Complaint Free World )的作者威尔·鲍温(Will Bowen)于2006年发起了“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紫色手环,只要察觉自己在抱怨,就把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直到这个手环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全球已有1000多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21天是个神奇的数字,它是人类养成一个习惯需要的周期。正应了那句话:一开始我们养成习惯,后来习惯养成我们。
不抱怨的背后是情绪的节制。跟随女王的摄影师回忆说,她总是面带微笑。女王如此长寿,我想她不是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找到了某种化解情绪的方法,比如,她很有幽默感。伦敦奥运会上与“007”的对话,“空降”开幕式,登基70周年时和帕丁顿熊一起喝下午茶,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拿出三明治面包的情形都让人忍俊不禁。有一次她私下去诺福克商店买东西,店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说:“您看起来很像女王。”她轻松地回答说:“哦,那我就放心了。”我曾经受邀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她登基60周年的庆祝活动。在她入场之前,主持人“放肆地”调侃道:“我说,这位老年司机,你怎么公然把车开到了警察封闭的道路上?天哪,你的车居然没有车牌(女王的车没有车牌)!我不得不对你罚款!”全场大笑。幽默感和允许别人对自己开玩笑,说明女王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松心情,与民同乐。正如她在1991年圣诞致辞时说的:“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没有人是完全的智者。”
女王的隐忍功夫也逐渐影响了她的儿孙们。查尔斯国王热爱自然,他有一处叫作海格洛夫的私人农庄。有人说,他不仅自己侍弄蔬菜、果树,还喜欢一个人跟庄稼聊天,这让媒体一顿嘲讽。2009年,我在克拉伦斯宫采访他时,说起这段故事,他不无害羞地自嘲道:“这不算什么坏事,这样的植物尝起来味道更好哦!”说起环保,查尔斯充满热情,他还身体力行,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就把自己的住所做了节能改造,更新了污水处理系统以回收废物,还安装设备测量碳排放水平。(秋冬季,他在这里宴请客人时,暖气也不开,搞得穿晚礼服的女士们大喊冻死了!)当时,媒体还是继续嘲笑他行为古怪。我问他是否介意,他无奈地笑笑说:“20年前开始这么做,的确比较超前。如果没人嘲笑反而没意思了!”
有这样一段话:“别贪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拥有;别灰心,你不可能什么都没有。所愿,所不愿,不如心甘情愿。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你以为错过了是遗憾,其实有可能躲过一劫。”
自嘲是一种化解的智慧。
对于自己经历的事情如何解释,采取何种态度,比事件本身更能成为幸福决定性的因素。耶鲁大学的贝卡·利维(Becca Levy)博士花了20多年时间研究态度与衰老的关系。她发现,刻板印象会导致自我实现预言。比如,她给两组老人看屏幕上快速闪现的词语,实验对象其实是来不及看清楚的,但大脑已经在捕捉词义。第一组老人看到的词语是负面的,如衰退、糊涂、疼痛等;第二组老人看到的是正面的词语,如智慧、博学、明智等。结果发现,看到消极词语的老人在随后的记忆测试中表现就不如第二组老人。所以她认为幸福感不是取决于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你如何解释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
比如,有的女生遭遇男友劈腿,她可能这样解释:一、他不喜欢我是因为我没有吸引力,我就知道自己太胖了;二、所有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再不能信任他们;三、我太倒霉了,总是把事情搞砸,也许永远都不可能获得幸福了……这种消极的解释和联想,让人产生深深的无力感,从而加深了事件本身带来的伤害。
演员小佳出生时大脑缺氧,患上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他说话比较费力,走路一瘸一拐的。一个因为身体状况从小受欺负的人,往往会进入受害者思维定式,或愤懑不平,或自怨自怜。别人对于他也往往不知所措,想表示同情又害怕冒犯。在舞台上的小佳打破了这种社交禁忌。
“前一阵子有朋友拍一部励志片,请我去演男主角。它讲了一个体弱多病男孩的成长故事,结局是男孩开了一家公司,娶了心爱的姑娘。太励志了……这种剧情我妈特别爱看,对我说:学学人家,病得这么严重还这么坚强!我说:你的意思是我不够坚强还是病得不够严重?”他说他最害怕被当作弱势群体。一次在机场,被机场管理人员从队伍里叫出来,安排到老幼病残孕的专属窗口。他很不高兴,因为本来已经快排到了!他觉得每一个群体都不止有一种可能性,他就很想演警匪片里的绑匪。他的朋友说:“你怎么绑架别人?只能道德绑架吧!”小佳说:“我不会道德绑架别人,但也不会被生活所绑架!”
观众放声大笑,那是一种在“我生怕冒犯到你所以小心翼翼不知该拿你怎么办”的局促紧张之后的释怀,是“你太有趣了”的真挚情感。小佳不仅消解了自己的痛苦,也消解了他人的尴尬。
其实,喜剧演员们会刻意练习从缺陷和窘境中寻找笑料。一是说自己的短处比较真实,真实的东西能打动人。二是比较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谁都默默地希望拥有一点优越感。三是这些缺陷往往让我们区别于他人,从而更容易体现个性。鸟鸟上台演出时,她局促的模样、低垂的眼神、丧丧的腔调,与那些情绪热烈、音调高亢的演员相比,就很有辨识度。网上刷屏的是她说的那段《武松打虎》:“我是一个特别内向的人。遇到一只老虎,我都要想一想是否求救。因为如果求救,那就必须跟别人打招呼。假如武松正好路过,我要想:是叫他武老师还是松哥……武松可能也想:如果我贸然过去,会不会显得我不信任她的能力?好像就我会打老虎似的!老虎也想:为什么突然这么尴尬?是不是我咬人的样子太奇怪了?我就知道我的虎牙长得有问题!”哈哈,真是天下无处不尴尬,都是社恐局中人啊。
其实只要你自己能说出来,尴尬就不再是尴尬。罗永浩说到自己靠直播带货还清债务的“甄嬛(真还)传”,就是把他的创业失败翻转过来,树立了讲诚信的人设。
当然,有时候自嘲不仅仅是化解自己的尴尬,而是指出一种社会的尴尬,让大家在哈哈大笑中有所察觉,有所改变。
小鹿是位律师。当她“乱撞”成了演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职业时,父母和周围的人都吃了一惊。我去看了她大火的专场《女儿红》。从她犀利睿智的舞台风格,能看出律师睿智的底色,以及对不公正的敏感。她直面月经羞耻这样的社会话题,道出女性的切肤之痛,让现场的女性很有共鸣:第一次月经来潮时的惶恐,体育课上的众目睽睽,花木兰从军时如何解决草木灰的问题……在一次次的笑声里,尴尬和羞耻被瓦解了,转化为我们对性别差异的了解和接纳。就连现场的男生们,也在恍然大悟中笑得很开心。女儿红,不脸红,这个敏,脱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