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奖励概况

一、老科技工作者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科技工作者已然成为一种战略资源。老科技工作者是处在成熟期的高素质人才,是一支门类齐全、技术精湛、具有高度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队伍。他们长期奋斗在科研、教育、文化、卫生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艾银生,2011)。近年来我国老科技工作者人数已达到600多万,占我国在职科技人员总数的15%。有高级职称的老科技工作者所占全国高级职称科技人员的比例更大,其中大部分老科技工作者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李寿钊等,2014),存在大力开发的潜力。除此之外,我国老科技工作者逐渐成为科普宣教的“生力军”和“引路人”,有近七成老科技工作者愿意在科普领域释放余热,其中科学研究人员(36.9%)、行政管理人员(36.8%)、工程技术人员(35.5%)、大学教师(34.8%)、医务人员(33.2%)将科普作为继续为社会服务的第一选择(李慷等,2019)。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对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提出了要求,强调要主动适应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应对离退休干部队伍在人员结构、思想观念、活动方式、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做出新贡献,建立老科技工作者资源开发激励机制。

二、科普奖项现状

2004年,国家将科普奖纳入国家科技奖励。各地方、全国性学会以及社会公益组织也逐步设立科普作品奖项,在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多数科普奖项存在历史较短、缺乏大众影响力的问题。一方面在于部分科普奖项管理不够规范,运行机制不完善;另一方面相应奖项的激励机制单一,对提升老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作用较小。将老科技工作者的科普工作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体系,是从国家层面对老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的肯定,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科普工作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国家在完善科技人才流动、吸引等方面政策机制的同时,应出台特殊鼓励政策,对有贡献尤其是科普领域的老科技工作者要加大奖励力度,设立面向老科技工作者的相应奖项,吸引更多的老科技工作者为社会效力。目前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设立了“中国老科协奖”,国家和地方也有科普方面的奖项设置,但是缺乏针对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奖和科普作品奖的设置。因此,研究设立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奖和科普作品奖,提出相应奖项的设置模式、运行机制及其激励机制,对推动老年科技工作者继续参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繁荣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服务我国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和科普创作的良性发展,为科普事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国外情况

国外关于科普方面的奖项发展较早,历史较长。大部分奖项都未对年龄进行限制。这些科普类奖项评奖经验丰富,评奖方法成熟,评奖标准详细,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美国科普奖励起步较早。1956年,美国为鼓励青少年从事科学宣传,设立了“西屋科学奖讲座系列”,奖励活动中的优胜者。该活动每年一次,每次12个讲座,利用周末进行,迄今已举办了47届,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培养了不少科普爱好者。近年来,美国大力开展公众理解科学的宣传,推动科学技术走近公众。美国科学促进会设立了华盛顿科学写作奖和威斯汀豪斯科学著作奖,奖励学术著作和科普写作的成果,奖金为1 000美元。英国早在19世纪举办的科技年会上就安排有关专家进行科普讲座,并对讲座专家予以表彰。1975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和三叉戟电视集团设立了一项旨在鼓励科学思想及其传播方面成就的奖励,授予奖章和1 000英镑奖金。1986年,英国皇家学会设立了“迈克尔·法拉弟奖”,鼓励科学家为促进科普教育做贡献。候选人由皇家科普教育学会向皇家学会推荐,每年评选一次,获奖者获一枚镀银奖章和1 000英镑奖金。同时由皇家学会安排获奖人向公众做一次科普讲座。1988年,为鼓励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问世,为公众提供最新的科学营养,英国皇家学会科普教育委员会、皇家研究所、英国科学促进会和科学博物馆共同创立了“朗-普伦斯科学书籍奖”,表彰奖励最佳科普作品。澳大利亚1990年设立了“尤里卡奖”,在奖励的六个领域中,科普最受重视。如“尤里卡科学普及奖”“尤里卡科学书籍奖”“尤里卡科学新思维奖”,鼓励科学家把科技成果介绍给普通读者,鼓励出版高质量的科普书籍,增进公众对科技事业和科学家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奖金为1万澳元。在南美巴西,近年来设立了“何岩·赖斯(Jose Reis)科学宣传奖”,着重表彰在科普宣传、科技新闻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机构。该奖由科学理事会评选,发给获奖者奖章、证书及4 500美元奖金。

亚洲一些国家对科普事业有着难解的情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普奖——“卡林加奖金”,就是印度工业家帕特奈克1951年捐助创立的。卡林加奖金奖励在全球范围内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贡献突出者,每年颁发一次,奖金1 000英镑,奖品为一枚爱因斯坦奖章和一张奖状。候选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委员会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评审与颁奖。1987年2月,印度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国家科普奖”,并于1988年由国家科技交流委员会组织实施,且在每年的国家科技日颁发,以提高该奖的影响。该奖主要授予下列三个方面:授予在科学技术普及方面或在提高人们的科技兴趣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个人和机构,奖励10万卢比、奖章和奖状;授予在宣传媒体上发表与本国有关的科技方面的报道,选拔获奖者时,将主要参考候选人在提高读者、听众和观众对科学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授予在推广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儿童在科学兴趣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机构和个人,奖励5万卢比、一个铜质奖章和奖状。韩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科普给予了积极关注。在设立于1968年的“韩国科学技术奖”中,为奖励科普方面有贡献的人员,设立了“振兴奖”奖项,促进科普宣传和科技著作出版等方面的工作。1990年,韩国三星集团福利基金会在设立的“湖岩奖”中,把大众科技传播作为一项重要奖项。

总体来说,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颁发科普奖项持续时间较久,运行机制也较为成熟,公众影响力也较大。这些奖项中只有较少的几个对年龄进行了限制,大多数的奖项鼓励老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普工作。总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加强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宣传,增大公众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国外科普奖励出现了一些新的势头。这些科普奖励,对激励老科技工作者走向社会,让科技走进公众,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国内情况

为繁荣科普创作,为科普事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2004年中国将科普奖纳入国家科技奖励。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榜单上,共有三个科普项目获奖(二等奖)。其次在地方上,各地也专门为科普设立科普创作奖(表1–1)。科协和科普作协是设奖主体或主要推动力量,各地评奖连续性不一,评奖以精神鼓励为主,通常不设或少设奖金。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为首的全国性协会为鼓励科普创作也设立了很多奖项(表1–1)。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公益组织者比如中国科普研究所高士其基金会、吴大猷学术基金会设立涉及科普或科普作品奖。其中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由吴大猷学术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报社和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周报合办,专注于科普著作,在华语创作中也拥有较高的影响力(王志芳,2013)。从2001年设立开始,该奖项评选每两年一届,至今已举办10届,设有少量奖金。

表1–1 全国性协会及地方科普创作奖项

2016年,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设立了“中国老科协奖”,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进行了积极表彰,截至2020年已成功举办了4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老科协奖”中没有突出科普工作的贡献,科普奖和科普作品奖也亟需研究设立。

综上,我国科普奖项多是由中宣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协会(学会)主办。数量众多,形式多样,但大多历史较短,间隔较长,未能形成一个稳定的长效机制。除“国家科技进步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少数奖项设有奖金外,其余科普图书评奖活动均是一种荣誉表彰。个别奖项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等虽在设奖之初有少量奖金,但在后来的评奖活动中也逐渐取消,改为精神奖励,只颁发证书和奖杯(李叶等,2019)。为繁荣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服务我国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和科普创作的良性发展,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一个具有大众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奖项十分重要。因此,开展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奖和科普作品奖如何科学设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为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文献检索和政策分析,梳理分析国外(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关于科普奖和科普作品奖的设置模式、运行机制和奖励机制,包括奖项体系结构和奖项客体组成、评审和提名方式、激励机制以及表彰形式等;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统计分析国外科普奖项设立比例和评价指标;通过文献整理和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老科协组织进行调研,并且利用统计学方法厘清国内老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基本现状,包括专业领域分布、健康工作年限以及在现有科技奖励体系下的获奖情况;同时对国内现有科普奖项的设立和运行机制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总结。

依据我国老科技工作者科普现状,借鉴参考国外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奖设立特点与优势,提出设立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奖的设置模式、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等。设定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奖项体系结构和授予对象;确立评审流程,包括推荐、形式审查与受理、评审形式、报批及颁奖等;引入定量评选方式建立老科技工作者科普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奖项激励机制、表彰形式及资金来源等。通过前期统计分析老科技工作者在不同科普领域和不同科普方式特点,提出建立科普作品奖的设置模式、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等;划定参评科普作品种类、奖项类别和获奖数量;建立详细、客观、量化的评审标准和指标体系;确定项目评审专家的遴选实施办法等。 5FDJXDewhnyAMRQxEMKFE/eSdAddtnpRnNDAJ41ytTH7AmnwztPw8qEyCMFy3O1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