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波斯人信札》的几点思考

没想到,《波斯人信札》居然是一种小说,真让人喜出望外。开篇、展开、结局,一应俱全,各色人物都由一根链条彼此相连接。这些人物久居欧洲,在他们头脑中,地球上这部分的民情习俗,渐渐变得不如以前那么美妙,那么怪异了。不过,他们都曾为这种美妙和怪异吃惊,只是因为性格差异而吃惊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另一方面,随着郁斯贝克在外游荡的日子越久,亚洲后房中的荒唐日甚,爱情日薄,乱象有增无已。

此外,这类小说通常都大获成功,因为读者置身其中,因而比读任何激情小说更能让读者真切地体验到激情。自《波斯人信札》问世以来,若干引人入胜的著作 [1] 屡获成功,原因之一便在于此。

最后,普通小说不允许横生枝节,除非这些枝节本身就构成另一部小说,也不应该大发议论,否则就忤逆了作品的意图和性质,因为,任何人物都不是为了发议论而写进小说的。在书信体小说中,人物并未经过精心挑选,涉及的话题不受任何意图和计划的约束,作者因此而获益,他可以把哲学、政治和伦理道德写进小说,悄悄地用一根不易察觉的链条把这一切连接起来。

《波斯人信札》甫一问世就广受欢迎,书商为得到一部续集而尽其所能,甚至见人便拉着袖子说:“先生,帮帮忙,请给我写点儿《波斯人信札》!”

不过,我前面所说足以表明,这部书不可能有续集,更不可能掺进别人的信,无论写得多么好。 [2]

不少人觉得,书中有些地方写得过于大胆。不过,我要请这些人注意这部书的性质。在书中扮演主角的波斯人,陡然置身欧洲,也就是说,从一个世界来到另一个世界,我们必然需要花一点时间展现他们的无知和偏见,因为大家关注的,只是把他们的想法的产生和演化过程显示出来。他们最初的想法肯定相当古怪,我们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他们的古怪归为与理智相容的那一类,这样一来,只要把他们每次遇到他们认为不寻常的事物时的想法描述出来就可以了。我们根本没想触及我们的宗教原则,甚至没想到会有什么轻率之处。书中过于大胆之处始终与诧异和惊愕相关,而与审视无涉,更不必说批评了。这些波斯人谈论我们的宗教时,不比他们谈论我们的民情风俗时所知更多。他们之所以觉得我们的教义有些奇特,那是因为对于教义与我们的其他真理的联系,他们全然无知。

我们的辩解出于对这些伟大真理的热爱,与对人类的尊重毫不相干,我们从未想过要在最脆弱处击打人类。所以,我恳请读者自始至终不要把我谈及的那些大胆之处,视为一些人因惊诧而应该产生的结果,或者是不配有反常之论的某些人的反常之论。请读者注意,本书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真实事物与用以感知这些事物的特异、崭新和奇特的方法之间的反差。可以肯定的是,《波斯人信札》的性质既然一目了然,那么,除了想要欺骗自己的那些人以外,绝不会有人受骗上当。

[1] 指1740年理查森的《帕梅拉》(Samuel Richardson, Paméla )和1747年格拉菲尼夫人的《秘鲁信札》(Mme de Graffigny, Lettres péruviennes )。——译者

[2] 此前确实已经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波斯人信札续集,例如,1730年出版的《波斯人信札续:一个巴黎土耳其妇人写给后宫妹妹的信》( Lettres d’une Turque à Paris écrites à sa soeur au serial pour servir de supplément aux Lettres persanes ”),1735年出版的《一位英格兰波斯人写给伊斯法罕朋友的信》( Letters from a Persian in England to friend at Ispahan ),此书以《新波斯人信札》为名,同年在法国出版法译本。——译者 /bnsJY2oflQ70NXYxMqlmQ1S+86xMqGwvZP4mQD4cS7eoHL7w1fIJy5gUZb5q4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