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明瓷与明代精神

染付直到明代才进入黄金时代,这是因为在这个时代,以官窑景德镇窑为中心的大窑都在生产。这种染付作为新兴艺术作品,也是弘扬明代建国精神的象征。初期还生产了赤绘,但没有染付那么受重视,所以不及染付兴盛。景德镇窑也有赤绘但作为俗气的东西似乎不太受待见。为什么明代盛行染付呢?染付是在白色表面上画出美丽的青色花纹,给人以清楚明洁的感觉,符合明初复古精神,底样具有丰富的绘画情感,适合逐渐抒情的时代潮流,以及美丽的青花从西域输入等是其主要原因。

从纹样上比较宋瓷和明染付,宋瓷用线刻表现立体感,因此陷入了样式化,而明染付,颜色的浓淡与水墨画的浓淡相一致富有绘画性。从造型工艺上比较两者的话,宋瓷因为想要超越色彩,比起纹样,更倾向于在造型上下功夫,而明染付则是在底样上下了功夫,在造型上很难看到宋瓷那样紧密的作品。因此,林屋晴三先生认为,宋瓷是雕刻性的,明瓷是绘画性的,而宋瓷中第二义的装饰性,在明染付中是第一义的,在宋瓷中是第一义的造型,在明染付中是第二义的。 (《中国的陶瓷》,“元明的染付”,九一、九二页) 这是至理名言。染付具有绘画性,在底样上绘画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种技艺的流行与明代文人画的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染付也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据说,明初至永乐时期的器物稚嫩拙劣,回青的发色也偏黑,不够鲜明。宣德至成化时期是染付的鼎盛时期,宣德时期生产出了最优秀的染付这时国家体制也最为完善。宣德的染付在明代陶瓷中被称为第一,肌肤美丽,回青鲜明,纹样富于变化,浓淡错综,给人一种欣赏美丽水墨画的感觉。 (《东方美术》四,图版五四。《故宫瓷器选粹》,卷首图版) 成化的染付与宣德的相比,色泽浅白浑厚,器体生动,花纹纤细轻盈。 (《东洋古陶瓷》,元明清。《故宫瓷器选粹》,图版二五)

嘉靖万历时期的染付与宣德成化时期稍有不同,回青浓艳。 (《故宫瓷器选粹》,图版三六、三七) 这一时期,自宣德成化时代起,日渐抬头的赤绘和彩色瓷器开始与染付并行 (《东洋美术》四,图版五五。《故宫瓷器选粹》,图版二十七) ,黄地红彩、黄地染付、红地绿彩、绿地红彩、黄地紫彩、红地染付、紫地黄彩等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的瓷器被生产出来 (《故宫瓷器选粹》,图版三三) ,其中还有豪华绚烂的金襕手 (《东洋美术》四,图版五八、五九、六十) 。赤绘在万历时期成熟,到了末期则已经变得颓废。在万历时期的作品中,所谓万历赤绘很有名。这是一种在染付上实施红、绿,再加上黄颜色的瓷器,色彩艳丽,嘉靖时期的端庄销声匿迹,纹样也比嘉靖时期的要繁琐。 (《东洋美术》四,图案六一、六二) 关于染付也可以说是同样的道理。 (《故宫瓷器选粹》,图版三六) 总而言之,万历时期是明代陶艺的成熟期,将这一时期的瓷器与北宋瓷器进行比较,宋明的时代精神将是相对抗性的。据此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宋至明,简素的东西变成繁琐的,理智的东西变成抒情的过程。这又和从宋学到明学的发展轨迹相吻合。

嘉靖万历时期赤绘的流行,意味着染付的衰落。这也表明,色彩沉静的东西代替了华美的东西,雅致的东西变成了浓穆的东西。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这个时候,阳明心学极盛,普及到一般庶民的同时也变得颓废,因此自我被极力强调,讴歌人的欲望,以自然的性情为善,形成了厌恶传统和规范的束缚提倡从中解放出来的风潮,另一方面随着贸易的繁荣,庶民生活水平急剧提高,政界堕落,社会的纲纪也松弛了。万历赤绘就是在这种社会风潮和时代精神的背景下诞生的。万历赤绘与明末王学左派的思想、性灵派的诗情、南宗派的率意画、连绵草的书风具有相同的精神基础。

天启崇祯时期是明代瓷器的衰退期,日本人把这一时期的染付称为古染付,把赤绘称为古赤绘,非常受重视。我认为,其一,虽然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其中仍有宋以来内观精神的余韵这时候的瓷器虽然与前代相比质量有所下降,但在绘画、图案上却有飘逸之处,粗犷的笔调妙趣,充满着野趣盎然的庶民情怀,让人感到亲切。 (《东洋古陶瓷》,元明清,图版一八―二二) 这又勾起了好事者的心吧。

明瓷中最具明代精神特色的是华丽浓烈、色彩缤纷的万历赤绘。与唐三彩相比,虽然同样是感性的,但唐三彩更情绪化万历赤绘更抒情。因此,这种赤绘虽然华丽,但与清朝瓷器的华丽不同,这里感受不到人工的冰冷。到了清朝的瓷器就完全堕落成了技巧。因此,与之接触的话,不仅会发现技巧变样了而且明瓷所传达的内观精神的余韵完全消失了。这当然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考虑到清朝考证学的兴起、哲学思想的衰退清朝的瓷器变成这样也是理所当然的。 ktQljtvKiFmdR6cBuyZJTNDdXXz68JrKyhqBXGgS2UU3aoqnQntOmLVudQL2hE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