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真正的抑郁症

古代的“鬼附身”

民国时期的单口相声《张双喜捉妖》讲述了这么一段故事:

一个名叫月兰的姑娘,被河里的水鬼附身了,在水鬼的蛊惑之下,她整天在家闹着要跳河自杀……

我做心理学科普的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下面我会用科学的正能量来破除封建迷信!

民间传闻,意外身亡者与自杀者不符合寿限命数的规定,不能过奈何桥进入轮回,除非找到以相同方式身亡的人来当“替身”。为了解决在阴间“落户难”的问题,极个别非正常死亡的鬼魂竟不惜走上“犯罪”道路,设法蛊惑生者自杀。像月兰这样没什么要紧事却一心寻死的,必定是被鬼迷了心窍。

但是,《张双喜捉妖》相声形成于民国时期,故事却发生于乾隆年间。从年代背景可以推测,当时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应该并不高。

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案发当时月兰姑娘的情形:

(1)月兰自述“高兴不起来”,且长时间无故悲伤哭泣——这是出现了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快感缺失(超过两周为抑郁症,不到两周为抑郁状态)。

(2)月兰多次表示“我还活着干什么”“我就想死个痛快”,并且有投河等举动——这是出现了自杀倾向甚至自杀行为。

(3)月兰打翻一碗汤就想以死谢罪——这是出现了与事实严重不相称的自责和自罪情绪。

(4)她说自己“这么废物”——这是出现了低自尊倾向,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5)她感到有手推自己——出现了幻觉。

(6)她“已说不出一句整话”“眼珠发直”——出现神情呆滞状态。

种种证据显示,哪里有什么水鬼附身,这位月兰姑娘根本就是得了抑郁症。

将抑郁症与怪力乱神相关联,不光在民间故事里可见,就连古代高级知识分子所著的医书也是如此。宋代《妇人大全良方》里关于产后抑郁的记载就有“产后癫狂”“产后狂言谵语如有神灵”“产后不语”“产后乍见鬼神”等语。

同时,这也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欧洲中世纪有过一场旷日持久的“猎巫运动”,被烧死的女巫不计其数。后来研究者考察了中世纪巫术的情况,发现其中一部分“受魔鬼驱使”“被恶灵附体”的女巫及巫师,其实只是一些有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的无辜病人而已。

“抑郁症就是矫情”

一位抑郁症患者曾对我形容:“我心上像压了一块巨石,不能喘气。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事情发生,我却时刻被悲痛欲绝的情绪淹没,整个人像在地狱火里烤着一样,日夜无法解脱。”直到现在,仍然有人听完这番描述后表示:“这纯粹就是闲的。”

时至今日,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认识,也只是从“水鬼附身”变成了“就是矫情”、“闲得无聊”而已。

抑郁症不是矫情,不是小心眼,不是不坚强,更不是太闲了,而是大脑部分机能(例如神经递质的分泌和接收功能)出现了障碍。我们可以理解为负责产生“愉悦”和“痛苦”的两个按钮失灵了,“愉悦”一直关闭,“痛苦”却一直在线。

因此,仅靠劝导“想开点”来治疗抑郁症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之路上,人类在经历过头盖骨钻洞术、巫师驱魔术、放血疗法、脑白质切除术等错误疗法后,如今终于总结出了几种比较可靠的疗法。按照病情轻重程度,依次可选择心理咨询、抗抑郁药物治疗及电击疗法等。

心理咨询、抗抑郁药物治疗这两种疗法属于理论驱动型。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基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中的5–羟色胺选择性重摄取抑制剂(SSRI),是基于对抑郁症神经递质研究结果研制出来的。

而电击疗法则属于循证医学。什么是循证医学呢?即“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实践证明就是管用”。

早在16世纪医生就注意到,很多精神病患者得了癫痫之后,其精神病的症状反而有了好转,从中他们发现了抽搐可以治疗精神类疾病的秘密。

1938年的一天,两位意大利精神病学家乌戈·切莱蒂和卢乔·比尼围观屠夫宰猪时,注意到猪被电晕后会发生抽搐,于是他们灵光乍现:想让病人抽搐起来,为什么不试试电击?

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先利用动物实验找到安全有效的电击强度,再将其用到人类身上,最终发现电击对抑郁症治疗有非常棒的效果。

据说他们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虽然这只是个传闻,且他们也并未获奖,不过电击疗法仍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有人看过我之前的文章,认为我反对电击疗法,其实并不是。我反对用高度痛苦的电击去虐待健康的人,而认同用安全范围之内的、痛苦程度较低的电流去治疗患者,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无奈的是,很多人对电击疗法有相当深的成见和误解,极度排斥它,反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事实上,电击疗法是目前世界上有效治疗抑郁症的一支“奇兵”,而且现代医学又将麻醉手段加入了电休克治疗,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程度。

如果抑郁症严重到一定程度(比如心理咨询疗效不佳),那么遵医嘱该吃药就吃药,该电击治疗就电击治疗,别耽误了病情。

此时,或许有人要问:“我拖延了一堆工作没完成,现在玩游戏也不踏实,睡觉也不安稳,这算不算快感缺失症状?我是不是抑郁了?”

这种情况我一般会认为是提问者想多了,建议将手头上的工作按时完成比较好。

抑郁症小科普

你了解抑郁症吗?也许你在新闻中看到过,某明星因为抑郁症自杀了;也许你听说过,某博主因为网络暴力患上了抑郁症;也许你身边人聊过,亲戚家的孩子因为抑郁症休学了。

有人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当代年轻人出门,不得个抑郁症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也有人会大惑不解:“能有啥过不去的坎儿啊,他怎么就不想活了呢?”这都是出于对抑郁症了解得不够。

教科书上对抑郁症的描述是:以连续且长期的心境低落、快感缺失、意志活动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

连续且长期的心境低落

不开心、悲伤、绝望、厌世等各种痛苦的情绪持续不断地折磨患者,超过两周就可以称之为抑郁症,少于两周一般称为抑郁状态或抑郁发作。

与此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自我评价过低的情况,产生无用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望感(认为自己前途渺茫)、无助感(认为自己孤立无援)的“三无”症状,常伴有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自责、自罪、自我厌弃的态度,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的倾向或行为;严重者可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幻听、幻视、幻觉等精神分裂症状。

什么叫与事实不符的自责心理呢?就是因为一点小事便认为自己无可救药了。在常人看来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患者心中可能就是罪孽深重,必须受到天谴,甚至需要以死谢罪。我曾见过一名患者,在用订书机装订书本时失手跌落了书本,他便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一无是处,人生毫无价值,因而自缢寻短见。

这种抑郁情绪可能是由生活中的消极事件引发的,但也可能并没有具体的缘由(可能与个体的悲观人格、遗传性因素,或者酗酒、药物滥用有一定关系)。而且这种痛苦是长时间持续存在的,如果不经过干预和治疗,难以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善而自动好转。

快感缺失

具体来说,就是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以前爱吃的美食感觉不好吃了,以前爱玩的游戏感觉不好玩了,见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开心的感觉了,任何人和事物都无法令患者体会到愉悦。总而言之,患者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只能感受到痛苦。

抑郁症患者每天只想躺在床上,不想吃不想动,不想做任何事,不想睡觉也不想起床。有些读者可能要对号入座:“我也每天只想躺在床上无所事事,这是不是抑郁了?”不一定。如果你躺在床上还愿意吃零食、追剧、玩手机,并且还能从中获得乐趣,那就不是抑郁,只能算不求上进而已。相反,抑郁症患者会丧失所有欲望:没有食欲,没有性欲,甚至没有求生欲。

意志活动减退

通俗点说,意志活动减退就是无精打采、懒惰乏力、精力下降——反应变得迟钝,思考问题变得困难,说话减少,语速变慢,行动变得迟缓,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懒散,回避社交,疏远亲友,对自身和周遭事物都漠不关心。严重者甚至会进入一种“木僵状态”:不食、不语、不动,没有表情,对周围的刺激没有反应。

我大学在医院实习期间,曾经见过一名抑郁性木僵状态的患者,无论我对他说什么、引导什么,无论我如何循循善诱,试图引起他的注意,他始终一动不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对我的举动也没有任何回应,仿佛进入了一种“木头人”的状态。

另外,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躯体性的症状,包括以下几种:

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失眠多梦,早醒,睡眠感缺失。

饮食障碍 :多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的情况。

肠胃功能障碍 :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胃痛、胃酸。

性功能减退 :性欲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即使有性生活也无法从中感到快乐。男性可能会出现阳痿,女性可能会出现闭经等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心慌,胸闷,气短,出汗。

抑郁症的发作一般持续至少两周,有的甚至长达数年,大多数病例有复发的倾向。如果怀疑自己有上述症状,可以通过贝克抑郁问卷(BDI)、SDS抑郁自评量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等自评量表进行自测。如果自测结果疑似抑郁症,一定要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或者到正规医院就诊。

其实,抑郁症是一种临床治愈率较高的疾病。但由于大众对其认知不足,甚至存在偏见,对情绪障碍、精神障碍类的疾病存在污名化、病耻感的心态,往往会有治疗不足、复发率高等情况的发生。

抑郁症其实是由于大脑中部分神经递质的分泌功能和接收功能出现了问题,它不是一种对“心情”的描述,而是一种真正的疾病。

如果能早发现、早筛查、早干预,及时给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能得到缓解,恢复正常生活。如果因为不够了解而错过治疗时机,那就太可惜了。

因此,这也是本节希望达成的目标:让更多人能够意识到、分辨出抑郁症状,从一些被认为是“矫情”“无病呻吟”“没事找事”的人群中,识别出抑郁症患者的求救信号。 E5tx9PdeywwowqJCuGiSKuQ68SJnp8n8fJeyXAlFAcsNxZU8TQmPsuP9O+rWrV3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