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两个女子步履蹒跚,在湘江边用嘶哑的声音呼喊着丈夫的名字……
这时,他们实在走不动了,一股委屈、憎恨、惋惜的感情化作悲伤的泪,从他们的眼眶中流了出来,洒在湘江边的竹子之上。然后就再也没人听见美人的哭泣声了,在湘江上只隐约看到两个水涡……后来人们在湘江边的竹子上发现了许多斑点。
写了段类似小说的情节,这就是我们今天两位主人公在传说中的最后结局。
对,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舜的两位夫人娥皇、女英。
老方法:先把资料为大家梳理一下,然后我会依据史料和传说对这两位女性作出自己的分析。
谈娥皇女英前必须先来谈一下他们的丈夫舜。
舜这个人物很突兀,好像是平地响起了一声雷,从贫民直接升到了诸侯,又从诸侯以最合法的方式成为了君王。这就是历史,听起来永远充满了神奇,但是如果细究起来却有着太多的内幕和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实历史从来就没有偶然,舜也不例外。
《史记》上说,舜是黄帝的第七世孙子,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后代,但是很不幸,混到舜这代上他已经是一个平民了,而且舜的母亲死得很早,《史记》上说:“舜父瞽(gu三声,注视1)叟盲,而舜母死。”
对舜的亲生母亲的描写,历史上就只有皇甫谧(晋)说过这么一句话,“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也。”
据说舜帝生下来是重瞳子,历史上还有两位著名的人物也是,一个是霸王项羽,一个是南唐后主李煜。这三个人的命运其实非常相似,特别是他们心爱的女人都没有得到什么好结果。
老爹瞽叟后来给舜娶了一个后妈,生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孩子,弟弟叫象,妹妹名敤(ke二声)手,敤被后人常称为舜小妹,她的名字始见《列子·杨朱》中。
舜的后妈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她对舜的“关照”程度,在史料中的记载确是比比皆是。
《史记》记载说:“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
大家不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要怀疑自己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没错舜的瞎老爹要杀自己的亲生儿子,就是这么回事。
当然这是舜的后妈的主意,他的儿子象是鼓动者。家里五口人,有三个人想杀你,你能怎么办?防都防不住。
瞽叟、后妈、象组成了一个同盟,一心要致舜于死地。
好在老瞎子和舜的后妈生下了心地善良的舜小妹,她常常帮助哥哥躲过大难。
有一次后娘分派舜去打扫修补粮仓,说要准备秋收屯粮。舜一早就来粮仓干活,已是日过中午还没有吃上早饭,又累又饿(因受后娘的虐待,舜常常一天只吃两顿),于是倒在仓楼上昏昏睡去。正当他睡得香甜之际,后娘和他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竟然将粮仓点起火来。
粮仓内燃起的熊熊大火让舜惊醒了。时值初秋,火借风势,一下大火变得不可收拾。舜万万不曾料到,唯一能出进的大门早已被后妈锁上了。情急之中,忽听房后有人大喊:“舜哥哥,快上房顶!”
好一句舜哥哥,比黄蓉的那句“靖哥哥”还要动听百倍。
舜闻声迅速顺石梯上了后楼,翻上房顶,来到后楼,见恰有大槐树一枝直伸后屋房檐边上,仔细一看,原来是舜小妹正在大槐树上急得直向他招手。舜来不及多想,伸手揪住槐枝猛的一甩,一个千秋便荡上了大槐树,才脱了险。
舜脱险之后,才听得舜小妹边哭边说:“舜哥哥有所不知,这都是妈妈设下的计谋想加害于你。”舜侧耳默听,打心里十分感激妹妹的救命之恩。
各位,你们如果遇上这种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会怎么办?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舜选择的应对方案,传说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无论哪种方案,都算出了相同的结果,很像我们去解数学题一样,一个用算数,一个用方程,最后结果相同。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选择的,摆在舜前面的路只有两条。
要么逆来顺受,要么远走他乡。
逆来顺受说:
舜不计前嫌,继续在家孝顺父母,团结兄弟,终于赢得了四周部落的称颂,成为了一个大部落的首领。结果尧得知舜的言行,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了舜。
这样的传说,你信吗?在这种连生命都没有保证的日子里,提心吊胆的去孝顺父母?反正我不相信。
远走他乡说:
舜不堪忍受父母兄弟的“谋杀”,远走他乡,可就在这道上,也同样受到了了恶毒后母的追杀,上一次是舜妹妹相救,这一次就只能说舜命不该绝(运气好也是一个成功帝王不可或缺的因素),舜最终躲过了致命追杀,昏倒在尧的部落前。后来舜因为他的精明能干,得到了尧的赏识和两位美女的芳心。
这个传说我个人比较相信。
结果相同,舜最后赢得了尧的信任,并最后抱得美人归。
当然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有的说法中说并不是尧很看重舜的品德,而是把女儿派到舜的身边去考察他。
这种说法,我不大同意,尧考察舜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一定非把女儿嫁过去。如果尧看错了人怎么办?岂不是误了女儿的终生。还有如果说是考察,嫁一个女儿就够了,为什么要嫁两个?嫁两个女儿过去,我个人觉得另有隐情,我会在后边给大家作评论,先继续把故事讲完。
娥皇女英正式登场了,《烈女传》上说:“二女承事舜于畎(quan三声,当田间的小沟讲)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都说千金小姐不好嫁,可我往观历史,总是有一些很有很有眼光的人物将自己的千金嫁给穷小子。可这些穷小子往往能得到一份美满的爱情,家庭美满,事业扶摇直上。这就是家庭的教育,某些家族的兴盛往往不仅是财富的积淀,更是几代人的经验和品德积淀,不嫌贫爱富,不考虑出身,注重品德修养和发展潜力,这种看人的眼光不是那些一夜暴富或是还在穷困潦倒中的人所能具备的。
尧具备了这种看人的眼光,娥皇和女英身上也遗传了父亲在这种优良的品德上的基因,他们嫁给舜之后,一点没有摆公主的臭架子,而是一心一意的和舜过日子。
但是舜是一个脑子极其秀逗的家伙,刚刚得到了幸福,就有点不知所以了,他做出了一件十分糊涂的事情,差点连累了两个妻子。
完婚之后,舜竟带着两个妻子又回到了父母身边,而他那后妈生的弟弟象见到两位嫂子的绝色姿容,竟起了不轨的心思。
象念着两位嫂子的美貌,常趁着舜不在家的时候找嫂子闲谈,娥皇、女英是聪明人,但不敢得罪他,怕他在父母面前说舜的坏话,越是如此象便越是肆无忌惮,结果象对舜的杀心又起,老办法,烧房子,这次是在舜上屋顶修补房屋的时候。
好在娥皇女英早有准备,叫舜修房子前带了两个斗笠上去,舜很听老婆的话。
当大火着起来的时候,舜利用斗笠飘然而下,毫发无伤。(我怀疑这故事就是舜小妹的故事发展来的,为了体现二妃的“聪明贞仁”,硬生生的移植了舜小妹的故事。)
随后又有几次接连而至的谋杀,舜都因为娥皇、女英的聪明而提前躲过了。她俩用智慧和宽容的方法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家庭危机,而且极大地成全了舜的名声。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他们小三口天天都有生命危险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不过好在舜小妹与两位嫂子的关系不错。《烈女传》记载:“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
“小姑子”、娥皇、女英再加上“舜”vs瞎老爹、狠后母、色弟弟,无论是人数上还是道义上舜都占了优势。
舜不计前嫌始终孝顺父母,疼爱兄弟,赢得了当时各大部落的爱戴和拥护。
尧帝老了,终于将帝位传给了舜,娥皇和女英也正式被册封。但是有一个问题,谁是正妃谁是次妃呢?
记得我前边说过吧,娥皇、女英都是正妃富宜氏所生。年龄上谁大谁小,历史上也没有记载。
所以,一个有趣的传说,揭开了这个谜底。谁当了正妃,谁当了次妃也就有了分晓。
传说是这样的:
尧想了个办法“煮豆子。”七粒豆子、七根豆杆,在相同的时间里,谁先煮熟,谁为大。娥皇采用的是大火煮法,认为这样熟的快。可是豆子尚未煮熟,豆杆已经烧完了;女英则用小火煮,豆杆未烧完,而豆子已经熟了。
时间到,女英将豆煮熟了,眼看就要当正夫人了。
这时娥皇不同意,他们的母亲又想办法,让纳鞋底,谁先纳完谁为大。娥皇紧接着拿起针绳马上动手,总想完在前头。可是女英心儿细,有计划,将绳子分成五尺一小节。才做好准备工作,不料娥皇已纳了—尺多绳子了,娥皇暗中高兴,这一会可要领先了。但是女英虽然动手迟,但速度快,眨眼间女英的鞋底已纳了多半只了。娥皇一见超过了自己,越急越出汗,汗水流湿了绳子,更拉的费劲了,结果还是输了。
娥皇仍羞于认输,在为难的情况下,尧之大臣皋陶,又提出新意见,他说:“择一日,令二女一人乘车,一人骑马,谁先到姚丘,谁就为正氏。”娥皇觉得骑马路上不误事,争着要骑马。女英说:姐姐骑马我就坐车吧,但有个条件,骑马的要让坐车的五里路,让车先行。娥皇愿意骑马,就同意了女英的意见。不料女英车走到一半车轮陷入泥坑。娥皇骑马赶来,见此情景,问女英为何如此?女英将出事原因告诉姐姐,并请姐姐先行吧。娥皇心中暗喜,亏了骑马,免此事故。接着对女英说:“那么我就先走了,在姚丘等妹妹吧。”
女英的车出了泥坑,又继续赶路,忽见前方,围着一群人不知看什么,车靠近一看,原来是姐姐,愁容满面坐在一块石头上,低头不语。女英忙下车安慰姐姐,问明情由,原来是姐姐乘的马生了马驹。
女英便叫姐姐一同上车同行。娥皇、女英二姊妹一同坐上了马车。
在这件事上姐妹俩难免有所感触,都倾吐了衷怀,把心里的话谈了谈,把争大小的事,扔到了九霄云外最后娥皇做了正妃,女英做次妃。
此上这个传说,是我摘自一些名胜古迹上关于景点解释的文字,大家权当是趣闻见识吧。
不过如果上面的故事是真的,我个人认为舜对于治理国家方面还是颇为依附女英,娥皇的功劳在于团结百姓和后宫,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还有一个问题,舜除了娥皇女英,还有没有其他的女人呢?
答案是不确定的。
《帝王世纪》说舜“有三妃,元妃娥皇无子,次妃女英生商均,次妃登北氏生二女霄明、烛光。”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则认为舜帝只二妃,三妃为误。
这又是个劳神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舜不只是就两个女人。
这个不是今天的重点,就不讨论了。但是大家记住舜的三夫人登北氏的两个女儿霄明、烛光。这两个人我在后边还会引用。
舜在经过了其辉煌的几十年统治后,进入了晚年,对于他的帝位,他没有设定儿子商均做继承人,而是选择了大禹。
不久,舜死在了一次巡视的路上,地名叫苍梧。
女英忽然梦到了舜,坐着一辆瑶车,有霓施、羽盖拥护着,自天空降下来,对她说,自己已经不在人世,大家不要悲伤,人生在世,总有一日分散的,并说自己在天上是“上理紫微,下镇衡岳。”女英醒来,非常焦灼,惦念舜,急急告诉娥皇,娥皇口中虽说“妖梦是不足为凭,只怕你平日挂念极了,做的是心记梦,你放心吧。”但内心也十分焦灼。
不久,果然传来了舜死在苍梧山的消息。
后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我开头写的一幕,二妃沉湖殉情。后世称二妃为“湘水之神”,被眼泪洒的尽是斑点的竹子也被称为“斑竹”。
由二妃沉湖我联想到了两件事情。
刘心武说林黛玉沉湖而死,原因是林黛玉号潇湘妃子,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刘先生说的其他的东西太“神奇”了,我是不敢相信的。
还有一件是就是秦始皇南游洞庭,遇大风,有人告诉始皇,这是湘夫人发怒所至,始皇问湘夫人是何方神圣,侍臣答称是舜的二妃。秦始皇也是个不可一世的人物,他就因认为自己的功劳超过了历史上的三皇五帝,而把“皇帝”合起来做自己的称号。他一怒之下,下令伐完君山上的山树班竹,然而三年后这里又是一片苍翠蓊郁。这个事情大家也作为一个故事了解吧。
已故历史学家钟毓龙先生,提到娥皇女英这次殉情的远行,大胆作出自己的假设,他说追寻帝舜南下的其实并非二妃,而是登北氏所生的两个女儿,一名宵明,一名烛光。她们二位从九疑山返回途中,船行至蘋岛,隐隐约约听到远处有音乐之声,以为是舜在演奏韶乐,一时懵懂,失足落入江水之中。
钟先生的理由是两个老太婆,如何能进行万里跋涉?换成儿女辈,似乎更合乎逻辑。
不管怎么说,娥皇女英觅寻帝舜于九疑山,洒泪成斑,这个结局,恐怕是最为完美,也是最为人们所接受的。
好了故事就讲到这里,有人要问,既然这个结局也算圆满,你为什么要把文章的名字定位《二妃悲剧》呢?
因为以上说的是正史和传说的记载,我个人认为这段历史含有隐情。
这段历史的问题就在于,尧和舜,舜和禹是像历史上所说的禅让吗?
这个问题不是我最早提出来的,很早就有人有疑问。
最早提出疑问的是荀子,“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如果说荀子的疑问是他个人的猜想的话,那么《竹书纪年》记载的就更为直接了:“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这代表什么?很明显舜是篡位夺权。
大家想一想,自黄帝六世而至尧,全是世袭,为什么单单到了尧时,突然要改变祖宗的规矩呢?虽然舜也是黄帝的后代,但是这个后代和尧相比,显得是那么的经不起推敲。关于五帝的故事,司马迁主要是以孔子修订的《春秋》为基础的。自孔子以来,儒家的思想便渐渐统治了史学界,同时也开了“文过饰非”的历史先河,“数达于德”的精神也逐渐变味成说假话的文化传统以及说大话的政治习性。“尧禅舜继”的远古大同社会,可能只是儒家想象的产物。
大家如果注意《史记》上关于舜的家谱的记载,你就会感觉到这很像是一篇后加上的补丁,家谱中除了昌意和舜之外,就没有能提得起的人物,还有那个舜的瞎子老爹,我一直怀疑那家伙是不是舜的亲生父亲,这些人物和世系关系很有可能是后世编造的。
那现在可能就要有人提问题了,那为什么尧要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你刚才不是说,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是另有蹊跷吗?
对,这个蹊跷就是政治联姻。
当时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舜作为某个部落的首领,他的势力和名望日渐强大,尧这时候已经是一个垂暮的老者,他想把位置传给儿子丹朱,但是又怕自己死后,会有叛乱,就干脆用自己两个女儿稳住舜。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女儿都是泼出去的水,嫁夫随夫,娥皇女英并没有帮助兄长继位成功。
《竹书纪年》上记载:“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从这些记载上看,舜先囚禁了尧,很快舜把自己的大舅子也囚禁了起来,让他们父子不能相见。
多很的招数,这是个阴谋,女人的阴谋,不折不扣的女人阴谋。
当然,娥皇女英也有他们的难处,我在上一章已经说过,尧的儿子丹朱小时候是个顽童。历史记载他长大后凶残成性,相信他做了帝王后是不会善待兄弟姐妹的,也许是舜的弟弟弑兄夺嫂的念头对娥皇、女英打击很大吧,他们深感自己和丈夫的生命在哥哥继承王位后不会得到保证。
所以他们决定帮助丈夫夺天下。
舜毕竟是宅心仁厚的人,他也就是把他的老丈人和大舅子囚禁起来,并未杀死。这样,也方便做些政治宣传,冠以“禅让”的美名。
可是大家记不记《无间道2》里吴镇宇说的一句话:“出来混,总要还的”,历史在几十年后又一次上演,而且惊人的相似,只是他更加的惨不忍睹。
《韩非子·说疑》里说:“舜逼尧,禹逼舜。”
大禹用了同样的手法,干掉了舜,继承了王位。
不过大禹的行为用今天的话说不能叫篡位而应该叫复辟。
我们来看看禹的血统,他的老爹鲧(gu三声)废物一点,治了很多年的水患,都没有成果。但是他的爷爷骆明他的奶奶共工氏都是大有来头,骆明是颛顼帝的亲生儿子,共工氏前边提过,曾两撞不周山的顽强部落。
禹才是不折不扣的黄帝嫡传后裔。
舜很像西汉末年的王莽,禹很像东汉初年的刘秀,禹夺回自己本族的王位而已,没有什么可说的。只不过禹比舜的手腕更高,当年舜是以隐忍夺得了天下的尊重,禹呢以治水这样的大功劳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当然阴谋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大禹利用舜巡游的时候,一击即中,至舜于死地。舜最终客死异乡。
最可怜的是娥皇女英两个女人。
两个在政治与爱情,阴谋与权力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了几十年的女性,他们真正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
《礼记》云:“舜葬苍梧,二妃不从。”
死了都无法和心爱的人同葬,这就是他们的结果。
后世的湘江殉情说,可能已经是后世史家给他们编造的最圆满的结果了。
最后我再来讨论一个问题。
前面我讲了男人如何去选老婆?今天借《二妃悲剧》这个话题和各位女士谈谈怎么去选老公。
几个月前,我去参加了一个婚礼,因为双方的家庭都势力非常,结果典礼上去了很多社会上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政府官员,商海巨贾,文艺明星……
好好的结婚宴会搞成了搞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政治晚宴。
没过几天,听说新娘子被新郎打了,小两口打架的原因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竟然是商量借谁的跑车给朋友时发生了矛盾。结果新郎举手就打,把新娘子打回了娘家。
可是新娘爸爸的做法更是让人们感到不置可否,这位父亲竟然只跟女儿说了一句话:“回去。”原因很简单,新娘的爸爸要靠新郎的爸爸罩着。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也是悲剧的。
现在女孩在三个不同的年龄层次下择偶标准也很不一样。
22岁以下的女孩想找帅气的小伙,22岁以上的女孩大部分转变了观念,他们要找的不再是帅哥,而是以家庭背景好、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作为标准。这些男人三四十岁也无所谓,美其名曰那样的男人会疼人,可以照顾自己。如果到了28岁女孩子还没找到对象,他们的心态马上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那就是应了一句歇后语了“半夜下饭馆,有什么算什么吧。”,只要是有男人愿意娶我,怎么都行。
经过我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大概五年吧),我个人觉得上边的各年龄段的女孩的择偶心态都是非正常的,极易造成婚姻悲剧。
所以,我为各位女性总结出来以下的择偶标准。
第一,不要找小白脸
第二,找一个比自己条件稍微低一点的有志向的小伙
第三,找一个爱你多于你爱他的人
第四,丈夫的年龄不要与自己差距太大
我做出以上三点的论断的根据是我认为婚姻应该追求的是真正的幸福,而不是什么金钱、地位和所谓的面子。
好下面我来给各位女士分析一下,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论断。
首先说长相,不要找小白脸。
“小白脸没有好心眼”,永远记着这句话,真理啊。长的帅的男人一般都不可靠。因为他们常常会因为大量异性的喜爱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更加美化自己,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结果是这样男人的志向和才华很可能在这期间慢慢地褪化了。
如果各位女士一味的只追求长相,那很有可能你的丈夫会是一个没有什么用的样子货。结婚后,你绝对会越来越厌恶他那张英俊的脸。
当然也有帅哥有本事的,比如诸葛亮和周瑜。可是大家想想他们的老婆(诸葛亮的老婆虽然丑,但却是出了名的才女)都是谁,各位女士你们扪心自问有这个素质去和他们征婚吗?
再说背景,谁都想让自己的生活都好过一点,而且谁都希望自己有钱有势,那样就可以到别人的面前去炫耀一番。这是正常人都有的想法,无需自责。女性就更是如此。
但是想要有钱有势除了少数大家族的公子哥外,大部分人都要白手起家。
而兴家立业的责任,大都在男人这边。
所以古话有云:“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
我有一个朋友(女性),常常跟我说一定要找一个家里面有权有势的人家,那样自己可以少奋斗很多年。且不论这样的人家会不会接受你,即便接受了你,又怎么样?
我当时告诉这位朋友,小心“高位套牢”。
朱元璋最初只是个乞丐,后来在郭子兴的帐下也只是个小官,可是作为郭子兴的义女马姑娘就是看上了他,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了朱元璋,并为朱元璋取得天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朱元璋即便到了晚年最暴虐的时候,也最听马皇后的话,夫妻二人依旧如胶似漆。
大部分男人都是有情有义的,他们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要知恩图报,这是对朋友,如果帮助他的人是他的老婆,他可能会用一辈子去报这个恩情的。包括像阎嵩这样的奸臣,他一辈子都没有纳妾,这就是一个男人对曾经帮助过他的女人欧阳夫人的一种回报。
当然也有少数的男人是白眼狼,比如京剧里边的陈世美。不过那毕竟只是少数。如果女性们,你们怕找到的是这样的白眼狼,那好我再教给你们一招,看他的志向。
孟子曰:“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照这几句话的标准去找丈夫,准没错。
太深了吗?翻译一下。看他的志向是否正确,看他工作是否足够努力,看他是否可以抛开世俗的观念,看他是否可以不为金钱、强权这些因素而依旧故我。
如果是一个一心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的男青年,如果你喜欢他,他也确实需要你的帮助,那你就可以嫁给他吧。如果错了,我来负责。
第三,找一个爱你多于你爱他的人,这一点我是站在女人角度说的。
女人最幸福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不是你爱过一个男人,而是你确实得到过一个男人的爱。
剩下的话我觉得我就不在各位女士面前说就有点班门弄斧了,你们应该比我体会更深吧。
第四,丈夫的年龄不要与自己差距太大。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老男人也许会给你带来很多东西,但那大部分都是物质上的。
兄妹恋最好,姐弟恋也无所谓。
但是我觉得夫妻的年龄最好不要相差三岁以上,因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三岁就是一个代沟。
而且大家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如果一个三、四十岁的老男人,到了那个年龄还没有结婚,是不是从某个方面说明他在感情方面多少存在着问题呢?
再说深了就不好了,各位女士我相信你们都是聪明人,你们还是自己思考吧。
因为女性的情感要比男人复杂得多,所以我在女性如何去选丈夫的问题上多说了几句,可能说的偏激了一点,但是我个人认为是对的。
最后再奉劝各位女性一句,把自己的婚姻与政治分开,把自己的婚姻和金钱分开,那样的婚姻多半是悲剧,因为你不可能永远成为政治的核心,你也不可能总这么富有,一旦你从政治的前台走向后台,一旦你失去了你的财富。即便你没有什么大的风险,但巨大的失落感也会瞬间把你击倒,到那时候你还会觉得你身边的男人合适你吗?
这就是政治、财富和婚姻的关系,他们能给你带来无数光芒,也能给你弄得灰头土脸。
说到这里吧,还有一点忠告啊,千万别嫁重瞳子 的男人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