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炎帝的“小棉袄”

女娲之后,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很难再找一个可以有点记载的女人,直到了炎黄时代,一些有突出贡献且性格鲜明的女性才一个个从历史的缝隙中走了出来。

今天我要先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炎帝的几个女儿,为了让您别走开,先告诉大家一声,炎帝这几个女儿个个都是美女(笑)。

历史上对炎帝老婆的记载很少,我看到的史料中只有《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载中说了一句:“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ao,一声),生炎居。”就这么一句话,只知道炎帝的老婆叫听訞,再也找不到其他记载了。

虽然老婆不出众,但是炎帝的女儿们可是大大的有名。炎帝的女儿我一共在历史记载中找到四位,关于他们的故事有的“热闹”,有的凄凉。

下面就请大家随着我的讲解,在了解这几位美女故事的同时,逐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吧。

大女儿:

对不起,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她的名字,所以我给她取个名字,炎大姑娘。

炎大姑娘见一个叫赤松子(这个人可是大大有名,他的真实身份众说纷纭,这个系列不是讲仙人的,有机会再讲他的故事)的人成仙了,就爱上了他,于是跟赤松子私奔了(成仙)。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了汉代刘向的《列仙传》上。

“说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炎大姑娘是最早的追星族,追星追到她这种程度的可是很少见的,有传说她和赤松子最终结为了夫妇。

那时候少女的偶像估计不是像周杰伦似的歌星,也不是像F4那样的帅哥,而是像赤松子一样的神仙,炎大姑娘的“追求”比现在的女孩子高多了。

二女儿:

炎大姑娘还有一位妹妹,同样没有留下姓名,我为她取名为炎二丫头。

炎二丫头眼红姐姐成仙,也发起神经来,在一棵大桑树上做巢,并且不肯下来居住。

炎帝刚刚稀里糊涂地失去了一个女儿,所以对这个女儿十分珍惜。

他对这个二丫头的古怪行为是又气又疼(真是个好父亲),炎帝当时的心情酷似郭达原来演过的一个小品,父亲(郭达扮演)看见女儿(蔡明扮演)追星走火入魔,百般劝说确又无济于事一样。

炎帝在无奈之下想出来了个馊主意。叫人在桑树下燃起一堆火来,想用烟逼女儿下来,万般没想到的是二丫头竟然丝毫不怕,她从树上跳入火中自焚了。但更神奇的是,她竟因此也成仙了。大家看到这段千万不要效仿,我个人经验判断,不是每个人自焚都能成仙的。

这个事充分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方法,二是女大真的不中留。

看完炎大姑娘和炎二丫头的故事各位读者有什么看法?

反正我是不太喜欢这二位。

他们这样爱攀高枝,颇有点现代女孩的特点,因为我本身就不太喜欢爱攀高枝的现代女孩。

看了很多中国的神话故事,有一个问题,我到现在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仙女总是想下凡?而凡人为什么总是想成仙?

想起钱钟书《围城》中说的那句经典的话:“围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的问题确实有深度,但是可惜他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我也回答不了。

但是,前两天碰上了一个美女(也是才女),我问她一个问题,说你是愿意成仙,还是愿意找凡人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她的回答超级狡猾。

她说:“我若为仙人,则只羡鸳鸯不羡仙。”大家多少读出点意思来吧,反正我听完是不置可否,只能说一句:“你太有才了。”

对炎大姑娘和炎二丫头的故事不多说了,下面这两个女孩才是今天的重点。

三女儿:

精卫

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应该都熟悉,原因是一个著名的成语,精卫填海。

这个故事来源于《山海经》上的记载。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在距离长子县城西25公里处,据说景色绮丽,仙境一般,没去过只是听说啊),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叫声是自己的名字)。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上面这段话如果大家看不懂,那就请看摘自《中国古代传说》(1987年少儿版)记述的这个故事:

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她很想去那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最终被大海吞没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让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说道:“小鸟儿,算了吧,你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为什么这么恨我?”

“因为你夺去了我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看了这个故事,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精卫遭遇海难的故事可能是真实的。

人们都认为她太可怜了,他们不想让这个楚楚可人的少女就这么消亡的,于是设计出了“精卫填海”的故事。

人们不仅把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设计的十分符合逻辑,还为精卫设计了自己的归宿,海燕的出现,还有他的孩子们,多好的结局。

在我的心底,我到现在都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因为这个故事太精彩了,给我的启发也很多。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这是陶渊明的《读山海经》。

中华民族的志气和情操随着精卫的故事和陶渊明的诗句,从远方向我们飘来,而且将一直世代在中华民族中间传承下去。

下面,我们接着介绍炎帝的第四个女儿。

四女儿:瑶姬

对于瑶姬的出身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传说的记载,另一种是史料记载。

传说中瑶姬是王母娘娘心爱的女儿,还有一说是玉帝的亲妹妹(就是二郎神杨戬的母亲),这个说法里瑶姬是位地地道道的仙人,跟炎帝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传说中的瑶姬可厉害了,他不满天庭没意思的生活,私下凡间,并在东海之上杀斩十二条祸害百姓的孽龙,上演了一出中国版的勇者(女)斗恶龙。

斩杀孽龙这件事又是东西方文化上的一个巧合,西方的传说中龙是一种既邪恶又强大的动物,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去消灭它。中国的华夏文明虽然有悠久的龙崇拜,但是好像贫苦的大众并不喜欢这种动物,《封神演义》、《西游记》这些小说里都有擒、杀孽龙的情节,就连东海龙王熬丙,在艺术形象上,也是以反派人物或是丑角的形象出现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龙这种虚幻的动物,渐渐从一个民族的象征,逐渐转变为统治阶级的象征,普通民众对于压迫者的憎恨无法表达,自然就会在口口相传的传说中加入很多杀孽龙的情节,以示对封建统治着的不满。

就这样,龙的形象后来就变得不那么威严了,所以后来的戏剧里,孙悟空揪着龙王的胡子叫它“老泥鳅”时,观众们就笑得前仰后合。

说了几句题外话,书归正传,瑶姬斩杀的孽龙掉落地上,变成了巫山。巫山横住了长江,这里变得水患成灾,瑶姬此时交给大禹一本《黄绫宝卷》(记住这个传说,我在《白狐传奇》一章中还会引用这个故事),大禹借神女之力,把三峡开通了,后来瑶姬的十一个姐姐也下凡,并留在了人间造福人类,这十二位仙女,合称巫山十二峰,其中的神女峰据说就是瑶姬变化来的。以上这段故事主要取材于巫山神女庙的石刻,但这个石刻也只是古书上的一些零星记载,具体这块石刻还有没有,我就不知道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亲自去三峡探访一下的,这里不多说了。

第二个说法来自于史料,这里说瑶姬是炎帝的女儿。

《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注引《襄侣音旧传》:“赤帝(炎帝)女姚姬。”

《太平御览》卷二九九引《襄阳耆旧记》:“帝之季女(伯仲叔季,季是最小的意思)也,名曰瑶姬。”

这个瑶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

《太平御览》记载:“瑶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寔为茎之,媚而服焉。”

《山海经 .中次七经》:“又东二百里,曰姑瑶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露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这两个记载首先都说瑶姬未出嫁就死去了,但后边的记载不太相同。

根据《太平御览》的记载,瑶姬死后被炎帝封为了巫山的女神,而《山海经》上说瑶姬的尸体被运到了姑瑶山。

姑瑶山大家好像不太熟悉,我之前也没听说过,而且鄙人才疏学浅,接触到的古籍也不多,没查到关于姑瑶山的太多记载,但是各位如果是我这个年纪应该玩过《仙剑奇侠传》吧?《仙剑》这个游戏中就提到了姑瑶山,我印象这座山是在黄河中游。如果仙剑游戏的设计者找到的资料可信的话,姑瑶山和巫山应该不是一座山。

不过,瑶姬葬于巫山还是比葬于姑瑶山稍微可信一点,因为它和前边的第一个传说中的瑶姬颇有些渊源,两个故事都提到了巫山。

不管是哪座山,他们上面都长出了一种仙草,这种仙草有一种魔力,吃了就会让异性喜爱。这仙草也不知道哪里有卖?

这个故事中的瑶姬生前没啥记载,她死后由于这株仙草的传说,故事才变得神奇了起来。

关于瑶姬死后的神奇故事远没有结束。

在历史上还有一个故事,与瑶姬有很深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巫山云雨”的传说。大家别觉得这个词不太健康,其实这个词的来历可没有这么复杂。

这个故事说瑶姬和楚怀王、楚襄王父子发生了一段很离奇的经历。先是“老子”(楚怀王)去巫山,梦见了瑶姬,还为这个建了庙,后来儿子(楚襄王)也去了,竟然在晚上也梦到了瑶姬,为这个还叫大学问家宋玉作赋描述了他与父亲的两段梦中奇遇,这两篇赋后来都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片,也就是著名的《高唐赋》和《神女赋》。

离奇之中还有点蹊跷吧,这二位竟然会梦到同一位仙女。后人就多方猜想,说仙女和这二位君王怎么怎么样了。

其实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里的男主角就会知道,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楚怀王大家都很熟悉(不是那个被项羽拥立的傀儡君王),就是他间接逼得屈原投了汨罗江,他干得蠢事很多。他在位时贪令智昏,任用佞臣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爱南后郑袖,致使楚国开始衰落。

更蠢的事还在后面,公元前313年,秦国张仪欺骗楚怀王要其以断绝与齐国的邦交为代价来换取秦国商于(在河南渐川西,战国时秦地,面积为六百多里)之地,楚怀王果然中计,与齐国断交,可之后他只得六里地。

楚怀王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大怒,发兵进攻秦国,被秦将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又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次惨败于蓝田(陕西),公元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楚三战皆败。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谈判。怀王不听昭睢、屈原的劝告,决定前往武关谈判,结果被秦国扣留,最后悲惨的死在了秦国。

就是这么个货。

他的儿子楚襄王还算凑活,不过也只属于刚刚及格,还是补考及格的。

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就是楚襄王。在《战国策》中对他有一段经典的记载,《战国策·楚策》中有“庄辛谓楚襄王曰”一段把这个白痴君王写得淋漓尽致。面对当时严峻的形势,这位楚襄王竟然毫不觉察,庄辛劝谏他远离小人和女色,楚襄王不听,结果秦国就发兵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陈这些地方,楚襄王逃亡城阳(在山东即墨县西南),这才想起请出走赵国多时的庄辛回来,庄辛还是够义气的,回来了并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比喻为楚襄王分析了现在的形式,结果襄王重用庄辛,庄辛也不负所望,为其收复了淮北的土地。

大家想一想瑶姬仙女会喜欢这样两个家伙吗?我觉得这件事纯粹是二位色狼脑中无良的想象罢了,说好听了就是意淫。估计他们是在游巫山时碰见了瑶姬仙女的雕像,回去就开始白日做梦,还把这事说得和真事一样。

李白《感兴八首》诗云:“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看大诗人也是我这么想的吧。那些后人近乎于丑陋的想法,如楚王与仙女云云等,就更是无稽之谈了。简直是恶心。

可叹“巫山云雨”这个词语,无论是说景色还是由此带来的想象,都是这么美。但是现在却被那些不入流的黄色小说大量引用,可惜可惜。把这笔帐也算在那二位糊涂君王的账上吧。

以上就是炎帝四个女儿的故事,我们没有必要完全相信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也没有必要去辨别他们的真伪,传说终归是传说。

炎帝这一辈子都在为这几个女儿闹心,由于这几个女儿走的走,死的死,没给炎帝带来一个好女婿,由此炎帝没能和其他部落联姻,这样就彻底丧失了与黄帝争夺天下的优势,这间接导致了炎帝与黄帝争霸的失败。

当然,也没必要把几个少女和家国天下联系起来,我们只要从这些故事里得到属于我们的启示就足够了,今天故事的启示属于那些生了女儿的父母。

都说女儿好,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

但是,看完今天的故事,大家就会知道其实生女儿也不是个省心的事儿。我们从炎帝的这几个女儿就不难看出,他们叛逆的性格、多变的心智、倔强的脾气丝毫不比男孩子差。

所以就我看来少女、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少女是最需要父母关心的,如果您有这个年纪的女儿,千万不要冷落他们,不要忽视他们的感受,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都可能给少女脆弱的身心以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告诫各位有女儿的父母,如果您想让您的小棉袄更暖和,就请多关心他们吧。 SYd8N4VAprJwy7PslHvv8L0YHWRwEWwpC8XO9W8A8+X9/txdJ8YH+vseg7NDIAY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