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页页翻过,从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
周武王趁商朝“内虚”之时,突然发动讨伐战争,结果商朝“突然死亡”,大周王朝建立起来了。
周武王平定天下后,说了一句出自肺腑的话,《论语·泰伯》记载了这句话:“予有乱,臣十人。”
在武王看来,周能夺得天下,并最终坐稳江山,是与十个人的辅佐和帮助分不开的。
这十个人分别是,周公旦、召公奭(shi,四声)、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hong,二声)夭、散宜生、南宫适和邑姜。
大家请注意这里面的两个名字太公望和邑姜,太公望就是姜子牙,这个大家很熟悉。
那么邑姜又是谁呢?
她的身份很特殊,她是太公望的女儿,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周武王的王后。
关于武王妻子的说法,历代电视剧工作者好像都不愿意把武王这位原配夫人考虑在内。
九几年的《封神榜》,周武王的皇后叫做商青君,是大商丞相商容的女儿。商容此人在史料上确有记载,但是他的女儿却从未见于史料,连《封神演义》中都没有。近期的《封神榜》武王好像又娶了比干的女儿当老婆,让人佩服的想象力啊。这些完全是后世剧作家凭空造出来的爱情故事而已,所谓“戏不够,爱情凑”,大家决不可当真。
邑姜确系姜子牙的女儿无疑,这才是史实,那么邑姜的母亲又是谁呢?
换言之就是说姜子牙的老婆是谁呢?
《封神演义》中有一个人物让人一见难忘,就是最后被姜子牙封做了扫帚星的那位马氏,关于她的事迹不只是在小说中有记载。
在野史中也确有记载,宋朝王茂《野客丛书·心坚石穿覆水难收》上记载:“姜太公妻马氏,不堪其贫而去。及太公既贵再来,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之,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和,覆水定难收。”
当然这个情节不太可信,因为范晔的《后汉书·何进传》也记载了一模一样的故事,“覆水难收”的成语便来自于此。
那太公有老婆吗?当然有。太公的夫人历史上记载的叫申姜,她为太公生了十三个儿子呢。
不过邑姜并不是申姜所生。
邑姜的母亲叫桃花女,这个女人在正史中并没有留下名字,我们能够知道这位女性的存在完全要感谢另一批特殊的历史工作者,他们就是考古队员。
据考古发现,桃花女的家乡就在今吕梁市石楼县桃花村,所以现代的学者都称她为桃花女。
据考证,桃花女才是姜子牙的发妻,姜子牙在古稀之年时迎娶了时为二十多岁的桃花女。在石楼桃花者村的姜子牙岳父、桃花女之父的墓中出土了国家特级文物、姜子牙的家藏宝器“龙形觥”,还出土了周代桃花女和姜太公的铜像。这些出土文物对姜子牙其人,周朝的历史,包括道教的起源等问题都有很深的研究价值,但这不是今天的主题就不多说了。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桃花女是鬼谷子的母亲,据说这个女人通阴阳,晓八卦,奇门遁甲无所不能。她还和太公斗过法术。但是,这个说法就是些迷信的故事,大家就当个故事知道即可。
太公老夫配少妻,少妻为她生了一个美丽且智慧的女儿。
这就是邑姜。
唐代的《艺文类聚》和宋代的《太平御览》转引《帝王世纪》都提到了邑姜。
“武王妃,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于内,生太子诵。”
从这些记载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邑姜是武王的妻子。
那么邑姜与武王结婚时的年龄是多大呢?
关于邑姜与武王结婚的年龄,史学家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邑姜和武王的岁数差不多,四十岁时嫁给的武王,一种是十七八岁嫁给了武王。
我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比较合理。
姜子牙五、六十岁遇到桃花女,然后不久生下的邑姜,这是个考古学比较肯定的结果。不要怀疑老人家的能力,汉武帝也曾经在古稀之年,生过昭帝刘弗陵。
而《史记·齐太公世家》上说:“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姜太公在垂垂老矣之时到西岐去生活,曾到渭水河边渔钓,在那里遇到的文王,不仅在史料中有记载,而且已为西周出土的甲骨文所证实。
姜子牙遇到文王肯定是与桃花女结合之后的事情,据野史记载文王遇到太公时姜子牙八十岁了。大家如果把这些记载联系起来,姜子牙在六十多岁的时候生了个女儿,然后到他八十岁后,女儿十七八岁正好出嫁。
除了上面姜子牙归周的年龄推断外,还可以从武王和邑姜孩子的年龄上,作出一些推论。众所周知,武王驾崩之后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旦代摄王政,这说明,成王当时的年龄非常小,东汉的王肃说是十三岁,郑玄说是十岁。我个人认为还要更小一点。
武王死时是五十四岁(武王死时“年五十四”源自《古本竹书纪年》),成王当时是十三岁,若是邑姜与武王的年龄差不多,那邑姜在四十岁左右才生了成王?并且接着又生了唐叔虞,四十岁在古人来讲已经步入了晚年,女人生孩子更是危险至极。现在也是如此,更何况是古代呢,大家想想看,历史上老男人配少妇生孩子的例子很多,那是因为男人不用承受生孩子的痛苦。但是上了岁数的女人还有几个要为君王生孩子,即便是她可以生,但是色相已衰,君王还会宠幸她吗?这些都是实际的问题。
年龄问题确认了,那么下面的问题是武王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妻子作为兴周灭商的十大功臣之一呢?
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相关的文献记载,但是我认为邑姜决不会像“周兴三母”一样,只负责教育孩子 1 ,主持内政。我个人认为,邑姜是不亚于妇好的一名女军事家,甚至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
当然对于她在武王伐纣时的军功我找不到丝毫的记载。但是在出土青铜器铭文上,有这样几条记载,一条铭文中说:“王姜(邑姜)作为母后随子伐楚。”,还有一条铭文中说:“康王(成王子,武王之孙)十九年,王姜帮孙子带兵遣将。”看出来了巴,邑姜绝对是个军事家。她的晚年都这样威风凛凛,可以想象她年轻时候的飒爽英姿。
但是,历代史家们把邑姜的功劳统统抹去,或者掩盖,或者加在其他人身上。
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孔圣人就认为“有夫人焉,九人而已”(《论语·泰伯》)。看看平白无故的抹灭别人的功劳,圣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呢?怕是更是如此了吧。
但即便如此历史还是在它的缝隙中露出了邑姜这位伟大的女性的一角。我一直这么认为,是金子就不会被埋没,是英雄就一定会有人记住他。
当然除了带兵以外,我估计在周朝的政治中心内部,邑姜绝对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人。搞好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一直是中国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难点,做过头了就变成了过分亲热,拉帮结派的帽子就会给你扣上了,不拿其当回事,上下级疏远了,不但不利于命令的执行,还会生出上下级嫌隙,下级老是给上级脸子看,上级也自然不会好好善待下级。最后,怎么着,下级造反了,推翻了上级,或者是上级发怒了,杀掉了下级,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所以,在这里插一段,我和大家来讨论一下,什么叫做会用人?
前几天有个快退休的领导问我,怎样才算会用人,这个问题太突然了,弄得我根本不会回答。
事后,我在写邑姜这篇文章时,突然想到了邑姜的用人,有所感悟。
我个人觉得用人应该是这样。
第一,爱兵如子,对下面的弟兄要足够的关心,不只体现在工作上,还要体现在关心他们的生活上。年轻人搞没搞上对象,中年人孩子上学,老人养老有没有什么问题,快退休的人家庭生活会不会产生困难,这都是领导应该关心的问题。
第二,就是赏罚分明。有功的赏,有过的罚。不任人唯亲,但也举贤不避亲。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上。
这就是我理解的用人原则。
作为元妃的邑姜是坚决按照这两个原则执行的。
邑姜作为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是很有一套的。青铜上的铭文上记载了这样一条:“帝后关爱太保召公。”(召公有的人说是文王的儿子,我个人不赞同这种观点,具体原因,我有机会再跟大家说。)
从这里不难看出,作为上级的邑姜对于下级的体贴是无微不至的。再加上她的知人善任,周公旦等贤臣都在最合适他们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效果很好,王族和大臣们都愿意听从她的命令,团结在她的周围。
当然,邑姜之所以能够很快地进入周王朝的政治核心之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武王死的很早,武王的儿子都还未成年。
我在前边的文章里曾经说过,中国的每个王朝实际都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叫“中兴后的噩梦”,一个是“第二代的难关”。
什么叫“第二代的难关”?
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王朝在第二代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王朝决不会少于一百年,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在第二代解决,而是把它遗留了下来,那么对不起,这个王朝马上就会灭亡,绝没有喘息的可能。
举例说明,秦、隋历经二世而亡,而像唐、宋、明在第二代都出现了严重问题,但是人家挺过来了,所以延续了下来,而且都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西周这时也面临着“第二代难关”。
因为武王在伐纣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留下了年仅十三岁的儿子成王。
没有办法,邑姜被迫转到了政治的前台。
邑姜有两个儿子,在历史上非常重要,一个是成王,另一个是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
对于晋王唐叔虞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左传·昭公元年》说:“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予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繁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
《史记·晋世家》里说得更为详细:“唐叔虞者,周武王子,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予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命之曰‘虞’。”
这两段史料都说唐叔虞出生时手上带着字,日后这样的事情在史书中还会常见到。
为什么要重点介绍一下唐叔虞,因为西周前期的稳定和他密不可分的。
周成王即位实际是很危险的,因为文王留下了很多儿子(至少十个),“兄终弟继”在当时一直都是合法的。
成王小小年纪怎样才能坐稳江山?
首先成王封了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做了晋王。
这就是著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
《史记·晋世家》有这样的记录: “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尔。’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我说过史家一定会把女人在政治中的作用涂抹得干干净净。
决定这样大事的人,我个人感觉不会是年幼的成王。
在当时谁最合适提出这样的建议?我想决不是《史记》上说的史佚(应该是一个官名,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人,我真是很服太史公移花接木的能力),能提这样建议的人肯定是成王和叔虞的母亲邑姜。
当然我这个判断并不是简单的臆测,我也有旁证。
成书于西晋初年的《春秋经传集解》里说:“邑姜,晋之妣也。”“妣”我在前边的文章中说过,是对亡故母亲的尊称。山西太原现在还有晋祠,据说就是晋王为了感谢母亲而建造的。(这个建筑我在讲到大宋德狸猫换太子一章时还要重点叙述)这些都说明晋国的建立和邑姜是密不可分的。
有的人会说,分封没有任何功劳的少子为晋国的国君,这是不是母亲爱怜少子的表现呢?我觉得不但不是爱怜少子,实际上邑姜是把一块烫手的山芋扔给了他的亲生儿子。
大家想想看,晋国这样的封国地域广大,土壤肥沃,有多少人觊觎这块肥肉,把这个国家交给一个孩子,这不就像让一个孩子带着一条金项链过街一样的危险吗。那邑姜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我觉得她是为了整个大周王朝的安定,走了一步险棋。晋国虽然是块肥肉人人惦记,但是如果把它治理好,绝对是一股不能忽视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势力,大家想想看即便到了战国末期,三晋(韩、赵、魏)的实力依然可以和强秦叫板,可见其可怕的程度和震慑诸国的能量。
邑姜肯定觉得虽然儿子年轻,但是她和武王的良好基因,和周王室历代的良好教养,唐叔虞一定可以成为成王的左膀右臂。
结果她赌对了。
晋国在唐叔虞的领导下蒸蒸日上成为了周朝治下的头号强国。
说完晋国,我们再来看当时的齐国,那里是姜子牙的“队伍”,这个诸侯国在姜子牙的领导下屹立在西周的东方,成为了东部的屏障。用后来历史学家的话说,齐国是一个外戚国家,在血缘关系上是极其不稳定的,姜子牙只与自己两个外孙和自己的女儿有血缘关系,反过来这个逻辑关系也成立,成王在外只可以依靠自己的弟弟、外公。
在历史的选择上,周王朝的第二代王朝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这就是由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铁三角形成了。
大周王朝,晋国,再加上齐国,这样的铁三角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政治堡垒。
再加上邑姜超常的政治才能,她成功地稳住了京畿附近的功臣,周公旦可以天天背着幼小的成王去上朝,召公、毕公竭尽全力保卫王畿,功臣们死心塌地的为第二代君王卖命,这都与邑姜的威望和他长期做的政治努力有关。
在外部邑姜的表现也让人佩服,她出色的外交能力和战争素养,使大周迅速地清除了外部的一切隐患,诛武庚、斩管叔、放蔡叔,平定了外部的叛乱。
就这样,周王朝顺利地通过了第二代。
可是,每个人都有她的命运,邑姜不幸的悲剧在于他生命中的每一个男人都很短命。人有旦夕祸福,不幸成王又早逝,姬钊继王位,就是康王。邑姜又以老太后的资格教导康王。在军事上邑姜替孙子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威风不减当年,这个我在前边已经说过了。
在外交上邑姜照样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时候老功臣们已经所剩无几,随之而起的,是围绕在康王周围的许多诸侯势力。可是我们来看《左传》中的一条记载:“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ji,二声)、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
熊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分别是楚、齐、晋、鲁、卫五国的君主。齐、晋自不必说,鲁、卫也都是周王室的亲族。可是楚国,是一个新兴的超级国家,它的建国方式并不是分封,而是由他们祖先凭借自己的双手硬生生地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国家。这个国家宣布臣服周王室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我们只能赞叹女政治家邑姜出色的外交能力。
一个国家以一个女人的出色,成功地突破了第二代的难关。
邑姜辅佐三代君王,使周室天下稳如磐石。我们可以想象,邑姜掌管朝廷大事,教导君王,尊重大臣,爱护人民,使周朝天下很快就走向了繁荣昌盛。
她就像一座天平一样,左右着大周王朝的国运,她的一个决定甚至是一些人际关系的处理稍有偏离,大周王朝的命运很可能就会改变,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很可能也会改变。所以,我给邑姜起了一个外号,叫“天平王后”,也不知道恰不恰当。
邑姜一生如履薄冰,时时刻刻面对着抉择与无奈,还好他每次选择都很英明。
可是这样一个女人又差点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甚至还不知道她的生卒年月,死后葬于何地,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历史的悲哀。
所以,仅以这篇文章纪念那些为中国历史做出过伟大贡献,却没有留下记载的女性。
还是那句话,这是我唯一能做的。
1 《大戴礼记·保傅》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大戴礼记·保傅》里说:“周后妃任(孕)成王于身”对于“周后妃”的身份,清朝的王聘珍在《大戴礼记解诂》一书中明确注曰:“后妃,武王邑姜也。”
对于这条记载,有的人说是照抄文王的母亲大任的事迹,我个人认为这是周王朝已经形成的教育体制的再一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