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千古豪侠大汉朝

中国的侠义之士是中国古人在危难与困苦情境中的救星,他们武艺高强,他们琴心剑胆,他们扶危救困,他们古道热肠,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谁不为侠情、侠骨所倾倒,有谁不为侠胆、侠气而倾心?

如果说,先秦奠定了义士的气质,那么大汉王朝就是义士的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这种品格有负面的影响,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他们的品格中看到很多积极的元素。

一诺千金!我季布说话算数

古代大侠,都要讲两个字,如果不讲这两个字,那即便是拥有再厉害的武功,也不能称之为大侠。

哪两个字呢?

一个是信,一个是义!

特别是信,那是作为大侠的一个基本前提。比如说,一诺千金这个词,这就是形容中国古代的一位大侠的。

这位大侠出生在秦汉交替之际,他叫季布,是楚国人。

楚国民风彪悍,人人性情暴烈。所以秦朝平灭六国后,就有一句古话,叫“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说,即便楚国人只剩下三户人家,最后灭亡秦朝的也必定是楚国人,果然掀起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就是楚地人,秦朝最终也是被西楚霸王项羽灭亡的。

当然,除了项羽外,楚地的大侠,就当属这个季布了!

季布为人好逞意气,武艺高强,爱打抱不平,要是碰见恶霸欺负良善,上去就一巴掌,非要替吃亏的人讨回公道才算罢休。季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一不二,非常讲信义,所以这位大侠,在楚地非常有名气,被称为楚地的“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

后来,季布就被项羽收入麾下,立了不少战功。楚汉战争,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击败汉王刘邦。

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刘邦想起当年自己被季布打的灰头土脸的糗事,愿意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季布躲藏在濮阳周家(人名)家中。周家获悉了刘邦的命令,认为情势紧急,便说道:“汉王朝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眼看就要搜到我家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

季布无奈点头,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也是人名)。

朱家也是一位大侠,经过周家暗中通报,他才知道眼前这个奴仆就是大侠季布,英雄惜英雄,便把季布安置在田地里耕作,并且告诫他的儿子说:“田间耕作的事,都要听从这个佣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样的饭。”

朱家吩咐妥当,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这滕公可是最早跟着刘邦在沛县混的人,是汉朝的开国元老。

滕公留朱家喝了几天酒。朱家乘机对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急迫?”滕公说:“季布原来是项羽的手下,多次围困皇上,让皇帝很没面子,现在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干休。”朱家说:“您看季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滕公说:“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而且任侠好义。”朱家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这不是在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吗!再说凭着季布的贤能,汉王朝追捕又如此急迫,这样,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这种忌恨勇士而去资助敌国的举动,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原因了。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

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无论如何,都应该把这个信息转达给刘邦,于是他便答应说:“好。”

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刘邦奏明。刘邦虽然是市井出身,却是个宽宏大量的人,听得有理,便赦免了季布。后来季布被刘邦召见,表示服罪,刘邦也是一笑泯恩仇,任命他做了郎中。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

刘邦死后,汉惠帝继位,朝中大权被吕后把持,季布在这段期间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朝堂上顿时群情激奋。

只有季布大怒,跳着脚骂道:“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说到的事就要做到,没这本事就别在这吹牛!再说秦王朝正是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秦末的创伤都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

樊哙是谁?那是刘邦的连襟,吕后的妹夫,那是跟刘邦去过鸿门宴,在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人,在刘邦和吕后两朝都能得宠,纵观朝堂只此一人。但是,人家季布说的很客观,这是国家大事,不能拍马屁,更不能吹牛,能做到就做,不能做到就说做不到,可不能为了迎合领导,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季布就是这种性格,要不不说话,说出来的话就一个唾沫一个钉,说到做到。

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脸都憋红了,干脆甩袖退朝了,攻打匈奴的事就这么被搁置了。吕后能和刘邦能成夫妻,必定两个人身上有很多相似的气质。吕后虽然专权、好杀,却也不失为一个明白人,他像当年的丈夫一样,没有处罚这位说一不二的大侠。

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季布做了河东郡守,又有人向汉文帝推荐说季布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任命他做御史大夫。但是,没过两天,又有人对汉文帝说季布虽然很勇敢,但好发酒疯,一发起来跟疯狗一样,难以接近。

御史就是管监察的官,任命这样的人当御史,那不还要得谁咬谁?所以,汉文帝犹豫了。

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虽然住宿费国家给报销,但是季布很郁闷,所以他找人四处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才知道汉文帝有点犯嘀咕,召见之后就又想让他回原郡。

季布是个很重承诺的人,只要出口就必须办到,这样的人最讨厌那种朝令夕改的人,动不动就变卦,成何体统?

他对汉文帝的决定很恼火,因此求见汉文帝,当面对皇帝说道:“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那意思是本来您是想提拔我,但是又总是拿不定主意,这样的事我季布就做不出来!

汉文帝脸羞得红了,默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找了个好的借口:“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才特地召见你啊!”

季布虽然知道皇帝言而无信,却也不好再顶撞,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与汉文帝的老婆窦皇后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皇后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

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皇后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皇后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皇后写介绍信,窦皇后拗不过他,就给他写了封介绍信。

曹丘得到书信,心满意足,便起程去了。到了河东,曹丘先派人把窦皇后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见到季布,不慌不忙,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我常听楚人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有这样的品格,却只在梁、楚一带有点名气,太可惜了!你看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我的名声就比您要大,承认不?只要我到处宣扬您,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对我冷冰冰的,想要拒我于千里之外呢?”

季布是个粗人,这番话他听傻了,于是转怒为喜,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能够很快的传播开来,这都是曹丘替他“营销”的结果啊!这恐怕也是最早的好人好事的宣传案例了!

这个故事就是“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由来。

又过了若干年,季布退休后,回到家乡养老。与其说退休,不如说他又回到了行侠仗义的生活,有人找季布帮忙,他只要答应的,就必然做到了,做不到的就断然拒绝。由于其重承诺的关系,季布的人缘相当好,上到公卿,下到布衣,都愿意跟他交朋友。他也成为了刘邦一朝,为数不多的得到善终的将军。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十分重视的伦理标准,朋友之间以诚信为本,生意之间以信义为重,可以说这是做人立世的原则,古今中外历来如此。

有人说,信只是义士门槛,但是我要说,这个门槛很高,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信是我们民族固有的品格,是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抛弃的标准。做人当像季布一样,从不轻易答应别人的要求,但答应了就要做到,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哪怕是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才是义士的品格。

豪气冲天!大侠郭解的悲剧人生

上文中提到了义士的品格中的“信”,这一节则要说说侠客身上的那股独特的豪气是从何而来的。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载了三个侠客的故事,其中记载最详细生动、跌宕起伏,同时也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豪侠郭解的故事。

郭解,字翁伯,河内軹(今河南济源)人。

郭解的家庭背景非常奇怪,他的外祖父许负以善于看相闻名一时,而他的父亲因为好打不平,得罪了权贵,在汉文帝时被处死了。

这样“传奇”家族背景,让郭解小小年纪就名声在外(神算子的孙子,大侠的儿子)。郭解的形象与一般人心目中的大侠有所不同,他一点儿也不高大威猛,相反他身材非常矮小,他也不像梁山好汉那样动辄就大碗喝酒,任何场合的宴会他都滴酒不沾,这样的形象似乎和人们印象中的豪气大侠格格不入。

但是,事实证明,高大威猛的多半是头脑简单,而酒喝得太多,也不过是个酒鬼,豪侠的气质,终归要来自于内心!

郭解早在少年时代,内心就相当残忍,经常向往父亲那样快意恩仇的侠客生活,以致于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有数条人命在手(绝对是亲手所杀,动机不详!)。

凭藉自己的身手和一种不要命的架势,他结交了很多江湖上的朋友,每每朋友遇到了麻烦,都要强出头,替朋友报仇,又每每因为伤了人命,而要亡命天涯。在逃亡期间,郭解因为生计也干过的坑蒙拐骗、抢劫杀人、制造假币、盗掘坟墓之类犯罪勾当,他的犯罪案卷在衙门里能罗满了一间屋子(那时的案卷都是用竹简做成的),不可胜数。侥幸的是,他似乎很受上天眷顾,危急关头,总能安全脱身,比如刚一犯事,就会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任何罪行都不在追究了。

这样看来郭解似乎就是个标准的街头混混的形象,谁知道他在成年后来了个180度大转变,生活俭朴,以德报怨,到处做好事却不图回报,大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架势。

在他改过自新的同时,他喜欢行侠的本性也更加张扬,豪气日益增长,但是所谓的豪气却只在他行动的那一刻迸发,在行动过后,一切却又都归于平静之中了。

郭解救人性命之后,并不挂在嘴上,从不洋洋得意,居功自傲。但是,谁要是欺负了他的朋友,那可不得了,必定找你算账,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才算完。正因如此,受过他帮助的朋友们,敬佩他的为人,有了事情,常常暗中替他报仇,事后也不让他知道。

郭解虽然为威震一方的社会大哥,却并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

郭解有个姐姐,她的儿子仗着舅舅的威名,一次跟人喝酒的时候,硬和人家斗酒。那人不胜酒力,但是郭解外甥不管这一套,强迫那人喝光。最终,那人怒了,借着酒劲,拔刀杀死了郭解的外甥。杀了人,酒也就醒了,眼前的一切让他瞬间石化,回过神来只好逃之夭夭。

郭解姐姐愤怒地说:“以翁伯在江湖上的侠义名声,有人杀了我的儿子,竟然都抓不到凶手。”于是,把她儿子的尸体弃置在道路旁,不给下葬,意思就是要郭解帮他报仇。

像郭解这样的社会大哥,要想找个人,就算这个人藏在皇宫里,也能轻易地把他揪出来。他的朋友很快就调查到凶手躲藏的地方。原来凶手因为害怕,回到了家乡匿藏了起来。凶手眼见躲是躲不过去了,就主动出来,把事情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郭解。郭解听后,就对他说:“你杀得对,是我外甥有错在先。”于是放走了凶手,将外甥尸体埋葬了事。人们得知此事,都很欣赏郭解的仗义,投靠他的人更多了。

郭解所到之处,人们都敬他三分。一天,有一个人竟然盘着双腿、斜视郭解,一副不屑的样子。郭解的朋友中有人要杀掉这个傲慢的家伙,而郭解却说:“住在家乡得不到他人尊敬,是我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够好,他有什么过错?”后来这个人犯了点事儿,于是郭解就暗地里跟官府衙役说,那人是他的朋友,嘱咐他们不要难为他。后来那个盘腿斜视的人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光着膀子跑到郭解那里谢罪道歉。郭解家乡周围的年轻人们听说这事,更加崇拜郭解的为人。

洛阳有人结了怨仇,数十位本地名流大佬居间调停,竟然没能解开双方怨恨的结。

没办法,有人只好找到了大佬们的大佬郭解。郭解于是夜间去会见两个仇家,仇家都抱着委屈,跟郭解哭诉了一番,最后双方都将巨大的仇恨压了下去,听从了郭解的劝解。事情就此解决了,郭解就说:“我听说,洛阳不少人居间调停,你们都不听。现在你们听了我郭解的规劝,我怎么能让当地的大佬们颜面尽失呢?”说完,当夜就要回去,不让人知道他来过,临行吩咐道:“先假装没有和好,等我离开之后,让本地大佬调解一番,你们再和好。”

这就是郭解,帮助别人是从来不求别人回报的,也从来给足了所有人的面子。

郭解的名气越大,做人却越来越低调,不敢乘车进入县衙门。到附近郡县,事情可以解决的,就解决了它,解决不了的,也尽量让人感到满意,然后才接受人家的酒食答谢。人们因此更加敬重他,争先恐后愿意为他效劳。本县少年和邻县名流大佬,深更半夜到他家拜访的,每天有十几辆车。此时,有一大帮从各地来窜逃的亡命徒,手上都有人命,都来投奔大侠郭解,郭解支应不开,这些大佬都要求接郭解收留的亡命徒回家去款待。

就这样,郭解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大豪侠,只要是江湖上的事,就没有他管不了的。

朝廷下令迁徙豪强富户去茂陵(汉朝最著名的富人高档小区)居住,郭解家穷,达不到迁徙的标准。官吏害怕,不敢不让他迁徙。大将军卫青出来说话:“郭解家穷,不在迁徙之列,为什么还让他迁徙呢?”汉武帝却说道:“一个老百姓的家庭条件,竟然连大将军都一清二楚,可见这户人家并不一般。”郭解家于是被默许迁徙去茂陵。为了让郭解不丢面子,送他去茂陵居住时,各地豪绅送他的钱超过了千万。

軹县人杨季子,在县衙里做县掾(类似今天县长秘书),再次举报了郭解违规迁徙一事,郭解的侄子(郭解大哥的儿子)听后大怒,马上去砍下了这位县掾的脑袋,给二叔出了气。从此以后,郭、杨两家结下了梁子,这件事也最终成为了郭解悲剧的导火索。

这一切,其实郭解并不清楚。他入关之后,关中名流大佬,认识的不认识的,听到他的名声后,争相讨好郭解,跟他交往,而他也没把侄子杀杨季子这件事当回事儿。

在郭解没有过多参与两家争端的情形下,郭家和杨家的矛盾却发展到了极点。郭解一党看杨家越来越不顺眼,杨家人也看着郭家人气不顺,郭解的手下不知道是谁,就出头杀了杨季子的父亲杨季主。

杨季主也算是当地很有名气的世族大家的族长,他的家人上书朝廷,准备告御状,没想到上书的杨家人还没到皇城根,就被人暗杀了。这事,郭家人做的是太不厚道了,而且有点太欺负人了,而这一切郭解竟然完全不知情。

汉武帝得知此事,龙颜大怒,下令官府捉拿郭解。郭解这才得到消息,知道家人干的太过火了,他情知不好,把母亲家室安置在夏阳(今陕西韩城),自己跑到临晋(在今天山西运城)。到了这里,郭解看到了自己的拘捕令,把守也十分严谨,所以就在临晋隐居了起来。

此时,郭解经人介绍找到了当地的一位豪侠叫籍少公。

郭解冒昧造访,要求籍少公放他出关。面对天下英雄仰慕的郭解,素昧平生的临晋大侠籍少公表示愿意效劳,于是他帮助郭解成功出关,逃亡到了太原。

官吏追踪郭解,终于查到了籍少公那里,籍少公不愿告密,也不愿再受严刑拷打之苦,一代豪侠拔剑自刎,算是给了郭解一个交代。

郭解逃亡线索就这么断了。一路之上,郭解没有逃避,把自己的姓名都如实告诉接待过自己的主人家,从未隐瞒。

现在很多逃犯,在被捕时都“豪气冲天”,跟警方叫嚣自己是一条好汉,但是他们到处逃窜时像个鼠辈一样躲藏却只字不提。郭解的豪是发自骨子里的,虽然逃跑,但是依旧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甚至可以坦然面对所有人。这种豪气源于一种对自己作为的自信,源于他对人生的一种顿悟,更源于他相信自己。

而这些接待他的人家里,没有一户人家出卖他,这绝非是出于恐惧,因为包庇郭解也是满门抄斩的罪名,只能说这是因为一种敬重。

但是,这次抓捕事件却不同以往。如果是之前的抓捕,官府可能迫于各方的压力,早早宣布调查结束,籍少公也不用以死来守住这个秘密。

这一切是因为,督办郭解案的是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酷吏,绰号“苍鹰”的洪洞人郅都,他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豪强侠客,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在酷吏们的屠刀面前,曾经风光无限的游侠们尊严扫地。

这意味着豪侠的黄金时代结束了,郭解,也在劫难逃!不久后,隐藏在太原的郭解最终被“苍鹰”擒获,当然郭解并不是亡命天涯的恐怖分子,他没有像本拉登那样负隅顽抗,而是像绅士一样,潇洒地带上手铐。如果当时有记者在场,恐怕会用相机记录下他在被捕现场向人们微笑的照片吧。

抓住郭解之后,郅都当然是一番刑讯逼供,让郭解说出全部犯罪事实。但是,因为郭解的杀人事件,全都发生在大赦之前,根本判不了刑,郭解一言不发,企图逃脱惩罚。眼看郭解就要被无罪释放,可是中间突发了变故。

轵县有一位儒生招待查办郭解的使者时,使者在席间举起大拇指,赞扬郭解:“郭解在牢中依然铁骨铮铮,是个贤能之士。”

儒生哼了一声,便说:“郭解专门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怎么能算是贤人?”

就因为这一句对郭解的负面评价,就引发了另一桩命案,郭解的手下随后便杀掉了这个儒生,并将他的舌头割下。官府追究此事,郭解在狱中,并不知道又有命案发生。到底是谁杀的人,也一直没有抓到凶手,但是这笔帐却全部记在了郭解的头上。

汉武帝时期,主张尊儒尚法。杀了儒生,可比杀个豪绅要严重得多。郭解本来罪不至死,但有儒生被害,郭解的大限也就到了。

御史大夫公孙弘得知后说:“郭解作为平民,玩弄权诈之术,仅凭他的眼色就能置人于死地,他虽然对案件并不知情,但此罪比他亲自杀人都严重!应以大逆不道论处。”汉武帝正好也要铲除有势力的游侠集团。郭解的名气很大,交往面很广,很多人佩服他、愿意听从他的差遣,在社会上是一股很大的势力,这样严重威胁中央统治的豪侠集团,自然在被铲除的名单之内。

继自己的父亲因为行侠而在汉文帝时被杀之后,一代大侠郭解最终被汉武帝下令灭族,属于他的那个豪侠的时代,也随之结束了。

讲完郭解的故事,我感慨万千。司马迁笔下的侠客,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侠客的正宗。侠,产生于礼崩乐坏、人性光辉极度张扬迸放的春秋乱世。在反抗暴秦、楚汉相争的动荡岁月里,到处是萍踪侠影,刘邦的许多部下都曾经是游侠,再加上汉初宽松自由的黄老政治,使得西汉成为游侠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很多人会说,像郭解这样的豪侠,“豪”得有点像黑社会,干的勾当似乎也不是很光明,这样的人值得你写书来弘扬吗?

我要说,侠客并非是用来弘扬的,而是要去纪念的!郭解等人并非黑恶势力,因为黑社会是用自己的江湖身份圈钱,而郭解一直都在帮助别人,不为钱权!郭解的豪气也并非是举刀过街,人人敬畏,而是低调从事,乐于助人。这种低调是豪气的内心体现,是一种让人信服的义士底蕴,恐怕这才是大侠的本质,是当代人所缺乏的一种态度。

也许豪侠的黄金时代里,豪侠们的作为有些离经叛道,但是他们行侠的初衷还是想用自己的力量对抗政府的统治,从而形成一种与正统势力分庭抗礼的民间社会秩序,从而可以让更多的人在这种“侠义道”的规则中受益。

然而,“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义所追求的自由与朝廷所倡导的秩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侠,终于不再被朝廷认可,《史记》、《汉书》之后,官方史书也不再为豪侠立传,这样的所谓豪侠故事,也就就此终结了。

不过,汉朝之后,豪侠变成了侠客,他们的所作所为,更加理性,在他们的世界里,有了不成文的“规矩”,他们的形象从豪转变为了各种义士的形象,这种正面的形象更容易被世人所接受了。 Su9+VhoiTILqqJ8j1Vzgfo0RfiSVmZwpo9ZSAkcLWr32Y/jGv64KnfrvdhFm39j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