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多情刺客,无情剑

对于刺客,似乎大家都觉得很神秘,很冷血!但是毋庸置疑,刺客也很有魅力!这是因为刺客杀人,并非为了金钱、美女,更不是为了高官厚禄。

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士为知己者死!”抱着这个信念,他们一步步走入了死亡的深渊,却留下了一个个悲壮的背影。

鱼肠剑!最悲壮的刺客专诸

“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

这是诗人秦颂硕曾经为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刺客专诸所写的诗词,据说这首诗曾经刻在一座喇叭形的小塔上,这座塔就叫专诸塔,可惜它在1966年时被拆除了。

由于年代久远,史书中记载专诸的文字并没有那么浓墨重彩,所以比起其他的刺客来,专诸还算不上是个大牌儿!不过,专诸对于历史来说,却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因为他直接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专诸的人生是和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本来是楚国(今属湖北监利)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子胥的老爹伍奢曾为楚平王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由于有人通风报信,伍子胥才躲过一劫,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最终成为诸侯一霸,当然这是后话了。

专诸到底是什么时候和伍子胥相识的呢?这还要从伍子胥当年投奔吴国的时候说起。

伍子胥逃难之时在街市之上偶遇了专诸,不过专诸的出场并不怎么光彩,他当时正在和别人打架。伍子胥只见专诸目深口大,虎背熊腰,英武有力,那气势颇有香港电影古惑仔里陈浩南的范儿,《吴越春秋》记载,专诸给伍子胥的印象是“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

伍子胥虽然还在流亡途中,但是英雄惜英雄,他很想结交这位好汉。打架刚刚分出胜负(自然是专诸大胜),他就迈出一步,要和专诸搭话。

可此时,却听得远处传来了一个妇人之声,当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是地地道道的“狮吼功”!

“挨千刀的,还不给老娘滚回来!”刚刚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专诸,竟然脸色煞白,灰溜溜地朝着声音的方向寻去,跟着一个婆娘回家去了。

伍子胥很是奇怪,便向路人打听,“这是谁啊?比这个大汉还厉害?”

好一顿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专诸是屠户出身,整天打架滋事、惹是生非,天不怕地不怕,但唯独怕他老婆,只要他老婆一叫,他马上回家。(《越绝书》:“闻妻一呼,即还。”)

伍子胥见到了如此有意思的莽撞人,就更加想认识认识他了,于是寻到了专诸的家中。

专诸听闻了伍子胥想要结交于他的来意,非常高兴,两个人畅谈了起来,一个没落中的贵族和一个身份低微的屠户,彼此竟然惺惺相惜。

伍子胥从专诸的言语中了解到,专诸其实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专诸母亲手中有一条拐杖,只要专诸出去惹是生非,回来必定是一顿拐杖招呼。但是他从来也不怨恨母亲,还对她孝顺有加。就像是拳王霍利菲尔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样,“能打我的只有我妈妈!”

一阵交谈后,伍子胥终于提出了一个萦绕在自己心头多时的问题来,“兄弟,你惧内吗?”

“惧内?”专诸很奇怪这个词。

“就是怕老婆!”伍子胥特别想知道答案,一个有万夫莫当之气的大汉,怎么会被一个女人拿住?

没想到,专诸哈哈大笑,然后说出了一句能载入史册,并成为至理名言的话,“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

若干年后,电影《叶问》中,一代宗师叶问也说出了一句话来,“这个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敬老婆的男人。”

从对老婆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个男人是否能够成功!我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

伍子胥认定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日后必有大用,就很想把他带在身边。可现在伍子胥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不要说再带上一个饭量不小的专诸了。所以伍子胥只好暂时辞别了专诸,向吴国的王宫进发了,但是他知道,这位义士,对自己,甚至对吴国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伍子胥虽然成功地以自己的身份进入了吴国的政治中心,但是却不顺利,他一心想要报仇的梦想,并没有马上实现。

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这时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所以才怂恿你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僚听后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了。

伍子胥非常生气,复仇大计眼看就要成功了,公子光干嘛要横插一杠子?但是,做大事的人除了对自己老婆很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在盛怒之下,还能够冷静的思考问题。

事后,盛怒下的伍子胥终于冷静下来思考问题的关键,梳理清楚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札子。

春秋之时,嫡长子继承制还没有被正式确立,各诸侯国间普遍采用了兄终弟及制。

诸樊知道季札子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札子。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札子,季札子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

搞来搞去,公子光就不平衡了,“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札子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你吴王僚算老几?凭啥跟我抢?”而伍子胥后来也分析出,他来到吴国投奔吴王,却没有把公子光这个嫡派继承人放在眼里,绝对是他的重大失误。

况且公子光具有相当高的才干,国家政务,吴王僚都要询问他,在吴国他的地位绝对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公子光当然知道伍子胥有很强的军事才能,如果一下子成了吴王僚的亲信,那么公子光很可能被边缘化,所以公子光才会故意说那些话,为的是让吴王僚不重用伍子胥,而自己就能继续担任这个国家离最高权力最近的人。

伍子胥终于理清楚了吴国复杂的人际关系,马上就得出了结论,想要报仇,必须得到公子光的支持。

但是,公子光和吴王僚,这两个人的关系很微妙,选择谁,很重要。伍子胥很清楚,必须要站好队,自己才能有出头之日。

按照这个思路,伍子胥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阴谋,他知道自己的那位知己专诸,是时候粉墨登场了。

伍子胥于是便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问道:“此是何人?”伍子胥说道:“死士!日后必有大用。”

两个聪明人是不需要用太多的言语去沟通的,公子光明白了伍子胥的心意,他一心只想报父兄之仇,至于你们吴国的国主到底是谁,不关我事!不过,现在我很看好你,公子光。

伍子胥自然也明白了公子光的心意,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他打算杀掉吴王僚,但总不能公子光亲自动手,专诸是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专诸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公子光的座上客。

公子光得了专诸,并没有像对待下人一样对待他,而是对他礼遇有加。府中凡事有赏赐,必然有专诸一份,公子光还把专诸的老娘和老婆接来,他们一家过起了悠闲富足的生活。公子光隔三差五就派人给专诸家送钱送粮,给专诸母亲送好吃的饭菜。

这样的生活一下子过了九年,这九年,异常平静,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一直嚷嚷着要报仇的伍子胥突然消停了,他深居简出,似乎过上了与世无争的寓公生活。而公子光也格外的平静低调,专诸也不再惹是生非,过着他的幸福生活。

但这一切不正常的现象背后,是三个男人的心,紧紧地靠在了一起,野心、复仇之心、勇敢的心,当这三颗心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便是天大的事情了。

吴王僚九年,伍子胥的仇家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

按说,这种事,伍子胥应该跑到最前面,然后请求带领军队讨伐楚国才对,但是伍子胥没有,仍旧做他的寓公!因为他知道吴王僚难成大事,报仇的事还给公子光上台后才能完成。

果然,楚国立即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出兵不利,这给了公子光一个重要的契机,可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时,公子光终于找来了专诸。

专诸为这一天准备了很多年,他从没有问过公子光希望他做什么,只是默默接受公子光对他的好处。这一切,已经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专诸是一个杀手,他不是杀人,而是刺客,刺客和杀手的不同之处在于杀手为钱杀人,刺客为了信仰而杀人。专诸的信仰就是他眼前的公子光,这些年他和公子光朝夕相处,知道此人必成大器,他为能帮助公子光完成他的大业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公子光道:“现在吴王僚的嫡系部队,全部在外被拖住了。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札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

专诸说:“我有把握杀了吴王僚。他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吴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只是……”

专诸似乎还有难言之隐,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您的母亲我会奉养,您的儿子我会视如己出。”

专诸就在等公子光的这句承诺!

专诸并非是个莽撞之人,他早就猜到公子光养自己这样的死士就是为了对付吴王僚,早已洞悉了杀机的专诸,日夜不停地在思考怎样才能干掉吴王僚。

原来吴王僚并不好对付,平常出行保镖不离左右,而且常常穿着三层厚的铁甲,即便可以接近他,怕是也伤他不得。

专诸知道吴王僚爱吃烤鱼。所以他就专程去太湖边学烧鱼之术,练得一手烧烤鱼的好手艺,这时他把自己计划多年的暗杀计划告诉了公子光,给吴王僚上一盘香喷喷的烤鱼,藏一把锋利的宝剑在鱼肚内,伺机行事。公子光暗暗竖起大拇指,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专诸虽然感于公子的厚待而决心以死相报,也得到了公子光的承诺,但是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母亲。

专诸的母亲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将儿子叫到跟前,用从来没有过的细语安慰专诸,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做名垂青史之事,不要因为家庭小事而遗憾终生。然后,她对儿子说自己口渴,要专诸去取清水来喝。专诸去取清水,回来后发现母亲已经吊死在后堂了。

专诸大哭,他的母亲以死断绝了儿子的犹豫之心,免除了专诸最后的疑虑。死士当如此,我想说此时的死士并非只是专诸,还有他的母亲。

失去至亲的专诸一心求死,当然临死前他要带一个人和他一起走。

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

吴王僚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但是他的卫队却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吴王僚的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他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长矛上的寒光,阴森恐怖。

吴王僚和公子光两个人开怀畅饮,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然后把一把短剑交到了专诸的手上。

别看是把短剑,却是春秋时著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亲手所铸五大名剑中的二把小型宝剑之一,那真是削铁如泥!

一切就绪,专诸端着一盘刚刚烤好的鱼送到了吴王僚跟前,就像饭店的服务员,会为客人处理一些菜品一样,专诸用手掰开鱼,像是要给吴王僚撕成小片后再吃。

没想到刚刚还像一个奴仆一样伺候主子的服务生,却突然露出了森冷的獠牙。专诸突然趁势抽出了短剑,刺向了吴王僚的胸膛!霎时间,吴王僚的鲜血如同江流喷洒而出。

实事求是地说,吴王僚的侍卫反应并不慢,因为在吴王僚被刺死的两三秒内,专诸的身上也被插上了几把宝剑。但是,对于保镖来说,这样的反应速度还是会被判定为不及格。

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部属全部消灭。而在府外站着的武士们自知主公已死,抵抗已经没有意义,全部投降了新国王。

剪除了吴王僚,公子光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那把短剑永久封存,并取名为鱼肠剑。

专诸生前曾希望自己死后葬在泰伯皇坟旁,吴王僚厚葬了专诸,如今鸿山东岭仍有“专诸墓”。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但在文革破四旧的时候被拆除了。

春秋末期,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便是职业刺客的大量涌现。

刺客是一批生活在民间、不图富贵、崇尚节义,身怀勇力或武艺的武士。他们与某些权贵倾心相交,为报知遇之恩而出生入死,虽殒身而不恤。晋国的豫让、吴国的专诸、要离,都是春秋末期最为著名的刺客。

正如章太炎所分析的:“天下乱也,义士则狙击人主,其他藉交报仇,为国民发愤,有为鸥枭于百姓者,则利剑刺之,可以得志。”

而他们中的佼佼者,便是专诸!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悲壮的死去,也能看到精彩的活着!

刺客也是义士,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政治信仰,并敢于为这种信仰付出生命,这正是义士的情操,是义士身上最为宝贵的气质。

碧血剑!为复仇而生的刺客们

俗话说宝剑配英雄!看历代大侠的手中,都好像会有一把宝剑,才算的上是大侠。

比如《三侠五义》里的展昭,《卧虎藏龙》里的李慕白,都是使用一口宝剑,横行天下。

一比武,只会舞刀弄枪的人物,要不就是些小喽啰,要不就是二三流的侠客。他们和那些拿着宝剑的英雄相比,在江湖上可就差着行市了。

为什么持宝剑的英雄会如此受人尊重呢?

这是因为宝剑一直都是高贵身份的象征,过去家里如果墙上挂着一把剑,绝非是用来辟邪镇宅的,那是在告诉来访者,这家的主人翁地位颇为尊贵,莫要轻率行事。

大家看到孔子的画像上,孔子的腰间挂着一把宝剑,并不是说孔子武功多强,要显摆显摆,那是说明孔子在说自己很有地位。

宝剑之所以成为身份的象征,很大程度是因为宝剑制作的过程相当困难,自古有“十年磨一剑”之说。有的时候,铸剑甚至还会送上一条人命。

碧血剑的故事就发生在战国时期,干将是楚国最有名的铁匠,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干将有这样的本事,是因为他有个无比厉害的师傅,他的师傅就是前文提过的,制作鱼肠剑的欧冶子。

当年,欧冶子铸剑在越国那是出了名的,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

但是,欧冶子告诉楚王,我不造假冒伪劣产品,我制造的宝剑必须需要特殊材料才行。

楚王一拍大腿,那有何难?我出路费,先生您尽管去找。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最后他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可是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三日,然后跳入坑洞,取出来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水慢慢磨制宝剑。

欧冶子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三把:第一把叫做“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

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所以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楚王见剑大喜,赐此宝地为剑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县就以第一把宝剑为县名,叫龙渊县,因避唐高祖李渊名讳“渊”字,改叫“龙泉”,一直叫到今天。为了纪念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成了一方千年古迹。

欧冶子最后炼剑太痴迷了,到了忘我的境界。古人相信宝剑在铸造的时候要用鲜血来祭祀才能最终锻造成功!为了达到这个境界,他铸剑时,他夫妻二人,竟然一起跳入冶炉中,宝剑方才炼成,一代大师就用这种近乎残酷的方式终结了他的事业。

又过了几十年,老楚王已死,新楚王即位。这时,江湖上最著名的铸剑师从欧冶子变成了他的徒弟干将。

这新任楚王的脾气比起他爹来,可是要小气得多。他同样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

干将同样在多年后,铸成一口宝剑,这是他一生中铸得最好的剑,自认为比起师傅的剑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干将清楚楚王的脾气,要是他得到了世上罕见的宝剑,一定会把铸剑的人杀掉,免得将来再铸出更好的剑来,那样他就无法炫耀了。

这时,干将的妻子莫邪快生孩子了,这使干将更加愁眉苦脸。到京城交剑的日子到了,干将对莫邪说:“我这一去肯定回不来了。我留下了一把剑,埋在南山上的大松树底下。等孩子长大了,让他替我报仇。”

莫邪大惊,送剑怎么还有生命危险?干将就把自己的担忧一五一十跟妻子说了。莫邪一脸不舍,但还是含泪答应了丈夫的要求。

果然不出干将所料,干将带着宝剑去见楚王,楚王一得到宝剑,二话不说,留下宝剑,立刻命令士兵杀死了干将,然后哈哈大笑,“这下天下没有比我更好的宝剑了!”楚王的得意为他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一口剑却是一条人命换来的,古代君王残忍的占有欲,让人感到了统治者的冷血、无情。

干将死后不久,莫邪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赤鼻。莫邪紧紧记住丈夫的遗言,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带大。

十多年以后,赤鼻长成了一个小伙子,莫邪便把儿子叫到跟前,把他爸爸的不幸全部告诉了他。赤鼻顿时流下了热泪:“我那可怜的父亲!母亲,您放心,我一定要杀死楚王,为父亲报仇!”赤鼻就跑到南山上,把父亲埋在大松树下的宝剑挖了出来,日日夜夜练剑,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报父仇。

中国人一向讲究“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两种仇恨是根本无法化解的仇恨。

现代,我们的法制已经可以通过对凶徒的惩罚来还受害者公道,但是古代又有多少人为这些弱者主持公道呢?

所以,“父仇必报”几乎变成了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公理!就连古代法律都规定,为报父仇而杀人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就在赤鼻加紧练剑的时候,楚王接连几天做了同一个梦,他梦见有一个愤怒的少年提着宝剑朝他冲过来,说要为干将报仇。楚王吓得直冒冷汗,他忙派大臣们去打听,才知道干将果然有个儿子,正准备进城刺杀他。楚王害怕极了,一边派人去抓赤鼻,一边命令士兵守紧城门,防止赤鼻混进城来。

赤鼻只好带着宝剑逃进了大山。没法为爸爸报仇,赤鼻伤心极了,天天在大树下哭鼻子,此时,正好树林里走来了一位壮士。问赤鼻为什么痛苦,赤鼻便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这位壮士。

壮士非常同情赤鼻的遭遇,决定帮他一起报仇:“能为你报仇,不过,我要借你身上的两样东西。”

“什么?”赤鼻止住了哭声。

“你得把你的头和你的宝剑借给我,我带着你的头去请赏,趁机杀死楚王。”赤鼻一听这话,立刻跪下给壮士磕头:“要你能为我父子报仇雪恨,我什么都愿给你。”说完,他提起宝剑就自刎于壮士跟前。壮士拾起了宝剑,割下了赤鼻的头颅,伤心地说:“放心吧,我一定要杀死楚王。”

壮士来到王宫拜见楚王。楚王见这头和剑跟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高兴极了,要赏壮士。壮士说:“大王,要是你把赤鼻的头放在锅里煮烂,他的鬼混就不会来伤害你了。”

楚王赶紧叫人架起大锅,用大火煮头。谁知煮了三天三夜,赤鼻的头还是没有烂掉。壮士对楚王说:“大王,要是您亲自去看一看,赤鼻的头就能煮烂了。”

楚王觉得奇怪,就亲自走到大锅边,伸长脑袋朝里看。壮士趁机拔出那把宝剑,用力一挥,把楚王的头坎落在大锅里。卫兵们大吃一惊,过来抓他。壮士手起剑落,又把自己的头砍落锅里。

至此,悲壮的故事结束了,这个故事里的所有主要人物都死了(莫邪也没有逃过楚王的追杀)。那位壮士的名字没能留下来,但是剑还在!

干将造的一对宝剑留了下来。人们把其中一把叫做干将,另一把叫做莫邪。

后来,楚国吞并吴越之时,著名铸剑祖师欧冶子、干将、莫邪等人虽已去世,但吴越地区的冶金及铸造兵器技术依然以其铸剑精良而闻名与世。据传,欧冶子所铸的“湛卢剑”屡易其主后,到晋代被名将周处所得,后由其子孙转赠给抗金英雄岳飞。岳飞风波亭遇害后,“湛卢剑”就失传了。

剑是有灵魂的,欧冶子、干将、莫邪、赤鼻、壮士、岳飞都配拥有过“湛卢剑”,因为他们的心中都怀有一颗义士的心,他们可以为事业、爱人、父亲、知己付出生命。而楚王虽然贵为王侯,却只有一颗盗贼一般龌龊的心,宝剑跟了这样的人,即便再锋利也会生锈的。

图穷匕见!最抢镜的刺客荆轲

战国后期,经过长期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莫过于秦国。自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施行变法,为秦国的富强打下了良好基础,并逐步向东扩展。而秦惠王、秦昭王时期继续扩张,推行军功爵制,按军功颁赐爵位,以爵位赏赐土地和隶农,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军事实力大增。同时,秦国物产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经过由孝公至庄襄王六世百余年的苦心经营,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远胜于其他六国。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死去,其年仅13岁的儿子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同时也开始周密布署统一六国的战争。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军攻占韩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接着便把兵锋直指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名将王翦率军由上党进攻赵都邯郸。于公元前228年攻占了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之后,秦国兵临易水,威胁燕国。

燕国在七国当中,是比较弱小的一个,但也有其辉煌的时期,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名将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齐。在济水之西大败齐军,攻克临淄。之后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几乎亡国。燕昭王死后,对乐毅不满的燕惠王继位,齐臣田单乘机使反间计,使燕惠王撤换了乐毅。

田单随后用火牛阵击溃燕军主力,并一举将燕军逐出国境,收复沦陷的七十余城,使齐国复国。自此,燕国便一蹶不振,国势日衰。至燕王喜时期,国力更加衰落,由他的儿子太子丹主持朝政。

反观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他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随后,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姬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

大臣们劝太子丹跟齐、楚、魏再组合纵对抗联盟,太子丹长叹一声,认为那已不切实际,而且当前形势已经刻不容缓。他决心采取左道旁门的手段,派遣刺客去胁迫赢政,命他承诺退还侵略的土地,并保证不再继续侵略。如果他拒绝,就把他刺死,以此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

燕太子丹首先找到自己的铁哥们田光,田光把所有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杀秦王嬴政的人。经过多方查找,田光终于在众多的候选人中,确定由著名的侠士荆轲完成这个任务。

但是,刺杀计划必须要做的万无一失才行,所以,虽然刺客找好了,却一直没有实施计划,这种计划就像是总统手中的核弹引爆装置,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使用的。

但是此时,情势已经更加危急,王翦灭了韩国,又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即将挥兵北上,兵锋直指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看来是按动“核武器”按钮的时候了。

他亲自来到了荆轲的住所,并把自己的来意说明,希望他能够帮自己刺杀秦王嬴政。

荆轲并没有对这个任务感到震惊,但他却说道:“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有把握对付他。”

土地还好说,但是樊於期却是太子丹十分器重的人才,况且樊於期全家都被秦王嬴政所杀,到燕国来寻求政治避难,若要杀了樊於期会被天下诸侯所不齿。太子丹听到这脸露难色,不置可否便先行离开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秦王,却怕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期听后,哈哈大笑,说:“我当什么事呢?承蒙燕王不嫌,我多活了这么多年,现在是我报答燕国的时候了,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万事俱备,荆轲准备就绪。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十二岁时便杀过人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太子丹不会想到,事就坏在了这个秦舞阳的身上,所以说不是所有的杀人犯都适合混黑社会,也不是所有的杀人犯都适合当杀手,杀手代表着一种境界。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十几岁就杀人,可见此人是个浑人,但这浑人一看到一代雄主秦始皇,腿肚子就开始哆嗦。可见市井流氓和黑社会老大的气势有多大的差距。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都看出来这里边有事,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心说这个没用的东西,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嬴政心中起了疑,便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大喜。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一下子便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

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嬴政一见跑不了,便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跟在他的后边绕着圈,做起了困兽之斗。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

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当时秦王的剑很长,情急之下无法拔出,只能和荆轲玩起了“旋转木马”,此时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

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顿时血光一片。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

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束了荆轲的性命。

最可悲的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如果当初他脸上能不变色,也许他就能成为帮助荆轲的人,而后的变故,他竟然一动不动的就像个塑像一样在那傻站着。

当然他的命运比起荆轲来也好不到哪去,当荆轲被杀后,武士们才反应过来,这里还站着刺客的同伙,他们一起上去,把秦舞阳乱剑砍死在了宫殿中。

至此,荆轲刺杀秦王行动,宣告失败!

荆轲是个失败的刺客,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抢戏的刺客,为什么?是因为悲壮!是因为荆轲代表着六国做了最后一次尝试,是因为荆轲行刺的失败,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的正式结束。

秦朝是一个传奇开始,却是一个刺客,一个义士故事的终结。属于刺客的黄金时代就此落幕了,在这样的时代里,有着让人惆怅的感慨,巨大的历史车轮,却要靠这些刺客孤身去扭转乾坤,与其说是悲壮,不如说有些苍凉。

但是,用一己之力去扭转历史,更让人们能感受到这些刺客的独特魅力。这些刺客用自己的牺牲,证实了信仰要比生命更加弥足珍贵。

这才是刺客存在的意义! 4ioCMVlQsR9OIJcvsjJYabXqZ6i3dF+zv3GZKm3W3cUK/QyqKjzkyuMj/mN4Jo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