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乐舞

音乐和舞蹈、歌词(诗)结合在一起,形成“乐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位一体”。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出土了一件绘有舞蹈图像的彩陶盆,距今约五千年。彩陶盆的内壁绘有三组五人手拉手跳舞的图像,舞姿和谐统一。这是目前发现的最久远的远古时期乐舞图像资料。

彩陶盆

一、葛天氏之乐

葛天氏部落是远古时期的一个氏族部落,葛天氏的歌舞是中国歌、乐、舞的始祖。葛天氏之乐是载歌载舞的乐舞,反映当时以农牧生活为主的先民希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表演时,三人手执牛尾,踏着脚步。一共有八首歌:第一首《载民》是歌颂承载人民生活的土地;第二首《玄鸟》是歌颂作为氏族标志的图腾“燕子”;第三首《遂草木》是祝愿草木顺利地生长;第四首《奋五谷》是祝愿五种谷物繁盛地生长;第五首《敬天常》是诉说要尊重自然规律的心愿;第六首《达帝功》是歌颂天帝的功德;第七首《依地德》是感谢土地和地神的赐予和恩惠;第八首《总万物之极》是盼望鸟兽繁殖,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

葛天氏之乐

二、阴康氏之乐

阴康氏之乐,传说是远古阴康氏创作的舞蹈。在阴康氏部落生活的地方,洪水泛滥,湿气很重,人们的身体很不舒服。为了能驱散身体的湿气,强壮身体,阴康氏编创了一部用于健身的舞蹈,史称“阴康氏之乐”。这是人们在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健身舞蹈。

三、朱襄氏之乐

在远古氏族朱襄氏时期,那个时候会刮很大的风,天气非常干旱,植物因为缺少雨水而枯萎,无法结出果实。传说氏族中有一位名为士达的人发明创造了一种乐器“五弦瑟”,用它来演奏音乐祈求降雨,驱除干旱。

朱襄氏之乐

四、伊耆(qí)氏之乐

伊耆氏部落也是远古的一个氏族部落。那时,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农业生产,每年十二月,他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万物的祭礼,即“蜡(zhà)祭”。在祭祀中,他们会唱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歌词的意思是:大地啊,你不要震动;流水啊,你注入深谷;害虫啊,你不要蔓延;杂草野树啊,回到滋养你的积水洼地。他们希望不要有地震、水灾、虫害和杂草野树。

五、《云门》

《云门》又名《云门大卷》。相传黄帝做部落首领时,以云为图腾,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倡导天下和平仁爱。

六、《咸池》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尧做部落首领时,以“咸池”为图腾。咸池是天上西宫的星名,尧时期的人们认为它主管五谷。人们在每年播种的季节举行乐舞活动,祈求新年五谷丰登。

七、《箫韶》

《箫韶》又名《大韶》,简称《韶》,是舜时期的乐舞。相传舜做部落的首领时,以燕子为图腾。乐舞是以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乐舞共有九段,不同的歌唱有九次,又称为“九歌”。在《尚书·益稷》中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意思是演唱到第九段时,连神鸟凤凰也从天上飞来享受。这首乐舞优美抒情,是原始社会时期高水平的乐舞。

八、《大夏》

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形成。从这个时期开始,乐舞有了新的功能和思想内容,由歌颂图腾和大自然转向歌颂领袖和英雄。《大夏》是夏朝的乐舞,是歌颂大禹治水功绩的。这是一个场面盛大的群舞,表演者头戴皮帽,下身穿白裙,光着脊梁,边唱边舞。《大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籥。籥是远古时期的一种吹奏乐器,外形类似于现在的箫,但是吹法不同。籥无吹口,采用“斜吹”方式演奏。

九、《大濩》

《大濩》又名《濩》,是商朝著名的乐舞。它是为了歌颂商朝的首领商汤而创作的。商汤带领受压迫的人们打败了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 TpFgBSlVAcX4GpYdg8w27U4C6ggV4lQU2HQE4pS6OhLmMPy8K23e/TWC9CoKal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