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6章动员大会上的雷霆改革

此后,翻译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了。虽然中间也有很多错漏,但是经过林超涵的复查,并经过郭志寅的把关,基本上翻译的资料很快就能够整理出来形成规范文件,提供设计模型参考使用了。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是因为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原因,有一些德语单词大家很难查到,艰难辨认后才发现这些可能就是德语俚语,也就是说德语工程师们在画图纸写资料的时候用了很多不专业的口语,这些资料以前德国人从来没想过要卖给华夏人,他们在写的时候,随便写个词,自己人能看懂就好了,没想到一向严谨的德国人也有这么不严肃认真的时候,好生生的一份专业图纸竟然变成了俚语大全,有些词只能连蒙带猜,再加上后来慢慢找到规律,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半个月后,全套的7吨重卡资料就全部被翻译成中文了,看着满满一堆的工艺材料数据,设计图纸尺寸说明,林焕海和郭志寅都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林焕海和郭志寅就开始张罗重新画设计图纸,根据军队的喜好与习惯改了两片式平板玻璃风挡,其他总体说是基本照搬,整车布置也基本以萨森图纸作为原设计方案,只是在细节做了适应性修改,比如去掉感载阀之类的外围零部件等。

林超涵准备翻译完后休息几天,翻译完成后大家简单地宣布了一下,就解散了这个临时团队,各回各的部门。简单相处了几天,大家都变得熟悉起来,分开还有点小小的不舍。大家分别跟林超涵握手道别。

林超涵送走大部人后,发现沈玉兰还在后面磨蹭,本想过去开两句玩笑,但一想到沈玉兰不经逗,就忍住了,也默默收拾自已的东西。

意料之外地是,看到人都走光了,沈玉兰却主动走了过来,开口用特别小的声音说,“林超涵,对不起,是我害你受处分了,有时间的话我请你吃饭吧。”

林超涵真是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沈玉兰跟徐星梅不一样,从来没有公开站出来跟别人解释林超涵他们见义勇为的情况,而且平常就不太喜欢说话,突然说请吃饭搞到林超涵有点没反应过来。其实林超涵和凌霄强也都明白,被流氓调戏,这事说出去姑娘脸挂不住,所以从来也没有指责她的意思。

突然说请吃饭搞到林超涵有点措手不及,“这个,报恩什么的,我们开玩笑的,你别当真。”

看着沈玉兰脸上有点尴尬扭捏的样子,林超涵赶忙说,“改天吧,我现在特别忙,你也好多天加班加点了,回去好好休息最要紧。”

沈玉兰脸皮本来就挺薄的,轻轻点了点头,转身就走了。

林超涵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个处分背就背了吧,有人在背后到处说他在县城惹事生非,因为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帮他证明,见义勇为的事没法说清楚,但去县城跟人打架的事实是很清楚的了。沈玉兰脸皮太薄,经不起开玩笑,林超涵觉得她不愿意站出来说明情况也很正常,回头要是有些人不怀好意地追问细节,沈玉兰还不得羞死,本来是受害者应当理直气壮,但人言可畏,就别让她太为难了。

林超涵一想,也觉得自己挺爷们的。凌霄强那小子虽然嘴巴大,但听林超涵一分析,也深觉有理,于是两人各自挨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记小过处分,算是有难同当了。

这个事,林超涵也没放在心上,他当然知道父亲林焕海上位有人心里不服气,没事故意找点碴来恶心他,但是该来的总是要来,他倒不介意对方这点小把戏。等到西汽这次度过了难关,任何小把戏都是无效攻击。

再过一周他就该回北京学校报到了,他的论文早就已经写好上交了,但是根据导师的意见,他在上次给部队写第一份报告的基础上,将保密内容和一些不必要的内容都去掉,修改了一下,将其揉进了毕业论文,使论据更为翔实,相信答辩也不会有问题。

正在整理这些资料思路的他,突然接到王兴发通知,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工作会议,现在7吨重卡的资料已经翻译完毕,相应的人员组织架构方案也基本调整完成了,此外还有一些材料、零配件也都在积极准备中,这次开会算是一次大范围的动员会议了。

林超涵强是这次资料翻译的具体负责人,但是还是实习生的身份,本来根本不够格参加这样的会议,但在总工郭志寅提议后,党委书记姜建平支持下,也让他破格参加了一次这样的会议。

到会场后,林超涵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最后面,作为厂长林焕海的儿子,他的一举一动还是很引人瞩目的,低调做人是基本需求,跟上次负责端茶倒水不同,这次他是正儿八经地参加会议了。拿着笔记本,找了个座位坐下,倒也没几个人注意到他。

会议开始,姜建平讲了一下开场白,主要是再重申一遍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正式开始启动7吨重卡的研制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这是姜建平定的调,实际上这时间不是紧,而是太紧了,以前三年吃透一款卡车,现在只有一年,还没得选择,这任务难度是几何倍数的增加,至于难度,在时间紧的情况下,无端地也增加了很多。

林焕海接过话筒,说,“我知道,有些同志对这次研制新型重卡的任务时间如此紧张很不解,我在这里再强调一次,这已经我们能争取到的最好机会了,这几年,我们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对部队的需求了解跟进滞后,导致了现在极其被动的局面。这几年,改革一直在深入进行,南巡讲话之后,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加速,以前,我们还可以靠着国家行政命令,保障我们的生产生活,但是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了,不能完成7吨重卡的设计研制任务,我们西汽就真的只能卖身给国内的兄弟企业了。”

“在这里,还有一些更严峻的形势需要跟大家说明,这次7吨重卡,不只是我们一家在进行,兄弟企业现在也在积极跟部队联系,甚至不惜自已投入研发部队急需的这款重卡,这还不说,可靠的消息是,有一些外国的重卡企业,也希望向华夏出口7吨重型卡车,只要稍加改装,就能为部队所用了,他们有成熟的设计和更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如果不是领导仍然希望我们西汽能够提供国产车型解决方案,我们甚至连这次机会都不存在。”当时,国际上一些有能力制造重型卡车的大多都是西方国家,包括美欧日等,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对我国采取了武器禁运政策,所有军事装备都在禁运范围内,但是重型卡车既有民用也有军用,面对华夏这么庞大的市场,相关制造企业不可能无动于衷,打一个擦边球跟华夏做生意是没有问题的,华夏把卖出的民用装备自己改造了能说他们什么呢?实际上,当时为了跟华夏做生意,欧洲一些国家,比如法国,跟华夏采取联合研制的方法,卖技术,有些可以军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设备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卖到了华夏,他们赚得开心,我们也买得舒坦,大家各取所需。

林焕海接着说,“这次7吨重卡的任务重要性,对我们西汽来说,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有些人认为一年的时间设计研制出重卡是天方夜谭,甚至有个别人还等着看笑话,但是我告诉你们,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并非不可能,在国外,他们从设计到投产一款重卡就是一年,其中最顶尖的已经可以达到10个月周期了,外国人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外国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我就不相信,华夏人的智慧不如外国人,更何况,我们并不是零基础研制,第一我们多年引进的萨森企业重卡资料中有7吨重卡,经过半个月奋战,我们已经翻译完毕,有了完整的资料作为参考;第二我们厂里有着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工程师团队;第三,我们有国家和军队的支持,部里和军队都给我们敞开了大门,只要我们需要的,他们都会全力相助;第四,我们的眼界已经打开了,这次厂里决定,全面向国外学习,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在厂党委和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我相信,这次7吨重卡的任务,我们一定能完成!”

然后林焕海就宣布了一些机构改措施,一切为了7吨重卡,这次改革力度非常大,比上次林焕海刚回来通宵开会时说的力度还要大,专门设立了“7吨重卡研制办公室”,简称“7吨办”,为了提高效率,集中力量攻关,全厂的骨干精英被抽调出来,根据研制的需要,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包括设计、模型、工艺、装配、零配件采购、后勤等多个小组。职能划分十分清晰,而且最重要是的打破资历,由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担纲。

这只是一个临时机构,但有点像战时机构,一切为了效率提高,打破一切繁文缛节,厂里要求一切不必要的规章制度从简,还制订了一些严肃纪律的措施,赋予了各个小组负责人果断处置事务的权力,严重不配合地有可能会被直接开除出厂,同时也要求西汽所有管理后勤部门为一线服务,比如说食堂,必须全天24小时待命,随时保证职工们的用餐。最重要的是,所有小组负责人都要向林焕海本人汇报工作、接受安排,而根据安排的名单,没有一个小组负责人是副厂长级别,这等于变相地把几个副厂长参与的权力直接剥夺了。

台下众人听了,议论纷纷,按部就班干了多少年,平时懒散、消极怠工的事情多了去了,每次也只是抓抓典型就算了,突然这么打破边边框框,出乎大家的意料。而且听林焕海的意思,以后全厂都可能要按这种模式来改革,这是什么节奏?

林超涵听了半天,发现也没自己什么具体的事,不过,他对老爸这么雷厉风行地宣布改革措施,也是颇为惊讶,这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很高明,没有人能够公开提出反对意见,几位副厂长对最后的名单也是颇为惊讶,面面相觑。

林超涵看着潘振民和曹海鉴在主席台上如坐针毡的样子,暗暗发笑。 A6ZOJtUIQQrRGfjQWFMr3JuzELm+beRU45XfK13BA+LTMhQTkOsq16pOICm71/+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