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迈进 21 世纪的新时代已经整整二十多年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膳食模式以及疾病的病谱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均衡的营养已经成为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疾病治疗不能再停留在以往治标不治本的对抗性的药物治疗。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形成于数千年前,是中华民族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建立在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辩证的基础上的医学体系。中医包括运用中草药的药物治疗和运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对国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贡献巨大。然而,当今名老中医师已故一个就少一个,而年轻的中医师不少人已经被“西医化”了。中草药大多已被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
西医,西方现代医学发展于三四百年前,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技等基础上的医疗体系。西医在治疗急性、传染性疾病方面曾经是功不可没。然而进入 21 世纪后,却是慢性、衰退性疾病出现高发。尽管医疗仪器越发先进,合成西药层出不穷,但是西医可治愈的慢性病实在少得可怜,只得让患者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试图控制一下疾病症状,能做到治标不治本已经是不错了。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各有其长处和短处。长期以来,我国卫生部门也曾努力促使中西医的良好结合,但效果并不理想。不是中、西医各唱各的调,就是中医被西医化。其实中西医有个交汇点,就是营养医学,营养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时代在变化,医学需发展。当今困扰人类的主要疾病已经从急性、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衰退性疾病。为此,医学理论必须要有相应的发展,疾病治疗必须要有相应的改变。营养医学应运而生,营养医学必定发展。
营养医学不是营养学和医学的简单结合,它是整合了现代营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细胞营养学、基因营养学和营养免疫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目前,医院治疗疾病主要是有资质的医师根据临床医学理论,运用相关药物对症治疗。今后,将是营养师或具有营养师资质的医师根据营养医学,运用营养物质或营养素预防或治疗多种慢性病,以取得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营养医学与西医或中医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从人体最小的生命单位——细胞层面,而不是仅仅从器官或系统层面,来研究营养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防治疗的关联;它是运用人体能识别、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素,而不是运用人体无法识别的人为制造的药物,来修复细胞组织,恢复器官功能,达到标本兼治之效。营养医学是治本医学、整体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已经适时地明确指出:“营养已经上升到治疗的高度”、“营养治疗是解决当今慢性病的关键”、“要从药物治疗逐渐地过渡到营养治疗”。营养治疗至今尚未引起医疗机构、大众媒体和普罗大众的足够重视。指导营养治疗的营养医学还有待于尽快普及乃至“扫营养学之盲”。营养医学必将大发展,并迎来医学界的一场革命。
营养已经上升到治疗的高度,或曰营养治疗,至今仍让很多人颇感陌生。人们对营养作用和营养治疗的认识会有一个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饮食营养,知道营养对人体的补益作用。后来,也了解到营养对人体机能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再后来又进一步认识到营养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在营养医学指导下的营养治疗已不再是“辅助治疗”,而是“一线治疗”“基础治疗”。营养医学揭示,现代慢性病的本质是最小的生命单位——细胞,因营养代谢失衡出现故障从而引起组织受损、器官病变和系统紊乱。所以,疾病治愈的本质就是运用细胞所需充分且均衡的营养素修复受损细胞、激活休眠细胞、清除凋亡细胞、促进再生细胞。
目前,主流医学虽然仪器设备越发先进、临床检查五花八门,但是仅仅在寻找疾病的部分成因,没有将病因的全部以及疾病的本质揭示出来。医师只是根据“仅供参考”的检查报告开出“控制症状”的西药药方,让病人长期服药,往往治标不治本。
然而,营养医学告诉我们,人体是由约 60 兆细胞组成,细胞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每分钟约有 50 多万个细胞凋亡,如果新生细胞与凋亡细胞保持平衡,人体就是健康的,否则就会引起疾病。细胞这种平衡取决于细胞摄入营养的平衡。换句话说,营养的质量决定了细胞的质量,而细胞的质量又决定了器官、系统、人体的质量。营养治疗能让人体最基本的生命单位——细胞维持健康,这才是治标又治本的基础治疗。
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我们急需运用营养医学理论来指导,从而正确理解疫情的本质,并进行有效的抗击。这次疫情虽然是来势汹汹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不同于慢性、衰退性疾病,但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人体细胞受到病毒入侵感染,成了病毒的宿主细胞,促使病毒快速增值,于是肺等脏腑受损致病。
应对急性新冠病毒疫情,药物(中、西药物以及疫苗)、仪器(呼吸机)可以控制一下疾病症状,争取抢救时间,但是还是治标不治本。营养医学明确指出,疾病的本质就是细胞受损出现故障引起器官病变和系统紊乱。所以,治疗就是要清除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修复受伤的细胞。人体原本就有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它既能抗击外来的病毒,又能清除体内病变的细胞。为此,华山医院著名的感染科医生张文宏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付疫情的特效药就是人体的免疫力”。
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良好的营养支持,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更需要充沛且均衡的营养,正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营养医学又说,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营养素组成的,细胞的新陈代谢需要至少四十多种基本营养素。如要修复和再生受损的肺脏等细胞,必须使用构成细胞的营养素而不是药物,因为细胞不是药物构成的。
营养是生命的源泉,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人的生命和健康。营养医学则揭示了人体疾病的本质和治愈的本质。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学习和运用营养医学新知识,即使遇到类似于新冠病毒疫情也别忘了营养医学而一味地过度的药物治疗。
20 世纪,我们目睹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21世纪,我们会迎接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的大发展。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多糖体组学,活性多糖是多糖体中具有生理活性的最重要的一类,将在未来医学——营养医学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20 个世纪 70 年代,国际生物学和医学界就认定,21 世纪必定是活性多糖的时代。
人体最小的生命单位是细胞,细胞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构成: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基因组;
细胞质中有营养物质——蛋白质;
细胞膜上有信息物质——多糖体。
多糖体能在细胞之间识别、判断和传递信息,并调控细胞所需营养素的摄入和细胞内毒素的排出,维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发挥着独特的生理功能。
多糖体中最重要的是活性多糖,包括真菌多糖、植物多糖、海藻多糖、动物多糖。但取自于“药食同源”的菌菇类的真菌多糖和植物类的植物多糖更为有效,它们带有螺旋状的β-D-葡聚糖构体,进入人体内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生理活性,可以双向调节生理功能。为此,国际生物学界和医学界把活性多糖定义为人体“生物反应调节剂(BRM)”。
国内外已经有科研机构和科技公司研发和生产单味的或复方的活性多糖产品,用于健康养生和疾病防治。随着营养医学的发展,活性多糖会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普罗大众所接受,定将在营养治疗中大显身手,让人刮目相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效果是检验治疗的唯一标准。21 世纪一定会见证一个轰轰烈烈的活性多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