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环太湖地区蚕桑民俗音乐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启蚕桑文明的国家。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Andersson)在辽宁沙锅屯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大理石蚕。1927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遗址发现了距今四千多年的半割切蚕茧,品种与桑蚁茧近似。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新石器遗址发现出土了一批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有未炭化而呈黄褐色的绢片,已炭化但仍有韧性的丝带、丝线等,经鉴定为家蚕丝。1960年,在山西芮城县西王村仰韶文化遗址晚期地层发现了陶蚕蛹。石蚕和陶蚕蛹是原始社会对蚕产生巫术崇拜的见证,商朝以后历代都有王宫祭祀蚕神的风俗。这一切都证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先民经长期采用野蚕丝的实践,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成功将野蚕驯化为家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历史。

中国自古以农桑立国,几千年来,植桑养蚕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积淀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诗经》中就有许多描写蚕桑的诗篇,《全唐诗》有四百九十多首描绘蚕业的诗歌,而内容涉及桑文化、桑意象的字句更不胜枚举,如扶桑、神桑、桑干、桑柘、桑田等。蚕桑文明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前的史前,其重要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清社会。

从《诗经》《禹贡》等文献看,先秦时期蚕桑生产已遍及华夏大地。湖州境内植桑的源头可追溯至公元前两千七百五十年以前,先民取桑育蚕,成为生计之一。民间百姓祭祀蚕神、蚕崇拜与蚕信仰之习俗由来已久。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蚕桑习俗”(扫蚕花地)就起源于德清,是广泛流传于江南杭嘉湖蚕区的重要蚕俗之一。《中华舞蹈志》中如此注释:“扫蚕花地是流传在浙江杭嘉湖地区农村蚕桑生产的民间小歌舞。起源于湖州德清县,清末年间至20世纪50年代最为繁荣。”

江南杭嘉湖地区物阜民丰,民风淳朴,百姓以农桑养家糊口。千百年来,当地还完好地保存着许多蚕桑文化习俗,人们世世代代爱唱蚕花歌,爱看蚕花戏,无论是老媪、少女,还是姑嫂妯娌、新娘子,平时都爱在自己头上戴一朵鲜艳漂亮的蚕花。过年时,要扫蚕花地、点蚕花灯和蚕花火。大年初一早晨起得晏(迟)一点,名曰“焙蚕花”。结婚大喜日子要点蚕花蜡烛,老太太过世要盘蚕花。旧时逛庙会,男女老少热热闹闹轧一回蚕花。祭祀仪式中要接蚕花、送蚕花。乡民路上见面,相互拱手祝愿,常说一句:“蚕花廿四分!”

地母排场看蚕花

田公地母做人家,种田看蚕一团花,

田公早晚勤耕种,地母织布又浆纱。

四月天气热巴巴,地母排场看蚕花,

拿出蚕种贴身焙,焙出乌娘密麻麻。

头眠二眠眠得好,三眠出火齐刷刷,

蚕花茂盛多胜意,采下茧子白花花。

田公就把行灶搭,地母忙着落丝车,

细丝做是千百两,田公地母乐哈哈。

十二月花名

正月梅花把春报,过年时节放鞭炮,

来来去去做客人,手里拿只草纸包。

二月杏花白苗苗,稻干河泥挑得早,

要想蚕花廿四分,桑园地里多削草。

三月桃花红树梢,吃素念佛自身好,

合伙摇只开稍船,杭州灵隐把香烧。

四月蔷薇开得早,谷雨前后看宝宝,

头眠二眠眠得齐,大眠上山豁虎跳。

五月石榴似火烧,采了茧子把丝缫,

粗丝细丝卖好价,收进洋钿和元宝。

六月荷花水上漂,老蝉晒得吱吱叫,

河边水车轮轮转,木龙吸水浇青苗。

七月鸡冠开得巧,七月十五馄饨包,

请请阿太斋斋灶,祖宗神仙都吃饱。

八月桂花金跃跃,地里桑叶长势好,

桂月花蚕看几张,好剥丝绵翻棉袄。

九月菊花迎霜笑,重阳佳节去登高,

捋枯叶来刈茅草,要为湖羊备冬料。

十月芙蓉十月朝,秋收冬藏忙糟糟,

豆麦油菜要下种,立冬田里没立稻。

十一水仙刚开苞,西北风刮呼呼叫,

牵碧磨粉伴工做,冬至馍馍咸菜包。

十二月里雪花飘,收租讨债接得牢,

有钱过年杀猪羊,没钱躲债四处逃。

所谓蚕花,有多种说法。有人将刚刚孵出的幼蚕蚁(乌譑)叫蚕花,因为蚕蚁极小,形似细小蚂蚁。有人把蚕茧的收成叫蚕花,当地养蚕,养到“出火”的时候,气候渐暖,蚕室内取消炭盆加温,此时要“捉眠头”,把正在休眠的大蚕宝宝捉出来用秤称一称,分别放进大蚕匾饲养。按当年的收成,1斤出火眠头能收8斤茧子,就称之为“蚕花八分”,这已是较好的收成了。人们祝愿时说“蚕花廿四分”则是一种美好的希冀,期望蚕茧丰收。在德清方言里,又把一种小虾米叫作蚕花譑,在吴语中,花与虾谐音,这又是一种说法。较为通俗的解释,蚕花是古代人们从对蚕神的信仰和祭祀风俗演变而来的。当年,蚕乡人信仰的蚕神,称之为蚕花娘娘;祭祀蚕花娘娘时,人人头上要戴一朵花,有彩纸款式的,也有用蚕茧或绸帛制作成信物的。有些地方还以这朵花象征和代表蚕花娘娘,人们都虔诚地将这朵花称呼为蚕花。凡与祭祀蚕花娘娘有关的各种风俗活动,也都挂上“蚕花”二字,如接蚕花、送蚕花、谢蚕花等。天长日久,蚕花就名正言顺地成为江南地区与蚕桑生产有关的各种传统习俗的代名词。

德清县为杭嘉湖蚕桑主产区之一,蚕桑生产历史古老而悠久。据1988年出土于德清武康镇上柏村大庙山的历史文物夹沙红灰陶纺轮来推断,德清蚕桑业的起源可追溯至距今五千年的马家浜文化晚期。这里历来重农桑,到了明洪武、永乐、宣德年间,“敕县植桑报闻株数”,于是“穷僻壤无地不桑,季春孟夏时,无人不蚕,男妇昼夜勤苦,始获茧丝告成”(清康熙《德清县志》卷四《农桑》载)。清道光《武康县志》记录了养蚕从“浴种”到“布子”“相种”的整个过程,说明人们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的养蚕技术。历代文人留下的众多养蚕诗歌,也说明了这一点。集众多蚕俗之大成的扫蚕花地最少也有一百余年历史,清康熙《德清县志》记载:“清明时会社颇盛。”清嘉庆《德清县志》载:“乾隆四十八年修先蚕祠,五十九年钦奉谕旨载入祀典。先蚕祠,迎春庙内,乾隆四十八年知县什勒密修建,五十九年钦奉谕旨载入祀典,于每岁季春巳日官为致祭其议(注:祭品均照祭先农坛定制)。”清道光年间的《湖州府志》则有文人董蠡舟、沈炳震的《蚕桑乐府》关于“浴蚕”“扩种”等叙述养蚕生产过程的歌词记载。这些历史文献的文字记载证明祀蚕活动在清代已盛行一时,还孕育了反映蚕事活动、生产过程及表达蚕农祈祷蚕茧丰收的民间歌舞表演扫蚕花地。

扫蚕花地虽是源于德清民间的小歌舞,清末民初,却成为杭嘉湖蚕区广泛流传的重要蚕桑文化习俗之一,其主要的表演艺人都集中于德清一带。当年,德清本地蚕农为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都乐意出钱请一批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上门,在家中养蚕场所,举行“扫蚕花地”仪式。这种娱神祈愿、讨彩头、图吉利的民俗活动,还与古代蚕神信仰和祛蚕祟的驱赶巫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同时,它也保存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 ZhoQe4bLMare6iZgAIAJfwy6RVotLKKtavWYRz1E67y6XJqw842ueFf2oIKRX8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