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农业民俗音乐的艺术表现及特征

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一脉相承,由于不同地区文化习俗的差异,带来不同地区艺术创作的差异性。农业民俗音乐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是涉及农业文化的音乐创作都可以称作农业民俗音乐。传统的农业民俗音乐在戏剧音乐的表演中较为常见,如今在网络时代的推动下,农业民俗音乐作品逐渐广为流传,加上许多农业民俗影视的发展,农业民俗音乐也在影视作品中得以传播。就目前农业民俗音乐创作来说,创作题材更加丰富,唱腔曲调也不局限于民歌形式,词令创作艺术更具审美性。

一、欢快愉悦的曲调

民俗音乐作为民歌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民歌高亢清丽的特征。传统民俗音乐的创作目的是以歌颂为主,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俗音乐主要歌颂民族文化,将民族故事以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整体的曲调欢快愉悦;而有些专用于祭祀的音乐则旋律缓慢,曲调庄严。同传统民歌一样,许多以农业为创作主题的民俗音乐都意在歌颂农业、祈祷风调雨顺。另外,有些农业民俗音乐作品则主要是为了传播农耕文明,如《节气歌》将中国二十四节气作为歌词内容,节奏欢快,令人愉悦;再如电影《刘三姐》中的插曲《采茶歌》,节奏清新明快,将农村地区采茶文化以欢快的乐章表现出来,同时也是在赞扬农民的勤劳。至于在现代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结合的潮流中,有些农业民俗音乐工作者为力求现实,将展现农业生活的困境与艰辛作为创作目的,这类农业民俗音乐创作的曲调较为缓慢,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别有一番韵味。

二、亲切通俗的词令

从民俗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来看,民俗音乐具有口头性和集体性的特点。许多民俗音乐在特定民俗活动场合中由集体演唱,演唱的词令围绕某一民俗文化,并且词令创作具有乡土性,给人亲切感。以农业为主题的民俗音乐创作者大部分都是农民,在从事农业劳动时常常会即兴放歌一曲,以歌颂农业,反映农民的农事状态。在词作上,农业民俗音乐工作者的词作通俗、易懂,字词间多出现俗语,虽然有时没有完全兼顾到文学审美性,但是在效果上,却更贴近民情、接地气。随着现代音乐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音乐发展已经逐步重视审美,农业民俗音乐工作者的词令创作也突破了以往的口头性特点,内容创作不再直接表现农事活动,而是通过与农业相关的意象,创作出别样的民俗音乐,如《红高粱》影视剧插曲《九儿》,以山东高密农村为背景,词令描写了田野、枣花、高粱以及一个美丽的姑娘“九儿”,亲切的白话文与高密农村农业意象的结合使得曲子通俗、亲切,配上民俗乐器二胡、唢呐,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兼具的现代化音乐艺术特征。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农业文化、民俗文化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下,农业民俗音乐已经跨越了单一化的音乐艺术范畴,将农业历史文明以一种审美性的艺术形式传递出来。在古老的民俗音乐中,中华农耕文明在史书记载中转化为动听的音乐,让后世的中华儿女为之歌唱。然而,在媒体时代的推动下,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中的农业文化在逐渐消亡,以农业为主题的音乐创作也越来越少,我们必须努力让优秀的农业民俗音乐融入现代媒体音乐中。同时,我们呼吁,让传统民俗音乐回归大众视野,让更多的人去领悟古老的民俗文化,让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去感受和弘扬中国农业民俗音乐艺术的魅力。 85JjTiC+BdfHy0793NUDBlIU0yFPo8Zi1WYDEjh7O0/MnzWcyJWBAxD1l1X0c4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