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雀替赏析

(一)富贵一族系列

矿彩泥金双狮雀替

【名称】 矿彩泥金双狮雀替

【年代】

【尺寸】 83×40×13(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为矿彩双狮雀替一对,朱地泥金工艺,综合运用了高浮雕、圆雕、线刻等多种雕刻技法。“狮”“石”谐音,狮子置于院门之外,威猛庄严,镇宅辟邪,石来运转;“狮”“师”同音,隐喻府中主人太师、少师的尊贵地位;“狮”与“世”谐音,作为门内物,雀替中的狮子长慈幼爱、天伦祥和,寓意“富贵吉祥”“家风和睦”“世代相传”。

【知识拓展】 动物界中,狮、虎为兽中之王。在古代官职制度上,“太师”指乐官,后分指两职:其一,周朝时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其二,古代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称“东宫三师”,为太子的老师。明史官职志明确记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

矿彩凤穿牡丹雀替

【名称】 矿彩凤穿牡丹雀替

【年代】

【尺寸】 56×21×7(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圆雕、透雕、线刻相结合,重彩赋色,造型灵动,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富贵典雅。牡丹与凤凰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凤穿牡丹图案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寓意“富贵吉祥”“大富大贵”“凤知治乱”“盛世太平”。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森严,在建筑用色上,百姓只能使用黑、白、灰与素淡的材料原色,图中雀替敷以青、绿、红、黄等矿物颜料,凸显出主人尊贵的社会地位,同时表达出主人对家庭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美好祈愿。

【知识拓展】 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富贵,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凤为“百鸟之王”,俗语“百鸟朝凤”既象征地位尊贵,又隐喻“君主治太平则凤凰自会飞来”的民间传说。在吉祥图案中,凤凰常与兽王麒麟、花王牡丹组成“三王图”。

矿彩牡丹博古雀替

【名称】 矿彩牡丹博古雀替

【年代】

【尺寸】 52×25×4(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整体雕博古架,居顶置瓶生富贵花插,缠枝花蔓环绕并居间穿插点缀,边框雕博古云纹、刻蝌蚪如意云脚,造型古朴典雅。单批灰,施矿彩,枝叶黛绿,花朵与瓶芯点朱色,久历氧化而泛黑,色彩富贵稳重雅致。有“平生富贵”“清雅高洁”“吉祥富贵”的寓意。

矿彩凤立牡丹雀替

【名称】 矿彩凤立牡丹雀替

【年代】

【尺寸】 52×27×4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圆雕、线雕、透雕相结合的手法上雕马牙雀替为盖,下刻峻岩立足,耸立的富贵牡丹映入眼帘,一尊凤凰壁立花丛,目视前方。单批灰,施矿彩,枝叶黛绿,花朵与凤冠点朱色,花瓣晕染,绿叶红花相互掩映衬托,施彩着色尽显富贵典雅。凤是寓意吉祥的瑞鸟,牡丹是富贵吉祥的国花。国色天香属牡丹,百鸟来朝拜凤凰,“凤立牡丹极富贵,凤戏牡丹美姻缘”。凤凰、牡丹组合,诗情画意之间,“花开锦绣”“前程似锦”“吉祥富贵”“琴瑟和谐”“富贵永驻”的美好寓意蕴含其中。

夔龙纹描金雀替

【名称】 夔龙纹描金雀替

【年代】

【尺寸】 62×25×4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浅浮雕、透雕、线雕相结合的手法,整体雕成夔龙造型,每逢转角雕绘云纹,云、龙有机结合,造型简洁,韵味古雅,云脚、龙首描金,一派富贵气质。整个造型饱含“驱灾纳祥”的美好期望,含有“吉祥富贵”的美好寓意。

【知识拓展】 夔龙纹,又称草龙纹,上述雀替中以云脚明显的云、龙组合形成云龙纹。云龙纹是龙纹的一种,因其构图上以龙和云组成纹饰而得名,龙为主纹,云为辅纹。云龙纹是古代传统图案中的一种祥瑞题材,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

矿彩博古雀替

【名称】 矿彩博古雀替

【年代】 明末

【尺寸】 62×25×4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三角形造型,雕成牡丹瓶插绶带博古图,遍刷石青矿彩。底部博古格与边框花牙子连为一体,中心雕花瓶、牡丹、绶带组合造型,花瓶背后背板透雕卍字文。雕工精细、用色雅致,一派富贵气息,有“瓶生富贵”“富贵绵延”的美好寓意。

矿彩花鸟雀替

【名称】 矿彩花鸟雀替

【年代】 明末

【尺寸】 55.5×20×4(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选用最原始的三角形基本型,以透雕、圆雕、线雕相结合的手法,雕刻浓密的牡丹花丛和花间灵鹊,薄施淡彩。三角形稳定坚固,花鸟图案繁花似锦、含苞待放、生机盎然,寓意“花开富贵”“人丁兴旺”。

缠枝蔓雀替

【名称】 缠枝蔓雀替

【年代】

【尺寸】 67×28×6.5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镂雕、线刻雕刻缠枝花卉,芽刚发,叶萌卷,生机盎然,线条舒展柔美,造型舒朗流畅,韵致温润若璧。寓意“家道兴旺”“福泽绵长”“吉祥如意”。

彩绘透雕缠枝牡丹雀替

【名称】 彩绘透雕缠枝牡丹雀替

【年代】

【尺寸】 40×23×7(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为小雀替做法,或用于室内,或用于抱厦、檐廊梁出头。雀替透雕缠枝牡丹,朱地行粉,枝叶抹绿,花朵点红,花瓣以红白两色进行纠粉赋彩,造型空灵、色彩鲜艳喜庆。牡丹花开,繁花似锦、雍容典雅、美而不妖、艳压群芳,真应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此处雀替以彩绘缠枝牡丹为雕刻主题,寓意“富贵吉祥”“繁荣兴旺”。

(二)戏曲人物系列

矿彩太白脱靴雀替

【名称】 矿彩太白脱靴雀替

【年代】

【尺寸】 71×25×8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三角形为母形,将蝉肚雕成四曲肚弦状,以蒙太奇的手法雕成李白骑马上殿、李白醉酒高力士脱靴,两个连续性的场景组成完整的太白脱靴故事。雕刻技法上,减地平钑,雕出立体层次、人物场景。色彩搭配上,边框金地、人物描金烘托荣华尊贵的气氛,边框框景压绿,与绿色植物连成一体,陪衬人物群像。造型处理上,四曲肚弦状蝉肚产生如梦似幻的情景效果,与太白醉酒的主题相呼应。

【知识拓展】 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有:“李白在翰林,多沈饮。玄宗令撰乐辞,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动,索笔一挥十数章,文不加点。后对御,引足令高力士脱靴,上命小阉排出之。”大意是:李白在翰林时常喝醉酒。一天,玄宗叫李白撰写乐辞。李白喝得醉醺醺,才思敏捷,大笔一挥十多章。玄宗异常高兴,继续请李白喝酒赋诗,李白将脚伸到高力士面前,令其脱靴,皇上命令宦官“小阉排出之”。《旧唐书·文苑下》更详记“由是斥去”。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故事被纳入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在民间广为传播。

有关雕刻类型名称,不同时代有不同叫法,现当代称浅浮雕、高浮雕(半浮雕)、圆雕、透雕(漏雕)、影雕、线雕等;宋代《营造法式》中称压地隐起、剔底起突、减地平钑、素平。压地隐起,同现当代浅浮雕;剔底起突,类似现当代高浮雕或半浮雕,突出面层较高,起伏大,层次多;减地平钑,就是剔地向下,形成一个新地,对表面层进行雕刻,最高点高度平齐,与表面层平高;素平,表面无花纹、无线刻,只是以一遍凿、二遍凿、三遍凿,将平面凿平。

升平宴乐雀替

【名称】 升平宴乐雀替

【年代】

【尺寸】 51×26×4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亭台楼阁,绿树平桥,男主观鱼,女主梳妆,童子烹煮待饮,侍女端茶侍候,一派富贵人家升平宴乐的场面。有“修身齐家”“家庭和睦”“惠风和畅”的美好寓意。

刀马人物雀替

【名称】 刀马人物雀替

【年代】

【尺寸】 58.5×26×7.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为三角形造型,雕宋代刀马人物图。在雕刻技艺上,剔地平钑,雕出立体层次、人物场景,用圆雕、线刻雕琢人物、屋顶等细部,雕山川林木武将争斗,雕亭台楼宇、唇枪舌剑,一派“武在莽野山林,文在庙堂殿宇,战场厮杀,庙堂争斗”的生动场景。在色彩处理上,通体刷朱地,核心人物的脸面着色尽得戏曲人物的脸谱艺术的精妙,与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相配搭,施粉与描金相间相衬,戏剧感强烈。在造型处理上,边框竖框雕夔龙纹、云纹以吻合云从龙的文化民俗,以四曲云卷雕成的蝉肚既是雀替底部的框景轮廓线,又为登高踩低驰骋厮杀的战场进行了艺术表达,平中生奇,尺寸之间尽显天地寥廓,凹凸之间承载乾坤恢宏。

【知识拓展】 刀马人物雕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工雕刻,主要展现战争、习武情境下的人物骑射与弓刀交战场面,故名。刀马人物,简称“刀马人”,主要以反映宋、元、明、清等各个时代的刀马人物故事题材作为装饰纹样,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与宣传教育意义,承载着民间雕刻技艺、中华优秀文化与家风家训,在民间广为流传。

戏曲人物雀替

【名称】 戏曲人物雀替

【年代】

【尺寸】 26×25×13(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为一套四只精巧的小雀替,形状几近1/4圆,圆雕、线雕、剔地起凸相结合。贴近梁柱处,将构件裁以方楞直边阴角,外悬阳角倒以圆边、剔刻圆楞、雕以环珠,方圆之间尽显“刚柔并济”“内方外圆”之意;四只雀替构思巧妙,灵活两分,亭台楼阁之间,苍松翠柏掩映之下,文武人物粉墨登场,文官立于巍然高耸的庙堂,武官纵横驰骋在广袤疆场,有“文武双修”“文攻武备”的寓意,蕴含着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人物故事雀替

【名称】 人物故事雀替

【年代】

【尺寸】 50.5×23×6.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杉木材质,线刻构思巧妙,富有创意,与材料的天然纹理有机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肌理效果。雕刻“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入山请张良”主题图案,寓意“一心为公”“礼贤下士”。

三国历史故事雀替

【名称】 三国历史故事雀替

【年代】

【尺寸】 51×26×4(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杉木材质,雕刻三国故事“战长沙”“空城计”。文以载道,借古喻今,有“知己知彼”“因形就势”“知人善任”“运筹帷幄”的寓意。

杨门女将雀替

【名称】 杨门女将雀替

【年代】

【尺寸】 51×26×4(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杨门女将为素材,以穆桂英、杨宗保阵前交战为主题,雕刻巾帼英雄历史典故,原木原色,不施粉黛。具有“望女成凤”“巾帼不让须眉”“望子成龙”“男儿当自强”“志同道合”“文武兼修”“保家卫国”的美好寓意。

【知识拓展】 穆桂英,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中的人物,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巾帼英雄,随杨家将故事的广泛传播而家喻户晓。传说穆桂英得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武艺超群、机智善战。曾在阵前交战中,生擒杨宗保,后阵前招亲,归顺杨家将,成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大破天门阵。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十二名杨门女将征西夏,保家卫国,屡建奇功。

观棋烂柯高山流水人物雀替

【名称】 观棋烂柯高山流水人物雀替

【年代】

【尺寸】 50.5×23×6.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的雀替,剔地平钑,运用圆雕、透雕技术,辅以线雕,以“观棋烂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主题进行雕刻,技术精湛,人物开面善美,眉目传神,山水之间尽得真趣,俯仰之间栩栩如生。有“时光飞逝”“只争朝夕”“志同道合”的寓意。

【知识拓展】观棋烂柯: 晋朝人王质,到信安郡石室山(今浙江省衢汇区)打柴,误入仙境,将斧子置于地上,驻足观望童叟下棋,看毕拿斧回家,锋利的斧头锈蚀不堪,斧柄(柯)也已腐朽,回家无人认得他,与村中老者对谈,方知往事已逾百年,真应了“仙界只一日,人间逾百年”。 高山流水: 出自《列子·汤问》,春秋时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俞伯牙在今武汉汉阳古琴台偶遇钟子期,二人凭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相约一年后故地重逢。一年后,依约而至的俞伯牙获知钟子期业已病故,从此不复鼓琴。

矿彩仙翁童子雀替

【名称】 矿彩仙翁童子雀替

【年代】 明末

【尺寸】 70×40×6(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圆雕、透雕、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刻,其中雕有老翁、童子,以及松树、秀竹、牡丹枝叶,角刻祥云纹饰造型,背景雕作典型的南方园林形式。寓意家庭成员健康长寿,事业生活节节高,人丁兴旺、富贵吉祥。

卷草人物雀替

【名称】 卷草人物雀替

【年代】

【尺寸】 47×22×10(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如意卷草纹做框,刻线、倒棱、打磨圆润。上方一对雀替,内雕传统福、禄、寿、喜、财之禄、财主题,寓意“禄财盈门”“如意吉祥”。下方一对雕谈文观武群像人物,寓意“文武双修”“后继有人”“世代昌盛”。

渔樵耕读人物雀替

【名称】 渔樵耕读人物雀替

【年代】 近现代

【尺寸】 21×11.5×4(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渔樵耕读人物中的渔夫、樵夫为主题进行雕刻,渔夫雕老者水边垂钓,耕读雕青年上山打柴,一样的神情专注,一样的甘之若饴。雀替体型小巧,雕刻精巧,构图完美,刀工精良。有“身穷志坚”“初心不忘”“苦尽甘来”的寓意。

【知识拓展】 中国传统中有“传家二字耕与读,守家二字勤与俭”的箴言良对。耕,壮身励志立身立命之本;读,益智明理修身治天下之途。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孔子云:“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后世形成“书香门第”“耕读传家”两种传统,张履祥《训子语》以“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以耕读结合进行启蒙劝化成为中华家庭教育的清流。进入新时代,科教兴国的同时,教书育人更是把劳动精神的培养提高到重要的位置。

(三)花鸟植物系列

花鸟雀替边梃

【名称】 花鸟雀替边梃

【年代】 近现代

【尺寸】 70×40×6(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物件,为花牙子雀替的支撑边挺,用以支撑中间的花牙横木。双层雕刻,边框壁立流云,背面透雕,正面以圆雕、线刻雕山、石、云、树为配景,居中雕刻孔雀、锦鸡石山高立。构图精美,雕刻疏朗有致,雕工骨感精到,清新悦目,雅致富贵。有“时来运转”“清和景明”“生机盎然”“鸿运高照”的美好寓意。

锦上添花雀替

【名称】 锦上添花雀替

【年代】

【尺寸】 70×40×6

【文化内涵】 图中的雀替,双面工,双层透雕。背部虬枝满布,寓意“根深叶茂”“生生不息”;正面花开两朵,曲线分隔,上下两个主题图案,上端雕刻锦鸡花卉,下端雕刻笏板长翅的官员,寓意“锦绣前程”“锦上添花”“花开富贵”。

三面雕花鸟雀替

【名称】 三面雕花鸟雀替

【年代】

【尺寸】 59×29×15.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用料大,气质敦厚,原木原色,不上彩,三面工,满工雕刻。雕刻手法上,圆雕、浅浮雕、线雕相结合,以牡丹花、向阳花三面满布,灵鹊点缀花间,或俯仰对话,或相向而歌,生机盎然。有“生机勃勃”“人丁兴旺”“情投意合”“吉祥富贵”的美好寓意。

花鸟牛羊雀替

【名称】 花鸟牛羊雀替

【年代】 近现代

【尺寸】 43×23×7.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雕工精细,毛发、羽毛清晰可见。一组雕牛羊图,寓意“勤劳善良”“六畜兴旺”;另一组雕喜鹊梅花“喜上眉梢”图和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寓意“洁身自好”“见贤思齐”“修心养性”“喜上眉梢”。

双鹿梅花雀替

【名称】 双鹿梅花雀替

【年代】

【尺寸】 40×20×6.5(上,单个)77×17×9.5(下,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的雀替,综合运用透雕、圆雕、线刻技法,后部雕刻朗枝疏梅,前部雕刻梅花仙鹿驾云飞驰。“鹿”与“禄”谐音,梅为春天使者,有“梅花报春”“禄在其中”的美好寓意,又传达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尊贤好客之意。

【知识拓展】 《小雅·鹿鸣》是《诗经》“四始”诗之一,为古人宴歌,朱熹《诗集传》中讲此诗原为君王宴请群臣之歌,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随着民间福、禄、寿三星的兴起,鹿为禄的谐音暗指,在民间广泛使用。

花鸟瑞兽雀替

【名称】 花鸟瑞兽雀替

【年代】

【尺寸】 28×23×8(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两对雀替,挑肩做叠落台阶处理,用剔地圆雕与透雕、线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雕刻。上面一对雀替,以瑞兽配花鸟,别开生面,有“和美(鹤、羊)”“迎面见喜”“双喜临门”的寓意;下面一对雀替,喜鹊仰视梅花图案,寓意“喜报春先”,喜鹊仰望松枝图案,寓意“喜见高寿”。

花鸟瓜果雀替

【名称】 花鸟瓜果雀替

【年代】

【尺寸】 左上:50×21×7;右上:41.5×21×7;左下:56×28.5×8;右下:36×21×8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为半圆造型,双面工。构造处理上,顶部做成台阶型,以利于与梁端构件变截面的凹凸相合,尾部长榫有利于与立柱插接稳固;图案造型上,喜鹊、梅花、石榴进行组合搭配,充满“喜在眼前”“喜上眉梢”“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喜鹊闹梅雀替

【名称】 喜鹊闹梅雀替

【年代】

【尺寸】 44×25×10(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传统的“喜鹊登梅”为题材进行雕刻,主题突出,画面舒朗,造型简洁。以刀代笔,虬枝苍劲,疏梅迎春,中国画的精神韵味蕴含其中。花间喜鹊欢喜雀跃,诗情画意跃然其上,具有“枯木逢春”“梅开五度”“生机勃发”“喜上眉梢”的美好寓意。

羲之爱鹅雀替

【名称】 羲之爱鹅雀替

【年代】

【尺寸】 24.5×21×6.7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一笔连环回字纹做框,以书圣王羲之爱鹅的故事为主题进行雕刻。树下、池边,主仆二人观鹅,主人公峨冠博带,长衫美髯,神情关注,沉浸其中;黄发垂髫的童子登高喂鹅,转身回望交流,情景塑造得栩栩如生,人物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宛如春风拂面,令人身临其境。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诗书传家”“自得其乐”的寓意。

【知识拓展】 据传,王羲之家学渊源,书法得卫夫人真传。他一生爱鹅、养鹅、看鹅、写鹅字,从中多有参悟,同时留下“父子合璧同书鹅池”“好心买鹅无奈吃鹅”“抄写《黄庭经》与道士换鹅”的故事,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雅事。

(四)吉祥图案系列

鱼龙麒麟雀替

【名称】 鱼龙麒麟雀替

【年代】

【尺寸】 45×25×12.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堆塑镂雕之法,满雕单只的鱼龙、麒麟,青地晕白,须角描金。在造型夸张谐趣、色彩鲜艳喜庆的背后,蕴含着“早生贵子”“麒麟送书”“涅槃蝶变”“光耀门楣”的美好寓意。

【知识拓展】 麒麟送书,又称麒麟吐书,据《名山藏》记载:“孔子将生,有麒麟吐玉书于阙星(山东曲阜),圣母以绣系麟之角。”不久孔子降生。后“麒麟送子”成为中国古代的吉祥图案,“麒麟吐书”“麒麟送子”成为祝颂之辞。

鱼化龙雀替

【名称】 鱼化龙雀替

【年代】

【尺寸】 50×22×5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双面工,线雕鱼化龙,透雕菊花,造型轻巧、秀气、雅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受得苦中苦,方得苦后甜”历来是中华民族教书育人的金玉良言,雕刻龙首鱼身的鱼化龙寓意“前程锦绣”,菊花为花中隐士,蕴含“高风亮节”的文化内涵。

【知识拓展】 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是教育后代、开蒙子孙、激励进取的优质教育材料。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蕴含鱼龙变化。鱼化为龙,古代隐喻金榜题名,有关它的历代民俗、传说历史渊源悠久,鱼化龙造型寓意“成功蜕变”“称心如意”“吉祥富贵”。

矿彩鱼化龙雀替

【名称】 矿彩鱼化龙雀替

【年代】

【尺寸】 88×28.5×5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雕龙首鱼尾鱼化龙,单批灰打底,以青、绿、朱、粉四色进行彩绘,边框刷青,框内青龙绿枝,卷云式气泡,土朱与青色相间,涌动翻滚,海石榴华摇曳,鱼龙朱口皓齿、点粉行白,栩栩如生。蕴含着“鱼跃龙门”“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

【知识拓展】 根据使用主体与社会等级的差异,中国古建筑可以简约地分为民间建筑与官式建筑,民间建筑中的木构部分常原木原色,而官式建筑则多油饰、彩绘。在进行油饰、彩绘的古建筑中,为了防腐防潮、美观和彰显等级地位,外檐、抱厦与室内重要位置的的梁、枋、柱等大木作构件既需要打地仗(即在木质结构上分层刮涂形成衬地,既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又为油饰与彩绘的面层操作做找平层和合操层,遮盖底色,衬托面层油饰彩画色度),又需要绘制彩画,而斗拱、雀替、牛腿等大木作与门窗、栏杆、匾额、家具等小木作木构件表面,在打地仗时常简单处理,可单批灰(只用油灰,不施麻或布),可批麻批灰(即底灰、苎麻或麻布、压麻灰“一麻两灰”)。

鱼化龙双面工雀替

【名称】 鱼化龙双面工雀替

【年代】

【尺寸】 45×8×26(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龙首鱼身,口吐如意水花,以圆雕、线刻雕刻而成,原木原色,不赋色。此物置于柱顶、梁下,隐喻“鲤鱼跃龙门”,蕴含“勤奋上进”,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意。

鱼化龙雀替

【名称】 鱼化龙雀替

【年代】 明末

【尺寸】 28×20×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的雀替,雕刻着龙首、鱼身的鱼化龙造型鱼,原木原色,不赋色。饱含着主人“喜降甘霖”“防火驱灾”“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寄托着对子孙后代“心无旁骛”“望子成龙”的美好祝愿。

鳌鱼雀替

【名称】 鳌鱼雀替

【年代】

【尺寸】 28×20×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龙首、鱼身,以圆雕、线雕手法雕刻出鳌鱼造型,憨态可掬;鱼尾开榫,鱼腹凿卯,与梁、柱榫卯对接。有“防火驱灾”“鱼跃龙门”的寓意。

【知识拓展】 鳌鱼,龙首、鱼身,是一种神化组合式的神兽,带四足,是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吉祥之物,曾经是立于正屋脊上的鸱吻的过渡形象。

夔龙雀替

【名称】 夔龙雀替

【年代】

【尺寸】 88×43.5×2(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的一对三角形雀替,原木原色,综合运用剔地平钑、镂雕、线刻技法,“云从龙”,每个雀替上雕刻一大一小两只夔龙,如意祥云与影随形翻卷奔流,构思巧妙,雕工精湛,层次丰富。有“一团和气”“吉祥如意”“家族兴旺”“富贵绵长”的寓意。

夔龙纹雀替

【名称】 夔龙纹雀替

【年代】

【尺寸】 75×10×7(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为小雀替,双面工,主要适用于室内,以整块黄杨木雕刻缠枝草龙形的夔龙纹,设计巧妙,图案高古,手法简练精到,有钟鼎之气、玉蝶之美,柔美之间尽显高贵典雅。缠枝草龙形的夔龙纹,蕴含“富贵绵长”“生生不息”“吉祥如意”的寓意。

夔龙纹雀替

【名称】 夔龙纹雀替

【年代】

【尺寸】 57×26×11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三面工,梁根、柱顶出方,蝉肚与纹饰用圆出弧,主题图案雕刻独立夔龙(草龙)纹,剔地平钑雕龙首、线刻雕云脚,主题鲜明,造型简洁,雕工柔润,线性饱满,转折灵活有致。有“守正驱邪”“方圆有度”“刚柔并济”“吉祥如意”的寓意。

【知识拓展】 夔龙纹,又称云龙纹、草龙纹,属龙纹的一种,是将具象的龙的头、尾、脚打散,与抽象的云融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似云非云、似龙非龙的图案,是对拐子龙纹的弧线化再创造,构图上以龙、云或龙、草组成纹饰,龙纹为主,云纹、草纹为辅,既有龙的阳刚霸气,又有云、草的柔顺流动与灵活韵致,曲刚怀柔、互不相伤、兼容万物,是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中寓意吉祥的题材。

团龙雀替

【名称】 团龙雀替

【年代】

【尺寸】 60×25×20(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透雕、圆雕、线刻相结合,雕工简约,气韵高古,巨目阔口,屈身抵足,蓄势待发,批灰残粉,包浆醇厚,久历沧桑。有“镇宅驱邪”“神圣尊贵”的寓意。

浮雕云龙雀替

【名称】 浮雕云龙雀替

【年代】

【尺寸】 25×7×20

【文化内涵】 图中的雀替,是以黄杨木雕刻而成的小雀替,尺寸几近方形,镂雕、圆雕、线刻并用,与梁柱相贴处方楞直边,凌空悬挑一边圆形倒边,外加剔地起凸浅浮雕雕刻圆珠装边,“内方外圆”蕴含其中;中心夔龙图案,大面积的镂雕处理,宛如云气在中间徜徉流动,空灵感顿生,降龙造型的夔龙身影柔软,龙首与龙鳞清晰,憨态可掬,龙尾卷扬,云脚与龙足有机幻化、龙鳞与云脚异体同构,增添了“龙戏风雨”“富贵吉祥”的韵味。

二龙戏珠雀替

【名称】 二龙戏珠雀替

【年代】

【尺寸】 113.5×18.5×8.5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二龙戏珠为主题进行雕刻,精雕细琢,镂雕、线雕、圆雕综合运用。满雕云纹做底,层叠连续的水波纹作肚弦边框,颀长的四爪行龙腾云驾雾戏耍光芒四射的宝珠,是长材大料、形制规范、雕刻精细的官式做法。有“等级尊贵”的信息传达,有“吉祥富贵”的美好寓意。

瑞狮回纹雀替

【名称】 瑞狮回纹雀替

【年代】

【尺寸】 40×19×5(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的雀替,综合运用透雕、圆雕、线刻技法,挑尖前部雕刻可爱幼狮,中部雕刻如意回字纹,背托莲花花托,后雕蝙蝠流云,造型善美、雍容华贵,刀工精美,不输官式做法,是民间木雕中的上乘之作。有“寓方于圆”“富贵绵延”“后福齐天”“世代相传”的美好寓意。

仙人瑞兽雀替

【名称】 仙人瑞兽雀替

【年代】

【尺寸】 41×19×5

【文化内涵】 图中的雀替,双面工,透雕、圆雕、线雕相结合的手法,雕刻两个回形云纹作为主图案,上有仙人莲花座,下有蝙蝠、祥云,前有刘海骑坐金蟾,造型构思巧妙,雕刻手法洗练精到,线条饱满流畅,气度雍荣华贵,湿润典雅。寄托了屋主人“招财进宝”“福从天降”“吉祥如意”“富贵连绵”的美好期盼。

雀替群组底件

【名称】 雀替群组底件

【年代】

【尺寸】 41.5×36×6.5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群组底件,三面工,回形纹、卷草纹有机结合,大小卷草疏密有致,卷叶光滑圆润,片叶小巧灵动,曲线流畅,造型优美,又宛如水花翻涌,有防火消灾、润泽万物、生生不息之意。

卷云如意纹雀替

【名称】 卷云如意纹雀替

【年代】

【尺寸】 34×19×4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三面工,体型小巧,结合材口满雕卷云纹,卷云上下叠压,前后进退有致,线形刻画流畅,云朵造型灵动,云芯饱满圆润。寓意“风云际会”“平步青云”“如意吉祥”。

卷草纹雀替

【名称】 卷草纹雀替

【年代】

【尺寸】 60×20×8(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官式做法,长材大料,蝉肚五折,鹰嘴长凸,弧线婉转,流线优美,线条曲卷多变,叶片曲卷有致,叶脉旋转翻滚,层次丰富,富贵华丽。有“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寓意。

【知识拓展】 卷草纹,又名唐草纹。汉代图案中已有卷草纹的出现,南北朝时期,卷草纹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风格简练朴实,节奏感强,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主干两侧,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唐代卷草纹广泛流行。

卍字纹雀替

【名称】 卍字纹雀替

【年代】

【尺寸】 25.5×20×7.5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体型小巧,构图饱满,剔地平钑,淡彩薄施,八方连续的卍字纹主题突出,有“万福万寿不断头”“连绵不断”的寓意。

【知识拓展】 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是太阳或火的象征,用作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唐代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进入汉字书写,读作“万”;用卍字四方连续、八方连续向外延伸演化成各种锦纹,称“万寿锦”或“万字锦”。

博古雀替

【名称】 博古雀替

【年代】

【尺寸】 24.5×21×6.7(单个)

【文化内涵】 图中雀替,以博古图案风格雕刻,剔地高凸,云纹雕边束口,雕刻博古架以承物,雕刻鬲、如意、花插花瓶、书卷丝带分置其间,体型小巧,气质内敛,原木原色,素朴古雅。有“衣食无忧”“人丁兴旺”“诗书传家”“瓶生富贵”的美好寓意。

【知识拓展】 鬲(lì),是中国古代烹饪技巧与饮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陶器,新石器龙山文化时期的发明杰作,是火烹法、石燔法、皮烹法、包烹法之后的水熟法烹饪器皿,充满多足受热、加速烹煮的科学智慧。 1T9VXtPkQkza/5MHivYCI4F/0xt1RHuC1oLxELYq4/H7z7AyW8naIDlvKfqQkeh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