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们迷惑的不是收纳,而是懒惰!

在本书动笔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国千年来的各类文化思想熏陶传承,劳动人民不断劳作积累的民间智慧,却在“收纳整理”这个我们自古每天都需要面对的事情,竟然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把收纳整理彻彻底底打造成一个“舶来品”!

我们是缺少收纳的技巧、储物的空间,还是?

2013年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节目红遍大江南北,2015年陈禹安老师的著作《玩具思维》问世,我想,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储物的空间布局,更不是储物的技巧、方法以及那些林林总总的储物收纳“神器”。

我们缺少的是收纳思维!

收纳在2015年开始爆发热潮,同时在自媒体的不断加持中,搭乘短视频、知识付费的时代快车,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家庭管理的必修课!近年来,我阅读观看了大量中外有关收纳的书籍和视频,发现大多数内容都是从家装设计开始。换言之,打造收纳的美,从装修开始。

然而对于大多数新置业的年轻人来说,花光两代人的积蓄购买一套房屋不在少数,哪里还有多余经费完成集美观、收纳大空间、功能性强的装修设计?

不能因为一个新的理念、一个物件就将房子的装修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吧?我们装修房屋是按照居住10~20年的基本要求来做的,单说储物收纳在中国流行不过5~10年,难道我们要跟着书籍、视频不停地装修下去,成为新时代收纳行业的“小白鼠”?

从装修开始的收纳整理术,真的适合我们吗?

在一、二线城市依然有很多在为拥有一个“家”而奋斗的青年人住在出租屋中,他们也向往精致的生活,也希望自己租住的房子获得温馨、空间感强的归属感。

“适合自己房屋的收纳”,乍一听很接地气,也很符合我们的胃口,然而“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当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依然会陷入迷茫……

我所写的这本《越整理,越好运》,希望通过切实可行的适合更多家庭的收纳方法,来探寻和讲解什么是“收纳思维”,让大家养成收纳思维中的行为习惯,同时获得“收纳红利”!

“收纳思维”概括来说涵盖以下三种思维模式。

效率思维。 让生活更具效率,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寻找、使用、归位更加便捷。

理性购物思维。 让冲动购物欲望减少,更加理性。

红利思维。 收纳得井井有条,成就感油然而生,并使家庭成员参与感增强,更有助于家庭的和谐。

搜罗现有市面上的关于收纳的书籍,无非是“断舍离”“摊开、分类、收起来”“藏八露二”等一些常见技巧的具体化。当然,在本书中,我也会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对上述技巧的实际运用进行详细讲解,但我更希望的是, 收纳源于心情,却能治愈心情!

游戏化的核心是帮助我们从必须做的事情中发现乐趣,通过让流程有趣而使商业产生吸引力。

——凯文·韦巴赫,《游戏化思维》

收纳整理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收纳思维让收纳整理这个家务活更具游戏感!

家庭成员都能参与,遵守犹如游戏规则的“收纳规则”,便是本书所要强调的、在收纳整理过程所获得的收纳红利!

“比起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情更重要!”当我们读完这本书,领会了收纳思维后,如同我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事情,从而为之付出!

正如《玩具思维》中提到的:“‘好玩地做事’等同于‘正确地做事’!”那么让收纳娱乐化,便是让家庭成员一起去正确地做事!

收纳思维是一种超越家居装修设计、满足储物功能基本需求的思维方式。它赋予家庭购买消费实用性、家庭归属感,满足收纳过程中的成就感、愉悦感,在基本储物、家庭整洁之外,也会满足情感、安逸、温馨的深层次欲望。

然而,当我作为收纳师,为很多家庭进行收纳整理、为很多人讲解收纳的乐趣时,他们总会用狐疑的眼光和口吻说:

“做家务还能快乐?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收纳就是‘智商税’,就是让我们买各种收纳工具,就是装修设计的另一种营销手段!”

“收纳就是一时干净整洁,拍几张照片!过几天依然会乱成一团!”

“收纳书籍、视频很多,都是看了怦然心动,做了原地踏步!”

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曾对收纳产生困惑,不是困惑收纳是否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家庭幸福指数的提升,而是开始怀疑我们是否需要收纳?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日复一日勤奋地工作,可以起到锻炼我们的心志、提升人性等了不起的作用。

——稻盛和夫,《干法》

读到《干法》开篇这段话时,我忽然有所顿悟:

我困惑的不是收纳,而是如何让人们学会“有效收纳”!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收纳方法,都是让我们更好地学会“偷懒”。

我能在整理收纳过程中获得快乐,将每次收纳成果作为一种骄傲和奖励。通过收纳,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收纳思维”,并融入我的思想体系,成为我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重要理论依据。

收纳思维进入我国家庭还不到10年的时间,我们也还在经历逐步从“大”到“小”的过程演变。

2021年全国人口普查中,我国家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家庭数量呈现增长,而家庭成员开始减少,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已经普及。换句话说,80、90后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的家庭,大多数已经拥有自己稳定的居住环境!

所以在我国家庭中,收纳整理是必修课,但需要时间,要逐步改变大家的认知。

收纳的核心是养成良好习惯,让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节省时间! 收纳思维的核心还需要慢慢渗透到我们每个家庭中。所以,我没有那么急躁了,我认认真真地做好收纳师的工作,写好每一篇收纳的心得文章。

如果这本书中的一个技巧、一个思想内容能对读者有一点点启发或认同并付诸行动,那对于我和这本书来说,就是成功的。

我也坚信,对于收纳整理的执着,会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

学会“偷懒”,不妨从收纳开始!

我热爱工作,又不喜整天工作,所以我会在工作过程中想方设法“偷懒”,借助工具、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从而获得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能心无旁骛地吃一顿大餐、看一场电影,甚至不用去担心工作的事情,来一场开心的“放纵式”的度假!

或许你有很多理由不喜欢工作,那么不如在家庭收纳整理过程中学会“偷懒”,形成自己的高效率的生活体系,用收纳整理的过程来做一次又一次磨炼自己的“修行”!

我坚信,这样的“修行”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杜绝懒惰,学会巧妙的“偷懒”!

我们要寻找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构建我们强大的精神体系和强壮的身体系统。所以,“偷懒”式地提高效率,获得高额回报,提升生活品质,才是当代年轻人、初为父母的年轻夫妻应该去做的事情。

好的家务“偷懒”,要学会收纳

我们要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居住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我们已经从内心深处知道要打扫它、整理它。那么,我们也应该转变思维观念,认认真真地学习收纳整理,让收纳陪伴自己的家,永葆青春!

收纳,让自己的房子变大,给自己的心灵放假! 59w0mn2XzRJXVEfJ2+xCfY6KXLADfDNIx4JVcE2FGW2FDkvQG8QbRFWso5CAb/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