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这样地平和,没有眼泪,没有悲哀,没有愤怒。
只有平静和喜悦……
2022年的春天,这是一个并不温暖的春季。
我安静地待在家里,阅读稻盛和夫的《心法》,收纳着自己的心情和点滴。
无疑我是幸运的,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惬意的生活。从小便是如此,以后也依然如此!
我喜欢回家的感觉,每天都期待着回到那个只属于我的天地。这里并没有可爱的孩子拉着我的衣角,奶声奶气地喊着“妈妈,你要给我讲故事”,也尚未有爱人等待我回来后说一句“今天辛苦了,我做了你爱吃的菜!”……
未来,我一定更喜欢回家的感觉,因为那时候,家成了我们的天地——有爱人、有孩子,可能还有一只可爱的不知道什么品种的乖巧宠物!
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不做过多停留,回家总是我的第一选择。
将钥匙放在收纳盒里,换好拖鞋,将外套挂在玄关的衣架上。我并没有急着开灯,而是轻轻地说了一声:“我回来了,今天又是很充实的一天!”
很多人已经开始不愿意回家,他们会去喧嚣的市井中找乐子、去静谧的咖啡厅享受自己的“孤独”,已到午夜时分,才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家中……
他们坐在车里听着音乐,直到电话响起催促着何时回来吃饭的时候,才缓慢熄火,进入回家的电梯……
我从不纠结回家的问题,就如我从来不纠结晚餐吃什么一样,冰箱里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晚餐所需的食材。
按部就班,井井有条……
我的家并不像影视剧中的那般一尘不染,冷冷冰冰,而是会让我产生一种依赖,一种有温度的安全感!
在这个并不暖和的春节,我格外喜欢慵懒地在家里度过!
晚餐并不复杂,却也“治愈”,一杯自己喜爱的梅子酒,一本感兴趣的书,在钻入温暖被窝前,我还有很多的时间!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晓松
2016年,我开始接触到“家居收纳”的理念,让我感兴趣的是,收纳整理行业在美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在日本也有30年!它,竟然是一份体面的职业!
带着兴趣,我开始接触收纳整理这个领域,在日本学习了很多收纳技巧。早期,我师从日本著名收纳整理专家小岛弘章先生和国内知名收纳达人小乔老师,吸收了较为纯正的日本整理收纳理念和精髓,学习了很多收纳整理的“道”和“术”。
我发现,对于我国家庭来说,我们很难像日本妇女那样平均每天花费6小时进行收纳整理!日本那种看上去“治愈”满满的收纳方法及展示,只会让我们望尘莫及!
所以,对于我国家庭来说,收纳的本质是: 如果收纳不能让你成为“懒人”,姑且放弃收纳吧。
我希望人们自问,居住究竟是什么,以唤醒人们身体中对生活的感觉。
——安腾忠雄(建筑家)
我很喜欢蚂小蚁在《爱上收纳》中说的:“你将看到这个整理师的家……它可能更像一间热热闹闹的‘杂货铺’。”
家,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不是用来给外人展示、拍照的景点,更不是为了在朋友圈一时炫耀而缺失烟火气的极简炫耀品!
“一地鸡毛”或许是大多数家庭学习收纳并付诸行动后的反应吧!
一次收纳,看上去无比赏心悦目。
随后,刻板的储物放置规则,导致家庭成员不配合;怕厨房油烟影响整洁美观,不得不叫外卖;购买了一系列收纳神器,发现大部分都交了“智商税”!
最后,房间回归本来面目——它乱自它乱,我心岿然不动。
一场轰轰烈烈的家庭“收纳革命”,就此画上句号!
家庭收纳犹如这篇序言一般,由心而定,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我们无须刻板遵循所谓的逻辑、方法、技巧!我们要做的是领会“收纳思维”所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要了解其中的“道”与“术”中蕴含的“平衡”。
在我国,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讲究一个平衡,而在烹饪技巧中,平衡表现尤为突出,炒菜煲汤时我们听到的总是“盐少许”“醋适量”。
家居收纳也是一样,我们一次的收纳付出,是为了家庭成员更好地相处、物品更好地使用,让家庭空间更大更美。
家庭收纳整理,不如说是家庭成员、物品、空间的有效平衡!
夜有些深,微醺的感觉让自己和这个精致温馨而不失烟火气的家融为一体。
让我进入梦乡前,再多写一句:
收纳要经得起时间考验,随心所欲,治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