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坚持将生态化贯穿于现代化理念中

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理念不断变革的过程。由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劳动而诞生,始终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发展始终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其在现实中集中表现为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矛盾,在现代化中集中表现为生态化(绿色化)和现代化的矛盾。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生态化(环境)和现代化(发展)是“鱼”与“熊掌”的关系。这种观念直接影响着现代化的可持续性。鉴于此,EM理论指出:“生态现代化是一种对环境与经济之间关联的再次概念化的一种更为严格的尝试。然而这不仅仅是关于进一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环境条件,也包括更为强调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 根据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现代化的实际经验,我们党将生态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形象地表达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为现实存在。

科学化解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矛盾是现代化的重大主题。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具有无限性,但是,现代化所依赖的自然物质条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总存在着一定的生态环境阈值,具有有限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一矛盾,有限的地球系统必然会限制无限的现代化过程,最终必然会导致生态萎缩,使现代化破产和流产。这就是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出的“增长的极限”的生态警告。第二,稳态和增长的矛盾。尽管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自然界总是寻求一种稳定状态即动态的生态平衡,而现代化总是追求增长,会扰乱自然界的稳态,最终会制约和限制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可以归结为两项(实际上或可能)基本原则之间无可调和的冲突:生态以‘稳定’为原则,这是生态系统永续的前提条件;而经济学以‘增长’为原则,这是经济系统的内在逻辑。”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学者提出了“稳态经济学”的设想。面对上述矛盾,科学的选择就是用生态理性规范和引导经济理性。这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只有坚持这种科学的生态理性,才能在守护住和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使现代化成为联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桥梁。

现代化是在人与自然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展开的进步过程和达到的进步状态,因此,现代化必须是“生态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化”的统一。第一,生态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前提。自然界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是现代化的自然物质前提和保障。自然界的可持续性是现代化的可持续性的基础和前提。任何现代化都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尤其是要遵循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生态阈值或生态极限。如果要突破这一极限,就必须在对生态环境进行安全影响评估的前提下,通过绿色科技来拓展现代化的条件和边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确保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没有威胁到原初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这是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相统一必须保持的基本前提。第二,生态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按照生态化的原则实现现代化,要求现代化必须告别“黑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一方面,必须减少现代化建设中的资源能源投入,大力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有效阻止气候暖化和生态恶化。另一方面,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将资源节约、环境清洁、废物循环、节能低碳、生态安全、灾害预警等原则纳入现代化建设当中。这就是要将运用经济的生态自我调控潜在能力和按照生态要求来重新调整现代化的运行统一起来。第三,生态化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开发、利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始终对大自然有所保护、有所修复、有所补偿、有所增益,维持和增强自然的可持续性,实现和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才能确保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永续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生态化原则来调整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现代化的目标不仅是要实现经济价值、增值经济资本,而且要维护自然价值、增值自然资本。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且要保证整个中国现代化能够保持永续性。

总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的相辅相成,确保现代化始终沿着生态化的方向永续发展。这就是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实现和确保“现代化的中国的永续性”和“生态化的中国的现代性”的有机统一。简言之,就是要实现“生态化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生态化”的有机统一。 ymS7Wrqvp9B93uBEq09NPgPBMHcMHht/F5GW02W5mub0rmIRvlc2FI/ErDFQus7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