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推动种子革命向前,打好种业翻身仗

一、“十三五”期间种子革命的成就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要实现农业的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种的自主培育和研发。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海南考察时做出重要指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种业的发展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协同的中国特色种业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国种质资源基础不断拓宽,育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良种基地生产能力显著上升。具体体现在:主要农作物的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95%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真正做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了75%和85%,为重要农副产品的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的保障和支撑 ;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等种子种苗、种畜禽基地建设也为种业创新提供强有力保障,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分别达到全国的85%和75%以上,畜禽养殖用种也能够辐射全国75%以上。

二、种子革命面临的挑战

我国种业仍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卡脖子”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第一,不同品种的种质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比如大豆、玉米的单产水平不足美国的60%,生猪、奶牛等畜牧业的优良种源大多仍依赖进口,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第二,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程度依旧不够,仍存在珍惜种质资源丧失风险加剧、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第三,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较弱,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种业研发主体相比竞争力不强。

三、“十四五”时期推动种子革命向前的行动目标与具体任务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抓住世界范围内现代生物育种科技革命的机遇,以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为目标,把种业摆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导环节和核心位置,加快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具体行动目标是:到2025年,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分发共享能力大幅度提高;打造一批育种创新平台,选育推广一批种养业新品种,育种创新能力达到先进水平;初步建立适合现代种业发展要求的测试评价体系;建成一批现代化种养业良种生产基地,形成保、育、测、繁分工合作、紧密衔接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

(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要清楚认识到农业种质资源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和现代种业发展物质基础的重要地位,构建多层次收集保护、多元化开发利用、多渠道政策支持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格局,建好国家种质资源库,保证珍稀、濒危的种质资源和地方特色品种不丧失。高校、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作为开展种业创新的主体,要搭建全国性、专业化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交流平台,联合开展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和应用工作,提升种业竞争力。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合法有序引进境外优质种质资源,为种业研发工作提供新思路。

(2)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种业存在“卡脖子”问题的最重要原因依然在于我国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种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提高技术的国际竞争力。高校、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等种业创新主体要围绕重点农作物和畜禽,启动实施农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新一轮的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同时,要加快高产、绿色、适宜机械化的优质种质资源的研发与推广,使种业科技能够更快速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3)注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种业企业作为集研发、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市场化主体,是实现种业振兴的关键一环。一是要根据技术优势、资源分布等因素遴选一批重点种业企业进行培育和扶持,促进其规模化发展,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二是要为种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强化种业市场监管。严格品种管理,建立品种“身份证”制度;强化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种畜禽、水产苗种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 。三是要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通过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导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现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VyRl689WGe3YG5BaHK2Dm7YTTfW6IG7XW016OEMRZReIHRRiuz67Dwg4Fjxo55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