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和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顺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所做出的伟大选择。中国现代化进程既是科学探索的过程,也是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下一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些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本书试图从历史与现实、科学与价值、民族与世界的关系等角度去解读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维度,说明中国现代化目标的价值意蕴,阐释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基础,分析现代化价值目标的实现路径。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书中围绕以下几个专题展开论述:
第一,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为基本线索,考察中国现代化的缘起和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国现代化最初是以民族独立解放为价值目标的现代化运动。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从寻求“适合中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到把“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社会矛盾主要方面,代表了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正确方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回归对“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正确认识,提出“面向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标志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聚焦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坚持“五位一体”和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使中国现代化踏上了新征程。
第二,聚焦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价值目标的现代化,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价值目标。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强国的多维价值取向、共同富裕及其实现过程、人的现代化等角度,说明中国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围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途径,回答如何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重点,坚持以新发展格局为统领。
第三,分析现代化新征程面临的挑战和有关价值冲突问题,论述正确把握“两个大局”中的价值问题和解决路径。分析现代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指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着重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矛盾,如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的矛盾、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与价值实现的矛盾、民族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矛盾,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和选择。
第四,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分析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论述国家制度及其公平与正义原则、平等与自由原则,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意义;阐释治理能力的构成、发展与评价;说明制度与能力之间的制约与促进,制度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制度现代化对整体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第五,考察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分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各方面发展的价值定位。阐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分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维度,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等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
第六,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化、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系。分析“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考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世界、中国现代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中国现代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中国现代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刻影响等问题。
中国现代化及其价值选择问题研究是一个大课题,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在这本小书中难以完成这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对其中一些问题的初步思考,表达我们对中国现代化的关切,为总结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