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中国当下的这一代年轻人,有着极其特别的生命价值。放在全人类、全球的大背景下,其实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人生历程,有大量的跨文明积累。改革开放将近45年,变化非常快,很多年轻人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从小城到大城、从国内到国外的巨大变化,迎接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冲击,内心不断跨越距离,意识也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转换。这是过去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没有经历过的,也是极其艰难的。

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年轻人的步伐太匆忙,所以压力太大。这种生存模式是前辈没有遇到过的,没法用继承下来的思想框架去理解,也没法停下来去细细地体会。新的时代需要不断地沉淀与反思,而年轻人却在社会洪流的推动下,不得不带着重重疑惑和精神空白快步向前。也许自己活在最好的时代,却丝毫也感觉不到美好,反而天天处在紧张的工作和对自我价值的困惑中。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为年轻人提供的机遇还不够多,阶层、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距还很大,中产化还是一个未实现的愿景。年轻人普遍还处于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要考虑求学、就业、恋爱、结婚、买房、教育、医疗等最基本的生活难题,要考虑如何在流动的社会中“安身立命”……这些问题难之又难。

工作这个最大的难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年轻人。因为其一方面关系到年轻人的基本生存,另一方面决定着年轻人的未来发展。简单地说,工作融合了年轻人的“安身”与“立命”两个层面,是当代青年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工作是我们付出最大能量、投入时间最多的领域,也是体现年轻人生命价值的主要场域。

因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在2021年与新世相“光之来处”合作,开设了一个30节的系列课程——《工作之苦》。经过磨铁图书公司编辑的鼓励,我将这个系列课程整理成册,于是有了这本《每个人都了不起》。在书中,我与年轻朋友们一起讨论了工作中遇到的30个问题,其中核心问题就是年轻人如何突破工作中的困境,以创作性的现代思维和在空白处创新的勇气,找到自己喜欢同时又有时代价值的事。

对处于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年轻人来说,意识上的明亮度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看到世界给自己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机会,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

每个年轻人实际上都生活在四个精神区域里——舒适区、艰难区、麻木区、发展区,如何自觉地站到对自己来说最有价值的区域中,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人在幼年时生活在“舒适区”,父母、亲友、老师都给予了大量的呵护和引导,这让人潜移默化地便有了依赖性和被动性。当人从少年变为青年,特别是与父母挥手道别,上大学或工作后,注定要来到“艰难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自己一步步去跋涉。人性充满弱点,避难就易、避繁就简、避远就近的本能分分秒秒都在诱惑着年轻人放弃自己的心之所向,回避难题,在传统的惯性和潮流的裹挟中随波逐流,随着岁月流逝,人不知不觉进入“麻木区”。而心有不甘的另一部分人,执拗地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在孤独与刺痛中咬牙前行,获得了独特而深切的生命体会,对世界有了真实的洞察,对“活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弄清了自己内心的需求,也清晰地理解了社会的深层需求,看到了自己应该在这个世界中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份从容的心态,是一个人跨入“发展区”的鲜明标志,也是生命中最美的时刻。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向在哪里?传统社会意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关键在“得”,在终端的结果。在价值观的层面,传统的目标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人们的追求是高度叠合、高度同质化的。而现代社会是多元而差异化的,每个人都重视生命的过程,人生就是一个“品”的过程,无论苦辣甜酸,人人都会自己打开和度过,这是一个“出了罗马路条条”的宽广世界。从这个角度看,人生非常需要“艰难区”,艰难是逆流而上,是自己的独立选择,是精神的成长。

我在云南傣族村寨劳动的时候,最打动我的是山地上的南瓜。它刚刚长出来的时候很嫩很弱,没有叶子,只是一根寂寞的细藤,孤独地爬在山坡上,不分昼夜地爬。后来一点点长出叶子,又慢慢地开出小黄花。黄花长大了,黄得耀眼。花掉后,结出了小小的南瓜幼果,然后一天天长大,最终长成十几斤重的大南瓜。回想着南瓜藤奋斗的一生,我不由得联想到工作中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工作与劳动是什么样的关系?南瓜藤是在工作还是在劳动?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话:“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为什么他没有说“工作创造了人本身”?原因恐怕在于工作是社会大分工的细节,而劳动却是人类发展的本质力量。南瓜藤的奋力成长并不是一种被动行为,而是它的本性。与工作相比,人类的劳动才是不可遏制的建设性力量。人类在劳动中制造工具,获得技术,在劳动中改造自然,也渐渐形成了多样的社会关系、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从而建构了人类社会。可以说,年轻人脱离不了工作,但工作的核心价值是在困难中逐渐发现自己真正热爱什么,明白自己的劳动体现在哪里——那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永远难舍难离的创造性活动。这不仅是个人的探索,也是中国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性契机。

中国青年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大航海时代”,一切都要重新出发,在无限的可能性中,能不能勇敢地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大风大浪,这直接关联着年青一代的命运与价值。全球化的新时代,处处充满着艰苦。地球上百分之七十是海洋,而只有百分之十几的陆地适合人类生存,没有勇气和坚韧精神的人很难行走于天地间。我们热爱世界,不仅要热爱它的美好,同时也要热爱它的艰难。这不但是我们应有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我们面对工作之苦时所必需的诚挚心意。 HRJAqtf5m1snHwhvEq1AQrRSeVrPFDmQTtqbLBXxxfx+74sAr6hKcwaDbvSeQn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