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鲁肃:内悉人情,外具大略

有这样一些人,他在时你无感,等到失去他时,你才会知道,没有他的世界大不相同——看看鲁肃死后东吴的各种瞎操作,孙权一定会认同这句话。

由于“演义”的影响,鲁肃一直被后世人忽视,乃至误解。事实上,他是东汉末期最具战略眼光的狠人之一,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三国的历史走向。

鲁肃出身临淮士族世家,不但喜读书,而且精于骑射。汉末朝政混乱,军阀割据,鲁肃意识到苟全乱世不易,因而经常与游侠来往。一时间追随他的青年有数百人,他就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在山中操练军阵,模拟战场厮杀。当时的人都将他视作狂生,族人更是哀叹,恐怕他会导致鲁氏衰败。

袁术听闻鲁肃的名声后,便派人来征召他。但鲁肃认为袁术气量狭小,难以成就大事,不值得自己辅佐。当时,周瑜也在袁术帐下。正值军中缺粮,他听说鲁肃家中粮秣充足,便率领几百战士去借粮。既然是借粮,备好礼物登门拜访就行了,干吗要带兵去呢?因为周瑜对鲁肃的大名早有听闻,知道他门下多健儿,如果自己一人登门借粮,只怕对方不会就范。未曾料到,鲁肃不但没有拒绝,反而指着两个高大的粮囤告诉周瑜,每囤贮粮三千斛,兵丁们可自取一囤。这令周瑜大为惊异,将其视为奇人。

其实,鲁肃不但深通韬略,而且更懂人情。当年大旱,江淮颗粒无收,街头常有饿殍,军中粮食同样难以为继。周瑜此次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来借粮,必定是志在必得,鲁肃不借也得借。 他是个狠人,但不是个蠢人,与其和一支披坚执锐的劲旅对抗,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孰能想到,他就此与周瑜这个英杰成了密友。

鲁肃认为,淮泗一带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群雄并争的时代难以安居,而江东沃野千里,民富兵强,是一片乐土,既能避开危险,又能待时而动。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那些追随自己的健儿,他们一致响应,都愿意举家与他同行。

鲁肃对这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做了行军部署,细弱的在前,老人和孩子在中间,他亲率强壮者为一队殿后。袁术听说鲁肃率领一支人马离开,立刻派骑兵追击。鲁肃发现追兵后,便让前面的队伍继续前行,他则率领殿后的队伍停下列阵,命令战士勒住马、拉满弓,对追上来的领兵头目说:“如今天下大乱,有功得不到奖励,不追赶我们,你们也不会被追究责任,为何苦苦相逼呢?”他亲自扛起一个大盾牌,将其放到几百步远的地方,引弓连发数箭,每一箭都将盾牌射穿。

追兵头目觉得鲁肃的话有理,且仅凭自己的人手也制不住他,便放他们走了。从这件事上,我们颇可看出鲁肃的老道。大部分人做事,都会考虑利害关系。他先陈明利害,再亮明实力,对领兵头目来说:既然无利可言,就犯不着拼命,何不放人走呢?所以,一切都是按照鲁肃的计划发展的。

就这样,鲁肃到了江东,再次见到老朋友周瑜。孙策遇害后,孙权接管了江东基业,成了新的掌门人。周瑜立刻将鲁肃引荐给孙权。当时,宾客非常多,鲁肃在席上并没有发言,在孙权接待结束后,他也一同告辞了。不过,孙权很快就单独召见了他。孙权对鲁肃说:“现在天下大势,犹如大厦将倾,四方扰乱,我继承了父亲和兄长创立的基业,企望像齐桓公、晋文公辅佐周天子那样,建立不世之功。先生,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听了这话,鲁肃就笑了。他反问孙权:“过去汉高祖刘邦也想辅佐义帝王,为何没有成功呢?”

孙权说:“是因为项羽害死了义帝。”

鲁肃说:“如今的曹操,掌控朝廷时远胜于项羽掌控义帝,将军您怎么可能实现齐桓公、晋文公的理想呢?”

孙权请鲁肃明言。

鲁肃说:“以我的私人见解,大汉王朝的权威已不可能恢复,短期内也不可能除掉曹操。只有占据江东,才能更好地观察天下形势。如今北方已陷入混乱之中,您可借这个机会,荡平黄祖的势力,同时夺取刘表的荆州,控制长江以南的土地,然后打出帝王的旗号,夺取天下,建立与汉高祖一样的事业。”

孙权摇了摇头说:“我只想尽一方力量,辅佐汉室,你所说的,恐怕非我能及。”

鲁肃在诸侯并争、势力各据一方、江东何去何从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就为孙权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不得不说其才大如海。只是这时候的孙权虽然是江东之主,但内心是犹疑不定的。他的哥哥孙策活着的时候,用武力压制住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等江东六郡的士族集团。这些士族在当地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并未彻底向孙氏的军事集团俯首,而是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以华歆为例,他虽然投降了孙策,但却未出任孙策团队的官职,而是辗转逃到江北,最后进了曹操的阵营。孙权能够统御父兄留下的文武官员,让江东士族与自己合作实属困难。鲁肃的一席话,表明他早就看清了江东的发展方向。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大军南下,直扑荆州。当年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屯兵樊城的刘备得知消息后弃城而去,在当阳被击溃。曹操拿下荆州,下一步就是占据江东了。孙权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战,二是降。朝堂之上,持投降态度的人并不少,尤其重臣张昭,更是认为只有投降一条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唯有鲁肃沉默不语,他趁孙权上厕所时跟了上去。孙权见鲁肃逡巡,就问道:“子敬,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鲁肃说:“我和朝堂上的那些人都可以投降曹操,只有将军不能。”

孙权问:“为何?”

鲁肃说:“我们投降了曹操,纵然是做个小官儿,慢慢升迁,再不济也能做到州郡的长官。将军您投降了,该给什么官职呢?”

由此可见,进言的时机、地点、方式非常重要。 对此,鲁肃可以说做得恰到好处。张昭等一众文武官员言降时,如果鲁肃直言抗敌,必定会遭到大佬张昭的斥责,甚至会遭到众人的围攻,陷入孤立之境。这种劣势的“主战派”,难以让孙权动心,甚至会产生戒心。厕所是个私密的地方,会让人暂时放松下来,而且有一定的保密性,如果孙权内心有抗敌但又不想让群臣知道的想法,在这里表达出来最为妥帖。在投降这个问题上,鲁肃首先说的仍然是利害。曹操收复江南,必定会重用江南士族,那些投降者照样会做官,只是换了个主子而已。孙权本就是主子,他该去哪儿呢?

这是打动孙权并最终坚定其意志的关键。

另外,鲁肃已经想好了联合刘备抗击曹操的战略。为什么一定要是刘备呢?除了军事上相互依赖外,刘备的皇叔身份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曹操征讨孙权打的是朝廷的旗号,孙权名义上还是汉朝的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若反抗就是地方不服从朝廷,属于叛逆。有了刘备的皇叔身份,无疑会提高孙权的政治影响力,使他能以讨伐汉贼的名义与曹操对抗。

待孙权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后,鲁肃立刻渡江寻求与刘备的联合。在长坂坡,鲁肃找到了刘备。此时的刘备损兵折将,对前途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在他的奋斗之路上,每一次失败都是寻求依附新的势力。当鲁肃问他何去何从时,刘备的回答是:“投奔老朋友,苍梧太守吴巨。”鲁肃直言吴巨是个庸人,不值得投奔,并拿出了孙刘联合的方案。接下来那场影响历史走向的大战已不必细说,鲁肃和周瑜、诸葛亮一起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在孙刘联盟中,鲁肃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深谙人情,在孙刘之间充当着润滑剂。正是在鲁肃为都督主政大局的时期,孙权和刘备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避免了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QPbVRscnxIw0qXNVgPyrBwBwn/CxoD1J5zSfmS5sodMTxMsePxSKvJXjgcB+jX7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