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意思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同理,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
即使父母从来不和孩子谈性,也在进行着性教育。
为什么呢?基于两点:
1.父母自身亲密关系的实践,就是性教育。父母之间的互动,任何一方的价值观、行为处事原则,都在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比如,父母之间是否有暴力,是否足够亲密,父亲是否参与照顾孩子,等等。
2.面对孩子与性有关的提问,父母即使不回答,也是在进行性教育,只不过是错的性教育。让孩子觉得性是神秘的、羞耻的、不能言说的。而如果再以错误的价值观进行回答,那就是直截了当的“坏的性教育”了。
很遗憾,中国大多数的父母,每天都在做着这样的“坏的性教育”。“坏的性教育”,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规训”代替“教育”。简单地告诉孩子: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这就是规训。为什么说“规训”不好呢?因为:
1.你认为对的,不一定真是对的,很可能是错的;你认为是错的,也许是对的。
2.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你告诉孩子的,孩子不一定信,更不一定遵从。如果孩子再正值青春期,就更可能不遵从了。
3.即使孩子遵从了,他也不一定理解,他没有机会学习、思考,也就没有机会成长。
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简单的规训。教育应该促进受教育者的成长,而不是把教育者认为对的东西强加给受教育者。
于是,我提出了“赋权型性教育”。
赋权型性教育的目标是:在性与亲密关系方面,帮助受教育者具备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行为选择的能力。
赋权型性教育的关键词是:增能赋权。
我们不再简单地告诉受教育者什么“对”,什么“错”,而是引导受教育者思考:一个行为选择的背后是什么,带给我什么好处或风险?我应该如何规避风险?如果规避不掉,我又该怎么办?
这就是增加受教育者能力的过程。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为什么绝大多数家长通常做的是“坏的性教育”?
因为以“常识”代替了专业知识。
性、性教育,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是所谓的“常识”。
“我都当爸爸(妈妈)了,还不懂性?还不会做性教育?”当你这样想的时候,说明你可能真的不懂性和性教育。
我作为性学博士,从事专业研究30多年,对于性和性教育,我也只能说自己“懂了部分”。
性教育是一个专业,和物理学、天文学、园林学等专业一样,有自己的专业背景、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估计没几个家长会对物理老师说:“你应该按我说的方式讲物理学。”但是,总有家长对性教育老师说:“你这样讲性教育不对。”
最好的父母,一定是学习型父母。
父母想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是需要学习的。
学习,从来都不晚。
只有当父母成为性教育的“准专业人士”,才有可能和孩子进行最良好的沟通,处理好孩子的性教育相关问题。
赋权型性教育主张,性教育是人格成长的教育。所以,真正懂了性教育的父母会发现,当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处理好了,他成长中的许多问题也都处理好了。这必须是用增能赋权的方式,而不是“规训”的方式。
在从事性教育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我收到过无数家长的提问。这本书,150个案例,让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也真正了解什么是“好的性教育”。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防患于未然的教育。所以,不要再问“性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了,显然是越早越好。
你也可以成为孩子出色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