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与芳香疗法

第一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医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中医理论体系主要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等。

一、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属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方法论。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构成中医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影响着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指导着临床医疗实践。

(一)阴阳学说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功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具有静的、不活跃的、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内在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包括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1)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乃至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与阳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为“阴平阳秘”。

(2)阴阳互根互用。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所谓左。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方都以其相对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3)阴阳消长平衡。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所谓“消长平衡”,即是指阴和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符合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消长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规律。

(4)阴阳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那么阴阳转化便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的转化,虽然也可发生突变,但大多数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阴阳学说的应用

阴阳学说可阐释人体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

(1)阐释人体组织结构。人体组织结构,既有机联系,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而言,则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按部位可分阴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而具体到每一脏腑又可进一步分阴阳,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等。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都可区分阴阳。

(2)概括人体生理功能。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如以功能与物质而言,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就体现着阴阳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人体生理功能是以体内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无以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一方面消耗着能量与物质,另一方面又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和能量的贮藏,生理活动一旦受阻甚或停息,物质代谢便趋于异常。可见,功能与物质的关系,就是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滋生、不断消长的过程。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阴阳的划分,无形之气属阳,有形之血、津、液属阴。气具有温煦、推动等生理作用;血、津、液具有滋养、濡润等作用。气有助于血的生化和正常运行;血能养气、载气,血之充沛则可资助气充分发挥其生理功能。故气血的关系,体现着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3)说明人体病理变化。中医学把阴阳的相对协调、和谐视作健康的标志;而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就是因某种原因所导致的阴阳失调。阴阳互根互用、相互制约,处于动态的消长变化之中。阴阳失调是阴或阳一方的偏盛偏衰、阴阳不和而发生疾病的状态。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正气和邪气有关,两者可用阴阳来分析。如正气可分阴阳,阳气和阴液就是相对的两个方面,邪气亦可根据各自的属性和致病特点,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如六淫中的寒、湿即为阴邪,风、暑和热(火)则为阳邪。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争斗的过程。邪正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情况,皆可用阴阳的消长失调(即偏盛偏衰)概括地加以说明。

(4)用于疾病诊断。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调,虽然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是都可以用阴或阳加以说明,分清阴阳,抓住疾病的关键。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可分辨色泽、声息、脉象等的阴阳属性。

色泽辨阴阳:色泽鲜明属阳,色泽晦暗属阴。

声息分阴阳:语声高亢洪亮、言多而躁动者,属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语而沉静者,多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大多属于阳证;呼吸微弱、动辄气喘,大多属于阴证。

脉象论阴阳:从部位来分,寸为阳,尺为阴;由脉搏次数来分,数脉为阳,迟脉为阴;以形态来分,则浮、数、洪、大、滑、实者为阳,沉、迟、细、小、虚者属阴。

在辨证中,准确区分阴阳属性,可把握病证的本质属性。如八纲辨证是最基本的辨证方法,其以阴阳为八纲中的总纲,表、实、热属于阳证;里、虚、寒属于阴证。

(5)用于疾病治疗。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中医基本的治疗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体现在确定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性能两方面。

一般而言,中医学对药物的性能,主要从四气(性)、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方面加以分辨。而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都借助了阴阳学说进行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一般而言,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多为温性或热性。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涩)味属阴。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进入体内后的作用特点。凡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大多药性上行向外,其性升浮,属阳;凡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散气等功效的药物,大多其性沉降,属阴。

(二)五行学说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概念中的木、火、土、金、水是对黄河流域一年中五个时段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概括,分别代表了其所言喻的春气温暖而万物生发、夏气炎热而万物繁茂、长夏湿润而万物变化、秋气凉燥而万物收敛、冬气寒冷而万物闭藏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的。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事物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类和推演络绎,把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事物,归结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系统。对人体来说,也即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具体详见表2-1。

表2-1 五行归类表

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这就是五行生克乘侮的主要意义。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乘:乘,有“以强凌弱”之义。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相乘的次序同相克。

五行相侮:侮,有“欺负、欺侮”之义。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反克,即五行反克。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

二、藏象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反映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属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根据生理功能特点的不同,又可分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五脏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六腑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在形态上中空,类似于腑;在功能上主贮藏精气,类似于脏,故名之。

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一脏与一腑相为表里,二是体现在五脏与形体诸窍密切相关、构成整体,三是体现在五脏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可见,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将人体的六腑、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活动等均归属于五脏,形成以心、肺、脾、肝、肾为代表的五大生理病理系统。五大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维持着机体内在环境的协调和平衡,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藏象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一)五脏

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五脏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1.心

心位于胸腔,在膈膜之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两方面。其系统联系是: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

2.肺

肺位于胸中,质地疏松,呈分叶状,左右各一。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故肺有“华盖”之名。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其系统联系是: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

3.脾

脾位于上腹部,膈膜之下,左季胁的深部,胃的左上方。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运化、主升清和主统血三个方面。其系统联系是: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4.肝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呈分叶状。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其系统联系是: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5.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形如豇豆。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其“先天之本”。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水和主纳气。其系统联系是: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二)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六腑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1.胆

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胆与肝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胃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胃与脾同居中焦,脾在胃的左方,以膜相连,双方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胃的生理功能是已降为和、已通为顺,主受纳和腐熟水谷。

3.小肠

小肠位于腹腔,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与心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小肠的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和化物、主泌别清浊。

4.大肠

大肠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下口紧接肛门。大肠与肺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里。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水分。

5.膀胱

膀胱上有输尿管与肾相连,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膀胱与肾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里。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尿液和排泄尿液。

6.三焦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现常用的上、中、下三焦,主要是对人体部位的划分,它的功能特点与上、中、下焦所包括的脏腑生理作用有关。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三、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是具有很强活力、极其精细的物质;血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人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是由气血津液所构成,并依赖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维持着各自的生理功能;而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过程,又要依赖于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在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

(一)气

气表示身体的功能和机能,或者是支持身体机能运作的营养元素。因为肉眼看不见,所以我们就把内脏的功能和机能本身称为“气”。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对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人体之气按其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侧重的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二)血

血是运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与气相对而言,属性为阴,故又称“阴血”。血的功能是:营养和滋润作用,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正常运行,是在心、肺、脾、肝等脏功能的相互配合下,依靠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相辅相成、协调制约而完成的。

(三)津液

津液是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主要指脏腑组织内的液体及其代谢产物,包括涕、泪、唾等分泌液以及汗、尿等排泄液。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两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等方面有一定区别。一般来说,清稀者为津,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主要起滋润作用;稠厚者为液,流动性较小,灌注于脏腑、骨节、脑、髓之内,主要起濡养作用。津液的功能包括濡润作用,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参与阴阳平衡的调节和协助废物排泄。

在“气”“血”“津液”中,“气”属于阴阳分类中的阳,“血”和“津液”则属于阴。“气”作为肉眼看不见的身体能量,是促进肉体和器官组织发挥各自功能的原动力。正是由于肉体和器官组织的正常运作,才使人们认识到了“气”的存在。“血”表示的不仅仅是血液,同时也是储藏于体内的营养物质,是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肉体和器官组织本身。正是由于气血的生理作用,人类才能进行正常的精神活动。而“津液”则起润滑的功效,能够帮助以“气”为能源活跃起来的“血”的功能更加顺利地进行。此外,津液还是人体自行调节体温时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滋润身体、保持青春的源头。像这样,在“气”“血”“津液”三种物质相辅相成、互相控制、紧密联系、互相配合的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得以顺利进行。中医学通过补充身体不足的物质,消除体内过剩淤积的物质,改善身体的平衡。

四、经络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所以《灵枢·海论》说它“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整个经络系统详见表2-2。

表2-2 经络系统简表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上有一定的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仍回到本经;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却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和主要的络脉。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经络能通行气血和沟通机体各部分,其中有十二正经的协调阴阳和奇经八脉的溢蓄调节,使人的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的证候,即可运用各种治疗方法,通过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激发经络的调节自律作用。

经络是病邪传播的途径,也是反映内在病变的途径。经络学说可以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同时通过分经辨证、按压俞穴,可以指导疾病诊断;通过循经取穴、分经用药指导临床治疗。

(二)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手经循行于上肢;足经循行于下肢。阴经循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循行于四肢外侧,属腑。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详见表2-3。

表2-3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1.手太阴肺经

见图2-1。

图2-1 手太阴肺经之图

2.手阳明大肠经

见图2-2。

图2-2 手阳明大肠经之图

3.足阳明胃经

见图2-3。

图2-3 足阳明胃经之图

4.足太阴脾经

见图2-4。

图2-4 足太阴脾经之图

5.手少阴心经

见图2-5。

图2-5 手少阴心经之图

6.手太阳小肠经

见图2-6。

图2-6 手太阳小肠经之图

7.足太阳膀胱经

见图2-7。

图2-7 足太阳膀胱经之图

8.足少阴肾经

见图2-8。

图2-8 足少阴肾经之图

9.手厥阴心包经

见图2-9。

图2-9 手厥阴心包经之图

10.手少阳三焦经

见图2-10。

图2-10 手少阳三焦经之图

11.足少阳胆经

见图2-11。

图2-11 足少阳胆经之图

12.足厥阴肝经

见图2-12。

图2-12 足厥阴肝经之图

(三)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是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督脉

见图2-13。督,有总督、督管、统帅的含义。它的主要功能有调节阳经气血,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并与男子性功能有关。

图2-13 督脉之图

2.任脉

见图2-14。任,有担任、妊养的含义。它的主要功能有调节阴经气血,并与女子怀孕及妊娠有关,即“任主胞胎”。

图2-14 任脉之图

3.冲脉

冲,有要冲的含义。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十二经气血,“冲为血海”。

4.带脉

它的基本功能是约束全身纵行的各条经脉,以调节脉气,使之通畅而不下陷,主司妇女的带下。

5.阴阳跷脉

跷,有跷捷轻健的含义。其主要功能是主肢节运动和司眼睑开合。

6.阴阳维脉

维,有维系的意思。阳维、阴维有维系及联络全身阳经、阴经的作用,对气血盛衰起调节溢蓄作用。

经络能通行气血和沟通机体各部分,其中有十二正经的协调阴阳和奇经八脉的溢蓄调节,使人的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发生疾病,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盛偏衰的证候时,即可运用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方法,通过适当的穴位和运用适量的刺激,激发经络的调节自律作用。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基本功能。

1.沟通联系作用

人体由脏腑、形体、官窍和经络构成。它们虽然各有不同的功能,但又共同组成了有机的整体。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之间的相互联系,脏腑、形体、官窍各种功能的协调统一,主要是依赖经络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经络在人体内所发挥的沟通联系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主要表现为:脏腑与体表的联系、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之间的联系。

2.运输渗灌作用

经络运输渗灌气血的作用,体现为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以及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形体官窍及经络自身的作用。各脏腑形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濡养,则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强健机体,自能抵御外邪的侵袭。

3.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如对经穴刺激引起的感应及传导,通常称为“得气”,即局部有酸、麻、胀的感觉及沿经脉走向传导,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体现。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作用而实现的。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经络者,具有感受、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是一身之气中介作用的体现)。通过经气对信息的感受和负载作用,各种治疗刺激及信息可以随经气到达病所,起到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

4.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感受和负载信息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态。经络的调节作用可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即原来亢奋的,可通过它的调节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通过它的调节而使之兴奋。这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在针灸、推拿等疗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而且在阐释疾病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阐释病理变化。经络的功能正常,则联系调节、感应传导等功能正常,能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起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又是病邪传输的途径。通过经络,外邪可由表传里,体内病变可反映于外,脏腑病变可相互传变。

(2)指导疾病的诊断。经络循行起止有一定的部位,并属络相应脏腑,内脏的疾病可通过经络反映于相应的形体部位。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和所属络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各种临床表现,可推断疾病发生在何经、何脏、何腑,并且可根据症状的性质和先后次序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发展趋势。

(3)指导疾病的治疗。经络学说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是针灸、推拿及药物疗法的理论基础。利用经络的特性,用针灸、推拿等多种方式刺激俞穴,以达到调理经络气血及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中药口服和外用治疗,是以经络为通道,以气血为载体,通过经络的传输,到达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的。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方法、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及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均与经络学说的关系十分密切。

五、四诊合参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局部病变可影响全身,全身的病变也可反映在局部。从诊察疾病反映在各方面的客观症状、体征,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四诊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必须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判断。

(一)望诊

望诊,是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和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面部色诊和舌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面色、舌象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望面色、望舌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

1.望面色

望面色指观察就诊者面部皮肤的颜色光泽。颜色的变化可反映不同脏腑的病证和疾病的不同性质;光泽的变化即肤色的荣润或枯槁,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1)面色红。为热证。血液充盈皮肤脉络则显红色。血得热则行,脉络充盈,所以热证多见红色。如满面通红,多是实热;若两颧绯红,多为阴虚火旺之虚热。

(2)面色白。为虚寒证或失血。血脉空虚,则面色多白。寒则凝,寒凝经脉,气血不荣或失则脉空虚。若面色苍白而虚浮多为气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

(3)面色黄。多为脾虚而水湿不化,或皮肤缺少气血之充养。若面目鲜黄为阳黄,多属湿热;面目暗黄为阴黄,多属寒湿;面色淡黄、枯槁无泽为萎黄,多为脾胃虚弱,营血不足;面色黄胖多为气血虚而内有湿。

(4)面色黑。多属寒证、虚证,常为久病、重病、阳气虚。阳虚则寒,水湿不化,气血凝滞,故多见于肾虚及血瘀证。

(5)面色青。多为寒证、痛证和肝病。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

2.望舌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

(1)舌质。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①舌色。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②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③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①苔色。白苔:常见苔色。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黄苔:一般而言,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

②厚薄。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越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

③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苔面水分过多伸舌欲下滴,称滑苔,则是体内有湿停留。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黏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亦见于胃中有宿食。

(二)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的内容,是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由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以诊察病情。闻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诊察方法,是获得客观体征的一个重要途径。

1.听声音

听声音,主要是听就诊者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等声响的异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热虚实。例如呼吸气粗多属热属实,呼吸气微多属虚证。

2.嗅气味

嗅气味,主要是嗅就诊者病体、排出物、病室等的异常气味,以了解病情,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例如咳吐浊痰脓血,有腥臭味,多是肺痈;若鼻出臭气、经常流浊涕,则为鼻渊证。

(三)问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就诊者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问诊时要做到恰当准确,简要而无遗漏。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项目、主诉和病史、现在症状等。

1.问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否、籍贯、现单位、现住址等。询问和记录一般项目,可以加强医患联系,随访患者,对就诊者诊治负责,同时也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性别不同,则疾病不一。

2.问主诉和病史

主诉:指就诊者就诊时陈述其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及其持续的时间。主诉通常是就诊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疾病的主要矛盾。准确的主诉可以帮助判断疾病的大致类别、病情的轻重缓急,并为调查、认识、分析、处理疾病提供重要线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现病史:包括疾病(主诉所述的疾病)从起病之初到就诊时病情演变与诊察治疗的全部过程,以及就诊时的全部自觉症状。现病史是整个疾病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现病史,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病情,摸索疾病的规律,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状况,曾患过何种主要疾病(不包括主诉中所陈述的疾病),其诊治的主要情况,现在是否痊愈,或留有何种后遗症,是否患过传染病,有无药物或其他过敏史。对小儿还应注意询问既往预防接种情况。既往的健康与患病情况常常与现患疾病有一定的联系,可作为诊断现有疾病的参考。

生活史:包括就诊者的生活习惯、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工作情况等。生活经历,应询问出生地、居住地及时间较长的生活地区,尤其是注意有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的地区。还应询问精神状况如何,是否受到过较大精神刺激。并问其生活习惯、饮食嗜好,以及有无烟酒等其他嗜好。妇女应询问月经史及生育史。关于工作劳逸,应询问劳动性质、强度、作息时间是否正常等。

家族病史。指就诊者直系亲属或者血缘关系较近的旁系亲属的患病情况,是否有传染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3.问现在症状

症状是疾病的反映,是临床辨证的主要根据。通过问诊掌握就诊者的现在症状,可以了解疾病目前的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进行辨证,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做出确切的判断。因此,问现在症状是问诊中重要的一环。为求问得全面准确、无遗漏,一般是以张景岳“十问歌”为顺序。《十问歌》即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作为一个芳香师,将要和压力及压力相关问题打交道,所以问诊要设计得能反映出就诊者的压力状况及潜在的问题。除了谨慎地询问之外,必须培养起敏锐的观察技巧—观察非语言线索,用自己观察到的来自就诊者的信息做出诊断,确定短期和长期的治疗目标和计划。

(四)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内容,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在就诊者身躯上一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从而获得辨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1.脉诊

脉诊,是以指腹按一定部位的脉搏诊察脉象。通过诊脉,体察就诊者不同的脉象,以了解病情,诊断疾病。它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诊脉的部位,普遍选用的切脉部位是寸口。寸口又称脉口、气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搏动处,脏腑气血之盛衰都可反映于寸口,所以独取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的病变。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以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现,可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

切脉的方法:切脉时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伸出手臂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放平,以使血流通顺。

切脉时,以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骨(桡骨茎突)部位的桡动脉定“关”,继续以食指在关前(远心端)定“寸”,然后用无名指在关后(近心端)定“尺”。三指应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体。

切脉时运用三种指力,开始轻度用力,在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强度用力,在肌肉为中取,名为“寻”;再重度用力,在筋骨为沉取,名为“按”。根据临床需要,可用举、寻、按或相反的顺序反复触按,也可分部以一指直按的方法体会。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称为三部九候。

寸、关、尺分候脏腑,目前多以下列为准: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与胃;左尺候肾,右尺候肾与命门。

在中医学有关脉学的专著中所记载的病脉有28种,然而根据脉位、脉率、脉力、脉形、脉流的流利度及节律等划分的脉象往往是混合构成,有些病脉是两个以上单一脉复合组成的脉。限于篇幅,不作赘述。

2.按诊

按诊,就是用手直接触摸、按压就诊者体表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临床上以按肌肤、按手足、按胸腹、按俞穴等为常用。

按肌肤:目的是探明全身肌表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等情况。凡阳气盛的身多热,阳气衰的身多寒。

按手足:目的是探明寒热,以判断病证性质属虚属实,在内在外,以及预后。凡疾病初起,手足俱冷的,是阳虚寒盛,属寒证;手足俱热的,多为阳盛热炽,属热证。

按胸腹: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目的地对胸前区、胁肋部和腹部进行触摸、按压,必要时进行叩击,以了解其局部的病变情况。胸腹各部位的划分如下:膈上为胸、膈下为腹。侧胸部从腑下至十一、十二肋骨的区域为胁。腹部剑突下方位置称为心下。胃脘相当于上腹部。大腹为脐上部位,小腹在脐下,少腹即小腹之两侧。

按俞穴:按压身体上某些特定穴位,通过这些穴位的变化与反应来推断内脏的某些疾病。俞穴的变化主要是出现结节或条索状物,或者出现压痛及敏感反应。据临床报道,肺病就诊者,有些可在肺俞穴能摸到结节,有些在中府穴出现压痛;肝病就诊者可出现肝俞或期门穴压痛;胃病在胃俞和足三里有压痛;肠痈时阑尾穴有压痛。 /60XLmZnVp0tGpgsWkUasANDXHeJiMg7KAz91jW+qUZL30k+17b9TszwuuaUK+w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