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毛囊炎初发于毛囊口,有针尖至绿豆大小的红色小丘疹,顶端形成一个黄白色小脓头,周围有炎性红晕,中心有毛囊贯穿,丘疹较多,散在分布,互不融合,瘙痒明显,痛感较轻。经过数天,脓头破溃,排出少量脓液渐愈。如反复发炎,迁延不愈,而转为慢性毛囊炎。
大汗腺即顶浆分泌腺,位于真皮深部,腺管开口于皮肤表面,一旦被阻塞,即发生感染。腺管因感染而破裂,在皮内和皮下组织内引起炎症,反复发作,广泛蔓延,形成范围较广的慢性炎症、小脓肿、复杂性窦道和瘘管,称为化脓性大汗腺炎,也叫化脓性汗腺炎。发病部位多在大汗腺分布区,如腋下、脐部、乳晕、肛门、臀部。发生于肛门周围者称为肛周化脓性大汗腺炎。肛管近端因无毛囊和汗腺,故本病好发于肛管远端,所形成的瘘管与肛窦也无关系。本病多发于20~24岁身体肥胖、好出汗的人,女性多于男性。本病长期不愈有恶变可能,多在病后10~20年。国外Jackman报道125例有4例变为鳞癌,发生率为3.2%。
本病多发生在青春期后,常发生在身体健康、皮肤油脂分泌过多而有痤疮的青壮年。本病初起在肛周会阴部、阴囊区皮内或皮下、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与汗腺、毛囊一致的炎性索条状痛性硬结、脓疱或疖肿,高出皮肤,微红、肿胀,可成群出现,或与邻近小硬结连成一片。硬结化脓后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流出稠厚有臭气的分泌物,破溃处为瘘口,形成瘘管和溃疡,红肿疼痛,皮肤逐渐增厚、变硬、色素沉着、呈暗紫色,瘘口处瘢痕多,纤维收缩使皮肤下陷,臀部皮肤凹凸不平。但病变仅位于皮下,不深入到内括约肌,若脓液破入皮下,炎症向深部蔓延,可突然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肿痛加重,皮下广泛坏死,皮肤溃烂,可扩展到肛周、阴囊、阴唇、骶尾部、会阴部。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并发内分泌和脂肪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