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湿阻纳呆

马某,男,43岁,干部。

初诊:1971年7月25日。

胃手术后1年余。多少年来口腻苦,纳食呆少;头晕目花,耳鸣,睡不足。18岁起在染厂工作20余年,长统胶靴,水仍内流,双足常踹水中,自晨至夜皆如此,足无干时。脉两手弱;舌苔腻厚而滑。

制苍术9g,生白术12g,赤苓12g,白苓12g,制川朴6g,制半夏9g,炒陈皮6g,白蔻仁6g(后下),广木香6g(后下),炒枳壳6g,生苡仁30g,炒泽泻9g,煨草果9g,川桂枝6g。7剂。

二诊:同年8月5日。

渐思食知味,小便多、色稍黄。苔稍化,滑腻已薄。

原方加陈木瓜12g,7剂。

三诊:同年8月15日。

纳食大增,日近1斤,颇有饥不择食之概;小便清长。苔已化,见底,滑者渐干。

原方去桂枝;加大麦冬12g。7剂。

四诊:同年9月16日。

纳食为20年来所未有,精神颇振,镇日不疲;晕眩、耳鸣、失眠之状均大减。舌苔化净;脉仍细弱,尺尤甚。

制茅术9g,生白术12g,云茯苓12g,制川朴6g,白蔻仁6g(后下),春砂仁6g(后下),生苡仁30g,大麦冬12g,甘杞子12g,山萸肉6g,川断肉12g,炒杜仲12g,炒泽泻9g。14剂。

按:此例系久居湿地,水湿之气下受,脾胃受困,失其运化之权,则无以滋生精微,敷布五脏,故年非迈老而见神衰之象。得二陈、平胃、五苓、三仁诸方,既除湿于土脏,又渗湿于体外,湿有出路,胃气复苏,不料20余年之疾,能见效于一月之间,法不奇,但对路耳。久为湿困,湿去纳开,则考虑可以移治其神经衰弱,用通补肝肾之法了。

尝治1例,用燥湿、渗湿等法不效,加入白芍、木瓜、乌梅之“助木泻土”而苔乃尽化,为治湿之一种变法。

吴某,女,45岁,部队干部。

初诊:1973年5月30日。

足肿,纳不香。有肾盂肾炎史,今仍有时溺痛,腹部下坠作痛。17岁始经,9产,1966年已结扎,以后经多、带多,云南医院诊有宫颈鳞癌,全子宫切除已1年。嗣后发胖,烦躁,虚汗多。脉沉细而弦,苔白腻满布。

制苍术9g,生白术12g,制川朴9g,青皮6g,陈皮6g,制半夏9g,赤苓12g,白苓12g,大腹皮9g,炒泽泻9g,汉防己12g,生苡仁30g,制香附9g,路路通9g,淮小麦30g。7剂。

二诊:同年6月3日。

因胃纳大香,胸腹间气已松动,上为噫嗳,下作矢气,觉在云南从未有此舒快,故急来求诊。脉细,沉弦稍见和平;苔化,边尖已见舌质。

原方去半夏;加陈香圆皮 [1] 6g。7剂。

三诊:同年6月10日。

纳食大香,食量大增,每餐不及饭时,已去餐厅待食,觉近数年来未有以饮食作大事,对饮食有如此兴趣之事,随从者皆大笑乐。近已不噫,矢气已减,腹围见小,似乎腹中肮脏气已排尽了。要求治其发胖及虚,因近日烦躁已减,随者云:近已乐呵呵地不发脾气了。脉弱,弦减;苔化净,尖稍红。

生白术12g,云茯苓12g,广木香6g,春砂仁6g,甘杞子12g,山萸肉6g,仙灵脾15g,鹿衔草15g,炒泽泻9g,左牡蛎30g(先煎),煅龙骨30g(先煎),炙鳖甲15g(先煎),盐水炒知母6g,盐水炒黄柏6g,炙龟板15g(先煎)。30剂。

按:病员始经迟、多产、结扎、全宫切除,可以早入更年期,内分泌紊乱是必然的,病状尚轻;然其人为该省领导人物,加以人事之负担,其更年期紊乱必更加剧。虽平衡阴阳药中,特选阴多于阳(7与2之比),恐亦难制其相火亢阳之盛,但其匆匆回去,未便向之明言耳。化湿疏肝,扶脾醒胃之治标较易,而滋阴配阳之法,涉于根本及生活环境、情绪等,有非药不可治者。

杨某,男,62岁,海军干部。

初诊:1981年10月5日。

休息痢有10余年病史,每年必发,但检验无病理表现。近3年来每入秋则胸闷纳呆,大便反干艰。现症口淡不思食,肠鸣音弱,肠蠕动迟,体重下降,由原来60kg降至52kg。脉弦左弦;苔白腻厚且垢,舌边舌下稍红。

苍术9g,白术9g,制川朴6g,白蔻仁6g,白杏仁12g,炒枳壳6g,炒陈皮6g,制半夏9g,制香附9g,路路通9g,广郁金9g,赤苓12g,白苓12g,生苡仁30g,块滑石30g(包煎)。7剂。

二诊:同年10月12日。

胸闷减,纳食渐知味,目干。苔腻见化,仍有薄垢;脉左弦数见缓。

原方去香附、路路通(因见弦数,故用此疏肝);加煨草果12g,枳实炭6g,草决明12g。7剂。

三诊:同年10月22日。

胸间痞闷已开,口仍黏腻,纳增,约5两/日,气通时作噫嗳,过去欲噫而不得也。(仍有气湿交阻之征)舌苔大化,仍有薄垢未净;脉弦渐平。

苍术6g,白术6g,制川朴6g,白蔻仁6g,白杏仁12g,炙枳壳6g,煨草果12g,春砂仁6g(后下),茴香6g(后下),木香6g(后下),路路通9g,青皮6g,陈皮6g,广郁金9g,生苡仁30g。7剂。

四诊:同年11月2日。

纳增至8两/日,能食能化,知味知渴,胸闷开,大便顺,夜半稍觉口黏苦。脉弦已平;苔化净,无垢,根有薄腻。

上方去杏仁、枳壳、郁金;加二至丸15g(包煎),炒白芍9g,炒泽泻9g,炒丹皮9g。14剂。

五诊:同年12月3日。

纳食有增于平时,精神大振,云过去每秋发病,服药无效,则必待冬令,胃气始渐醒,若此乃前所未有者。苔化净,略干;脉又见弦。

南沙参12g,北沙参12g,麦冬12g,黑料豆30g,潼蒺藜9g,白蒺藜9g,丹皮9g,丹参各9g,熟女贞15g,旱莲草12g,炒白术12g,云茯苓12g,炙甘草6g,黑山栀9g,草决明12g,煨天麻3g。7剂。

六诊:1982年1月6日。

饮食增,精神旺。稍有头眩耳鸣,口干,自言乃近日太兴奋,四处走又多讲话之故。纳9两/日。脉左弦右缓;舌干。

南沙参12g,北沙参12g,天冬12g,麦冬12g,大生地12g,甘杞子12g,甘菊花6g,黑料豆30g,潼蒺藜9g,白蒺藜9g,山萸肉6g,炒白术12g,云茯苓12g,生石决15g(先煎),明天麻3g,二至丸15g(包煎)。20剂。

按:《内经》谓“湿胜则濡泄”,而此例则便干,是因于湿闭于上中二焦,则气痹而不下渗之故。湿胜者多口淡,而此例则口干,又有目干,颇可引人作肝火内热的错觉,若用寒凉,则湿又胶固了。今一路用燥脾化湿,上中焦之湿得以开化,大便乃能顺行,上焦之气布,则下焦之湿得以渗利而有出路。三焦气通,中无窒痞,于是其本体之阴虚肝阳反得上升(原有脉弦舌红),是其标症除而本症显,故以杞菊地黄丸及二至丸法以善其后,亦即转治其本。

● 【校注】

[1]陈香圆皮:即陈香橼皮。

● 【评析】

湿阻总与脾失健运有关,故常伴见纳呆、腹满、苔腻,治以燥湿助运,方如平胃散、二陈汤、三仁汤、苓桂术甘汤等,此亦属常法。然何时希提到变法,即加入白芍、木瓜、乌梅等药以“助木泻土”法,可资参考。 lZJQIqI2r2aj9lzHeK1i08m9v7TaxjQTsxvPQ90mS9aOlEcQb5AOgA6ZeLWvwgq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