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何镇生平传略

何镇(1620—1674),是何氏自南宋以来的第十四世医家。《镇江谱》载:“应时之子。字龙符,号培元。业医。明泰昌元年庚申生,清康熙十三年甲寅卒。”其父何应时亦为名医,何镇秉承家学,医术精湛,清进士王锡琯言其:“何子少习举子业,屡试不售,谓良医良相等耳,因绍其先业,以利济于人。所治应手愈,全活不可算数,而口不言功,斯诚儒者之心也。”

何镇著述颇多,从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张铨衡为其《何氏附方济生论必读》所作序中可知一二,张说:“见公之著述盈几,阅其目则《本草发明》也,《百药主治》也(按:《本草发明》后改名《本草纲目类纂必读》十二卷;《百药主治》一名《药品主治》,定名为《本草主治》四卷),以及《脉讲》《脉诀》《伤寒或问》《活人指掌》《济生论》《原病式》《素问抄》《集验方》(按:《集验方》后改名《集效方》三卷)共计十种。”这些医书中亦包括何镇为其父何应时所校定的医著《集效方》,即如张说:“《集效方》则其先君所家传秘宝也,先生亦不欲自秘而公之世,其用心之仁可知。”此书即现存的《何氏类纂集效方》。

何镇虽著书众多,然大多已佚,现存有《本草纲目类纂必读》《何氏附方济生论必读》以及他参与校定的《何氏类纂集效方》。这三本书当是他最得意之作,即如他在自序(1672)中说:“纲目类纂后,即附以济生邃论、家传效方,阐明圣贤之秘旨,备述前人之验方,体用具备,纲举目张,简阅良便。僭名 [1] 必读,不过欲为医学之一助。”

盛赞何镇医术和医著的史料还见有:张铨衡(《何氏附方济生论必读》序)说:“余与何君交,则自己酉(1669)秋始也,忆其时室人症患关格,服药不效。适何君以亲翁封氏聘,辱临敝邑,随命两男跽 [2] 而请焉。剂一下而关格随通,调月余而体健如故,非公之详明本草,熟悉证治,乌能按症施治,取效之速如此哉。自是余与何君契结金兰。”

“何氏以轩岐世其业,其家先后诸君,阅病则无证不治,立方则无证不悉,或上宗先儒,或得自秘授,或自制验方,率皆屡用屡效,数见奇功。世世相传,汇编成帙,其所流传不一代,而著述者不一人,何氏诸君诚苦心哉。己酉(1669)秋,培元先生过余邑,出其家传效方嘱余弟遴士(即张铨衡),偕《济生》《本草》,概授之梓,其意不欲自秘其家学而公诸宇内也。(节)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张金镜圣宣序”

“京口何氏,家世卢扁之业,培元尤其白眉 [3] 。四方就而问疾,征车不远千里。所向全活,虽极疑难,应手而起,人钦其术之神奥,而莫测其渊微。古延张君遴士与何君称莫逆,近出其手订《济生论方》《本草必读》《药品主治》《集效验方》数书属予。予展读久之,见其详人之所不及详,略人之所不能略,俾药之性类晰,宜忌明、异同定,病原治验,靡不抉精探奥。(节)李宗孔书云序”

“京江何氏培元者,近代之善医者也,殁之后,子孙世其业,大江南北莫不知之。其所著《济生论》海内欲观其书者甚多,而莫能得也。今其乡庄君孝容求诸何氏之后人,将梓之以济世。培元之从孙凤翙不私其家传,而慨然付之,期以针俗医之聋瞆,拯斯民于夭札,二君之用心亦仁矣哉。孔生继治者,仆门下士也,与于校仇之役,因庄君之请,邮书于仆而问序焉。仆观是书,备列诸病,而系以治法方药,与近世方书略同,其论治,大抵融会诸家而参之己意;其方多取诸古人,而间附新法;不主一家,归于纯正。无奥渺难知之论,无险异难行之法,盖将使中人之资可循途而造焉,可不谓详慎者欤。(节)嘉庆二十有一年岁在丙子(1816)季秋月朔,礼部左侍郎浙江学政山阳汪廷珍序”

《冷庐医活》:“吴门顾松园靖远,有秘方载在《医镜》。一为治膈再造丹,得之何氏家传(原按:京江何培元《济生方》中有此方)。”

从上述史料可知,何镇一生悬壶济世,著作等身,他的著作大多刊于晚年,由其子孙编次、校定,还有门人校阅。此外,还有不少参订者,如《本草纲目类纂必读》就有10人,分别在各卷首署名,如云阳贺弘(任士)、古延张铨衡(遴士)、毗陵杨琯(虞生)、古延张金镜(圣宣)、古延张缵高(琴牧)、济里李瑞年(士颖)、古延张玉驹(方洲)、古延李鸣虞(雍喈)、济里朱名璘(宫声)、古延张日浣(源长)。

——何新慧编写

● 【校注】

[1]僭(jiàn)名:指越分妄称的名号。

[2]跽(jì):长跪。

[3]白眉:喻兄弟或侪辈中的杰出者。 axNwqRhPehUG3MtELtb6xEGx0dQlI3NODttGEcDZHFh0cDzwFcNaqoK6zVdLGg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