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当劳逸失当、寒热失宜,卫外功能减弱时易于发病。若体质虚弱,易于反复感邪,称为虚人感冒。若感受时行疫毒,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易于变生他病。西医学中的普通感冒、流感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等表现为感冒特征者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感冒与风温。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鉴别诊断】
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
【治疗】
1.辨治要点
感冒首辨风寒与风热,还需注意患者有无脏腑虚损。感冒的治则是因势利导,解表达邪、宣通肺气。
2.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喷嚏。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
(2)风热犯表证
证候: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浊涕,咽红肿痛,咳嗽。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主方:银翘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丸、颗粒)、感冒退热冲剂。
(3)暑湿袭表证
证候:暑季发热,汗出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主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口服液)。伴腹泻用葛根芩连片(丸)。
(4)气虚感冒
证候:反复感冒,恶寒较甚,发热,无汗或自汗,身楚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
主方:参苏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参苏丸,平时可服玉屏风冲剂。
(5)阴虚感冒
证候:反复感冒,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主方:加减葳蕤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平时可服生脉饮口服液。
3.其他疗法
(1)验方
①豆豉9g,白芷9g,生甘草3g,生姜3片,葱白3根,红枣3枚,水2碗,煎服。此方发散风寒,解毒止痛。用于风寒束表证,服后发汗最佳,无汗可再服。
②蒲公英15g,羌活9g,大青叶15g,水煎服。用于风热表证,汗出热退。
(2)刮痧
将边缘光滑的小瓷碗、小汤匙或硬币洗净,蘸盐水(风热感冒)或姜汁(风寒感冒),在前额、太阳穴、脊柱两侧、肘窝、腘窝等处,沿同一方向轻轻向下或向内、向外反复刮动,至出现紫红斑点或斑块为度,一般持续约20分钟。有发汗解表,退热止痛,辟秽祛浊之功。危重患者及局部皮肤溃疡、损伤者不宜。
(3)涂擦法
取鲜薄荷叶适量,将其揉成团,在迎香、合谷穴各擦1~2分钟,每日4次,三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感冒鼻塞者。
(4)金银花豆豉粥
金银花9g,豆豉9g,桑叶9g,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g,白糖适量,煮粥食。适用于风热或暑热感冒。
【转诊原则】
感冒经治疗症状未控制或反加重者,或出现高热不退,或合并其他疾病等,需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
【养生与康复】
易患感冒者,可坚持每天按摩迎香穴,用手掌揉搓颈后风池、风府穴,皆可预防感冒。
【健康教育】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特别是年老体弱易感者,应注意防护。
2.感冒时要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水,宜食清淡,忌盲目服补品。
3.在流行季节,外出应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室内可用食醋熏蒸,做空气消毒。以预防感染。
4.在时行感冒流行期间,可用贯众、板蓝根、生甘草煎服。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发病没有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差异,全年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寒冷季节或季节突变时。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可诱发。本病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本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有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需要积极治疗。
【临床表现】
有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急性咽扁桃体炎等不同表现,而以普通感冒最常见。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急,初期表现为咽干、咽痒,随后出现打喷嚏、流涕,可伴有咽痛、咳嗽。通常不发热或低热,轻度畏寒、头痛、乏力等。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若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诊断】
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须病原学检查,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
临床与“伤风”相似,但本病多由于接触过敏原如螨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起病急骤,常表现为突发的鼻痒、喷嚏、流清涕。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症状可消失。
2.流行性感冒
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起病急,但全身中毒症状重,可有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而鼻咽部症状较轻。病原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4.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病初期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根据这些病的流行季节和流行区域要密切观察,并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以鉴别。
【转诊原则】
见“感冒”。
【治疗】
1.对症治疗
对鼻塞严重者应给予1%麻黄素滴鼻;咳嗽痰多予以祛痰止咳药;发热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剂。
2.抗病毒治疗
目前抗病毒疗效尚不确定。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3.抗菌药物治疗
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
【概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六淫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肺气失于宣肃,均可出现咳嗽。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痰浊阻肺、气火逆肺及肺虚气逆。无论邪从外入,或是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咳嗽与喘证、哮证。
2.咳嗽与肺痨。
【鉴别诊断】
咳嗽既是独立的病证,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1.病程短的咳嗽,多因外感而诱发,常见于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花粉等异物过敏、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疾病。
2.慢性咳嗽者,常可反复迁延发作,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也见于部分感染后咳嗽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
3.咳嗽见痰血、胸痛者,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因此,对于咳嗽患者,临证可结合病史、体检及胸部X线、血液常规、血沉生化、痰液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建议转入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胸部CT、支气管镜、肺功能、变应原等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耽误病情。
【治疗】
1.辨治要点
对于咳嗽,首先要辨外感与内伤,根据发病的时间、咳嗽的特点、痰的性质来综合辨证。外感咳嗽治宜宣通肺气、疏散外邪,不可早用收涩之剂,以免闭门留寇;内伤咳嗽注意扶正祛邪,除治肺外,注意脾、肝、肾等相关脏腑的整体治疗要根据不同症状及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治。
2.证治分类
(1)外感咳嗽
①风寒袭肺证
证候: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三拗片、通宣理肺丸(胶囊、口服液)。
②风热犯肺证
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声音哑,痰黏或稠黄,常伴咽痛、鼻塞涕黄、头痛恶风、发热、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方:桑菊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急支糖浆、复方双花片。
③燥邪伤肺证
证候: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常伴喉痒,口干鼻燥。苔薄少津,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主方:桑杏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强力枇杷露(膏)。
(2)内伤咳嗽
①痰湿蕴肺证
证候: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黏腻或稀薄,清晨尤甚,胸闷,脘腹胀满,纳差。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健脾,理气止咳。
主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祛痰止咳冲剂、桂龙咳喘宁胶囊,病情平稳后可常服六君子丸。
②痰热郁肺证
证候:咳嗽气粗,痰黄黏稠,胸闷口干,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
主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二母宁嗽丸。
③肝火犯肺证
证候:咳嗽阵作,面红目赤,胸胁胀痛,性急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主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清肺抑火丸、贝羚胶囊。
④肺阴亏耗证
证候:干咳少痰,痰中夹血,夜寐盗汗,消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主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
⑤肺气虚弱证
证候:病久咳声低微,咳痰清稀色白,或伴气喘,乏力,自汗畏寒。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补肺益气,止咳化痰。
主方:甘草干姜汤合补肺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固本咳喘丸、百令胶囊。自汗畏寒易感冒者,可选用玉屏风颗粒。
3.其他疗法
(1)验方
人参50g,五味子15g,蛤蚧1对,共为细末,每次2g,每日2次。适用于肺肾气虚咳嗽。
(2)药茶
①金银花9g,胖大海3枚,用沸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治疗风热咳嗽。
②菊花10g,白茅根30g,绿茶10g,水煎后代茶饮。治疗肝火犯肺咳嗽。
(3)食疗
①生梨1只,去核,加冰糖适量,隔水蒸15分钟,食用,每日1次,适用于风燥咳嗽。
②鲜萝卜1个,蜂蜜30g,水煎服,适用于风寒咳嗽。
③生梨1只,去核,百合30g,川贝母6g,加冰糖适量,炖汤服食,适用于阴虚咳嗽。
④白果5~7粒/日,用猪肉蒸食,治疗久咳不愈。
(4 )针灸
风寒:太渊、列缺、中府、肺俞、偏历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另可拔罐:肺俞、风门、膏肓穴。用闪火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
风热:太渊、尺泽、鱼际、中府、肺俞、合谷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分钟,每日1次。
燥邪:鱼际、尺泽、太溪、照海、肺俞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痰湿:肺俞、脾俞、丰隆、足三里穴,用毫针,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或可针灸并用。
痰热:尺泽、丰隆、膻中、曲池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肝火:列缺、太冲、天突穴,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阴虚:太渊、太溪、定喘穴,用毫针,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肺虚: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阴陵泉穴,艾炷灸,每穴3壮,隔日1次。
(5)推拿
患者取坐位,用手掌横擦患者前胸部,往返3次;一指禅推肺经太渊至尺泽穴段;掐按列缺,拿合谷,最后按揉天突、中府、膻中、丰隆。
(6)穴位敷贴
取温阳散寒药物敷贴于背俞穴,此法适用于虚寒证患者。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到上级医院行进一步检查者。
2.咳嗽伴发热,长期吸烟伴明显消瘦者。
3.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养生与康复】
对慢性咳嗽者,在缓解期应坚持补虚固本的综合治疗方法,以防发作;对急性加重者,应规范用药,不可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教育】
1.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避免吸入花粉、烟尘等,以防过敏;戒烟。
2.注意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外感咳嗽伴有发热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4.内伤咳嗽反复迁延时,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
5.对于老年体弱者,可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预防呼吸道感染。
【概述】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来。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咳嗽、咳痰是主要表现,开始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有时痰中带血,咳嗽咳痰可延续2~3周才消失。如支气管痉挛,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急。
体征:可无明显体征,两肺呼吸音粗,也可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胸片检查多为肺纹理增粗,少数无异常发现。痰涂片和培养可以发现致病菌。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血常规和胸部影像学结果做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呼吸道症状较轻,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如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常有流行病史,根据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确诊。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较为突出,咳嗽、咳痰一般不明显,肺部无异常体征。
3.其他
还应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多种疾病相鉴别。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到上级医院行进一步检查者。
2.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治疗】
1.一般治疗
一般无须住院治疗。注意休息、保暖、多饮水、补充足够的热量。
2.对症治疗
①镇咳:咳嗽无痰者,可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等镇咳剂。痰稠不易咳出时可用复方甘草合剂等。
②化痰:常用化痰药有溴乙新、N-乙酰-L-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等。
③解痉、抗过敏:伴有胸闷、喘息等支气管痉挛者,可用氨茶碱、沙丁胺醇马来酸氯苯拉明等。
3.抗菌治疗
一般选用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药物。多数患者口服抗生素即可,症状较重者可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特征。本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吸烟者患病率高达10%~20%,远高于不吸烟者,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矿地区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加重。起初常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咳痰,尤以晨起为著,夏天自然缓解,以后可以终年发病。咳嗽的特征是白天较轻,早晨较重,临睡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和排痰。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量不多。在伴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症状迅速加重,痰量增多,黏稠度增加,或为黄色脓性,偶有痰中带血。部分患者有喘息。本病早期无气促现象,随着病情发展,可以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短或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
本病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肺底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喘息性支气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气后可以闻及哮鸣音。
分型: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不伴喘息。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还伴有喘息和哮鸣音。
分期:根据病情进展分为3期。急性发作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1项明显加剧;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等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临床缓解期:指经过治疗和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咳痰,保持2个月以上者。
【诊断要点】
本病主要根据病史和症状进行。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排除其他心、肺疾病(例如肺结核、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脓肿、心脏病等),诊断即可成立。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亦可诊断。
【鉴别诊断】
1.咳嗽变异性哮喘
以刺激性咳嗽为特征,灰尘、油漆、冷空气等容易诱发咳嗽,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疾病史。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鉴别。
2.支气管哮喘
起病年龄较轻,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临床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
3.支气管扩张症
多继发于儿童或青年期麻疹、肺炎或百日咳后,有反复咳嗽、大量脓痰和咯血。肺部可听到部位固定的湿啰音。并可见杵状指(趾)。胸部X线检查常见病变部位纹理粗乱,严重者呈卷发状阴影。CT检查可显示扩张的支气管。
4.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多有发热、乏力、盗汗及消瘦、咯血等症状。经痰结核菌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5.肺癌
多见于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出现刺激性干咳,持续性痰中带血。胸部X线检查发现有块状阴影或阻塞性肺炎,结节状阴影,经正规抗菌治疗未能完全消失应考虑肺癌可能。CT、纤支镜、痰脱落细胞学等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6.特发性肺纤维化
临床经过缓慢,开始仅有咳嗽、咳痰,偶感气短。听诊在肺部下后侧可闻及爆裂音(Velcro啰音),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压不高。
【转诊原则】
1.需到上一级医院行CT等其他检查以协助诊断者。
2.经抗感染治疗症情未见明显好转,或症情加重者。
3.出现呼吸衰竭者。
【治疗】
1.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1)控制感染
抗生素选择应根据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必要时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常用抗生素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新大环内酯类等,病情严重者需静脉或联合用药。
(2)祛痰、止咳
可用氨溴索、溴己新、棕色合剂等。除少数刺激性干咳外,一般不单纯用镇咳药。
(3)解痉、平喘
气喘者常选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若效果不明显,气道持续有阻塞,必要时可用糖皮质激素。
(4)气雾疗法
可选用生理盐水或祛痰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或用超声雾化吸入。常用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有特布他林、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
2.缓解期
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胸腺素等对预防感染、减少发作可能有一定效果。
【概述】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反复发作的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西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以哮喘为主时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哮证的发生,以痰为主因,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失常。而肺脾肾虚损,功能失常,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是哮证反复发作的“夙根”。
【类证鉴别】
哮证与喘证
喘证以气息喘急迫促为主要表现,喘不必兼哮,多并发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而哮证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除了气息喘促外,以反复发作,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为其特点。“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两者以此为辨。
【鉴别诊断】
见“支气管哮喘”。
【治疗】
1.辨治要点
首辨发作期与缓解期,发则治标。痰浊为本病之夙根,故发时以宣肺豁痰为重点,并辨证候之寒热属性,或宣肺散寒,或宣肺清热。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审阴阳之偏。阳虚者予以温补,阴虚者予以滋养,并区别肺脾肾之轻重主次,分别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
2.证治分类
(1 )发作期
①冷哮证
证候: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咳痰色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利气。
主方:射干麻黄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小青龙口服液(胶囊、颗粒、合剂)。
②热哮证
证候:喉中哮鸣如吼,气粗息涌,胸膈烦闷,呛咳阵作,痰黄黏稠,面红,可伴有发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咳喘宁口服液、清肺消炎丸。
(2 )缓解期
①肺脾两虚证
证候: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天气变化而诱发。或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每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发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濡。
治法:益气固卫。
主方: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玉屏风散冲剂、香砂六君子丸。
②肺肾气虚证
证候:平素气短,动则为甚,腰酸腿软,脑转耳鸣,不耐劳累;下肢欠温,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
治法:调补肺肾。
主方: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参蛤散、百令胶囊、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
3.其他疗法
(1 )验方
①杏仁、胡桃仁各120g,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服3g,姜汤送下。可用于缓解期,发作期也有一定的效果。
②地龙焙干,研粉,装胶囊,每服3g,1日2次,用于热哮。
③皂角15g,煎水,浸白芥子30g,12小时后焙干,研粉,1次1~1.5g,1日3次。用于痰壅气逆者。
(2 )针灸
①体针:发作期,主穴定喘、天突、内关。冷哮加尺泽、风门;热哮加合谷、孔最。用毫针,行泻法,留针30分钟,一日1次。缓解期,主穴大椎、肺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脾俞、中脘。每次选2~3穴,用较轻刺激,隔日治疗1次。
②耳针:缓解期取脾、肾、内分泌、肝、皮质下、交感,王不留行贴压。
③穴位敷贴:白芥子敷贴,炒白芥子20g,延胡索20g,细辛10g,甘遂10g,冰片1g,共研细末,以生姜汁调为膏状。在夏季三伏中分3次贴于肺俞、心俞、膈俞、大椎等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次2小时,每10日1次。也可不拘三伏,随时贴用。
【转诊原则】
见“支气管哮喘”。
【养生与康复】
茯苓大枣粥:茯苓(粉)80g,红枣10枚,粳米150g。将红枣、粳米洗净,加入茯苓粉,同煮成粥,适量加调料,常服。具有健脾化痰功能。适用于脾虚者。
【健康教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哮喘发作与特应性体质有关,应让患者了解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正规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其发作。
3.注意保暖,避免吸入花粉、尘螨、动物毛屑、油漆异味等,保持良好适宜的生活环境。
①室内不铺地毯,被褥经常晒,减少尘土、螨、真菌等致敏物,室内不养花草,不饲养动物。
②哮喘患者对寒冷的敏感性很高,在气温骤变和换季时要特别注意保暖。
③不吸烟,或避免被动吸烟(吸烟是哮喘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④新装修的房间应待甲醛等有害物质挥发后才能入住。
⑤有条件的家庭可建造无烟厨房,防止油烟刺激而诱发哮喘。
4.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若已查明引起过敏的食物要避免食用,如果无法查明,就尽量避免食用易引起致敏的食物,如牛奶、蛋类、核果、腰果、鱼虾、豆类、花生、贝类等。
5.患者及家属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①患者应随身携带一些应急的平喘药物,最好是气雾剂(如β 2 受体激动剂),若出现哮喘先兆症状,可立即吸入气雾剂,并脱离致病环境。②如果出现睡眠不良、活动能力下降、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下降和需要量增加等信号时,及时就医。
【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哮喘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人,我国14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1.24%。有研究表明中国轻度哮喘占全部哮喘患者的75%左右,轻度哮喘同样会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导致活动受限、误工。
【诊断】
1.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胸闷、气急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可根据条件做以下检查,如任一结果阳性,可以辅助诊断为哮喘。
①简易峰流速仪测定最大呼气流量(日内变异率≥20%)。
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 1 增加>12%,且FEV 1 绝对值增加>200mL)。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2.分期
(1 )哮喘急性发作
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过敏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
(2)慢性持续期
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3 )临床缓解期
指患者无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并维持1年以上。
3.分级
(1 )控制水平的分级
分为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表1-1-3-1)。
表1-1-3-1 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
(2)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哮喘急性发作时轻重程度不一,病情可以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出现,偶尔也可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做出正确评估,以便给予及时有效的紧急治疗(表1-1-3-2)。
表1-1-3-2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鉴别诊断】
需与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气道阻塞病变等常见疾病相鉴别(表1-1-3-3),还应与支气管扩张、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等疾病相鉴别。
表1-1-3-3 支气管哮喘与其他疾病鉴别要点
【转诊原则】
1.轻、中度急性发作,治疗24小时后效果不佳或病情加重者。
2.虽属中度发作,但来势急,尤其具有哮喘相关死亡高危因素者。
3.初次病情评估属重度和危重度急性发作者。
对于2和3两种情况,患者必须经过急救处理,待病情稍稳定即可做转院处理。转院途中应保证氧供,做好气管插管等急救准备。
【治疗】
1.治疗药物
可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
(1 )控制药物
通过抑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需要长期每天使用。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还包括白三烯调节剂(LTRA)、长效β 2 受体激动剂(LABA)(需与ICS联合应用)、缓释茶碱、色甘酸钠等。
(2 )缓解药物
能迅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气喘症状,通常按需使用。首选速效吸入β 2 受体激动剂(SABA),还包括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性短效抗胆碱药物(SAMA)、茶碱类药物及口服β 2 受体激动剂等。
(3 )其他药物
①抗组胺、抗过敏药物:口服酮替芬、氯雷他定、曲尼司特。
②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2.长期维持治疗
(1 )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达到并维持症状控制;维持正常活动能力(包括运动);尽可能维持肺功能接近正常;防止哮喘急性发作;防治哮喘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避免哮喘死亡。
(2 )长期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
应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基础,根据其控制水平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哮喘药物的选择既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又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经济情况和当地医疗资源等。要为每个初诊患者制订哮喘治疗和随访计划,定期随访、监测,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调整治疗方案策略
主要是根据症状控制水平和风险因素水平(主要包括肺功能受损的程度和哮喘急性发作史)等,按照哮喘阶梯式治疗方案进行升级或降级调整,以获得良好的症状控制并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各治疗级别方案中都应该按需使用缓解药物以迅速缓减症状,规律使用控制药物以维持症状的控制。
3.急性发作的处理
(1)目标:尽快解除气流受限,缓解症状,改善缺氧。
(2)原则:去除诱因,解痉平喘,纠正缺氧,适时、足量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3)急性发作的处理流程参见《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
【概述】
肺热病是由风热犯肺或风寒郁而化热,邪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骤起发热、咳嗽、胸痛为主要表现。因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暴感风热之邪而发,病机关键为痰、热、毒互结于肺。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因“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若邪热内陷,即现“逆传心包”;或邪热羁留不解,深入下焦,则劫灼真阴,下竭肝肾。西医学的急性肺炎、支气管周围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急性肺部感染疾患,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肺热病与风热感冒。
2.肺热病与麻疹。
【鉴别诊断】
见“社区获得性肺炎”。
【治疗】
1.辨治要点
首辨病邪所在:邪在卫分、气分,病位多在上焦肺经。邪在营分、血分,病位多涉及三焦心包或肝肾二脏。再审虚实转化:初病为阳、热、实证,后期则虚实夹杂或以虚为主。治疗原则为宣肺透邪,顾护阴液。
2.证治分类
(1 )风热犯肺证
证候: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苦。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主方:桑菊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急支糖浆、复方双花片、双黄连口服液。
(2)痰热壅肺证
证候: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或痰黄带血,胸闷胸痛,口渴。舌质红,舌苔黄,脉洪数或脉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
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急支糖浆、蛇胆川贝胶囊、肺力咳合剂、清肺消炎丸、清咳平喘颗粒。
(3 )胃肺热盛证
证候:身热,午后为甚,心烦懊憹,口渴多饮,咳嗽痰黄,腹满便秘。舌苔黄或灰黑而燥,脉滑数。
治法:清肺透邪,清胃通腑。
主方:栀子豉汤合麻杏石甘汤、承气汤类加减。
常用中成药:蛇胆川贝胶囊、清肺消炎丸、羚羊清肺丸、黄连上清丸。
(4 )热闭心包证
证候: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痉厥或四肢厥冷。舌绛少津,脉弦数或沉数。
治法:清营泄热,清心开窍。
主方:清营汤加减或用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常用中成药:安脑丸、牛黄醒脑丸。
(5)气阴两虚证
证候: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黏,自汗神倦,纳少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主方:竹叶石膏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养阴清肺丸、补肺丸、润肺膏。
3.其他疗法
(1 )针灸治疗
①风热犯肺证:取合谷、曲池、外关、大椎,用泻法,热甚加外关;咽痛加少商。
②痰热壅肺证:取合谷、曲池、尺泽、少商、肺俞,用泻法。
③胃肺热盛证:取丰隆、天枢、上巨虚,用泻法。
④热闭心包证:取郄门、神门、曲泽、膈俞、血海,用泻法。若邪甚蒙闭心包,神昏者加水沟,也可针刺十宣、曲池、委中放血。
⑤气阴两虚证:取肺俞、膏肓俞、太渊、太溪、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
(2 )灌肠治疗
肺炎灌肠液:石膏、鱼腥草各40g,生地黄、金银花各20g,黄芩、连翘、牡丹皮、赤芍各15g,桔梗10g,荆芥12g,大黄10g,水煎取汁灌肠,每日1次。
【转诊原则】
肺热病经治疗症状未控制或反加重者,或出现高热不退,或合并、并发其他疾病等,需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
【养生与康复】
1.避风寒,多休息,服药后避风覆被取汗,或喝热稀粥以助药力。
2.高热不退之时,宜多饮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等。
3.对老年、婴幼儿、体弱患者,必须加以重视,注意有无特殊情况,或同时夹杂其他疾病,防止发生传变。
【健康教育】
1.加强体育锻炼,注重摄生调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平时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肥甘,戒烟酒。
3.注意保暖,避免劳役过度,减少受邪机会。
4.对年老体弱,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器官移植等病史者,可以注射肺炎疫苗预防。
【概述】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常见的肺炎,常见的类型有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及病毒性肺炎。在儿童、老年人群及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较高。目前多将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本节论述的CAP是指在医院外社区环境中罹患的肺炎。
【临床表现】
通常起病急,常有淋雨、受凉、劳累等诱因,约1/3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同时可以出现肺外症状,发生率10%~30%,如头痛、乏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差等。重症肺炎患者可有呼吸困难、休克、少尿甚至肾衰竭等。
【诊断】
CAP的诊断标准:①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啰音。④WBC>10×10 9 /L或<4×10 9 /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⑤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
以上①~④项中任何1项加第⑤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1.干酪性肺炎
急性结核性肺炎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X线亦有肺实变,但结核病常有低热乏力,痰中易找到结核菌。X线显示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历久不消散,且可形成空洞和肺内播散。而肺炎球菌肺炎经青霉素治疗3~5天,体温多可恢复正常,肺内炎症也较快吸收。
2.急性肺脓肿
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X线显示脓腔和液平。
3.肺癌
一般为中老年,起病缓,多有长期吸烟史,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少量咯血,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肺癌可以伴发阻塞性肺炎,若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迟迟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又复出现者,应密切随访,必要时进一步做CT、纤支镜及痰脱落细胞检查等,以免贻误诊断。
4.支气管扩张
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合并感染时有多量脓性痰。查体常有肺部固定性湿啰音。部分胸部X片显示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高分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
【转诊原则】
见“肺热病”。
【治疗】
1.抗生素治疗
门诊患者,既往体健、无耐药风险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推荐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多西环素;有心肺合并症、免疫抑制、糖尿病等,或之前3个月内用过抗生素,推荐使用喹诺酮、β-类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对于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可用多西环素替代。
2.支持治疗
注意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呼吸困难和发绀者需氧疗。
【概述】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发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其特征。本病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反复发作或加剧。病变首先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及心。病性多属本虚标实,多由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在疾病过程中可形成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病久因邪盛正虚,可发生痰迷心窍、气不摄血、正虚喘脱等危象。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表现为肺胀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肺胀与哮证。
2.肺胀与喘证。
【鉴别诊断】
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
1.辨治要点
先辨标本虚实:肺胀为本虚标实之证,一般感邪发作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再辨脏腑阴阳:肺胀以肺、脾、肾虚损为本,早期以气虚或气阴两虚为主,后期气虚及阳,或可出现阴阳两虚,或阴竭阳脱之证。肺胀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兼顾,分别缓急,有所侧重。
2.证治分类
(1 )痰浊壅肺证
证候: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主方: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桂龙咳喘宁胶囊、苏子降气丸。
(2 )痰热郁肺证
证候: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咳。或伴有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主方: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液、肺力咳合剂、清肺消炎丸、清咳平喘颗粒。
(3 )阳虚水泛证
证候: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主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济生肾气丸、芪苈强心胶囊、参附注射液。
(4 )肺肾气虚证
证候: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咳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尿有余沥,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主方: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百令胶囊、固本咳喘胶囊、补肾定喘丸、蛤蚧定喘胶囊。
3.其他疗法
(1 )验方
①紫河车1具,焙干研末,1次3g,1日3次,适用于肺肾阳虚之肺胀。
②葶苈子粉3~6g,装胶囊,1日3次,食后分服,用于咳喘痰多。
(2 )针刺
喘息难以控制时,取穴肺俞、列缺、心俞、内关、气海、足三里;痰多不易咳出者,取穴足三里、丰隆、天突。针用平补平泻法。
(3)灸法
平时宜常艾灸大椎、肺俞、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适用于外寒内饮及阳虚水泛之证。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胸片、肺部CT、肺功能、痰培养等检查者。
2.如血压、脉搏等发生变化,有喘脱危象前驱症状者。
3.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养生与康复】
本病痰黏稠者给予鲜竹沥水口服以化痰平喘,痰量多而无力咳出者应帮助排痰,可揉按天突、丰隆等穴,以豁痰利气。
【健康教育】
1.防止感冒、咳嗽酿成慢性咳喘,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饮食以清淡为宜,忌食生冷及油腻之品;有水肿者应注意休息,进低盐饮食;忌饮酒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注意冷暖适宜,秋冬季节气候骤变时,尤需避免感受外邪。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常服扶正固本药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病情发展。
【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COPD患者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
1.症状
(1)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寒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至于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可耐受。
(4)喘息和胸闷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
(5)其他如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2.体征
(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啰音和(或)干啰音。
【诊断】
COPD诊断应根据病史、危险因素接触史(尤其是吸烟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肺功能检查证实有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当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 1 /FVC<70%即可诊断。有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症状,仅在肺功能检查时发现FEV 1 /FVC<70%,而FEV 1 预计值低于正常值下限,在除外其他疾病后,亦可诊断为COPD。
COPD分期诊断:根据COPD疾病过程的临床特点,可以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急性加重风险、肺功能异常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等进行综合评估,可分为A、B、C、D4个风险级别。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
早年发病(通常在儿童期),症状变化快,夜间和清晨症状明显;也可有过敏性鼻炎和(或)湿疹史及哮喘家族史;气流受限大多可逆。
2.充血性心力衰竭
听诊肺基底部可闻细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心脏扩大、肺水肿;肺功能测定示限制性通气障碍(而非气流受限)。
3.支气管扩张症
大量脓痰;常伴有细菌感染;粗湿啰音、杵状指;X线胸片或CT示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
4.结核病
所有年龄均可发病;X线胸片示肺浸润性病灶或结节状空洞样改变;细菌学检查可确诊。
5.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发病年龄较轻,且不吸烟;可能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或烟雾接触史,CT片在呼气相显示低密度影。
【转诊原则】
见:“肺胀”。
【治疗】
1.稳定期的治疗
(1)戒烟:对吸烟者应首先劝导患者戒烟,这是减慢肺功能损害最有效的措施。
(2)支气管舒张药:包括抗胆碱药、β 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茶碱类。
(3)祛痰药:可使用溴己新或盐酸氨溴索等。
(4)长期家庭氧疗(LTOT):对COPD并发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对血流动力学、运动能力和精神状态均会有有益的影响。
(5)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期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 2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效果更好。
(6)康复治疗。
(7)免疫调节治疗。
2.急性加重期治疗
(1 )支气管舒张药(药物同稳定期)
有严重喘息症状者可给予较大剂量雾化吸入治疗,如应用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或沙丁胺醇加异丙托溴铵通过小型雾化器给患者吸入治疗以缓解症状。
(2)低流量吸氧
发生低氧血症者可鼻导管吸氧,或通过Venturi面罩吸氧。
(3 )抗生素
当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应根据患者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生素治疗。
(4)糖皮质激素
对需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考虑口服泼尼松龙,也可静脉给予甲泼尼龙。
(5 )祛痰剂
可使用溴己新或盐酸氨溴索等。
【概述】
心悸是指由于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和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表现为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类证鉴别】
1.心悸与奔豚。
2.惊悸与怔忡。
【鉴别诊断】
1.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血管疾病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2.心外因素
如运动、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等。
【治疗】
1.辨治要点
心悸首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心悸的特点是心神不宁,故用药时无论虚实,均可酌情加用宁心安神药物。
2.证治分类
(1 )心虚胆怯证
证候: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主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2 )心血不足证
证候: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主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
(3)阴虚火旺证
证候: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主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
(4 )心阳不振证
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主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5 )水饮凌心证
证候: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主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6 )瘀阻心脉证
证候: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主方:桃仁红花煎加减。
常用中成药:通心络胶囊。
(7 )痰火扰心证
证候: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主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3.其他疗法
(1)针灸
治以益气宁神,定悸镇惊。取手少阴、厥阴经穴、俞募穴为主。取穴郄门、神门、心俞、巨阙。心血不足加膈俞、脾俞、足三里;痰火内动加尺泽、内关、丰隆;水饮内停加脾俞、胃俞、三焦俞。
(2 )推拿
治以益气安神,定悸镇惊。取穴郄门、心俞、厥阴俞、神门、内关。主要手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
【转诊原则】
1.对不明原因的心悸,社区医院不能明确诊断的当转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经常规处理心悸仍无缓解者。
3.心悸持续存在,或稍劳即发作,病势较重,全身情况较差者。
【养生与康复】
可服用人参等补气药,改善心气虚症状;可打太极拳,增强抗病能力。
【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
2.饮食起居有节,不可过度劳累或过食肥甘厚味及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若伴有水肿者,当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量。
3.一般心悸患者宜适当参加运动,有利于调畅气机,怡神养心。但久病心阳虚弱者以休息为主,避免过劳以耗损心气。
【概述】
胸痹是指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导致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心脉痹阻,从而表现为胸部闷痛,甚则心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西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炎等心脏疾病,如以胸痹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胸痹与悬饮。
2.胸痹与胃痛。
【鉴别诊断】
胸部闷痛大多来自心血管疾病。但临床上除了心血管疾病外,胸壁疾病、呼吸系统与纵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同样可引起胸部闷痛,应与胸痹相鉴别。
【治疗】
1.辨治要点
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辨别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此外还应辨别病情轻重。必要时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治标以通利心脉为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泻浊豁痰,尤重活血通脉治法。治本宜补,常用补气温阳、益气养阴、滋阴益肾,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2.证治分类
(1 )心血瘀阻证
证候: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胶囊。
(2)气滞心胸证
证候: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胸部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逍遥丸。
(3 )痰浊闭阻证
证候: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泻浊,豁痰宣痹。
主方: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丹蒌片。
(4 )寒凝心脉证
证候: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主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
(5 )气阴两虚证
证候: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音低微,面色㿠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主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参松养心胶囊、益心舒胶囊。
(6 )心肾阴虚证
证候: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主方: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左归丸、心元胶囊。
(7 )心肾阳虚证
证候: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㿠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主方: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右归丸、芪苈强心胶囊。
(8 )正虚阳脱证
证候:心胸绞痛,胸中憋闷或有窒息感,喘促不宁,心慌,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则神识昏迷,四肢厥冷,口开目合,手撒尿遗;脉疾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主方:四逆加人参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右归丸、芪苈强心胶囊、参附注射液。
3.其他疗法
(1 )针灸
治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取手厥阴、手少阴经穴及背俞穴为主。毫针刺,补虚泻实,可灸。取穴内关、通里、心俞、厥阴俞、巨阙。
(2 )推拿
治以温阳通络,行气止痛。取穴肺俞、心俞、厥阴俞、内关。以按、揉、擦等法。患者坐位,施按揉法于肺俞、心俞、厥阴俞穴,手法宜轻柔缓慢,每穴2分钟。按揉内关穴,约1分钟。施擦法于背部膀胱经,重点在肺俞、心俞、厥阴俞穴,以透热为度。
【转诊原则】
1.对于不明原因的胸痹,社区医院不能明确诊断的当转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经常规处理胸痹仍无缓解者。
3.胸痹进一步发展,疼痛剧烈,如榨如绞,自觉有濒死感,并伴有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促不得卧、脉微细或结代等危候者。
【养生与康复】
敷贴:檀香、细辛研成细粉,加黄酒适量调成糊状,敷在胸背疼痛处,胶布固定,每日换药。
【健康教育】
1.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绪波动;注意生活起居规律,寒温适宜,避免受寒。
2.注意饮食调节,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食勿过饱,不可过食肥甘厚味及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3.预防便秘,饮食中可增加蔬菜、水果,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4.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适当活动。发作期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缓解期要注意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力所能及的活动,做到动中有静。
5.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宜随身携带一些能迅速缓解症状的药物,如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硝酸甘油等,对防止胸痹发作时病情向真心痛发展或发生猝死有利。
【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可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慢性冠脉病(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两大类。ACS是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也属于此范畴。CAD则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冠脉正常的心绞痛(如X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力衰竭)。现仅述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1.心绞痛
多表现为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压榨样疼痛,常放射至左肩背或左臂内侧,多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诱发,休息后多在3~5分钟内缓解或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
①典型心绞痛:
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可诱发。
部位: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方,可波及心前区,范围有手掌大小,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及下颌部。
性质:常为压迫、憋闷、紧缩感。
持续时间:历时短暂,一般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缓解方式:去除诱因和(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②不典型心绞痛:不典型心绞痛是指典型心绞痛的5个特点中某些表现不典型,如胸痛部位不在胸骨后,而在胸骨下段、上腹部、左或右胸、颈、下颌及牙齿等;性质不典型,表现为烧灼感、闷胀感或仅有左前胸不适等;疼痛持续时限仅数秒钟或不适感(多为闷感)持续整天或数天等。
2.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较以往发作频繁、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范围较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剧烈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甚则出现低血压和休克。
【诊断】
1.心绞痛
根据典型心绞痛的发作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可建立诊断。①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见ST段移位或T波改变。②未记录到症状发作时心电图者,可行心电图负荷试验或动态心电图监测,如负荷试验出现心电图阳性变化或诱发心绞痛时亦有助于诊断:ST段水平型或下斜形压低≥0.1mV持续2分钟,可判断为阳性。③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狭窄。
2.急性心肌梗死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理化检查:①心电图:特征性心电图改变(ST段弓背样抬高、T波倒置、病理性Q波)。②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GOT)等不同程度异常升高,肌钙蛋白(TNT)阳性。
【鉴别诊断】
1.心脏神经症
胸痛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续(几小时)的隐痛,部位多在左胸乳房下或常有变动,多出现于劳累过后而不在当时,轻体力活动反觉舒服,有时可耐受较重劳动而不发生胸痛或胸闷。常伴有叹息性呼吸,发作时无心电图改变,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心悸、乏力、失眠等其他神经症症状。
2.肋间神经痛和肋软骨炎
疼痛常沿肋间分布,不一定局限在前胸,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用力呼吸、咳嗽、转动身体可加重疼痛,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后者则在肋软骨处有压痛。
3.呼吸系统与纵隔疾病
肺炎、支气管炎、肺肿瘤、肺梗死、肺脓肿、纵隔炎、纵隔肿瘤等。
4.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心包积液、主动脉夹层等。
5.消化系统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膈疝、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等。
6.主动脉夹层
胸痛一开始即达到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偶有意识模糊和偏瘫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但无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
7.急性肺动脉栓塞
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动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常有低氧血症,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异常,肺动脉CTA可检出肺动脉大分支血管的栓塞。
【转诊原则】
1.对于不明原因的胸痛,社区医院不能明确诊断时当转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经常规治疗胸痛不能缓解或缓解不明显者。
3.对于心绞痛较以往发作频繁、程度较剧、持续较久、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病理性Q波、ST段弓背样抬高和T波倒置)及心肌酶谱异常升高者,需立即转上一级医院抢救。
【治疗】
1.发作时
目的为迅速终止发作。
(1)休息 立即停止活动,去除诱因。
(2 )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硝酸酯制剂。常用制剂: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化。
2.缓解期
目的为防止复发,改善冠脉循环。
(1 )硝酸酯制剂 常用的有硝酸异山梨酯、5-单硝酸异山梨酯。
(2 )β受体阻滞剂 常用的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3 )钙拮抗剂 常用制剂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䓬。
(4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5)他汀类药物 应尽早(24小时内)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
(6)ACEI或ARB 应该在第一个24小时内给予口服ACEI,不能耐受者可用ARB代替。
(7 )其他 ①直接PCI患者:静脉推注普通肝素(70~100IU/kg)。②静脉溶栓患者:应至少接受48小时抗凝治疗。建议静脉推注普通肝素4000IU,继以1000IU/h静脉滴注,维持APTT1.5~2倍;或根据年龄、体重、肌酐清除率给予低分子肝素。
【概述】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可吐出食物、清水痰涎,严重时吐出胆汁或带血。呕吐的发生主要由于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胃弱等因素而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其病机有虚实之分:实证病机总由胃气壅阻,和降失司,气逆于上而发生呕吐;虚证总由胃失濡养,不得润降或无力和降而发生呕吐。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幽门痉挛或梗阻、神经性呕吐、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如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呕吐与反胃。
2.呕吐与噎膈。
【鉴别诊断】
临床上多种疾病都可以出现呕吐,反射性呕吐和中枢性呕吐皆可发生。注意掌握各自特点进行鉴别。
1.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呕吐常有不洁饮食史,发病急骤,呕吐较重。
2.晨间呕吐多见于妊娠呕吐,以干呕为主,有停经史及早孕证据。
3.呕吐呈喷射状,不伴有恶心,与饮食无关,吐后头痛可暂时缓解,常见于颅内肿瘤。
4.呕吐量大、呈喷射状者,常见于幽门梗阻合并胃扩张与胃潴留。
5.呕吐物含大量胆汁者,可见于高位小肠梗阻、胆囊炎、胆石症、晕动病等。
6.呕吐物带有粪臭气味者,常提示小肠下段的肠梗阻。
7.吐泻交作并很快出现脱水征象者,常见于急性胃肠炎或霍乱。
8.呕吐伴耳鸣、眩晕者,常见于内耳性眩晕、晕动病等。
9.呕吐频繁发生,与情绪及精神因素有关者,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可考虑神经性呕吐。
临床上出现呕吐症状时,应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如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可鉴别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等疾病。B超、CT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做鉴别,CT对颅内肿瘤的诊断意义较大。另外,一些生化检查对上述疾病亦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治疗】
1.辨治要点
实证:发病急,病程短,呕吐物量多,呕物多酸腐,可伴寒热表证及实证表现,脉实有力。
虚证:发病缓慢,病程长,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少,酸臭不甚,伴虚证表现,脉弱。
呕吐的治则:降逆止呕。实证宜祛邪为主,虚证宜扶正为主,根据胃气以和降为顺的特点,用药宜通宜降,不宜敛涩呆补。
2.证治分类
(1)外邪犯胃证
证候:突然呕吐,胸脘满闷;伴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表证。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
(2 )食滞内停证
证候:呕吐酸腐,嗳气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或溏或结,或泻下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主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
(3 )痰饮内阻证
证候:呕吐清水痰涎,胃中辘辘有声,心悸头眩。舌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主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 )肝气犯胃证
证候: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每因情志不畅而呕吐吞酸更甚。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主方:四七汤加减。
(5)脾胃气虚证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部痞闷,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苔薄,脉虚弦。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人参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
(6 )脾胃阳虚证
证候:饮食稍多即呕吐,胃脘发凉,喜温暖,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舌淡,脉濡。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主方:理中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
(7 )胃阴不足证
证候: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呕吐量少,胃脘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主方:麦门冬汤加减。
3.其他疗法
(1 )验方
苏叶10g,藿香10g,良姜6g,水泡代茶,频频服之。治疗外感寒邪,呕吐不止者。
(2 )针灸
①体针:中脘、内关、足三里等。
②耳针:取穴胃、贲门、食道、交感等。毫针刺,每日1次,留针30分钟。或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3 )穴位注射
选穴参照针刺穴位。用维生素B 1 或维生素B 12 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日1次,各穴交替应用。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钡餐、胃镜、CT等检查者。
2.若呕吐频繁而出现脱水等重症表现者应及时转诊。
3.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养生与康复】
1.食疗:脾胃阳虚者,平时可食用羊肉、肉桂、桂圆、姜茶等温性食品以温中和胃;胃阴不足者,可用枸杞子、石斛泡茶,或新鲜芦根粥益胃养阴;食后饱胀疼痛者,可食用山楂消食和胃。
2.穴位敷贴: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用王不留行或绿豆压在穴位上,然后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此法对于晕车晕船的呕吐还有预防作用。
3.服用汤剂,以浓煎为宜,并少量多次频服,以防吐出。对食入即吐者,可于药液中放入少许姜汁,或根据病情采用冷服或热服,以防病邪与药物格拒,汤液难下。
【健康教育】
1.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
2.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尤其是节假日;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烧烤等。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冷及过分粗糙的食物。
【概述】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伴有脘痞、食少、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胃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体虚等因素,影响胃气和降,导致胃气郁滞,不通则痛。其病机可分虚实两类:实者主要是胃气郁滞,不通则痛;虚者是胃络失养,不荣则痛。其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的区别,须注意辨析。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症、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以胃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胃痛与真心痛。
2.胃痛与胁痛。
3.胃痛与腹痛。
【鉴别诊断】
胃脘部的疼痛大多来自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但临床上除了胃及十二指肠外,胆囊、胰腺、肝左叶、胆总管,以及心脏等器官都紧贴或邻近心窝部,这些脏器出现病变同样可引起中上腹部疼痛,应与胃痛相鉴别。
1.中上腹部疼痛伴泛酸、嗳气,常见于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2.中上腹部疼痛伴呕吐,常见于腹腔脏器炎症(如急性胃炎、胆囊炎)、幽门梗阻、胆道梗阻等。
3.中上腹部疼痛伴黑便或呕血,常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4.中上腹部疼痛伴黄疸,常见于肝胆炎症、胆石症、胰腺炎、胰头癌等。
应该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中上腹部疼痛发生的原因。如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等检查可鉴别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癌等疾病。血常规、胆红素、转氨酶、淀粉酶化验和B超、CT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做鉴别。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等检查可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做鉴别。
【治疗】
1.辨治要点
(1 )辨虚实
实证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有明显诱因,疼痛拒按,食后痛甚。虚证多为久病,起病缓,病程长,无明显诱因,痛徐而缓,喜按,空腹痛甚。
(2 )辨寒热
寒证为胃脘冷痛,饮冷受寒引发或加重,得热则减。热证为胃脘灼热疼痛,食辛辣燥热引发或加重,口渴喜冷饮。
(3 )辨气血
气滞者多为初病,胀痛伴嗳气,攻窜不定,每因情绪波动诱发或加重。血瘀者多为久病,痛如针刺或刀割,固定不移,入夜更甚。
胃痛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治疗法则。
2.证治分类
(1 )寒邪客胃证
证候: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剧。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方:良附丸合香苏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良附丸、附子理中丸。
(2 )饮食伤胃证
证候:食后胃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饥不食。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主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
(3 )肝气犯胃证
证候: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攻窜不定,嗳气频频,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快胃片、摩罗丹。
(4)瘀血停胃证
证候:久病,胃痛如针刺或刀割样,痛有定处,拒按,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胃安颗粒、活血丹。
(5 )湿热中阻证
证候:胃脘灼热疼痛,胀满痞塞,嘈杂泛恶,口干口苦,身困。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止痛。
主方:清中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丸、三九胃泰。
(6 )胃阴亏虚证
证候:胃痛隐隐,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胃,和中止痛。
主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养胃舒胶囊。
(7)脾胃虚寒证
证候:胃中隐痛,喜温喜按,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主方:黄芪建中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香砂养胃丸、温胃舒、香砂六君子丸、附子理中丸。
3.其他疗法
(1 )验方
①苍术60g,吴茱萸6g,炒研末,每次用开水冲服6g,每日2次。治疗寒湿胃痛。
②乌贝散:乌贼骨30g,浙贝母12g,白及30g,共为细粉,每次6g,每日3~4次。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者。
③干姜30g,白蔻仁10g,共研细粉,每次3g,每日3次。治寒凝气滞胃痛。
(2 )针灸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大椎、脾俞、神阙。寒证和脾胃虚寒证用补法与温灸结合,热证和肝气犯胃证用泻法。
(3 )穴位敷贴
将盐炒热外敷于中脘处,适用于虚寒证患者。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钡餐、胃镜、CT等检查者。
2.有吐血、黑便等并发症或伴明显消瘦者。
3.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养生与康复】
1.食疗:脾胃虚寒者,平时可食用羊肉、姜茶等温性食品以温中和胃;胃阴不足者,可用石斛泡茶,或新鲜芦根粥益胃养阴;湿热中阻者,可食用薏苡仁粥、马兰菜或荠菜清热利湿;食后饱胀疼痛者,可食用山楂消食和胃。
2.对于脾胃虚寒者可用热水袋敷胃脘部以温中散寒。
【健康教育】
1.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对于情志因素导致胃痛者,需加心理疏导,解除影响因素,尤其是城市职工对于工作压力过大而引发胃痛者,应设法释放压力,改变生活习惯。
2.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避免各种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烧烤等,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热、过冷及过分粗糙的饮食。
3.慎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
【概述】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呈非糜烂的炎性改变,如黏膜色泽不均、颗粒状增殖及黏膜皱襞异常等;组织学以显著炎症细胞浸润、上皮增殖异常、胃腺萎缩及瘢痕形成等为特点。病变轻者不需治疗,当有上皮增殖异常、胃腺萎缩时应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中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等,也可呈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轻压痛。恶性贫血者常有全身衰弱、疲软,可出现明显的厌食、体重减轻、贫血,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
【诊断】
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是慢性胃炎诊断的关键。临床症状程度和慢性胃炎组织学之间没有明显联系。病因诊断除通过了解病史外,还可进行HP检测,血清抗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及维生素B 12 水平检测。
【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早期可突发上腹痛、恶心、吐逆,转移性右下腹痛,且有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多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胆石症有屡次产生的腹痛,常因进食油腻之品,以右上腹为主,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查体时有巩膜、皮肤黄疸,右上腹压痛,墨菲征阳性,或可触到肿大的胆囊。上腹部B超有助于诊断。
3.大叶性肺炎、心肌梗死
大叶性肺炎、心肌梗死等发病初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吐逆。
【转诊原则】
见“胃痛”。
【治疗】
大多数成人胃黏膜均有非活动性、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被视为生理性黏膜免疫反应,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慢性胃炎波及黏膜全层或呈活动性,出现癌前状态如肠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萎缩及不典型增生可予短期或长期间隙治疗。
1.对因治疗
(1)去除病因:停用损害胃黏膜药物、戒酒等。
(2)治疗原发病。
(3)预防用药:抑酸剂及黏膜保护剂。
2.对症治疗
(1)上腹疼痛
解痉止痛。
(2 )恶心呕吐
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3)脱水
补充水和电解质。
(4 )细菌感染者
抗生素治疗。
(5 )胃黏膜糜烂出血者
抑酸剂、黏膜保护剂。
【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1.症状
上腹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性质可有钝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感,可能与胃酸刺激溃疡壁的神经末梢有关,常具有下列特点:①慢性病程,病史可达数年或十余年。②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亦长短不一,发作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③部分患者有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如饥饿痛或餐后痛。④腹痛可被抑酸药物或抗酸药物缓解。部分病例无上述典型的疼痛,仅表现为腹胀、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
发作时剑突下可有局限性压痛,缓解后无明显体征。
3.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1 )无症状型溃疡
15%~35%,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可见于任何年龄,以老年人较多见;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近半数无症状。
(2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症状者多见,胃溃疡多位于胃体上部或胃底部,溃疡常较大(大于2cm),易误诊为胃癌。症状多为无规律的上腹部钝痛、呕血及黑便、消瘦。
(3 )复合性溃疡
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4 )球后溃疡
夜间痛,右上腹及背部放射痛多见,可穿透入胰腺。疗效差、易并发出血。
(5 )幽门管溃疡
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易出现呕吐(呕吐后疼痛缓解)、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症状特点为腹痛、呕吐、饮食减少、消瘦。
【诊断】
1.病史与主要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2.X线钡餐检查:适用于胃镜检查有禁忌证者,发现溃疡龛影可确诊,80%~90%有阳性发现。
3.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这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法。
4.幽门螺杆菌检测:感染与否决定了治疗方案的选择。
【鉴别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无器质性病变;病情明显受精神因素影响,常伴有消化道以外的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安定剂、对症处理常能收效;X线、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2.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疼痛与进食油腻食物有关,疼痛位于右上腹,墨菲征(+),可伴有发热、黄疸、肝功损害,B超、内镜或ERCP检查有助鉴别。
3.胃癌
病情呈进行性、持续性发展,上腹部包块,体重下降,内科药物疗效不佳,内镜检查加活检可以确诊;当怀疑恶性溃疡而一次活检阴性者,短期内复查胃镜并再次活检;强力抑酸剂治疗后,溃疡缩小或愈合不能排除恶性溃疡。
4.胃泌素瘤(卓艾氏综合征)
胰腺非β细胞分泌大量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促进溃疡形成。其特点是在非典型部位发生,易并发出血穿孔,血清胃泌素升高(>200pg/mL)。
【转诊原则】
见“胃痛”。
【治疗】
治疗目的: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
1.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工作劳逸结合,避免过劳和精神紧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戒烟酒,停服NSAID。
2.药物治疗
(1 )抑制胃酸药物
H 2 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拉唑等。
(2)保护胃黏膜治疗
胶体铋(果胶铋):胶体酒石酸铋(比特诺尔),长期服用铋剂可引起神经毒性。连续用药不超过3个月。用药后可引起舌苔变黑和粪便呈灰黑色。
(3 )常用抗酸药物
达喜片(铝镁二甲硅油片)、复方铝酸铋、胃得乐、复方氢氧化铝。
3.方案选择
(1 )三联疗法
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两种抗生素。
(2 )四联疗法
PPI+铋剂+两种抗生素。用于初次治疗失败者或HP强阳性者。
(3 )手术治疗适应证
上消化道大出血经内科紧急处理无效者;急性穿孔;疤痕性幽门梗阻;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胃溃疡疑有癌变。
【概述】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情志不遂、跌仆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劳欲久病等因素导致肝气郁滞、胁络不畅时,皆可导致胁痛。西医学的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病、肋间神经痛等,凡以胁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胁痛与悬饮。
【鉴别诊断】
多种疾病都可以出现胁痛症状。因此临床上必须中西医合参,详加鉴别。
1.两胁疼痛,且伴有全身乏力、厌油腻、恶心、腹胀、失眠、低热。体征:颜面灰暗,巩膜黄染,蜘蛛痣及肝掌,肝大、质地中等或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可有脾大,严重者可有腹水、下肢浮肿,肝功能异常。多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2.右胁隐痛不适、饱胀,伴嗳气、呃逆等,尤其是进食之后,疼痛呈绞痛,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墨菲征阳性。多见于胆囊结石、胆囊炎。
3.突发性右胁或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且向右肩背放射;疼痛发作使患者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一如常人。多见于胆道蛔虫病。
4.因用力不当,或暴力扭转、闪挫,或外力击打等引起的胁肋疼痛。多属于肋间软组织损伤。
应该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B超、CT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做鉴别。另外,一些生化检查对上述疾病亦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如乙肝系列检查等。
【治疗】
1.辨治要点
胁痛首辨虚实,还需注意病程长短,辨气滞、血瘀、湿热。胁痛之治疗当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实证宜用理气、活血、清利湿热之法;虚证宜补中寓通,采用滋阴、养血、柔肝之法。
2.证治分类
(1 )肝郁气滞证
证候: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嗳气,纳少口苦,病情随情绪变化增减。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金佛止痛丸、舒肝丸。
(2 )肝胆湿热证
证候:胁肋胀痛,口苦口黏,厌油腻,恶心,纳呆,身目发黄,困重乏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3)瘀血阻络证
证候:胁肋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入夜为甚,可有外伤史,或久病不愈转瘀的过程。舌质紫暗,脉沉弦。
治法:祛瘀通络。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三七片、云南白药。
(4 )肝络失养证
证候: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治法:养阴柔肝。
主方:一贯煎加减。
常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3.其他疗法
(1 )验方
①金钱草6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所致胁痛。
②瓜蒌1个,没药或红花3g,甘草6g,水煎服。
③香附根60g,白酒250mL,以酒水各半浸4天去渣,频饮之。
(2 )针灸
①体针:取穴内关、阳陵泉。针刺内关以针感向上臂掌内侧传导为佳。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用2寸毫针刺入阳陵泉,针感向下肢放射。
②皮肤针:用皮肤针轻轻叩刺胁肋部痛点及胸7~10夹脊穴,并加拔火罐。适用于瘀血疼痛。
③耳针:取肝、胆、胸、神门。毫针浅刺;也可用王不留行贴压。
(3)刮痧
背部取膀胱经双侧肝俞、胆俞、脾俞;胆经患侧京门;胸部取肝经患侧期门;胆经患侧日月;阿是穴(胁肋部疼痛处)。采取由内向外、由上向下的次序轻刮。
(4 )穴位注射
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或加维生素B 12 注射液1mL,在相应节段的夹脊穴行常规穴位封闭。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CT等检查者。
2.若疼痛剧烈无休止,出现胆绞痛等重症表现者应及时转诊。
3.胁痛并发黄疸、积聚、鼓胀者,需专科诊治并采取特殊措施(如隔离)时。
4.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养生与康复】
1.百合30g,莲子肉15g,煮汤;或熬粥时加入食用。
2.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宜低脂、低蛋白饮食,忌食油炸食品。
【健康教育】
1.平素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过怒、过悲及过度紧张。
2.注意饮食清淡,切忌过度饮酒或嗜食辛辣肥甘,以防湿热内生。
3.注意起居有常,防止劳逸失度。
【概述】
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造成水谷停滞、清浊混杂而下,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命门火衰等因素导致泄泻发生。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过敏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泄泻与痢疾。
2.泄泻与霍乱。
【鉴别诊断】
泄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所见疾病各有不同。
1.多因饮食不当,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考虑急性肠炎。
2.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泻。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容易发作,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肛门下坠,大便不爽。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可考虑慢性肠炎。
3.泻下次数多,多在餐后发作,粪便呈糊样或水样,无黏液、脓血,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考虑溃疡型肠结核。
4.腹部不适或长期反复发作腹痛,腹痛部位多在左下腹,一般为持续性钝痛,可持续数分钟到数日不等。在排便、排气后可暂时得到缓解。还可有些头痛、乏力、失眠、心悸、出汗等神经血管不稳定症状以及嗳气症。X线和内窥镜检查下未有器质性病变。可考虑过敏性结肠炎。
5.胰腺外分泌不足或缺乏,而引起小肠消化和吸收不良所致的腹泻,大便特点常表现为脂肪泻,胰腺消化功能试验证明对脂肪、肌肉与淀粉的消化均有障碍,可考虑为慢性胰腺炎。
6.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可考虑为肠易激综合征。
7.中年以上(甚至较年轻的)患者,慢性腹泻如出现血性粪便,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
8.排便次数多为经常性或间歇性,粪便呈灰白色油脂样或泡沫样,浮于水面,量多而臭,贫血,恶病质,可见于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
应该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泄泻原发病的诊断。如大便常规检查与培养对急、慢性肠炎诊断意义较大。胃镜、消化道钡餐造影、肠镜对慢性胃炎、结肠炎诊断意义较大。X线、CT对肠结核、肠道肿瘤等疾病意义较大。
【治疗】
1.辨治要点
泄泻的治疗应以运脾化湿为治则。暴泻以湿热为主,重用化湿,佐以分利。同时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予健脾。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
2.证治分类
(1)寒湿证
证候: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散寒化湿。
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
(2 )湿热证
证候: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丸、复方苦参肠炎片。
(3 )食滞肠胃证
证候:腹痛肠鸣,脘腹胀满,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减。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六味安消散、加味保和丸。
(4)脾胃虚弱证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迁延反复,饮食稍有不慎即泄泻,食少,神疲倦怠,面黄,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固肠止泻丸。
(5 )肾阳虚衰证
证候:黎明之前腹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四神丸。
(6 )肝气乘脾证
证候:平素多有胸胁胀闷,每因抑郁恼怒而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加减。
常用中成药:舒肝和胃丸。
3.其他疗法
(1)验方
①五味子60g,吴茱萸15g。将吴茱萸用水泡7天,晾干后同五味子炒,研细末,每次6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治疗五更泻。
②石榴皮1个,红糖30g,水煎温服,每日1次。治疗脾虚久泻。
(2 )针灸
①体针:急性泄泻,取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毫针泻法。慢性泄泻,取穴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神阙用灸法,天枢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公孙用补法。
②耳针:取穴大肠、胃、脾、肝、肾、交感。每次3~4穴,毫针刺,中等刺激。
(3 )穴位注射
取穴天枢、上巨虚。用小檗碱注射液或维生素B、维生素B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1次。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钡餐、胃镜、CT等检查者。
2.若泄泻频繁,来势迅猛,出现脱水等危重表现者应及时转诊。
3.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养生与康复】
1.食疗:
①山药薏苡仁粥:山药30g,炒薏苡仁20g,熬粥食用,每日1次。
②锅巴粉:民间做米饭或熬粥时产生的锅巴,焙干研粉,每次10~20g,口服,每日2次。
2.脾虚泄泻者配合腹部热敷、按摩等方法,有利于脾运恢复。
3.肾阳虚五更泻者宜多食生姜、羊肉,做菜时适当多放花椒、高良美、小茴香等温中散寒类调料。
【健康教育】
1.起居有常,注意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心态,慎防风寒湿邪侵袭。
2.饮食有节,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进食生冷不洁及忌食难消化或清肠润滑食物。
3.急性泄泻患者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辣厚味油腻食物。有些对牛奶、面筋等不耐受者宜禁食。若泄泻而耗伤胃气,可给予淡盐汤、米粥以养胃气。若虚寒泄泻,可给予淡姜汤饮用,以振奋脾阳。
【概述】
便秘是指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致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或大便虽软但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若肠胃受病,或因燥热内结,或因气滞不行,或因气虚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干涩,以及阴寒凝结等,皆能导致各种不同性质的便秘。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等引起的便秘,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便秘与肠结。
【鉴别诊断】
便秘可由诸多原因导致,如动力因素、梗阻因素、内分泌因素、肛门疾病、精神因素等。下列情况在鉴别时可供参考。
1.便秘反复加重及缓解,可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2.急性便秘伴有剧烈腹痛,多见于肠梗阻、肠套叠、铅中毒、急性腹膜炎等。
3.便秘伴有便血、疼痛或可触及痣核者,多与肛肠疾患有关。
4.中老年人近期发生便秘,而且呈进行性加重时,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5.便秘伴有贫血,多见于结肠癌、肠套叠。
对于便秘的诊断,直肠指诊检查可以诊断痔、肛裂、肛管狭窄及外来压迫、肛门括约肌痉挛;腹部平片是诊断肠梗阻的依据;结肠钡灌肠检查对巨结肠症、结肠肿瘤诊断价值较大;直肠镜、结肠镜对黏膜病变诊断价值较大,如炎症、溃疡、出血、息肉等。
【治疗】
1.辨治要点
便秘的治疗以通下为治则,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实证以祛邪为主,虚证以养正为先。
2.证治分类
(1 )热秘
证候:大便干结,腹胀按之疼痛,小便短赤,面红身热,口舌生疮,口干口臭,口渴心烦。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麻仁丸、芦荟胶囊。
(2 )气秘
证候: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腹胀,纳呆。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主方:六磨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槟榔四消丸、木香理气片。
(3 )气虚便秘
证候:大便不干硬或先干后溏;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出。易出汗,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
治法:补气健脾。
主方:黄芪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启脾丸。
(4 )血虚便秘
证候:大便干结如栗,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少,脉细涩。
治法:养血润燥。
主方:润肠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八珍丸、归脾丸。
(5 )阳虚便秘
证候:大便艰涩不畅,腹中冷痛,小便清长,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主方:济川煎加减。
常用中成药:苁蓉通便口服液。
3.其他疗法
(1)验方
①当归15g,火麻仁20g,水煎服。适用于老年津亏血虚便秘。
②莱菔子6g,皂角末1.5g,共研细末,开水冲服,每日1次。适用于气滞痰浊之便秘。
③番泻叶10~30g,泡茶服。
(2)针刺
针刺足三里、天枢、支沟等穴,每日1次;或针刺承山(双),每日1次。
(3 )外用
开塞露纳入肛门,使大便容易排出。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钡餐、肠镜、CT等检查。
2.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养生与康复】
1.食疗
平时适当多食有利于润肠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黑芝麻、蔬菜、水果、粗粮、蜂蜜等,但要因人、因地制宜。
2.运动
增强腹肌锻炼能达到胃肠按摩的效果,有利于改善便秘。其他如提肛运动、跳跃运动、登山跑步等对改善便秘都有益处。
【健康教育】
1.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
2.饮食要有规律,多吃蔬菜,尤其是纤维丰富的食物。
3.适当运动,定时登厕;避免久坐少动。
【概述】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淋证是由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等导致。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西医学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及尿道综合征等具有淋证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淋证与癃闭。
【鉴别诊断】
1.急性泌尿系感染
有发热、尿路刺激等全身及局部感染症状,尿中大量白细胞,甚至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阳性。抗感染治疗有效。
2.慢性肾盂肾炎
多见于女性。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病史,多次尿沉渣试验或尿细菌培养阳性,肾功能损害以肾小管为主。可有高氯酸中毒,低磷性肾性骨病。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较轻,且进展缓慢。静脉肾盂造影和核素检查有助于诊断。
3.肾结核
慢性膀胱刺激征,经抗生素治疗无效,尤其呈进行性加重;脓尿、酸性尿,普通细菌学检查阴性;有肾外结核,尿检查有红细胞尿者;附睾、精索或前列腺结核;尿路感染经有效的抗菌治疗,细菌转阴,脓尿持续存在者。
【治疗】
1.辨治要点
六淋除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的共同症状外,各具特征。热淋以小便灼热刺痛为主,血淋表现为尿中夹血或夹血丝、血块,石淋多尿中有细小砂石排出,膏淋为尿液浑浊乳白或夹凝块,气淋表现为少腹坠胀,尿出不畅,或尿有余沥,劳淋则小便淋沥不尽,遇劳即发。淋证辨治主要分虚实,实证病程较短,小便涩痛不利,苔黄舌红,脉实数。虚证病程长,小便频急,痛涩不甚,苔薄舌淡,脉细软。实证治予清热利湿通淋;虚证宜培补脾肾。并根据六淋的不同,配用止血、排石、行气、活血、泻浊等法。
2.证治分类
(1 )热淋
证候: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或有腰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主方:八正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三妙丸、三金片。
(2 )石淋
证候: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主方:石韦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排石冲剂、复方金钱草冲剂。
(3 )血淋
证候: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小腹或尿道疼痛加剧,或见心烦,口干。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主方:小蓟饮子加减。
常用中成药:十灰散、知柏地黄丸。
(4)气淋
证候: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畅,少腹胀满疼痛,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疏郁,通淋利尿。
主方:沉香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逍遥丸。
(5 )膏淋
证候: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分清泻浊。
主方: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水蜈蚣颗粒。
(6 )劳淋
证候:小便不甚赤涩,尿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肾。
主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
3.其他疗法
(1)验方
①地锦草、车前子、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薏苡仁、栀子,任选1~2种,每种30~6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热淋。
②乌蔹莓、血见愁、仙鹤草、白茅根等,任选1~2种,每种3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血淋。
③猫须草全草(干燥品)60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尿路结石。
④鸡内金、芒硝等量,共研极细末,每次取药粉6g,用金钱草60g煎汤送服,每日1~2次。用于泌尿系统结石难以排出者。
⑤飞廉、荠菜花、糯稻根、芹菜根、水蜈蚣、向日葵茎(取中心梗子)、玉米须,任选1~2种,每种30~6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膏淋。
⑥菟丝子10g,水煎服,每日3次。适用于劳淋。
(2 )针灸
取穴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太溪、曲泉,针刺,或加灸法,隔日1次。适用于气淋。
(3 )按摩
取腰部、背部阿是穴,以右手拇指按压敏感点,由轻到重,一般揉按3~5分钟;再用拳或手掌叩击背部华佗夹脊穴2~3次,然后再以掌按摩敏感点。用于淋证小便不畅者。
【转诊原则】
1.反复泌尿系感染不易控制者。
2.尿路结石引起肾绞痛而不能缓解者。
3.尿血量多难止者。
4.小便量少甚至无尿者。
5.西医疾病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者。
【养生与康复】
1.食疗:
(1)黄芪茅根饮:生黄芪30g,白茅根30g,肉苁蓉20g,西瓜皮60g。上四味洗净放在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成浓汁,加适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2次服用。用于淋证属脾肾两虚者。
(2)藕节冬瓜汤:藕节100g,带皮冬瓜200g。冬瓜切块,与藕节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3次服完。用于淋证小便有血者。
(3)猕猴桃250g,白酒500mL。猕猴桃去皮洗净,装入酒坛或罐头瓶中,将酒倒入,盖严密,每三天搅拌1次,浸泡20~30天即成。每日2次,每次3~15mL,口服。用于泌尿系结石。
2.淋证患者应禁房事,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忌肥腻辛辣、酒醇之品,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产后更应注意外阴卫生,以免虚体受邪。
【健康教育】
1.淋证患者应多饮水,不憋尿,每2~3小时排尿1次,保持尿液对泌尿道的冲洗。特别是房事后即行排尿。
2.注意外阴清洁,提倡淋浴,防止秽浊之邪从下阴上犯膀胱。
3.积极治疗消渴、肺痨等肾虚疾患,以减少淋证发生。
4.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如导尿、膀胱镜、膀胱逆行造影,以防外邪带入膀胱。
【概述】
泌尿系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指病原体在尿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临床分为上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炎和肾盂肾炎)和下泌尿道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下泌尿道感染可单独存在,上泌尿道感染则多伴发下泌尿道炎性症状,临床上不易严格区分。临床发病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10。肾盂肾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期,大多由下泌尿道感染引起。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或向阴部下传的腹痛,常伴寒战、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等全身症状。慢性期患者平日也常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不适症状。慢性期急性发作时,全身症状可与急性期一样剧烈。
2.体征
主要有脊肋点(腰大肌外缘与十二肋交叉点)压痛,肾区叩击痛阳性。
3.尿常规检查
可见脓尿,高倍镜下每视野白细胞数常在5个以上,并常出现白细胞管型。尿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
【鉴别诊断】
见“淋证”。
【转诊原则】
1.感染控制不理想,病情反复发作者。
2.需进一步明确病菌和做药物敏感试验者。
3.恶寒、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突出者。
4.其他疾病合并尿路感染者。
【基本用药】
1.急性尿路感染
①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诺氟沙星。
②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如头孢哌酮、阿米卡星霉素对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喹诺酮类药物对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及克雷伯菌敏感。
2.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发作者按急性尿路感染治疗,反复发作者应通过尿细菌培养并确定菌株,明确此次再发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可按药敏选择用药,治疗4周。一年内如尿路感染发作在3次或3次以上者可考虑长程低剂量治疗,一般选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每晚1粒,服用半年到1年。
【概述】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水肿的形成是因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等导致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西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水肿,以及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水肿与鼓胀。
【鉴别诊断】
1.急性肾小球肾炎
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突然出现血尿或水肿,晨起眼睑水肿,重者水肿波及全身。部分患者有头晕、食欲减退、疲乏、恶心、呕吐及腰部钝痛。尿检有蛋白、红细胞。
2.慢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可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及尿毒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轻重不一。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部分病例有自动缓解期。
3.肾病综合征
主要表现是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
4.狼疮性肾炎
女性好发,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炎等。血细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并有狼疮细胞和抗核抗体。血清补体水平下降。
5.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
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远曲小管功能损伤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6.心源性水肿
多有心脏病病史,水肿首先发生于身体的下垂部位,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腔积液。水肿常在午后加重,平卧后或晨起时可减轻。伴有心脏病的征象,如心脏瓣膜杂音等。
7.营养不良性水肿
有缺乏蛋白质的病史和营养不良症,同时心脏、肝脏方面并无病态,尿检查正常,血浆白蛋白减少,且在高蛋白饮食治疗后迅速生效。
8.特发性水肿
这是因内分泌、血管、神经等诸多系统失调而导致的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多见于20~50岁生育期伴肥胖的妇女,以水肿与月经周期及体重增加密切相关为主要临床特征。
9.黏液性水肿
全身性浮肿,用指头按压不出现凹陷性改变,水肿处皮肤苍白或蜡黄色,伴见表情淡漠、呆板,鼻宽唇厚,发音不清,言语缓慢费力。
【治疗】
1.辨治要点
水肿主要辨阳水和阴水,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治疗以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基本原则。阳水应以祛邪为主,发汗、利水、解毒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化湿,健脾理气等法。攻逐当慎用。阴水当扶正祛邪,以扶正为主,温肾健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
2.证治分类
(1 )风水泛溢证
证候:水肿突然发作或加重,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咳嗽气粗,尿少,咽部发红或疼痛。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利水。
主方:越婢加术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2 )湿热壅盛证
证候:全身水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呼吸气粗,烦热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数。
治法:清热利湿,疏理气机。
主方:疏凿饮子加减。
常用中成药:蒲黄丸、四妙丸。
(3 )水湿浸渍证
证候:四肢或全身水肿,以下肢为明显,按之凹陷,小便短少,身重困倦,胸闷,纳谷减少,腹胀,泛恶。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化湿健脾,通阳利水。
主方: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4 )脾虚湿阻证
证候:肌肤水肿持续较久,身重肢沉,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尿少,面色萎黄。舌淡胖,苔薄白,脉濡。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
主方: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
(5)脾肾阳虚证
证候:面色发白或萎黄或灰暗,怯寒肢冷,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小便量少,周身浮肿,尤以两足跗为甚,按之凹陷,久久不起。舌质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而滑,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
主方:实脾饮合肾气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水陆二仙丹。
(6 )肾阴亏虚证
证候:水肿日久,肿势不甚,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
治法:滋养肾阴。
主方: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7 )瘀血内阻证
证候:水肿日久不退,腰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丹参片、脉络宁。
3.其他疗法
(1)蟋蟀、蝼蛄各3只,研末;用蝉蜕10g,浮萍9g,煎汤冲服。适用于水肿、尿少者。
(2)黄芪30g,山药30g,炙龟板30g。先煎龟板1小时后,加入黄芪、山药,再煎40分钟,每日1剂,分2次口服。适用于脾肾两虚水肿者。
(3)玉米须60g,洗净,水煎服,连服6个月。适用于慢性肾炎之水肿、蛋白尿。
(4)大黄10g(后下),牡蛎30g,蒲公英30g,水煎取汁200mL左右,保留灌肠,每日1次。主治慢性肾炎、肾衰竭。
(5)田螺肉4个,大蒜(去皮)5瓣,车前子10g,共捣如泥,做饼敷脐。每日1次。主治慢性肾炎水肿明显者。
【转诊原则】
1.水肿病因不明,需要进一步做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者。
2.全身水肿明显,并有胸腔积液、腹水者。
3.肾功能不全致水肿者。
4.阴虚水肿,治疗较困难者。
5.水肿顽固不退者。
【养生与康复】
1.食疗:
(1 )芹菜煲淡菜
淡菜15g,鲜芹菜60g。淡菜加少量水先煮熟,然后加入芹菜共煲,食时加入调味即可。佐餐食用。用于水肿患者血压升高者。
(2 )泥鳅炖大蒜
泥鳅、大蒜适量,炖食。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
(3 )花生蚕豆红糖汤
花生、蚕豆、红糖适量,煮汤。用于慢性肾炎水肿。
2.患者应注意保暖,参加体育锻炼,常服玉屏风散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居处潮湿者,宜迁居高处;应避免阴雨及潮湿天气外出,避免冒雨涉水、汗出遇水,或穿潮湿衣服等。
4.水肿明显、尿量减少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当肾功能受损,呈氮质血症时,饮食中的蛋白质应限制在每日0.5g/kg。蛋白质以乳类、蛋类等优质蛋白为好。
【健康教育】
1.水肿急性期应注意休息,慢性期应避免剧烈活动。
2.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皮肤,在洗澡时防止擦伤皮肤。对长期卧床者,皮肤外涂滑石粉,经常保持干燥,并定时翻身,以免褥疮发生,加重病情。
3.水肿期间,应严格记录水液的出入量,每日测量体重,以了解水肿的进退消长。若每日尿量少于500mL时,要警惕癃闭的发生。
4.水肿患者应忌盐,肿势重者应予无盐饮食,轻者予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3~4g),肿退之后,亦应注意饮食不可过咸。若因营养障碍而致水肿者,不必过于忌盐。
5.水肿消退后,要注意调摄,防止复发。要坚持治疗,定期随访。保持心情舒畅,调畅情志。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
6.尿少尿闭时,应限制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土豆、花生、红薯、油菜、蘑菇、海带、橘子、大枣、香蕉等。
【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由不同病因感染所致的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临床以急性起病、血尿、少尿、浮肿、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本病多见于3~12岁儿童,特别是早期学龄儿童。
【诊断要点】
1.发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或皮肤的链球菌感染史,如猩红热、扁桃体炎、中耳炎、脓疱疮等。
2.典型病例表现为急性起病,以浮肿、少尿、血尿、高血压为特点。浮肿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数日内发展至下肢及全身水肿,呈紧张性水肿。同时伴有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重症可并发高血压脑病、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等合并症。经2~4周后进入恢复期,尿量增加,浮肿消退,血压下降,血尿减少,转为镜下血尿。非典型病例可无水肿、高血压及肉眼血尿,仅发现镜下血尿。
3.血尿为急性肾炎的重要表现,呈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有时可见尿蛋白,也可见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抗链激酶、抗透明质酸酶升高;血清总补体及C 3 下降,多在6~8周恢复正常。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增多。
【鉴别诊断】
1.急性全身性感染发热疾病
感染、高热时可出现一过性蛋白尿及镜下血尿,热退后尿检查恢复正常;不伴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2.IgA肾病
可呈急性肾病综合征,前驱感染至发病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血清补体正常,血IgA可升高;病程易反复发作。
3.急进性肾炎
呈进行性少尿、无尿;急骤发展的肾衰竭,终至尿毒症;血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阳性,或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
【转诊原则】
1.病情较重,持续性高血压,大量蛋白尿者。
2.合并心力衰竭者。
3.合并急性肾衰竭者。
4.感染病灶不能有效控制,需进行病灶细菌培养,调整抗生素者。
【基本用药】
1.对有咽部、皮肤感染灶者应给予青霉素或其他敏感药物治疗7~10天。
2.凡经控制水、盐而仍尿少、水肿、血压高者,均应给予利尿剂。可用氢氯噻嗪片或速尿片。
3.经休息、限水盐、利尿而血压仍高者应给予降压药。可用硝苯地平片或贝那普利片。
【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多为缓慢进行性;尿常规检查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浮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诊断要点】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可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及尿毒症。
2.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轻重不一。
3.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部分病例有自动缓解期。
4.慢性肾炎普通型是慢性肾炎常见的一种类型。有慢性肾炎的多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一般均不严重。病程进展缓慢,可持续多年,后期可有肾功能损害。
5.肾病型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常伴有高血压、血尿或肾功能不全。
6.高血压型除一般慢性肾炎症状外,突出表现为持续性中度以上的高血压及心血管损害,常引起眼底病变。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不良。
【鉴别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继发肾损害
见“水肿”。
2.慢性肾盂肾炎
见“淋证”。
3.狼疮性肾炎
见“水肿”。
【转诊原则】
1.持续存在大量蛋白尿和持续出现血尿者。
2.血压较高而且控制不理想者。
3.出现肾性贫血、夜尿增多、肾性失钠、血钙降低、酸中毒等征象者。
4.呼吸道或全身感染、劳累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出现类似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者。
5.病情无变化或恶化,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基本用药】
1.利尿药
氢氯噻嗪、呋塞米。
2.降压药
美托洛尔、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卡托普利、贝那普利。
3.抗凝和血小板解聚药物
双嘧达莫、阿司匹林。
4.激素
泼尼松。
【概述】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痹证的发生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肢体经络,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等病变以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痹证与痿证。
【鉴别诊断】
1.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累及肘、腕、膝等大关节,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阳性。
2.类风湿关节炎
以对称性小关节肿痛、晨僵、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晚期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3.痛风性关节炎
常因暴食、酗酒后夜间突然发作,足趾的距趾关节常为首发,局部红肿热痛。血尿酸升高。X线摄片可见受累关节骨质有虫蚀样、穿凿样透亮缺损。
4.骨关节炎
起病缓慢,多见于老年人。以膝、髋等负重关节肿胀、疼痛为主,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缓解。X线检查可提示骨质增生等退行性变。
【治疗】
1.辨治要点
痹证辨证首先要辨寒热,以关节有无红肿热痛为辨证要点。其次辨病邪偏盛,痹痛游走不定者,为风邪偏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寒邪偏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湿邪偏盛;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者,为热邪偏盛。最后辨证候虚实,一般而言,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并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胜湿、清热、祛痰、化瘀。
2.证治分类
(1)风寒湿痹
证候:肢体关节、肌肉酸楚疼痛,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阴雨天加重,怕冷。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主方:薏苡仁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祖师麻片、风湿骨痛胶囊。
(2 )风湿热痹
证候: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主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正清风痛宁片、三妙丸。
(3 )痰瘀痹阻证
证候: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主方:桃红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小活络丹。
(4 )正虚邪恋证
证候:痹证日久不愈,肌肉瘦削,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主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尪痹片。
3.其他疗法
(1 )验方
①徐长卿根24~30g,瘦猪肉200g,白酒60mL,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风寒湿痹。
②桑枝30~60g,虎杖根15g,金雀根30g,臭梧桐根30g,红枣10枚,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适用于风湿热痹。
③风湿酒:制川乌、制草乌、金银花、乌梅、甘草、大青盐各6g。将上药浸于白酒250mL内,密封48小时,过滤备用。每次5mL,每日3次。适用于风寒湿痹。
(2)针灸
根据发病部位局部取穴。肩部:肩髃、肩髎;肘部:曲池、天井;腕部:外关、阳池;背腰部:身柱、腰阳关;股部:承扶、风市;膝部:犊鼻、鹤顶;踝部:丘墟、申脉。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风寒湿痹,可配合艾灸;热痹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
(3)熏洗
樟树枝、桑树枝、柳树枝、艾叶各120g。上药加水5000mL,放入大锅内煎煮10分钟,倒入大缸内。患者赤身入缸,以厚布将患者颈部以下和缸周围覆盖熏之。主治周身风湿痛。
【转诊原则】
1.病因不明,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者。
2.关节肿痛明显,经常规中西药处理效果不好者。
3.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
4.有内脏损害者。
【养生与康复】
1.注意防寒保暖,关节可使用手套、护膝及药物衣裤等防护工具,以加强局部保暖。寒冷时尽量不用冷水洗涤衣物。出汗过多时,须用毛巾擦汗,衣服汗湿后应及时更换。
2.本病患者宜适当多食具有祛风湿功用的食物,如蛇肉、鳝鱼、鳗鱼、薏苡仁、樱桃、菱角等。如寒邪偏盛者,尚可选用羊肉、生姜、茴香、辣椒、花椒等;热邪偏盛者,可常食荸荠、芹菜、马兰头、菊花脑、梨、苹果等;湿盛脾虚者,可选薏苡仁、扁豆、山药、赤小豆、莲子等。若为痛风性关节炎则应少食豆制品、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宜多饮水。
3.本病稳定期可根据受累关节的不同,选用适合的运动疗法。如手捏核桃或弹力健身圈以锻炼手指活动功能;两手握转环旋转,锻炼手腕关节功能;脚踏自行车,锻炼膝关节;滚圆木、踏空缝纫机,锻炼踝关节等。
【健康教育】
1.本病急性期、活动期应以肢体休息为主,受累关节不宜过度活动;缓解期可做关节功能锻炼,维持肌肉张力,防止肌肉萎缩。
2.注意劳逸适度,促进机体康复。一等疼痛肿胀明显缓解,即可适量活动,防止关节致残。
3.注意有无药物的毒副反应。非甾体类药和部分中药可引起胃肠道的反应,附子、乌头过量可出现心动过缓,雷公藤可引起肝功能异常、闭经等副作用。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4.本病多为慢性难治性疾病,后期常有关节变形。一定要尽早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不可擅自服药和停药。
【概述】
汗证是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汗证的病因主要有体虚久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西医学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低血糖、虚脱、休克及结核病、肝病、黄疸等所致的以自汗、盗汗为主要表现者,均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脱汗。
2.战汗。
3.黄汗。
【鉴别诊断】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常有多汗、心悸、失眠、情绪易激动、进食和便次增多、体重减少等症,多数患者同时还有突眼等症状。甲状腺分泌的T 3 、T 4 、FT 3 、FT 4 明显升高,TSH常常降低。
2.风湿热
活动期可有发热,肘、腕、膝等大关节红肿热痛,呈多发性和游走性,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阳性、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常有阵发汗出、胸闷、心慌、胃胀、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皮肤发麻、手脚心发热等,常伴随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变化。
【治疗】
1.辨治要点
应着重辨别阴阳虚实。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然实证也或有之;盗汗多属阴虚内热,然气虚、阳虚、湿热也或有之。治疗应区别阴阳虚实的不同,虚证应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
2.证治分类
(1)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主方:玉屏风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玉屏风口服液、黄芪口服液。
(2)阴虚火旺证
证候: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主方:当归六黄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3)心血不足证
证候: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气短,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脉细。
治法:补养心血。
主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
(4)邪热郁蒸证
证候:蒸蒸汗出,汗黏或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3.其他疗法
(1 )验方
①黄芪、浮小麦各15g,红枣5枚,煎服。用于自汗、盗汗因气虚所致者。
②乌梅10个,浮小麦15g,红枣10枚,桑叶10g,煎服。用于阴虚盗汗。
③瘪桃干15粒,红枣15枚,煎服。适用于自汗、盗汗各证型。
④仙鹤草30g,红枣5枚,煎服。用于盗汗。
(2 )外治法
①川芎、白芷、藁本各30g,米粉90g,上药为末,用绵包裹,扑于身上。
②麻黄根、煅牡蛎各30g,赤石脂、龙骨各15g,上药为末,以绢袋盛贮,如扑粉用之。用于自汗、脱汗。
③五倍子为末,取少许加水搅拌成膏糊状,填脐中,外用纱布固定之。用于盗汗。
④白矾20g,葛根20g,煎水洗手足,每日数次。治手足汗多。
【转诊原则】
汗证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也可作为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病证中的一个常见症状出现。而对于后者的诊治,应在止汗的同时转上级医院检查以明确导致汗多的原发性疾病。
【养生与康复】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思虑烦劳过度,保持精神愉快,少食辛辣厚味。
2.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
3.汗出之后,应及时擦拭。出汗较多者,应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清洁。
【健康教育】
1.本病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劳倦,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2.应保持情志舒畅,切勿忧思恼怒。
3.对气候寒温应注意调摄,衣被不可过暖。
4.凡辛辣刺激动火之物,如姜、葱、蒜、韭菜、辣椒、烟酒之类应尽少食用。
5.如汗出衣被沾湿,应及时用干毛巾擦拭,更换衣服。
【概述】
不寐是以连续3周以上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甚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每因饮食不洁、情志失常、思虑过度、久病体弱、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魂不守舍。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西医学中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症、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等以不寐为主症时,均可参考本节的辨治。
【类证鉴别】
1.生理性少寐。
2.因其他疾病痛苦引起失眠。
【鉴别诊断】
1.神经官能症
大多缓慢起病,可找到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常伴有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等症状。
2.更年期综合征
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伴有月经改变,潮热,出汗及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有性激素水平的改变。
【治疗】
1.辨治要点
本病治疗应首辨虚实,再辨脏腑。原则为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2.证治分类
(1 )肝火扰心证
证候: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 )痰热扰心证
证候: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主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礞石滚痰丸。
(3)心脾两虚证
证候: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养心脾,养血安神。
主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柏子养心丸、归脾丸。
(4 )心肾不交证
证候: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主方: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
(5 )心胆气虚证
证候: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主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酸枣仁合剂。
3.其他疗法
(1)针刺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安眠、心俞,每次取2~3穴,捻转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
(2 )单验方
①炒酸枣仁10~15g,炒香,捣碎,晚上临睡前温开水调服。
②核桃仁、黑芝麻、桑椹各30g,共捣为泥,做成丸,每丸3g,每服9g,一日3次。
(3 )推拿
每晚临睡前,温水泡脚30分钟,揉两足涌泉穴各30次。
(4)食疗
龙眼肉500g,白糖50g。将龙眼肉放碗中加白糖,反复蒸、晾3次,使色泽变黑,将龙眼肉再拌入少许白糖,装瓶备用。每天服2次,每次4~5颗。连服7~8天。上法适用于心脾亏虚之失眠。
【转诊原则】
1.睡眠严重不足,显著影响生活质量。
2.不寐伴有焦虑、抑郁等较严重的精神症状。
3.不寐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需排除脑器质性病变者。
【养生与康复】
1.注意精神方面的调摄,由于不寐为心脑神志的病变,故应调摄精神,喜怒有节,舒畅心情,避免脑力劳动过度,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注意居处环境的安静。要居室或周围环境安静,设法尽量避免和消除周围的噪声,睡前不宜过多吸烟或过饮浓茶及听喜乐,以免引起兴奋而难以入睡。
3.要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要节制房事,以免房劳过度损伤肾精,使脑海空虚,导致失眠。
【健康教育】
1.调畅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刺激。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休息,睡前不饮浓茶、咖啡。
3.注意锻炼身体,参加体育活动。
【概述】
头痛是指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可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头痛多因六淫外邪上犯清空或情志不畅,劳倦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导致肝阳上扰,痰瘀痹阻脑络;或精气亏虚,经脉失养所致。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为真头痛。头痛可单独出现,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若头痛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不属本节讨论范围。西医学中的高血压性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以及感染发热性疾病引起的头痛等,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施治。真头痛常见于西医学中因颅内压升高而导致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各类危重病症,如高血压危象、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等。
【类证鉴别】
头痛与眩晕。
【鉴别诊断】
1.颅脑病变
①脑血管病:突发性头痛伴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特点之一,见于脑出血、脑梗死;伴脑膜刺激征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此基础上出现头痛急性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是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②感染:急性头痛伴发热、脑膜刺激征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
③占位性病变:常见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神经系统症状和颅内压增高征。
④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典型偏头痛为局限于一侧或双侧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呈搏动性,发作前多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性暗点和偏盲等,可伴畏声、畏光、恶心、呕吐;紧张型头痛是最常见的慢性头痛,通常为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持续性钝痛,压迫感、沉重感,无先兆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⑤颅脑损伤:有明确颅脑外伤史。
2.颅外病变
①三叉神经痛: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突然发作、突然停止的电击样、刀割样剧痛,为时短暂,数秒至1~2分钟,多为单侧性。
②颞动脉炎多见于老年人,为一侧额颞部搏动性剧痛。
③头面部器官引起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患者约80%不同程度的头痛,多为全头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全身性急性感染、中毒(一氧化碳、酒精、药物等)、中暑、低血糖、尿毒症等均可引起头痛。
4.精神性疾病
神经衰弱、癔症、抑郁症等常引起头痛,通常为钝痛或胀痛,头痛与情绪因素、脑力活动、睡眠等因素密切相关。
【治疗】
1.辨治原则
头痛当首辨外感与内伤,再辨头痛部位与所属经络。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兼以散寒、祛湿、清热。内伤头痛虚证当益气升清,滋阴补血;实证当平肝、化痰、化瘀;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
2.证治分类
(1 )外感头痛
①风寒头痛
证候:头痛连及项背,痛势较剧烈,常伴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主方:川芎茶调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川芎茶调散、丸。
②风热头痛
证候: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耳赤,口渴喜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主方:芎芷石膏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丸。
③风湿头痛
证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祛风胜湿通窍。
主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正天丸。
(2 )内伤头痛
①肝阳头痛
证候:头昏胀痛,或抽掣而痛,两侧为重,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胁痛,面红耳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止痛。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全天麻胶囊、镇脑宁胶囊。
②气血亏虚头痛
证候: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㿠白,心悸少寐。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主方:八珍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八珍丸、养血清脑颗粒、阿胶补血膏。
③痰浊头痛
证候: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头痛宁胶囊、半夏天麻丸。
④肾虚头痛
证候: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淡苔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主方: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中成药:补肾益脑丸、左归丸、右归丸。
⑤瘀血头痛
证候: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主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元胡止痛片。
3.其他疗法
(1 )针灸
①外感头痛:泻风池、太阳、合谷、外关等穴。按部分经取穴:前额痛(阳明经):近取印堂、攒竹;远取合谷、内庭。侧头痛(少阳经):近取太阳、悬颅;远取外关、足临泣。后头痛(太阳经):近取天柱;远取后溪、申脉。头顶痛(厥阴经):近取百会;远取太冲、内关、涌泉。
②内伤头痛:肝阳头痛:毫针刺泻悬颅、颌厌、太冲、太溪、行间、率谷、风池。血虚头痛:补血海、足三里、肝俞、脾俞、肾俞。痰浊头痛:取内关、合谷、中脘、攒竹、列缺、丰隆、气海、大椎。瘀血头痛:取合谷、三阴交、阿是穴。
(2 )耳针
选枕、额、脑、神门。每次取2~3穴,留针20~30分钟,间隔5分钟捻转一次,或埋针3~7天,顽固性头痛可用耳背静脉放血法。
(3 )按摩
选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风池、风府、天柱、合谷、风门等穴用推、拿、按、拳等手法,每天1次,5~7次为1个疗程。
(4 )磁疗
用小块磁片贴在曲池、足三里等穴,治肝阳头痛。
【转诊原则】
1.诊断不明,需进一步到上级医院行CT、MRI等检查者。
2.急性头痛伴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的症状体征、脑膜刺激征。
3.慢性进行性头痛伴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养生与康复】
1.宜在空气新鲜、环境幽静的地方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
2.应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健康教育】
1.头痛可因多种疾病引起,也可无特殊意义。常见病因有神经系统、眼、耳、鼻、牙或某些全身性疾病。
2.头痛患者要及早就医,寻找病因,病因一时未查明时,可观察其变化,若头痛明显加重,或出现眩晕、发热、癫痫,或精神、意识、视力障碍,应及早就医。
3.一旦查出病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4.避免受凉感冒,戒除烟酒。
5.保持心情开朗,避免情绪激动。
6.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生活规律。
【概述】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常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汗出、肢体震颤等症状。眩晕的发生,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诱因。其病变脏腑以肝为主,涉及脾、肾。以风、火、痰、瘀、虚等病理因素多见。前人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则不作眩”“无虚不能作眩”,从多方面揭示了该病的发病特点。西医学中的梅尼埃病、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神经衰弱等以眩晕为主症时,可参照本节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眩晕与中风。
2.眩晕与厥证。
【鉴别诊断】
1.梅尼埃病
反复发作至少2次的眩晕伴波动性的耳鸣、耳闷胀感或耳聋,至少1次纯音测听为低到中频感音性聋,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持续时间为20分钟~12小时,发作时无意识丧失,不伴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良性位置性眩晕
短暂的视物旋转或不稳感,多发生在起卧翻身或抬头、低头时,一般无听力障碍,行Dix-Hallpike或Roll试验可见相应眼球震颤。
3.前庭神经炎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能的前驱病毒感染史,剧烈的眩晕持续1~3天,部分可达1周,眩晕消失后,多数患者有步态不稳感,持续数天到数周,一般无听力障碍。可见眼震水平略带旋转,朝向健侧,行甩头试验、冷热试验等前庭功能检查可鉴别。
4.急性脑血管病
眩晕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多见于TIA,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多见于脑梗死、脑出血等,多伴有中枢神经损害的其他表现,如一过性黑蒙、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行神经影像检查可诊断,尤其伴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度提示急性脑卒中,应尽快救治。
【治疗】
1.辨治原则
眩晕应辨虚实脏腑,治疗总应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纲。实证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往往病程短,或突然发作,眩晕重,视物旋转,伴呕恶痰涎,头痛,面赤,形体壮实。治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虚证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致清窍失养,往往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遇劳即发,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脉细或弱。治当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填精生髓。
2.证治分类
(1)肝阳上亢证
证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天麻首乌片。
(2 )气血亏虚证
证候: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主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
(3 )肾精不足证
证候: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主方:左归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4)痰湿中阻证
证候: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眩晕宁冲剂。
(5 )瘀血阻窍证
证候: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主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晕痛定片。
3.其他疗法
(1 )针灸
①肝阳上亢型:泻风池、太冲、侠溪、肝俞,补肾俞、太溪。
②气血亏虚型:补百会、足三里、气海、脾俞、肾俞。
③肾精不足型:补肾俞、太溪、命门、肝俞、足三里。
④痰湿中阻型:补中脘、内关、脾俞、足三里,泻丰隆、头维。
⑤瘀血阻窍型:泻头维、上星、膈俞、血海。
(2)耳针
选取肾、神门、枕、内耳、皮质下、脑。每次任选2~3穴,留针15~30分钟,每天1次。或埋针5~10天为1个疗程。
(3 )按摩
①眩晕实证:取穴涌泉、大椎、囟会。用泻法:涌泉穴掐(用手指在空处用力掐压)、擦(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穴位处摩擦,其方向是从太溪到涌泉)各100次。大椎穴(从大椎向胸道方向)、囟会穴(从上星向囟会方向)分别掐、擦各60次。
②眩晕虚证:取穴百会、囟会。用补法:百会穴(从哑门到大椎方向)掐、擦各100次;囟会穴(从囟会到上星方向)掐、擦各60次。
(4)单验方
①夏枯草30g,水煎服,每日2次。适用于肝阳上亢眩晕。
②草决明30g,海带2尺,水煎服。适用于肝阳上亢眩晕。
③芹菜根不拘多少,洗净捣取汁,每次服3~4匙,每日服3次。适用于肝阳上亢眩晕。
【转诊原则】
1.进行性眩晕伴有平衡障碍、共济失调、复视、言语不清或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表现。
2.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突发持续性眩晕或频繁发作的短暂性眩晕,伴或不伴新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均是脑卒中的危险信号,即刻转诊。
3.眩晕病因复杂多样,诊断不明确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养生与康复】
1.应嘱患者注意锻炼颈肩部肌肉,避免突然、剧烈地改变头部体位。避免高空作业。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太极拳、气功、慢跑、散步对预防眩晕的发生较佳,并且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
3.注意节制房事,防止精伤髓亏,脑海失养。
4.调畅情志,保持心情乐观,忌暴怒、惊恐等刺激,以防七情内伤而发眩晕。
5.饮食忌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以免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或酿生痰浊,而发眩晕。
【健康教育】
1.生活有规律,不可过劳过虑,锻炼适当,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2.膳食合理,低脂低盐低糖,多食蔬菜、水果,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3.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避免情绪波动。
4.避免高空作业及在机器转动较快的场合工作。
5.在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
6.如有耳部疾病应积极治疗。
7.如有高血压,应坚持服用降压药。
8.从事久坐低头的工作者要经常适时活动头颈部,预防颈椎病。
【概述】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以上,通常称为高血压病,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包括高盐膳食、中度以上饮酒、超重、精神应激、吸烟以及血脂异常等)相互作用的结果;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有明确的病因,占高血压5%以下。
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起病隐蔽、危害严重等特点,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持续高血压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视网膜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损害,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长,初期少有明显症状,多在测量血压时发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鼻出血等。后期常因发生并发症被检出,如累及心脏导致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累及肾脏发生多尿、蛋白尿、血尿等,累及眼底发生视力模糊、眼底出血等症状。
【诊断】
目前,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表1-1-19-1)。
表1-1-19-1 血压的定义和分类(WHO/ISH)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以安静休息、非药物状态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定的平均值为依据,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做出高血压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一旦诊断为高血压,需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临床特征有以下几种。
1.肾实质病变
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多种肾脏病变引起的高血压,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多伴有蛋白尿、血尿、贫血、浮肿,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下降等。
2.肾动脉狭窄
血压突然显著增高,迅速进展,药物治疗无效。大多有舒张压中、重度升高,在上腹部或脊肋角处可闻及血管杂音。大剂量快速静脉肾盂造影、多普勒超声、放射性核素肾图有助于诊断,肾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3.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90%位于肾上腺髓质。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增高伴心动过速、头痛、多汗、面色苍白。发作间隙血压可正常。血或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显著增高,提示嗜铬细胞瘤。超声、放射性核素、CT、MRI检查可显示肿瘤部位。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本病是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醛固酮所致,以长期高血压伴顽固性低血钾为特征。血压大多为轻、中度增高,可有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有低血钾、高血钠,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尿醛固酮增多。超声、放射性核素、CT、MRI可确定病变性质和肿瘤部位。
5.其他
如白大衣性高血压、药物性高血压等。
【转诊原则】
1.高血压合并严重的临床情况或靶器官的损害。
2.患病年龄小于30岁而血压水平已达3级。
3.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4.妊娠、哺乳期妇女。
5.因诊断或调整治疗方案需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6.按治疗方案用药2~3个月,血压仍不能达标。
7.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
8.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
【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不吸烟、限制饮酒、增加运动及减轻精神压力等。
2.药物治疗
当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以下五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1 )利尿剂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或伴心力衰竭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痛风患者禁用,长期应用应定期监测血钾。对高尿酸血症以及明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后者如需使用利尿剂,应使用襻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常用的有噻嗪类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襻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保钾利尿剂如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等。
(2 )β- 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患者禁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员、周围血管病或糖耐量异常者慎用。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等。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血压反跳性升高,伴头痛、焦虑等撤药综合征。
(3 )钙拮抗剂
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尤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血管病患者。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短效硝苯地平。常用的有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等;非二氢吡啶类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用于各类型及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适宜于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预防、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代谢综合征、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妊娠高血压、肾动脉狭窄、严重肾衰竭、高血钾者禁用。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干咳,停药后消失。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尤其适用于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患者以及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并可预防心房颤动,禁忌证同ACEI类。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本类药物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刺激性咳嗽,长期应用注意监测血钾、肌酐水平。
降压药物应用的原则:①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治疗用药,建议根据特殊人群的类型、合并症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②应根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选择初始单药或联合治疗。③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④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⑤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⑥对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
【概述】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轻者可不经昏仆,仅以㖞僻不遂为特征。本病多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过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导致脑髓神机受损。本病多发于45~65岁的中老年人,发病前多有眩晕、头痛病史。西医学中的急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等表现为中风现象时,均可参照本节的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中风与厥证。
2.中风与痫病。
3.中风与痉证。
4.中风与口癖。
5.中风与痿证。
【鉴别诊断】
1.梅尼埃病
发病年龄较轻,表现为至少2次以上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伴耳鸣,听力下降,波动性耳内胀满感,除眼球震颤外,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症状可持续20分钟~12小时。
2.颅内占位性病变
慢性病程,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头颅CT、MRI可发现占位病灶。
3.颅内感染
常先有发热,脑脊液检查提示炎性改变,头颅CT无出血、梗死改变。
4.颅脑外伤
多有外伤史,头颅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损伤或血肿。
5.全身疾病引起的昏迷
如酒精、药物及一氧化碳中毒,糖尿病、低血糖、肝性脑病及尿毒症性昏迷等,有相关疾病的病史,无神经系统缺损定位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头颅CT无出血、梗死改变。
【辨治原则】
1.辨治要点
中风以有否神志昏蒙辨中经络、中脏腑。中经络者意识清楚,治以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者昏不知人,又有闭证、脱证之不同。闭证属实,阳闭当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阴闭当化痰息风,宣郁开窍。脱证属虚,急宜救阴回阳固脱。本病根据病程长短分为三期,急性期为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恢复期指发病两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内。后遗症期指发病半年以上。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息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本节主要介绍中经络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辨治。中风后遗症治疗可配合针灸。
2.证治分类
(1)风阳上扰证
证候:平素急躁易怒,头晕头痛,突发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舌强语謇,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清肝泻火,息风潜阳。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全天麻胶囊。
(2 )风痰阻络证
证候:突发口舌㖞斜,言语不利,肌肤不仁,甚至半身不遂,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大、小活络丸。
(3 )气虚血瘀证
证候:肢体偏枯不用,肌肤不仁,肢软无力,口舌㖞斜,口角流涎,言语不利或语言謇涩,面色无华。舌质淡暗或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人参再造丸。
(4 )肝肾阴虚证
证候: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肢体肌肉萎缩。舌质红少苔,脉细。
治法:滋养肝肾。
主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常用中成药:左归丸、软脉灵口服液。
3.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恢复期运用体针疗效较好,常用选穴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昆仑、太溪等。每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②头针:主要是针刺皮层功能区的相应头皮(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行抽气泻法、进气补法和快速捻转法。
③灸法:中风恢复期常用灸法,穴位可同体针选穴。多灸患肢,以增进血液循环。
④耳针:多选肾上腺、心、肝、脑干、皮质下、神门等部位。虚证多埋针,实证则强刺激。
(2)按摩
依据经络学说,循经取穴进行按摩。可分别运用“一指禅”拇指推法,或伸屈法、揉法、搓法等方法,主要于局部按摩,亦可配合全身按摩。
【转诊原则】
中风是临床严重的脑血管事件,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转诊,为患者赢得抢救及治疗时间。
1.突然出现严重的头痛、呕吐伴意识水平下降。
2.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3.突然出现表达困难、理解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4.突然出现眩晕、步态不稳、平衡失调。
5.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觉障碍。
【养生与康复】
1.加强心理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悲观、失望、烦躁等情绪,生活要有规律,做到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避免七情太过,减少性生活。
2.膳食调理是中医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可选葱、大豆、乌鸡、薏苡仁等食品,对脑病均有食疗意义。平时在饮食上宜食清淡易消化之物,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并禁烟酒。
3.恢复期要加强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并配合针灸、推拿、理疗、按摩等。偏瘫严重者,防止患肢受压而发生变形。语言不利者,宜加强语言训练。长期卧床者,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健康教育】
1.要积极消除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尤其是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等,应积极控制和治疗。
2.有中风病危险因素患者,突然出现严重或持续的眩晕、头痛、一过性偏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视觉障碍等,多为中风先兆,应及时就诊。
3.戒烟,饮酒要适度。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选择适合个人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5.饮食结构要合理,提倡低盐低脂饮食。保持膳食平衡,充分的水果、蔬菜、谷类,适量蛋白质。保持大便通畅。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因急性脑血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灶性或弥漫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组病。依据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不足24小时者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超过24小时者称为脑卒中;依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组疾病是具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严重疾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概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特征为突发短暂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通常在1小时内完全缓解,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多有反复发作史。CT、MRI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临床表现】
1.常见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等病史。
2.突然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3.持续时间短暂,一般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
4.恢复完全,一般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5.常反复刻板发作。
6.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
(1)颈内动脉系统TIA
最常见症状为轻偏瘫,还可出现单眼一过性黑蒙,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最常见症状为眩晕、平衡障碍,还可出现复视,吞咽困难和构音不良,猝倒发作,交叉性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等。
【诊断】
TIA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大多已经消失,故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中老年人突然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偏盲、局限性瘫痪、局限性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构音困难等,且符合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缺血的表现,并在短时间内症状完全缓解(多不超过1小时),应高度怀疑为TIA。头颅CT和MRI正常或未显示责任病灶(神经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灶者应诊断为脑卒中),可诊断为TIA。血压监测,血糖、血脂、凝血及纤溶功能检验,心电图,心脏及颈部血管超声,TID、DSA及MRA等可协助寻找TIA的病因。
【鉴别诊断】
1.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
脑缺血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超过24小时,可在数日至3周内缓解。
2.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
表现为单个或一侧肢体抽搐而非瘫痪,多由脑部局灶性病变引起,脑电图可有局限性异常或痫样放电,CT或MRI可发现病灶。
3.梅尼埃病
发病年龄较轻,表现为发作性恶心、呕吐伴耳鸣,除眼球震颤外,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症状持续多超过24小时。
4.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
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本组疾病可引起头晕、晕厥、抽搐,但通常缺乏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可有异常。
【转诊原则】
1.新近发生(48小时内)的TIA,短期内具有发生卒中的高度风险。
2.近期内频繁发作的TIA,经抗血小板治疗无效。
3.既往或近期发生的TIA,需到上级医院进一步做病因检查。
【治疗】
1.首选抗血小板药物
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具有高卒中复发风险的急性非心源性TIA,应尽早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21天(氯吡格雷首日负荷量300mg),随后氯吡格雷单药治疗,总疗程为90天。此后,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均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2.抗凝药物
心源性TIA可选用抗凝治疗:①华法林口服,目标剂量是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消化性溃疡病、有出血倾向的其他疾病、严重高血压者禁用。②新型口服抗凝剂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③低分子肝素一般作为短期治疗使用。
3.扩容药物
血压偏低或考虑存在血流动力学病因的患者,可给予羟乙基淀粉注射液静脉滴注,注意观测血压,避免血压过高。
4.溶栓治疗
对于新近发生的符合传统定义的TIA患者,神经影像学检查发现明确脑梗死责任病灶,临床再次发作时不应等待,须进入卒中诊疗流程,积极进行溶栓治疗。
5.降纤药物
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明显增高时,可考虑降纤治疗,如巴曲酶、安克洛酶和蚓激酶等,需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含量。
【概述】
脑梗死(CI)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是指由于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出现相应的脑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临床表现】
高发于中老年人,可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等病史,部分病例发病前有TIA病史。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动态起病者以脑栓塞多见。病情多在几小时或2~3天达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体征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可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性偏盲、失语、共济失调、构音障碍或吞咽障碍、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等。大面积梗死或脑干梗死时,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诊断】
1.中老年人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2.急性起病,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小时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3.头颅CT平扫通常在起病24小时后逐渐可见与闭塞血管一致的低密度灶,并能显示周围水肿的程度、有无合并出血等。头颅MRI可清晰显示早期梗死、小脑及脑干梗死等,梗死数小时即可出现T 1 低信号、T 2 高信号病灶;功能MRI弥散加权像(DWI)在发病2小时内即显示缺血病变,为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鉴别诊断】
1.脑出血
脑梗死有时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但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高血压病史常提示脑出血,头颅CT检查可以确诊。
2.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和脑脓肿可呈卒中样起病,出现偏瘫等局灶体征,多伴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可资鉴别。如颅内压增高不明显时,须高度警惕,CT或MRI检查可以确诊。
【转诊原则】
1.对发病在6小时以内高度怀疑缺血性卒中的病例,应快速转入上级医院,最好转至能在到达后1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的医院。
2.出现下列情况者要及时转诊:突然出现严重的头痛、呕吐伴意识水平下降;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突然出现表达困难、理解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突然出现眩晕、步态不稳、平衡失调;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觉障碍。
【治疗】
1.对症治疗
①合理使用降压药:病后24~48小时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时给予缓慢降血压治疗,可给予卡托普利含服;依那普利口服。②控制脑水肿:根据病情酌情选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呋塞米静脉注射,10%白蛋白静脉注射。③随机血糖>10mmol/L宜给予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水平控制在6~9mmol/L。④卧床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防止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⑤有感染证据者,适当使用抗生素。⑥维持水、电解质及热量平衡。⑦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出血可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或雷尼替丁口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给奥美拉唑静脉注射。
2.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发病3~6小时内,符合溶栓条件者,应立即转往有溶栓条件的医院进行溶栓治疗,目前常用rt-PA、尿激酶。
3.抗凝治疗
一般急性脑梗死患者不推荐使用抗凝剂,心源性梗死患者可考虑使用。长期卧床患者,为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肺栓塞,可选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4.抗血小板治疗
应尽早开始使用阿司匹林(溶栓患者在溶栓24小时后使用)口服,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氯吡格雷口服。
5.降纤治疗
脑梗死早期可选用,更适用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应用巴曲酶降纤治疗,用药期间监测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不低于1.3g/L。
6.脑保护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胞磷胆碱及依达拉奉静脉滴注。
【概述】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高血压是脑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深穿支微小动脉瘤形成或脂质透明样变性,在血压骤然升高时使动脉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血管淀粉样变性、动静脉畸形、血液病、梗死后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后等。临床表现以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为特点。在脑出血中,70%发生于大脑半球基底节区,脑叶、脑干和小脑约各占10%。
【临床表现】
1.多数为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发病后血压明显增高。
2.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根据出血部位可有不同的临床类型。
(1 )基底节区出血
典型表现可见“三偏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可有失语;大量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
(2)脑叶出血
常见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和出血脑叶定位症状。顶叶出血常见,可见偏身感觉障碍、空间构象障碍;额叶出血可见偏瘫、运动性失语、摸索;颞叶出血可见感觉性失语、精神异常;枕叶出血出现对侧偏盲或皮质盲。
(3 )脑桥出血
一侧小量出血,可表现为交叉瘫痪(如病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双眼向出血对侧凝视等;大多累及两侧脑桥,迅速出现昏迷、针尖样瞳孔、去大脑强直、高热、呼吸障碍,多迅速死亡。
(4 )小脑出血
突发头痛、呕吐、走路不稳、后枕部疼痛。体征可见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颈项强直,重症因血肿压迫脑干,迅速出现昏迷,常因枕骨大孔疝死亡。
【诊断】
1.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突然发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发病后血压明显增高,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应高度怀疑脑出血。
2.头颅CT是诊断脑出血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清楚显示血肿部位为高密度影,并可显示出血量、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及周围脑组织受损情况。头颅MRI对急性期脑出血不如CT敏感,但能更准确地显示血肿演变过程,对瘤卒中、动静脉畸形等比CT敏感。
【鉴别诊断】
1.脑梗死
基底节区及脑叶出血要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鉴别;小脑出血可酷似脑干或小脑梗死,应注意鉴别。根据病情选择CT或MRI可以明确诊断。
2.脑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脑出血
常表现为慢性病程突然加重。脑淀粉样变性引起的脑出血,常见于老年人,血压多正常,以多灶性脑叶出血为特点。CT、MRI、MRA、DSA可确诊。
3.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年龄较轻,起病急骤,头痛剧烈,神经系统体征以脑膜刺激征为主。头颅CT示脑池、脑室、蛛网膜下腔内高密度影;腰穿可见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
4.引起昏迷的全身性及代谢性疾病
酒精、药物及CO中毒,糖尿病、低血糖、肝性脑病及尿毒症性昏迷,有相关疾病的病史,无神经系统缺损定位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头颅CT无出血灶。
【转诊原则】
1.确诊或疑诊脑出血的患者均应及时转入上级医院,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突然出现严重的头痛、呕吐伴意识水平下降。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突然出现表达困难、理解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突然出现眩晕、步态不稳、平衡失调。
2.重症患者危及生命时,应紧急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再行转诊。
【治疗】
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可用20%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白蛋白静脉滴注,呋塞米静脉注射。
2.调控血压
ICH后的血压升高是对颅内压升高的一种反射性自我调节,应先降颅压之后,再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降压治疗。收缩压>180mmHg的ICH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使用静脉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控制血压在(140~160)/90mmHg,常用静脉降压药物有尼卡地平、乌拉地尔等。收缩压<180mmHg的患者可口服降压药物,常用口服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等。
3.防治并发症
①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防止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可根据经验或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②应激性溃疡:预防出血可用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或雷尼替丁口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给奥美拉唑静脉注射。③有癫痫发作或脑电检测有痫样放电者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④中枢性高热为下丘脑下部散热中枢受损所致,大多采用物理降温。⑤鼓励患者尽早活动、腿抬高。尽可能避免下肢特别是瘫痪侧肢体静脉输液,以预防深静脉血栓。
4.外科治疗
目的在于消除血肿,降低颅压,解除脑组织受压,以挽救患者生命。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开颅血肿清除术、锥孔穿刺血肿抽吸、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脑室引流术等。
5.康复治疗
早期将患肢置于功能位,如病情允许,危险期过后,应及早进行肢体功能、言语障碍及心理的康复治疗。
【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而言,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脑外伤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SAH。临床表现以突发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为特点,严重病例可伴有意识障碍。SAH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畸形,还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肿瘤、脑血管炎、血液病及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临床表现】
1.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等情况下急骤起病。主要表现为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的剧烈头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及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癫痫发作。
2.发病后可以出现下列并发症:再出血、脑血管痉挛、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等。①再出血:以5~11天为高峰,表现为经治疗病情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原有局灶症状和体征重新出现等。②脑血管痉挛:常发生在出血后1~2周,表现为病情稳定后再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意识障碍,腰穿或头颅CT检查无再出血表现。③急性梗阻性脑积水:SAH后1周内脑室急性扩大,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复查头颅CT可以诊断。④正常颅压脑积水:出现于SAH的晚期,表现为精神异常、步态异常和尿失禁。
【诊断】
1.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意识模糊,反应迟钝。
2.检查无局灶性神经体征,可高度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3.CT证实脑池和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象,腰穿压力明显增高和血性脑脊液,眼底检查玻璃体下片块状出血等可临床确诊。DSA、MRA、CTA等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
1.脑出血
原发性脑室出血、小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因无明显肢体瘫痪,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混淆,头颅CT和DSA检查可以鉴别。
2.颅内感染
结核性、真菌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等可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但常先有发热,脑脊液检查提示炎性改变,且头颅CT无出血改变。
3.瘤卒中或颅内转移瘤
依靠详细病史,脑脊液和CT扫描可以鉴别。
【转诊原则】
骤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呕吐伴脑膜刺激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应疑诊SAH,紧急转诊。
【治疗】
1.一般处理
绝对卧床4~6周,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压和颅压增高的诱因。头痛、烦躁者用止痛、镇静药物,如布桂嗪、地西泮、苯巴比妥肌内注射;频繁咳嗽时应用强力止咳剂;频繁呕吐给予止吐药;保持大便通畅,可用缓泻剂,避免用力。如果平均动脉压>125mmHg或收缩压>180mmHg,可以使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或起病前水平,可选依那普利、卡托普利口服。
2.降颅压治疗
可用20%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白蛋白静脉滴注,呋塞米静脉注射。
3.防治再出血
常用6-氨基己酸静脉滴注并维持。
4.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
尽早使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静脉治疗后可以口服尼莫地平片。
【概述】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常因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失宜、劳逸失当或其他慢性病证而诱发。西医学中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小脑病变的姿位性震颤、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凡具有颤证临床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谢性疾病,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颤证与瘛疭。
【鉴别诊断】
见“帕金森病”。
【治疗】
1.辨治原则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多为病之标,属实。但病久常标本虚实夹杂,临证需仔细辨别其主次偏重。颤证的治疗原则:初期,本虚之象并不明显,常见风火相扇、痰热壅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化痰、息风为主;病程较长,年老体弱,其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本虚之象逐渐突出,治疗当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息风通络。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在本虚的基础上导致标实,因此治疗更应重视补益肝肾,治病求本。
2.证治分类
(1 )风阳内动证
证候: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镇肝息风,舒筋止颤。
主方: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全天麻胶囊。
(2)痰热风动证
证候: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甚则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息风。
主方: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牛黄清心丸。
(3 )气血亏虚证
证候:头摇肢颤,面色㿠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主方:人参养荣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八珍丸。
(4 )髓海不足证
证候: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痴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红绛无苔,脉细数。
治法:填精补髓,育阴息风。
主方: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
常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5 )阳气虚衰证
证候: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法:补肾助阳,温煦筋脉。
主方:地黄饮子加减。
常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转诊原则】
1.患者出现行动迟缓、身体与四肢发僵、头部或肢体不自主颤动等症状时,应疑诊帕金森病,转诊至上级医院明确诊断。
2.症状控制不良、疗效减退或出现严重副作用,需调整治疗方案时应转诊至上级医院。
3.病情进展快、药物疗效差,应疑诊其他疾病所致帕金森综合征,及时转诊。
4.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救治。
【养生与康复】
1.预防颤证应注意生活调摄,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等不良精神刺激。
2.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暴饮暴食及嗜食肥甘厚味,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3.避免中毒、中风、颅脑损伤对预防颤证发生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
1.颤证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
2.平时注意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内养功等。
3.病室应保持安静,通风好,温/湿度宜人。
4.对卧床不起的患者,注意帮助患者翻身,经常进行肢体按摩,以防发生褥疮,一旦发生褥疮,要及时处理,按时换药,保持创口干燥,使褥疮早日愈合。
【概述】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临床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及嗅觉减退、快动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临床表现】
患者发病年龄平均约55岁,多见于60岁以后,40岁以前相对少见。男性略多于女性。隐匿起病,缓慢发展。
1.运动症状
常始于一侧上肢,逐渐累及同侧下肢,再波及对侧上肢及下肢。
(1 )运动迟缓
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以手指精细动作如解或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钝,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导致起床、翻身均有困难。可见面容呆板,双眼凝视,瞬目减少,酷似“面具脸”;口、咽、腭肌运动徐缓时,表现语速减慢,语声低调;书写字体越写越小,呈现“小字征”等。
(2)静止性震颤
常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典型表现是拇指与示指呈“搓丸样”动作,频率4~6Hz。
(3 )肌强直
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同转动齿轮,称为“齿轮样强直”。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
(4)姿势障碍
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下肢拖拽。随病情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时步态障碍尤为明显,自坐位、卧位起立时困难。有时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动弹,称为“冻结”现象。有时迈步后以极小的步伐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称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2.非运动症状
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临床征象,而且有的可先于运动症状而发生。
(1 )感觉障碍
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嗅觉减退或睡眠障碍,尤其是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中晚期常有肢体麻木、疼痛。有些患者可伴有不安腿综合征。
(2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常见,如便秘、多汗、脂溢性皮炎(油脂面)等。吞咽活动减少可导致流涎。疾病后期也可出现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或直立性低血压。
(3 )精神障碍
近半数患者伴有抑郁,并常伴有焦虑。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以及幻觉,其中视幻觉多见。
【诊断】
1.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2016年修订的《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帕金森综合征诊断的确立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先决条件。诊断帕金森综合征基于3个核心运动症状,即必备运动迟缓和至少存在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2项症状的1项。
(1 )运动迟缓
即运动缓慢和在持续运动中运动幅度或速度的下降(或者逐渐出现迟疑、犹豫或暂停)。肢体运动迟缓是确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所必需的。
(2 )肌强直
即当患者处于放松体位时,四肢及颈部主要关节的被动运动缓慢。
(3 )静止性震颤
即肢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时出现4~6Hz震颤(运动起始后被抑制)。
2.帕金森病的诊断
若患者符合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可诊断为帕金森病。
(1)患者对多巴胺能药物的治疗明确且显著有效或出现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2)既往无长期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或多巴胺耗竭剂应用史。
(3)无小脑性共济失调或小脑性眼动异常,无眼球垂直运动障碍。
(4)发病5年内至少有一项常见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
3.若出现以下情况则需慎重考虑帕金森病诊断
(1)5年内出现致残性步态障碍、延髓性麻痹症状、吸气性喘鸣、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站立3分钟收缩压下降至少30mmHg或舒张压下降至少20mmHg)、尿潴留、尿失禁。
(2)发病后3年内由于平衡障碍导致反复(>1次/年)跌倒。
(3)发病后10年内出现不成比例的颈部前倾或手足挛缩。
(4)出现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锥体束征。
(5)起病或病程中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帕金森综合征症状,没有任何侧别优势,且客观体检亦未观察到明显的侧别性。
【鉴别诊断】
1.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包括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和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等。在疾病早期即出现突出的语言和步态障碍,姿势不稳,中轴肌张力明显高于四肢,无静止性震颤,突出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无反应或疗效不持续均提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可能。
2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此综合征是由药物、感染、中毒、脑卒中、外伤等明确的病因所致。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此类疾病一般较易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鉴别。
3.特发性震颤
此病隐袭起病,进展很缓慢或长期缓解。约1/3患者有家族史。震颤是唯一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即身体保持某一姿势或做动作时易于出现震颤。震颤常累及双侧肢体,头部也较常受累,频率为6~12Hz。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可加重,静止时减轻或消失。此病与帕金森病突出的不同在于特发性震颤起病时多为双侧症状,不伴有运动迟缓,无静止性震颤,疾病进展很慢,多有家族史,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
【转诊原则】
见“颤证”。
【治疗】
1.复方左旋多巴(包括左旋多巴/苄丝肼和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这是治疗本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对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均有较好疗效。使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增加剂量直至获较满意疗效,不求全效。剂量增加不宜过快,用量不宜过大。餐前l小时或餐后一个半小时服药。
2.抗胆碱能药物
临床常用的是盐酸苯海索。主要适用于震颤明显且年龄较轻的患者。老年患者慎用,闭角型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3.金刚烷胺
对少动、僵直、震颤均有轻度改善作用,对异动症可能有效。
4.DR激动剂
目前临床常用非麦角类DR激动剂。适用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也可与复方左旋多巴联用治疗中晚期患者。其使用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常用药物有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吡贝地尔、罗替戈汀和阿扑吗啡。
5.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
可单药治疗新发、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也可辅助复方左旋多巴治疗中晚期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
6.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症状波动时可加用COMT抑制剂以减少“关期”。恩他卡朋需与左旋多巴同时服用才能发挥作用。托卡朋第一剂与复方左旋多巴同服,此后间隔6小时服用,可以单用。
7.非运动症状的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晚期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欣快、错觉等,可加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喹硫平等;出现认知障碍的PD患者可加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石杉碱甲、多奈哌齐、卡巴拉汀;便秘的患者可增加饮水量、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也可减少抗胆碱能药物的剂量或服用通便药物;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应增加盐和水的摄入量,可穿弹力袜,也可加用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米多君;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早醒等睡眠障碍可适当选用镇静安眠药。
【概述】
痴呆是一种以记忆和认识功能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疾病。轻者可见近事遗忘,反应迟钝,寡言少语,但日常生活能部分自理;病重者常表现为远事也忘,时空混淆,不识亲友,言语重复或错乱,或终日不语,神情淡漠或烦躁,日常生活完全需他人帮助。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致残率甚高。本病多因年老体虚、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七情内伤、久病邪留等导致髓海不足、神机失用而发病。西医学中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病痴呆、脑叶萎缩症、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可参考本节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痴呆与郁证
郁证患者也常出现与痴呆相似的症状,但以抑郁症状为主,如心情不佳、表情淡漠、少言寡语、思维迟缓,神经心理学检查记忆和认知功能正常,也可随情绪波动而加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痴呆一般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或突然起病,阶梯样加重,临床表现以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症,抑郁情绪可有可无。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记忆和认知功能异常。神经影像学检查可资进一步鉴别。
2.痴呆与健忘
健忘是指主诉记忆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症,一般无渐进加重。神经心理学检查提示为增龄性记忆减退或记忆正常,无视空间和人格障碍,自知力和社会活动正常。痴呆为记忆减退呈渐进加重,并经神经心理学检查证实,同时伴认知功能损害,影像学可见器质性脑改变。但健忘可以是痴呆的早期表现。明确鉴别的唯一途径是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的追踪随访。
3.痴呆与癫病
癫病是以沉闷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静而少动等精神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痴呆则是以记忆减退,时空混淆,计算不能,不能做过去熟悉的工作等智能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癫病日久也有继发痴呆者,但癫病在前,而痴呆在后。
【鉴别诊断】
见“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
1.辨治原则
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以虚实夹杂者多见。辨证当分轻重、明缓急、辨虚实。本病的治疗大法是补虚益损,解郁散结。脾肾不足,髓海空虚之证,宜培补先天、后天,以冀脑髓得充,化源得滋;对于气郁血瘀痰滞者,气郁应开,血瘀应散,痰滞应清,以冀气行血活,窍开神醒。
2.证治分类
(1)平台期
①髓海不足证
证候:记忆减退,定向不能,判断力差,或失算,重者失认,失用,懒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行艰难。舌瘦色淡,脉沉细。
治法:滋补肝肾,生髓养脑。
主方:七福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复方苁蓉益智胶囊。
②脾肾亏虚证
证候:记忆减退,失算失认、词不达意,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或二便失禁。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舌苔白,脉沉细弱,两尺尤甚者。
治法:温补脾肾,养元安神。
主方:还少丹加减。
常用中成药:还少丹。
③气血不足证
证候:记忆减退,行动迟缓,甚或终日寡言而不动,倦怠嗜卧,多梦易惊,神疲乏力,面唇无华,爪甲苍白,食少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胖有齿痕,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主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归脾丸。
(2 )波动期
①痰浊蒙窍证
证候:记忆减退,表情呆钝,头晕身重,晨起痰多,纳呆呕恶,脘腹胀满。重症者生活不能自理,面色㿠白或苍白无泽,气短乏力。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腻浊,脉弦滑。
治法:化痰开窍,养心安神。
主方:洗心汤加减或涤痰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礞石滚痰丸。
②瘀阻脑络证
证候:多有产伤及外伤病史,或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或素有血瘀之疾。记忆减退,反应迟钝,或行为怪异,或妄思离奇,或头痛难愈,面色晦暗。舌质暗紫,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醒神。
主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银杏叶片、通心络胶囊。
③心肝火旺证
证候:健忘颠倒,认知损害,自我中心,心烦易怒,口苦目干,头晕头痛,筋惕肉瞤,或咽干口燥,口臭口疮,尿赤便干或面红微赤,口气臭秽,口中黏涎秽浊,烦躁不安甚则狂躁。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弦细而数。
治法:清心平肝,安神定志。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3 )下滑期
毒损脑络证
证候:表情呆滞,双目无神,不识事物,面色晦暗,秽浊如蒙污垢,或兼面红微赤,口气臭秽,口中黏涎秽浊,尿赤便干或二便失禁,肢体颤动,舌强寡语或言辞颠倒,狂躁不宁。舌绛少苔或舌黯或舌有瘀斑,苔厚腻、积腐,或见秽浊,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通络达邪。
主方:黄连解毒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
【转诊原则】
1.临床出现不明原因记忆和认识功能进行性损害的表现,应转上级医院诊断,明确病因。
2.如遇病情快速进展,甚至迅速恶化的痴呆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养生与康复】
1.清淡饮食、常喝绿茶、快步行走等具有延缓或预防痴呆的作用。
2.医护人员和亲属都要关心爱护患者,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避免使用呆傻、愚笨等词语。
3.实验研究证明,音乐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较好地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延缓或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痴呆的发生及进展。
【健康教育】
1.帮助并引导患者维持或恢复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适度运动。
2.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解除情志因素刺激。
3.对轻症患者,应进行耐心细致的智能训练,鼓励患者多读书、读报,多与亲属及朋友交流,使之逐渐恢复或掌握一定的生活和工作技能。
4.对重症患者,应进行生活照料,防止因大小便自遗及长期卧床引发褥疮、感染等,要防止患者自伤或他伤,防止跌倒而发生骨折,或外出走失等。
阿尔茨海默病
【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患者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患者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功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1.第一阶段(1~3年)
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患者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2.第二阶段(2~10年)
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3.第三阶段(8~12年)
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诊断】
依据最新2011版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提出的AD临床标准和2014年国际工作组修订的A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核心临床诊断标准(下列之一)
(1)存在早期和显著的情节记忆损害:患者或知情者报告记忆功能逐渐的进行性变化超过6个月。
(2)早期出现对目标、符号、单词、面孔的进行性视觉理解障碍或视觉识别障碍。
(3)早期出现以肢体失用或忽视为特征的进行性视空间障碍。
(4)早期出现进行性单词检索障碍和句子复述障碍,语义、句法和运动言语能力保留。
(5)早期出现原发性淡漠或行为脱抑制等进行性行为改变或执行功能障碍。
2.AD的排除标准
(1)病史
突然发病;早期出现步态紊乱、癫痫发作、主要和普遍的行为改变等症状。
(2 )临床特征
局灶性神经缺损表现、早期锥体外系征、早期幻觉、认知波动等。
(3 )其他医学情况严重到足以解释记忆和相关症状
非AD痴呆、严重抑郁、脑血管病、中毒、炎症和代谢紊乱等。
3.有条件进行AD分子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测时,可结合以下检测结果进行AD诊断(下列之一)
(1)脑脊液中Aβ 1~42 减少和T-tau或P-tau增加。
(2)PET显示淀粉样蛋白示踪剂滞留增加。
(3)存在AD常染色体显示突变(早老素蛋白1、早老素蛋白2或淀粉样前体蛋白)。
【鉴别诊断】
1.血管性痴呆
急性起病,偶可亚急性甚至慢性起病,症状波动性进展或阶梯性恶化,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既往有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病史,可能有多次中风史,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多发的脑血管性病灶。
2.额颞叶痴呆
早期出现人格、精神障碍,遗忘则出现较晚,影像学检查示额叶和颞叶脑萎缩,又称Pick病。
3.路易体痴呆
该类痴呆患者以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反复发生的视幻觉和自发性锥体外系功能障碍为突出临床表现。患者回忆及再认的能力与AD患者相比均有优势,但语言交流流畅性、视觉感知和操作任务完成方面则更为不足。患者一般对镇静药异常敏感。
4.帕金森病痴呆
指帕金森病患者认知水平下降到痴呆的程度。患者常合并锥体外系运动障碍症状,多巴类药物治疗有效。患者认知领域损害主要表现在执行能力的损害,此类患者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均有所下降,但严重程度比AD轻。
【转诊原则】
见“痴呆”。
【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
这是现今治疗轻中度AD的一线药物。明确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可以选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主要包括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和石杉碱甲。
2.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这是另一类治疗AD的一线药物。明确诊断的中重度AD患者可以选用美金刚或美金刚与多奈哌齐、卡巴拉汀联合治疗,对出现明显精神行为症状的重度AD患者,尤其推荐胆碱酯酶抑制剂与美金刚联合应用。
3.其他药物
可以适当选用银杏叶、脑活素、奥拉西坦或吡拉西坦等作为AD患者的协同辅助治疗药物。
【概述】
面瘫病中医亦名 “口歪(㖞)”“口㖞僻”,俗称“吊线风”,是由面部脉络痹阻或受损所致以口眼㖞斜、口角流涎、言语不清、目不能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经络,或气血痹阻,或痰浊阻滞经络,筋脉松弛而发病。基本病机为风、虚、痰、瘀。西医学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常见于贝尔麻痹,可以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面瘫病(口僻)与中风:口僻主要症状是口眼㖞斜,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而无中风之半身不遂或意识障碍等表现。
【鉴别诊断】
见“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
1.辨治原则
面瘫病应首辨虚实,实证以风、痰、瘀为主,多起病急、病情重、病程短,治以疏风化痰祛瘀;虚证多以气虚为主,起病缓、病情轻、病程长,治以益气扶正祛邪。还需结合辨病期,急性期为发病15天以内;恢复期为发病16天至6个月;联动期和痉挛期为发病6个月以上。临床常结合针灸等综合治疗。
2.证治分类
(1 )风寒袭络证
证候:突然口眼㖞斜,眼睑闭合不全,或有口角流涎,眼泪外溢,伴恶风寒,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主方:小续命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丸。
(2)风热袭络证
证候:骤然起病,口眼㖞斜,眼睑闭合不全,头痛面热,或发热恶风,心烦口渴,耳后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主方:大秦艽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银翘解毒颗粒、清热解毒软胶囊。
(3 )风痰阻络证
证候:突然口眼㖞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发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方: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小活络丸。
(4 )气虚血瘀证
证候:口眼㖞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益气活血颗粒。
3.其他疗法
(1 )针刺
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取穴。
急性期:祛风祛邪,通经活络。
主穴:合谷、太阳、承浆、太冲、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风寒证者,配风池;风热证者,配曲池;风痰证者,配丰隆。
操作: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池、合谷泻法,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急性期面部局部不宜针灸,恐加重面神经水肿)。
恢复期: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主穴:阳白、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太阳、牵正、合谷、攒竹、迎香。
配穴:气虚者,配足三里、关元、气海、百会;血瘀者,配血海;痰瘀者,配丰隆。
操作:针刺0.8~1寸,面部局部穴位平补平泻,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用补法,血海、丰隆用泻法。
(2 )电针
适用于面肌痿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或断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约30分钟。
(3)灸法
适用于风寒袭络证,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泣、阳白、鱼腰、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4)拔罐
适用于风寒袭络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髎、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5)穴位贴敷
马钱子粉0.3~0.5g撒于风湿止痛膏上,贴敷患处,或交替贴敷于下关、颊车、地仓、太阳、阳白、翳风等穴,每2~3日一次。或选太阳、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将白附子研细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一次。
(6 )耳穴压豆
主穴:面颊、肝、口、眼、皮质下;配穴:肾上腺、脾、枕、额。主穴配穴各选3穴,用王不留行贴压,嘱患者每日自行压耳穴3次,3~5日换压另一侧耳穴。注意用力适度,防止损伤耳郭皮肤。
【转诊原则】
1.面瘫病经治疗症状未控制或反加重者,或出现高热、寒战,或合并、并发其他疾病等,需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
2.出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典型表现,疑诊由于继发性原因导致面神经麻痹时,转上级医院查明病因,以免误诊。
【养生与康复】
1.面部避免吹风受寒,必要时可戴口罩、眼罩防护。
2.饮食忌生冷、辛辣、海腥发物之品。
3.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点滴眼药水,防止灰尘侵入。
4.可自己按摩瘫痪侧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患者可面对镜子练习单个面肌的随意运动,促进瘫痪面肌的早日康复。
【健康教育】
1.注重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强抵抗力。
2.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
3.劳逸结合,注意调养。
【概述】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由茎乳孔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国外报道发病率在(11.5~53.3)/10万。该病确切病因未明,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或炎性反应等有关。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多在3天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单侧周围性面瘫,无其他可识别的继发原因。该病具有自限性,但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加快面瘫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
2.急性起病,多有受寒病史,常于夜间发病,于3天左右达高峰。
3.患侧面部闭目、鼓腮、示齿、闭唇无力,面部松弛,口角流涎,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可伴患侧耳后乳突区、耳内及下颌角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流泪,眼干或口干等。
4.查体可见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良,眼裂变大和Bell现象(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嘴角歪向健侧,蹙额、皱眉、吹口哨、鼓颊困难。
【诊断】
1.急性起病,通常3天左右达高峰,常有受凉吹风史或病毒感染史。
2.单侧周围性面瘫,伴或不伴耳后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流泪、流涎、眼干或口干等。
3.排除继发原因。
4.必要时行颅脑MRI、高分辨率CT检查。
【鉴别诊断】
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颜面上1/3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颜面下2/3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故患者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
2.继发性面神经麻痹
在所有面神经麻痹的患者中,70%左右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0%左右为其他病因所致,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结节病、Mobius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当出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典型表现,如双侧周围性面瘫,既往有周围性面瘫史再次发生同侧面瘫,只有面神经部分分支支配的肌肉无力,伴有其他脑神经的受累或其他神经系统体征时,需要神经科、耳科等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行颅脑MRI、高分辨率CT检查。
【转诊原则】
见“面瘫病”。
【治疗】
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要治疗原则。
1.糖皮质激素
急性期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促进神经损伤的尽快恢复,改善预后。常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连用5天,之后于5天内逐步减量至停用。
2.抗病毒治疗
急性期尽早联合抗病毒药物。口服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疗程7~10天;有疱疹者加阿昔洛韦软膏局部外用。
3.神经营养代谢药物
通常给予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维生素B 1 肌内注射或口服等。
4.物理疗法
急性期可在茎乳突孔附近行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
5.眼部保护
患者长期不能闭眼,使角膜暴露、干燥,容易感染,可戴眼罩防护,或用眼药水保护角膜。
6.手术治疗
对上述反复治疗,病程超过2年以上仍未恢复者,可考虑面神经管减压术,疗效尚不肯定,只宜在严重病例试用。
【概述】
消渴是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消渴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胃、肾,但以肾为本。西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饮等,如以消渴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类证鉴别】
1.消渴与口渴症。
2.消渴与瘿病。
【鉴别诊断】
见“糖尿病”。
【治疗】
1.辨治要点
消渴病辨证须辨病位、辨标本、辨本症与并发症。肺燥为主,多饮为著为上消;胃热为主,多食为著为中消;肾虚为主,多尿为著为下消。本病阴虚为主,燥热为标。消渴病本症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变症为痈疽、白内障、雀目、耳聋、肺痨、水肿、胸痹、中风、厥脱等。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疗法则,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2.证治分类
(1 )上消
肺热津伤证
证候: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主方:消渴方加减。
(2 )中消
①胃热炽盛证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主方:玉女煎加减。
②气阴亏虚证
证候: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主方:七味白术散加减。
常用中成药:香砂养胃丸、金芪降糖片。
(3 )下消
①肾阴亏虚证
证候: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固肾。
主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②阴阳两虚证
证候: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3.其他疗法
对于有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痛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可用以下方法治疗。
(1 )中药熏洗
以活血化瘀中药熏洗手三里、足三里、八风、八邪等穴,并施行按摩。
(2 )穴位敷贴
用活血通络中成药敷在手三里、足三里、八风、八邪等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
【转诊原则】
1.对于不明原因的消渴,社区医院不能明确诊断的当转上一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2.经常规处理后,血糖仍未达标者。
3.消渴伴胸闷胸痛、口眼㖞斜、肢体欠利、恶心呕吐、脱水表现,甚至意识障碍等。
【养生与康复】
1.食疗
①阴虚燥热者,平时可食用玉米须、苦瓜、葛根、枸杞子、菊花等煎汤代茶以清热生津。
②气阴两虚者可选用黄芪、生晒参、枸杞子泡茶,或食用怀山药、葛根等以益气养阴。
③气虚血瘀者可选用白萝卜、陈皮、佛手、桃仁、当归等以益气活血。
④阳气亏虚者可用红参、羊肉、龙眼肉、干姜、韭菜子等以益气温阳。
⑤面浮肢肿者可食用冬瓜皮、赤小豆、玉米须以利水消肿。
2.足浴
中药辨证处方,水煎后趁热泡脚,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健康教育】
1.帮助患者提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如低血糖的证候和处理。
2.重视饮食治疗的作用。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采用合理搭配,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进食,并进食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其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55%~65%,蛋白质所提供的热量应小于总热量的15%,脂肪所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同时应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
3.坚持体育锻炼,本病患者可根据年龄、血糖、体质等制订适合个人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4.保持情绪稳定,制定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
【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四类。
【临床表现】
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诊断】
糖尿病症状加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如无症状者,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诊断。
*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鉴别诊断】
主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尿糖阳性、血糖增高和特殊类型糖尿病相鉴别。
1.肾性糖尿病
因肾糖阈降低所致,虽尿糖阳性,但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
2.继发性糖尿病
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可分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对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3.药物引起高血糖
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水杨酸制剂、磺胺类、利血平、β-受体阻滞剂、口服避孕药等都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引起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4.其他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餐后0.5~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糖尿,但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弥漫性肝病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减弱,肝糖原贮存减少,可在进食0.5~1小时后血糖高于正常,出现糖尿,但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急性应激状态时,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转诊原则】
1.需到上一级医院行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等检查以协助诊断者。
2.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感染等。
3.常规治疗血糖仍未达标者。
4.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慢性肾衰竭者。
【治疗】
1.口服降糖药物
(1 )磺脲类
主要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苯脲。
(2)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奈类)
主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3 )双胍类
二甲双胍。
(4 )噻唑烷二酮类(格列酮类)
主要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5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6)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Ⅳ抑制剂)
主要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维格列汀。
(7)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
主要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
2.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
主要有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和贝那鲁肽,需皮下注射。
3.胰岛素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特点的差异,胰岛素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NPH)、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相比控制血糖的效能相似,但在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方面胰岛素类似物优于人胰岛素。因患者的病情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的用量、用法必须个体化。为避免低血糖反应可先从小剂量开始,需及时稳步调整剂量。可与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