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视角二:孔子的助推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一开头就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古书当中不为天下宝座折腰的贤人有好几位,为什么论起名气来,唯有伯夷和叔齐最出名呢?酒香也怕巷子深,原来伯夷和叔齐能在历代名贤的决胜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孔子这位“大推手”的鼎力宣传。

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伯夷和叔齐先后被提到了四次。孔子拿伯夷和叔齐来跟当时富甲天下的齐景公相比。齐景公身为一国之君,死后陪葬就有二百五十辆战车。春秋时的大国号称千乘之国,也就是拥有一千辆战车的战斗力。由此可见,用二百五十辆战车做陪葬品,可不是随便哪个诸侯国都能办得到的。但孔子却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齐景公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德行,哪里比得上伯夷和叔齐——人们在千年之后还在赞颂他们高洁的品德。

为什么孔子会如此欣赏伯夷和叔齐呢?司马迁读懂了孔子的心思。在《伯夷列传》里,司马迁专门引用了《论语》当中的一句话:“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关于伯夷和叔齐的行为,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问老师:“伯夷和叔齐到底是怎样的人?”

孔子说:“这是两位贤人。”

学生问:“他们的心中有怨恨吗?”学生的意思是,伯夷和叔齐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是不是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周武王不听自己劝告的怨恨?

但孔子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他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乎?”在孔子眼中,伯夷和叔齐始终贯彻道德理想,无论外界如何风云诡谲,都不能动摇他们的内心。孔子相信,人只要有这样坚定的意志,哪怕遭受不幸,也不会心生怨恨。

“仁”是孔子创立儒家的理念,在伯夷和叔齐那个年代,还没有人提出过“仁”的概念呢。孔子“求仁得仁”的评价,无疑把伯夷和叔齐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在很多人看来,伯夷和叔齐的行为不合时宜——武王伐纣虽然是以暴易暴,但毕竟是正义战胜邪恶,伯夷、叔齐为什么要纠结于手段合不合理呢?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推行周制,这一举动甚至得不到齐国的智者晏子的认同。晏子都觉得孔子这样做十分迂腐,就更不用说当时那些昏君和贼臣了——他们更不把孔子的理想当成一回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面对如此尴尬的境遇,会不会心生怨恨呢?求仁得仁的伯夷和叔齐,就是孔子的榜样。 MWd7k1LJ3bkMKbRj0ckpqqt+FFOVhTEyYRxR55JN083/P8VXxtk6XKeTVbVU8y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