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叔齐是北方孤竹国的两位王子。孤竹国的国王最爱叔齐这个小儿子,心心念念想把王位传给他。可是叔齐认为长幼有序,况且他跟大哥伯夷感情很好,所以他觉得王位自然应该由大哥来继承。
老王去世后,国人遵从他的遗愿推举叔齐继位,但叔齐坚持要把王位让给伯夷。汉代的孔融七岁让梨便成了千古美谈,叔齐让给兄长的可是万众瞩目的帝王宝座,可见其高尚无私的品德可与中原的尧舜禅让相媲美。
然而,大哥伯夷的美德也毫不逊色。他认为,叔齐继位是遵从父亲的遗愿,如果自己当王,那就是不遵父命,他就成了不孝子。在伯夷的心中,只有道德伦常是至高无上的。帝王的身份可能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但在伯夷眼中,却没有道德伦常重要。伯夷坚决不接受叔齐推让的王位,干脆离开孤竹国去做一个隐士。而叔齐则追随大哥,也抛弃了王宫宝座,跟着伯夷去隐居。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好推举伯夷和叔齐的其他兄弟来当王。孤竹国的这场“让位”风波,渐渐在各个国家传为美谈。
伯夷和叔齐年事渐高,相依为命。他们听说西伯姬昌在自己的领地推行仁政,老年人都能得到赡养,于是准备去投奔姬昌。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姬昌去世,他的儿子周武王在兵车上供奉着父亲姬昌的灵位,率领大军去讨伐残暴的昏君商纣王。
伯夷和叔齐在半路上正好撞见周武王的军队。他们一听说这是去讨伐商纣王的军队,立刻拦住周武王的马车问道:“父亲死了,你不好好安葬,这能算孝吗?身为诸侯臣子,去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仁吗?”
武士们只觉得这两位白发老头儿在胡搅蛮缠,准备拔刀砍人。正在这时,周武王的军师姜太公赶紧拦住武士说:“这是两位义人。”姜太公派人把伯夷和叔齐扶到路边,大军继续前进。
望着周武王兵车远去带起的滚滚烟尘,伯夷和叔齐这两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只能坐在路边生闷气。
周武王伐纣大获全胜,普天之下都是周人的了。大家都在歌颂周武王推翻暴君,而伯夷和叔齐却觉得这不过是以暴易暴——周朝取得天下归根结底还是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两位老人的眼里揉不得沙子,以当周朝臣民为耻。他们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定从此不吃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他们隐居在荒无人烟的首阳山,采集古代叫作“薇”的野豌豆充饥。可是野菜根本无法满足身体所需,最后兄弟俩都在山上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