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经历了子之之乱后,继位的燕昭王虚心招贤纳士,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才让燕国从一片废墟里重新站起来,最后还报了齐国的一箭之仇,使燕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这段故事,我们在《乐毅列传》中再讲。现在,我们要继续讲燕国的故事。
我们快进到末代燕王姬喜的时代。燕王姬喜即位没几年,派出使者到赵国去送礼物,以便加深两国的友好关系。
使者回国后报告说:“赵国在长平之战被秦国打败,战死了四十万士兵。现在,赵国国内都是些孤儿寡母,如果我们马上去攻打赵国,一定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燕国君臣听说赵国现在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发兵。有位大脑清醒的大臣却劝谏:“赵国的百姓也都是身经百战的,一定不会任人宰割。”但是燕王姬喜已经被开疆拓土的迷梦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去。
燕国集结了两路大军,备了两千辆战车,整装待发。
大夫将渠来劝谏:“您本来为了加深两国的友谊要去送礼物,现在却背信弃义去攻打人家,这样做是不会得到支持而注定要失败的!”
可是燕王姬喜这时已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准备亲自率领一路大军出征。临行前,将渠死死拽住燕王姬喜的腰带不肯放手。一意孤行的燕王姬喜一脚把将渠踹到路边,头也不回地出发了。
有句老话讲得好,破船上还能整出三千钉,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里元气大伤,但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赵国大将廉颇率军迎战燕国,把燕国的两路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廉颇撵着燕王姬喜一路北上,追亡逐北五百余里,包围了燕国国都。燕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多亏了正直的将渠出面讲和,赵国大军这才善罢甘休。
燕王姬喜却不讲武德——对赵军搞偷袭,结果反而被赵军打得七零八落。燕国国君这种不合逻辑、不讲道理的做法使全天下都笑掉了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