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豫让为知己者死

专诸去世后七十多年,在北方的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晋国有四大家族——智、赵、韩、魏。在四大家族中,智伯的势力最雄厚。于是,智伯准备率领韩、魏两家,灭掉赵家。可是,骄傲自大的智伯没想到韩、魏两家临阵倒戈,最后自己反而被韩、魏、赵三家联手杀了。赵襄子恨透了智伯,就把这仇敌的脑袋做成了饮器。

智伯生前非常器重一个叫豫让的家臣。智伯死后,豫让抱着一腔“士为知己者死”的志气,发誓要为智伯报仇。

豫让乔装打扮成着破衣烂衫的佣工,混进赵襄子的府中,每日干清洁厕所的脏活。他时刻揣着利刃,就等着撞见赵襄子,一刀杀死仇人。

这一天,他还真等到了行刺的良机——赵襄子一溜小跑地来上厕所。可是,赵襄子远远看见守在厕所门口的仆人很眼熟,马上起了疑心,叫武士:“把那扫厕所的给我带过来。”

武士们把豫让带到赵襄子面前,赵襄子定睛一看,果然认识——这不是智伯的家臣豫让吗?

赵襄子问:“你躲在我家厕所门口干什么?”

豫让毫不畏惧地说:“我来为智伯报仇!”

武士马上上前搜豫让的身,发现他怀里有刀,立刻要处死他。

赵襄子却出言阻拦了:“智伯一家都死绝了,你作为他的家臣还愿意为他报仇,可见你是个有骨气的人,杀不得。今后别再让我碰到你了。”然后挥挥手就把豫让给放了。

豫让的确没想到第一次行刺竟然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不过,比起报赵襄子的不杀之恩,豫让还是觉得为智伯报仇更要紧。

豫让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自己是一匹无兵无援的孤狼,要杀赵襄子只能出其不意。可是,赵襄子认得他,他有什么办法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赵襄子呢?看来,他只有彻底地改头换面才行。

豫让一咬牙,在身上涂满有毒的大漆。这种大漆只要一沾在身上,就会把皮肤烧出成片的大水泡。豫让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腐烂了,自己因此变得面目全非。豫让的妻子看见丈夫的惨状,吓坏了。

“这下赵襄子应该认不出我了吧。”浑身烂疮的豫让每天在大街上乞讨,等着赵襄子坐车出门。可是,豫让万万没想到,他都变成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了,还是被人一眼认出来了。不过还好,认出豫让的是他从前的朋友。朋友一开始也没注意,可听到这叫花子乞讨的声音特别耳熟,仔细一辨别就觉得是豫让的声音,最后认出了这叫花子正是豫让。

这次跟朋友的偶遇,让豫让发现了行刺计划的漏洞——万一赵襄子也能分辨出他的声音,那可如何是好?他狠了狠心,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把烧得通红的火炭生生吞下去,烧坏了喉咙。

豫让打听到消息,赵襄子要出城打猎。他埋伏在赵襄子要经过的一座桥边,装成乞丐,发出嘶哑、微弱的声音,坐在地上要饭。

赵襄子的马车越来越近,经过豫让身边的卫兵都没觉察到这个丑陋的乞丐有什么危险,但是马却感受到了豫让内心的腾腾杀气。马受惊了,车夫费了好大力气才拽住了马。赵襄子警觉地打量着周围,看见一个乞丐趴在马车前方,直觉告诉他:此人是刺客!

卫兵们马上包围了豫让,对他进行审问。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豫让!”

卫兵们立刻把豫让押到赵襄子面前。看见豫让变成这副模样,赵襄子忍不住叹了口气,问他:“你这是何苦来啊?你在投奔智伯以前,也当过别人的家臣。智伯杀了你从前的主公,你不报仇,为什么我杀了智伯,你这么不依不饶呢?”

豫让斜着眼说:“从前的主公以对待常人之礼待我,我也以对待常人之礼回报;智伯以国士之礼待我,我也必须以国士之礼报答他。”

豫让漆身吞炭的牺牲和执著让赵襄子感慨不已。他不想担杀义士的骂名,于是脱下身上的袍子交给豫让说:“我就以袍代人,满足你的心愿吧。”

豫让明白自己不可能手刃仇人了,不甘心地狠狠跺着脚,激起满地的尘土。然后,他拔出匕首用力扎进赵襄子单薄的袍子,发泄着满腔愤恨。最后,他仰天大吼一声,把尖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成语撷英

时不可失

释义:指时机不可错过;办事要抓住良机,不能错过。

《刺客列传》原文: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例句:时不可失,你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原典再现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 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 ,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沬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 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 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沬三战所亡 地尽复予鲁。

注释:

①柯:古代齐国的一个邑,在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

②盟:盟誓。

③鲁城坏即压齐境:鲁国的城墙如果坍塌,砖石就会落在齐国的土地上,以此说明齐国国境离鲁国都城之近。

④颜色:脸色。

⑤倍:“倍”通“背”,违背。

⑥亡:丢掉。

知识链接

长勺之战

在这篇故事的开头,我们了解到齐国和鲁国是经常发生纷争的两个国家。在这些纷争之中,长勺之战是一场鲁国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出兵鲁国,企图借此扩张齐国的势力。当时鲁国的国力明显不如齐国,鲁庄公决定发动全国百姓,共同抵御外敌。

就在鲁庄公准备应战的关键时刻,鲁国有一个叫曹刿的人却向鲁庄公提出了一个问题——鲁国凭借什么与齐国作战?鲁庄公回答,他总是把衣物食物赏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些不过是小恩小惠,无法惠及全国百姓,百姓当然不会出力作战。鲁庄公又说,他诚实守信、敬重神明,从不敢虚报祭品。曹刿又说,这也未必能感动神明,请神明降福。鲁庄公最后说,他对待百姓的纠纷,虽然不能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公正处理。曹刿这才满意地说:“您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尽到了君主的责任,具备带领百姓同齐国一决胜负的条件了。”鲁庄公请曹刿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齐国大部分将士都认为鲁军不堪一击,于是发起猛烈的攻击。曹刿劝鲁庄公暂时不要应战,因为此时齐兵的势头正猛,鲁军应避其锋芒。鲁庄公听从建议,按兵不动,只令弓弩手射击,以稳住阵势。齐军既不能与对手厮杀,又冲不进鲁军阵地,更无法顶着鲁军的弓弩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第一次进攻不成,齐军很快发起第二次进攻。曹刿劝鲁庄公仍然不要应战,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只得退回原阵地。齐军的士气有所衰落。

齐军认为鲁军是因为实力有限,怯于应战,立刻发起第三次进攻。曹刿看到这次齐军进攻的势头明显不如前两次,认为应战的时机已到。鲁庄公亲自擂响战鼓,下令进攻。鲁军将士奋勇出击,势头锐不可当,把齐军打得节节败退。

面对齐军的溃退,曹刿谨慎地登轼而望,见齐军旗鼓杂乱、兵器倒曳,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判定齐军确实已经溃不成军,而不是企图将鲁军引入埋伏圈,才向鲁庄公提出大胆追击的建议。鲁军在鲁庄公的鼓舞下对齐军穷追猛打,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WhenIp20vKAKkBe+L10qY7ZOI/cxK5I5LHthNQnOVC8QbJgMchKR1iCZUnVdLE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